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10701500000011

第11章 应急预警机制(3)

第三节 预警机制的实施过程

预警机制的实施是一个科学流程式过程。预警机制的实施过程包括四个方面:搜集预警信息、评估预警信息、实施预警方案、评估与完善预警方案。

一、预警信息的搜集

(一)信息搜集的渠道

预警信息的搜集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二是人为警报。

1.预警信息管理系统

利用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发现可能存在的危机,并在第一时间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处理。例如,利用地震灾害预警系统,发现某时某地即将发生某级地震灾害;利用海洋灾害预警系统,探测出某地某时即将发生某级台风;利用经济危机预警系统,预测即将发生的经济危机,等等。这是立足于建立完善的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之上的预警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准确性有利于对信息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控制,随时准备作出应急响应。

2.人为警报

人为警报的信息搜集方式包括公民个人的报警和公共媒体的报道。对于某些突发事件,对其监测在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之外,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包含对这些突发事件的控制,那么此时就非常需要人为警报提供的预警信息了。例如,某地发生非常严重的火灾,而火灾是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不能控制的,因为火灾的发生可能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那么此时就需要发现火灾的公民个人向有关部门对火灾事件进行报警,有关部门在了解并确认相关信息之后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此外,一些突发事件信息的搜集还需要依靠媒体的力量,通过公共媒体的报道了解某些预警信息。

(二)信息搜集的内容

通过各种手段和工具,实时搜集各种应急事件信息,在信息搜集方面要做好以下工作:明确监控突发事件的对象范围;明确监控信息的搜集时间要求;明确监控信息的空间范围要求;明确监控信息的搜集方式要求;明确监控信息的搜集过程要求。

二、预警信息的评估

预测到存在潜在危害之后,要将特定的突发事件信息输入风险评估系统,确定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风险级别和产生危害的程度。风险评估要做好以下工作:确定突发事件的性质;确定与突发事件类型相匹配的评估方法;评估过程全面、科学。

在确定了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程度之后,按照应急决策的步骤对突发事件应对进行决策,确定预警级别、发布时间、发布范围、发布对象、发布方式、警示事项和发布机构。

(一)预警级别

在搜集预警信息之后,要对预警信息进行评估,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预警信息都需要实施预警方案。预警方案的实施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预警信息只有达到预警标准才会实施预警方案。对于未达到预警标准的预警信息要区别对待,采取其他处理方案。

对预警信息进行评估的第一步是评估预警信息的真伪,确定了信息的准确性之后,确定预警级别,对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我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我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对于公共场所出现的集群事件,公共场所活动的预警级别划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特别严重(Ⅰ级)四级,代表颜色分别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蓝色为Ⅳ级预警,指活动中人员数量超过核定安全容量1/10,有安全事故隐患的情况。黄色为Ⅲ级预警,指活动中人员数量超过核定安全容量1/5,有较大安全事故隐患的情况。橙色为Ⅱ级预警,指活动中人员数量超过核定安全容量1/3,场地存在拱桥、坡道、台阶、瓶颈路段及不通畅出口等危险部位,环境复杂,有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情况。红色为Ⅰ级预警,指活动中人员数量超过核定人员容量1/2,场地存在拱桥、坡道、台阶、瓶颈路段及不通畅出口等危险部位较多,环境非常复杂,有特大安全事故隐患的情况。预警级别中的安全事故也可按照密集人群拥挤事故伤亡的程度划分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分别表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Ⅳ级为一般拥挤事故,死亡不足1人,事发地政府能自行救援。Ⅲ级为较大拥挤事故,死亡1~3人,事发地政府能有效处置并消除后果。Ⅱ级为重大拥挤事故,死亡4~9人,在上级安全事故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援下,由当地拥挤事故救援力量处置并消除后果。Ⅰ级为特别重大拥挤事故,死亡10人以上,在国家、省拥挤事故主管部门直接指挥和支援下,处置并消除后果。【4】

(二)预警信息发布时间

预警信息发布时间与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联系在一起。不同预警级别的突发事件发布的时间是不同的。只有当突发事件达到某一预警级别的标准之后,相关部门才能发布该级别的预警。例如,广州是个高温且多暴雨的城市,特别是进入六七月份后,广州市有关部门经常会发布暴雨预警警报,预警级别经常变更,且变更的时间也是不同的。

(三)预警信息发布范围

某些突发事件具有地域性,在某些地区会发生的突发事件在另一些地方就不一定会发生。例如,地震的发生具有地域性,其影响范围也具有地域性,在四川汶川发生的地震对汶川及其周边地区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但是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成都造成的影响是有限的。因此,预警警报的发布也具有地域性,发布预警警报要明确警报的适用范围。

(四)预警信息发布对象

有些突发事件可能是全民性质的,如高温警报,需要全民都充分重视并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但是有些突发事件具有特定群体性,如对于某种疾病的预警警报,只有具有该疾病病症的市民需要充分重视,而不具备该疾病病症的市民则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五)预警信息发布方式

突发事件不同的预警级别、不同的发布范围和不同的发布对象决定着不同的发布方式。高预警级别的突发事件要求快速地发布,因此选择发布方式时要考虑时效性。对于不同的发布范围,则要求考虑该发布范围的特点。该地区是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还是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城镇地区?对不同的地区要考虑不同的发布方式。此外,要选择该范围内民众广泛关注的信息传播方式,例如,是以电视媒介的方式还是报纸杂志的方式传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信息网络、公用显示系统、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三、预警方案实施

