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听了,整个人几乎崩溃,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向来引以为傲的精明头脑,最后换来的竟然是一场悔恨。此后,哲学家抑郁成疾,临死前,他将自己所有的著作丢入火堆,只留下一段对人生的批注-- 如果将人生一分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犹豫 ”,后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后悔”。
患得患失的人,心就像钟摆一样,左右摇摆,无法做出理性而明智的选择。殊不知,机遇女神在你摇摆之时已纵身而去了。
世上没有后悔药,当机立断,如果错了,要及时改正,而不是不断地懊悔。
博弈课堂:
1.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所以做错事的时候不要浪费感情去后悔了,那于事无补,还不如吸取教训,从长计议。
2.大家都是“理性”的,所以首先会考虑到自己的利益,但更需要理性的是在做决策的时候,否则,你的理性就变成了束缚你手脚的绳索。
以退为进,以舍为得
《菜根谭》上说: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人处世遇事都要有退让一步的态度才算高明,因为让一步就等于是为日后进一步做好准备:而待人接物以抱宽厚态度为最快乐,因为给人家方便实际上是日后给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础。
苏洵在《强弱》中说:“忘其小丧,志其大得。”意思就是说,不要在意于小的失败而一心希望得到大的收获。一时的胜败都算不了什么,我们都知道笑到最后的才是胜者的道理。用这个道理来说明进退,那就是别一味前进,因为容易变成冒进;也别一味退让,因为一味的退让并不能保全自己。因此,在军事上,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最好的进攻也就是一种防守。从博弈的角度来说,暂时的退让,看似吃了亏,削弱了士气,但却是在积蓄力量,为了最终的胜利;暂时的前进,看起来好像得利了,但不过是眼前的小利,失去的则是今后的大利。
李毅和张华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同时分配到同一家公司上班,两人的表现都很优秀。年终快到的时候,公司决定提升他们俩中间的一位当主管,当然,李毅和张华都是想当主管的,但提升哪个人必须由领导来决定。经过考查,上级决定任命张华担任这一职务。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听到这一消息后,张华却对领导说,这一职务李毅比我更合适。于是,经过权衡考量后,领导决定任命李毅,在李毅当主管以后,对张华比以前更热情了,他知道他之所以能够当上主管,全是张华在领导面前的极力推荐。从这次任命事件中,领导对张华的看法又上升了一个层次,领导觉得张华这个人不但为人实在,还很谦逊,实在是难得。没多久,公司成立一家分公司,副经理一职尚无人选,领导自然地想到了张华,此时张华借机自荐,李毅也极力帮忙,张华最终顺利地当上了分公司的副经理。
其实,对于这个例子,在博弈论看来,一开始并不是张华不想当主管,而是后面还有更大的利益在等着他。再则,如果他为了主管一职而与李毅争得你死我活,那么结果肯定会双方之间反目成仇,而如果他把职位让给了李毅,不但显出了兄弟之情,同学之谊,而且领导对他的印象也会更加改观。也因此,经过利益权衡,他最终选择了后者。舍弃眼前的利益,得到的却是更大的长远利益,这就是博弈的最优策略。而那些不懂得进退的人则以为既然就是为了得到利益,那眼前现成的利益干吗不要?这么想的人往往看似得到了,但从长远来看,他们失去的更多。
事实上,在力量对比悬殊的强者和弱者博弈的时候,双方只能采取不同的策略,强者的表现来得更直接、更霸气,弱的一方就得会迂回,更加谦让,当然,其最后的结果还得取决于双方的优势策略。
晋文公治理晋国强大起来后,开始向中原地区发展。这时候,盘踞黄河以南大片土地的楚国不断将自己的势力向北渗透。这么一来,晋、楚两国的矛盾和冲突就变得突出了。
公元前634年,楚国借宋国投靠晋国为名,发兵攻宋。宋成公派使到晋国求救,晋文公召集群臣商量对策。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出兵援助宋国。
