书城管理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10701500000010

第10章 应急预警机制(2)

第二节 预警信息系统

一、预警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

预警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预警系统至少应由以下三个子系统构成:

(一)信息来源系统

完整的信息系统是由不同来源的数据整合而形成的综合信息平台。其信息来源主要有以病例为基础的监测和以事件为基础的监测,包括与人类有关的事件和与动物疾病、事物、水和环境污染有关的事件。

(二)预警监测指标系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不确定性,无论在地方还是全国都不可能对所有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监测。要经过深思熟虑确定优先监测的目标疾病。针对每一个具体的目标事件,要根据事件的特征,遵循敏感性、及时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来选择能反映其发生先兆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监测指标,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及早提示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信息搜集、分析、反馈与报警系统

1.信息搜集

信息搜集阶段要主动、积极地搜集和获取与目标事件有关的信息并及时上报,变被动监测为主动监测,从疾病监测扩展到症状监测。信息上报的周期,要根据目标事件的特点做到报告及时、准确。

2.信息分析

信息分析的第一步是对信息进行质量检查,以确定其准确性。然后将搜集到的监测信息与同期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如超出规定的警戒线,则向有关部门发出警报。

3.信息反馈

必须建立信息反馈渠道,使所有应该了解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的单位和个人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能对突发事件迅速作出反应,明确工作重点和研究方向。信息的反馈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纵向信息反馈包括向上反馈给行政部门,向下反馈给下级监测机构。横向信息反馈包括反馈给有关的响应处理机构、科研单位以及社会公众。【3】

4.报警

同一目标事件根据监测指标的信息汇总在统一的平台上,通过对其横向比较、核实,对目标事件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确认事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严重性,确定预警分级并发出警报,以便采取快速、适当的预防控制措施。

二、预警信息系统的类别

公共危机的种类很多,且每一种危机的预警技术和方法都有所不同。危机预警种类的多元化决定了危机预警内容的多元化,而建立高效的信息系统是危机预警的关键环节。预警信息系统一般包括危机预警综合信息系统、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地震灾害预警系统、海洋灾害预警系统和经济危机预警系统。

(一)危机预警综合信息系统

危机预警信息系统存在事实上的多元化,而每一种危机预警的信息搜集和信息处理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这样,危机预警就会出现混乱。因此,为了避免产生混乱,每个国家和地区都需要建立一个危机预警的综合信息系统。综合信息系统既是危机预警的综合信息中心,又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指挥联动系统。该系统是一个高科技的指挥调度中心,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及先进的指挥调度通信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地方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指挥中心与其他危机预警系统连接起来,将政府部门、专业救援机构和非专业救援机构都纳入这套智能化信息处理和通信平台之中。该信息系统具有四项基本功能:

(1)综合信息系统直接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指挥中心挂钩,是指挥中心直接下属的工作平台,它负责搜集辖区内有关突发事件的所有信息,经过分析整理后直接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指挥中心汇报,并将指挥中心的决定和预警信息对外发布,也负责将反馈信息及时传送给指挥中心。

(2)综合信息系统也是指挥中心与广大民众直接沟通、直接联动的信息交流平台,它把传统的报警系统和特号服务系统110、119、120、122整合为“一号拨入”的社会联动系统,一并纳入应急指挥联动系统之中,构成一个全面的信息互动平台。战时,各种与危机有关的信息就能通过这个平台迅速传递到应急管理的指挥中心,并利用这个系统对各种分离的信息与资源进行完整的系统分析和系统集成,为指挥系统决策提供依据,为各方面的信息交流提供平台,为多方协调提供便利,为预警信息的发布提供保障。平时,这一联动平台可以为民众提供便捷快速的综合服务。

(3)综合信息系统是指挥中心与其他突发事件预警系统的互动平台,也是应急管理的指挥中心与政府部门、专业救援机构和非专业救援机构实现互动的智能化平台。通过这套系统,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整合现有的应急管理资源,建设一个高效统一、反应敏捷、安全可靠的指挥、应急联动与社会综合服务系统,以提高我们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指挥调度能力和防范处理能力,并通过共享指挥平台和基础信息为应急管理提供技术保障、信息保障、协调保障和指挥保障。

(4)综合信息系统同时也是突发群体事件、骚乱事件、恐怖活动等的直接预警系统。这套系统的功能很多,我们在这里主要把它视为突发事件的“预警总部”。

(二)气象灾害预警系统

气象灾害不仅是影响我国最广泛的严重自然灾害,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的常见灾害。根据长期统计分析,危害我国的气象灾害的种类很多,细分可达几十种乃至上百种,其中危害最大、范围最广、持续时间较长的是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寒潮、冰雹等。气象灾害信息的搜集、传递、处理、识别和发布都有很强的专业性,非专业组织一般很难胜任。