预警方案实施一是要对市民尽告知义务,做到公开事件实情、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包括心理准备;二是要采用内部通信系统和办公系统迅速通告应急管理部门,启动各项应急准备工作,进入战前的工作状态。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主要是通过上面讲的预警信息发布方式向信息发布对象进行发布。

预警方案的实施一定要本着行动迅速的原则。突发事件一旦爆发将会对人民生命或国家公共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害。预警方案的实施也一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发事件的发生总是伴随着人民生命的逝去,在突发事件预警方案实施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人民的生命安全,以人民生命作为高于一切的原则。预警事项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例如,“5·12”汶川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罕见的特大地震,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直接的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千米。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010年9月22日12时,汶川大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据水利部报告,截至2010年9月22日12时,受损供水管道累计48275.5千米,已修复45237.2千米。据交通运输部报告,截至2010年9月22日12时,公路受损里程累计53295千米,已修通53018千米。因此,预警方案的实施一定要迅速,时间就代表着生命,时间就代表着财产。【5】

四、预警方案评估与完善

这个步骤是很多预警方案所忽视的。预警实施之后还要对预警方案进行评估,并提出改善建议。

(1)评估预警级别的界定是否科学。预警级别的“过”和“不及”都应该及时进行标准调整,级别过低没能使市民做好充分的准备,可能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级别过高会浪费大量人力和物力。

(2)评估预警范围是否准确。这有赖于科技的发展,要利用高科技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3)评估预警的发布方式是否适合预警地区的实际情况,预警信息是否得到了充分的传播。可以在预警的过程中尝试使用不同的方式,并评估不同方式的传播广度,从而确定不同地区的不同传播方式。

为了更好地掌握预警信息发布的内容和方式,下面提供一份某县教育体育局的预警信息发布实例,以供读者学习参考。

阅读材料

××县教育体育局

发布2010年学校安全工作第1号预警通知【6】各乡镇中学、中心校,局直各学校:

目前已进入春季,天气转暖,干燥多风,是火灾、流行性疾病、安全事故高发的季节。我县中小学校新学期即将开学,各学校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部署,加强防范,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为认真做好2010年全县中小学春季安全工作,特预警通知如下:

一是增强做好春季学校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学校要针对春季学校安全工作特点,成立安全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明确工作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细化责任目标,严肃责任追究,狠抓工作落实,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杜绝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切实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开学初,各学校要组织人员对校舍以及教师住房等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楼梯、护栏、围墙、厕所、车棚、用电线路、楼道的照明设备、消防设施、校车、食堂等,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建立台账,明确专人,限期整改。同时,要针对季节时令,认真研究可能引发的其他事故问题,制定应急防范预案,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是认真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各学校要严格落实《××县教育体育局学校安全工作实施细则》中有关卫生管理的各项规定,完善传染病防治和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严防春季各种传染病的传播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要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甲型H1N1流感以及其他传染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做好学生返校前的健康监测与管理、返校后一周内活动安排、加强晨检上报制度、校园卫生大扫除和全面消毒等工作。要严格执行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对学校食堂设备进行预防性消毒和检查,加强对学校食堂、水源等易发生事故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非寄宿制学校校内一律不准存在小卖部,寄宿制学校校内小卖部一律不准出售入口食品。

四是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工作。今年3月29日是第十五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各学校要针对春季学校安全工作的特点,通过文化课、活动课、班团队会、板报、橱窗、标语、电子屏幕等形式的宣传和教育,上好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和完善各类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开展紧急疏散等安全应急演练,严禁学生上、下学乘坐“三无”车辆和进入网吧、游戏厅逗留。要通过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开展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使广大学生家长掌握防火灾、防食物中毒、防传染性疾病、防交通事故等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增强学校安全工作的实效性。

五是加强清明节安全教育管理。清明节前,各学校要对师生集中进行一次清明安全教育,教育师生文明祭祖,改变以往点蜡烛、烧纸钱等极易引发森林火灾的传统祭祖方式,而用献花、植树等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方式来代替,不要在易引起火灾的林间、草地等处燃放烟花爆竹,禁止学生到野外玩火等,切实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六是加强体育活动和课外活动的安全管理。各学校在开展体育活动和课外活动时,必须加强管理,严密组织,精心安排。学生的课外活动必须有严密的保障措施和安全预案,大型活动必须严格遵守报批制度,不经批准,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外出参观、春游等。尤其是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时,要有专人负责指挥,防止拥挤踩踏伤亡事故的发生。

七是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各学校要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值日制度,重点部位和重要岗位必须安排人员昼夜值班,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同时,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发生安全事故后,要在第一时间按程序上报相关安全信息,杜绝漏报、瞒报、谎报和缓报等现象的发生。

八是强化监督检查和责任落实。各学校要认真组织学校春季安全自查,强化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宣传教育工作的落实。教育体育局将在开学工作检查中对各学校的安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不落实、整改措施不到位、疏于管理的学校,将给予通报批评和严肃处理。

××县教育体育局

二○一○年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