曹国和卫国是楚国的两个属国,公元前632年,晋国出兵攻打曹国、卫国,没几天就攻下了这两个小国,可是楚国还是围着宋国不肯撤兵。晋文公感到十分难办,如果不援救宋国,宋国势必和我们一刀两断;如果去救他,又不免与楚国有一场恶战。但是只靠晋国的力量,还难以打败楚国,最好能联合齐、秦两国一同攻楚。
楚成王听说晋国、齐国、秦国联盟,感到军力有些单薄,就派人通知领兵的成得臣退军,成得臣对传令官说:“攻下宋国只不过是早晚的事了,现在撤军太可惜。请主公再给我几天时间,战胜了宋国就班师回朝。”
成得臣为早点儿取胜,加强了攻势。宋国军民知道晋国正在帮助宋国抗楚,便坚定了反抗意志,更加拼命抵抗,楚军暂时也攻不进城去。这时晋文公设计使曹国、卫国写信与楚国断交,并将成得臣的使者扣下。这一下把个火爆脾气的成得臣气得七窍生烟,命三军立即解除对宋国的包围。集中兵力要与晋军拼个你死我活。
晋、楚两军直接对垒,刚要开战时,大臣对晋文公说:“当初您在楚为客时曾和楚王说,一旦交战,晋军必当退避三舍,如今可不能失信啊。”晋文公也想起当年曾许下的承诺。
楚军看晋国退兵,认为晋军害怕了,就在后面追来。晋军兵将奉命撤退。晋兵一退就是九十里。第二天两军对阵,大战展开了。才一交手,晋国的将军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着伐下的树枝,战车后退时,地下扬起一阵阵的尘土,显出十分慌乱的模样。
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人放在眼里。他不顾前后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晋军的埋伏。晋军的中军精锐,猛冲过来,把成得臣的军队拦腰切断。原来假装败退的晋军又回过头来,前后夹击,把楚军杀得七零八落。
晋文公连忙下令,吩咐将士们只要把楚军赶跑就是了,不再追杀。成得臣带了败兵残将回到半路上,自己觉得没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杀了。
晋军占领了楚国营地。把楚军遗弃下来的粮食吃了三天,才凯旋回国。
晋国打败楚国的消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还亲自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慰劳晋军。晋文公趁此机会,在践土给天子造了一座新宫,还约了各国诸侯开个大会,订立盟约。这样,晋文公就当上了中原的霸主。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在博弈看来,这场争战与其说是晋文公主动让步,对楚军进行谦让,不如说是一场战斗策略,这种策略,一方面使晋军在战术上更稳定,另一方面通过这种让步,也表明晋国的仁至义尽,使得楚军不再有攻击晋国的借口。这种以退为进的谦让,不但使晋国赢得了战争,而且在道义上又不失诚信。成就霸业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博弈课堂:
1.进攻的未必就是强者,后退的也未必就是弱者,强弱之分往往不在于是选择进攻还是后退,而在于谁是最后的胜者。
2.舍弃眼前的小利是为了得到之后的大利,一进一退、一舍一得之间,得失分明,成败立现。
诚信的立身之本
诚信也一样,它是人们在重复博弈、反复切磋过程中谋求长期的、稳定的物质利益的一种手段;诚信首先是基于利益需要而作出的一种策略选择,而不仅仅是基于心理需要而作出的道德选择。
近年来,诚信缺失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当我们把博弈论运用于信用分析时就会发现,在一次性博弈中,理性经济人的选择必然导致失信行为的产生。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位商人过河时触礁翻船,他大呼救命,嘴里还说:“谁能救我,我就给他一百两金子!”一个渔夫救他上岸后,他只给了渔夫一两金子。渔夫责怪商人不讲信用,商人则训斥渔夫贪婪。后来,这个商人在乘船的时候又掉到了河里,他还像上次一样喊:“谁能救我,我给他一百两金子!”碰巧上次救他的那个渔夫也在,他对周围的人说:“这个人言而无信。”人们听了渔夫的话,都没有去救那个商人,结果商人就被水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