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国家气象局根据灾害管理规律对灾害进行及时预报。在灾害预报体系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由地面气象站、高空探测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组成的气象监测预报网络。

(三)地震灾害预警系统

1.我国的地震灾害预警系统现状

地震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5·12”汶川大地震就是典型的例子。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的范围已经超过10万平方千米,汶川大地震的强度、烈度都超过了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发生在地形、交通条件复杂的西部地区,给地震灾害预警系统带来了挑战。

地震灾害的信息搜集、传递、处理、识别和发布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地震灾害预警系统。该系统由国家地震局负责管理。48个地震台组成了国家数字地震网,23个省级区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56个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和400个站台组成了我国的地震前兆观测网络和预警系统,负责对地震灾害的监测、数据分析和预警工作。

2.地震灾区公路交通系统预警体系

由于震区公路交通系统灾害具有分布面广、多点多次突发的特点,给路政抢修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建立有效的灾害预警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对灾区有效地实施救援。要实现这个目的,就要对震区公路交通系统中各项突发事件进行检测和评价,对突发灾害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运用先进的遥感卫星,实时监测各灾害易发路段的运营状况。由于公路地质灾害点多且线长,难以统筹监测和治理,因此,须在一条通路沿线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并结合线路构造物进行灾害综合评价、预测和预报,建立道路系统安全性预警体系。道路交通系统安全性预警体系以灾害为预警目标,以灾害控制为目的,建立在灾害规律研究、检测信息准确分析的基础上,从自然、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对灾变过程作出预测,选择有关要素作为指标因素,对可能的灾害事件进行报警,以便选择最佳的救灾措施和途径,最大限度地消灾或避灾。对道路结构及其附属结构,道路范围内的次生灾害等的预警分析包括三个分析过程:检测、识别和诊断。

检测是针对道路工程安全性预警系统中的重要致灾因子,即道路工程中路基沉陷、边坡滑塌、泥石流、桥梁梁体塌落移位、隧道塌方等过程进行检测和信息处理。

识别是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以此来识别震区道路各种灾害发生的征兆和诱因。识别的主要任务是判断某个部位已发生变异和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判断其处于正常、警戒或危机状态,必要时准确报警。

诊断是应用处于危机转变阶段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何种致灾因子是主要的危险源,对其进行成因分析和损失评价,并确定最优的解决措施。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预测、预报由突发自然灾害引发的公路交通系统破坏信息的系统将会不断完善。在已有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道路工程安全性预警体系,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图形和属性数据管理功能,实现对震区道路交通系统灾害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分析,为道路建设管理部门有效控制与预防由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引发的道路交通系统损害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四)海洋灾害预警系统

海洋灾害是一种主要由大气强烈扰动,或由海洋水体本身剧烈运动而导致的在海上或在海岸发生的灾害。它主要指风暴潮(台风和温带气旋)、巨浪、海冰、海雾、大风及地震海啸等。我国由于海岸线较长,所以一直都在致力于海洋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监测海洋的器测和遥测站点,有海洋站103个、验潮站104个、辅助船站213个、水文气象站123个,由国家海洋局负责管理。

现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对地下、地面和空间的灾害全方位预测网络,运用数理、逻辑、类比、外推等最先进的预测理论和方法,陆续监测地壳、地面、大气、水体、海洋和生物动态。同时,也使用了各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借助各种科学仪器科学地进行观察和监测。我国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保障危机预警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民政部发布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规定,重大灾情发生后7小时内将初步情况报民政部,灾情稳定之前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报告要及时、准确、客观,对不及时报灾或瞒报、虚报灾情的人员和事件要进行严肃处理。

(五)经济危机预警系统

经济危机包括财政危机、金融危机、资源危机和全面的经济危机。现代经济危机的重要特征,就是关联性强和扩散快。经济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大,一种危机往往会迅速向其他方面扩散,同时经济危机也会向经济领域以外传递,向社会、政治等领域扩展,演变为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因此,建立经济风险的预警指标和分析体系等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对突发事件风险的分析和预警能力十分重要。以金融系统为例,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全世界金融机构都想研究出一个对付金融危机的预警系统,现在已经开发出很多模型。我国也在金融领域建立了两套预警系统,一套是对付突发事件的预警系统,防止各种突发事件给金融系统造成重大冲击;另一套是对付金融系统本身风险,即对付金融危机的预警系统,因为这两种危机性质完全不一样。不少专家认为,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平等因素引起社会两极分化日益加剧,导致社会购买力总量相对偏低,易引发金融危机,甚至引发一种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现代经济危机。因此,强化和完善经济危机预警系统,提高我们抗风险的能力,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