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关于禅宗的故事,说一个老和尚参悟的体会:他一开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点儿也体会不到山水中的哲学意味;后来就变得“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满脑子都是象征;又过了十年,又变得“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
老和尚参悟的体会经历了三重境界,人之一生也是如此,匆匆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同样要经历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刚一走入社会,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感,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
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使人很容易在现实里迷失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迷失了,有的人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第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地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了。这三重境界是人走向精神成熟的一个必然过程。在生活中,它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人常常经历的回归本质状态的过程。对这个过程,20世纪中国最受人爱戴的美学家宗白华曾经有一个最精炼的概括,叫做“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所以,当你绚烂之后,又能安然地回到平淡的状态,这实在是一种高境界。
人生苦短,我们为生活奔波,奋斗,努力,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生活。但生活的最终本质就是内心的宁静与平安,所以何不平淡看待一切?无论欢乐还是艰难,到头来都是过眼云烟。百年之后人都是一堆白骨,何苦辛劳终生?
一日一心得
平淡中也隐含着对人生境界无尽的美好向往和追求。每一个新的开始,都始于平淡,归于平淡。因为平平淡淡才是真——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如果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古人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那么在如今纷繁的世界里,平淡则是人生不必刻意追求就能达到的一种境界。
既学又思,不罔不殆
南怀瑾语录:你们光晓得敲个木鱼,不去参究,那有什么用念经要一边念一边参究才是功德无量,否则你念经与念石头没有两样。
南怀瑾认为:人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一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只注重学习的形式和文字的表述,形式和文字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重要的是靠心去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有所成——掌握所学知识的实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怀瑾先生年轻时,为求得真知,不知遍访了多少高僧,吃了多少苦,加上他天资聪慧,勤思考,才有了今天这样的瞩目成就,如若他迷信课本,还有那么多研究佛法的文章面世吗?所以读书不是目的,学习如何思考,灵活掌握智慧,有效地指导自己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目的。
世上有两种糊涂虫,一种学而不思,一种思而不学。这两种人,正如南怀瑾大师所描述:“有些人有学问,可是没有智慧的思想,那么就是迂阔疏远,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罔’了,没有用处。如此可以作学者,像我们一样——教教书,吹吹牛,不但学术界如此,别的圈子也是一样,有学识,但没有真思想,这就是不切实际的‘罔’了。相反的,有些人‘思而不学则殆’。他们有思想,有天才,但没有经过学问的踏实锻炼,那也是非常危险的。许多人往往倚仗天才而胡作非为,自己误以为那便是创作,结果陷于自害害人。”
慧能禅师见弟子终日打坐,有一次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弟子回答:“我参禅啊!”
慧能禅师说:“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弟子回答:“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守住容易迷失的心,清净地观察一切,终日坐禅不可躺卧吗?
慧能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禅,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体。”
弟子糊涂了。
慧能禅师紧接着说道:“禅定,不是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地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即散乱;如果离开一切物相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宁,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
弟子终于有所醒悟。
又有一次,慧能禅师在别人家借宿,中午休息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在念经。慧能倾身仔细一听,感觉有些不对,于是起身来到那个念经的人身边说道:“你常常诵读经文,是否了解其中的意思?”
那个人摇摇头说:“有一些实在难懂!”
慧能就把刚才那个人朗读的部分为他作了详细的解释:“当我们在虚名浮誉的烟灰里老去,满头白发的时候,我们想要什么?当生命的火烬将熄,心跳与呼吸即将停止的时候,什么是我们最后的期盼?当坟墓里的身体腐烂成骸,尘归尘,土归土,生命成为毫无知觉的虚空之后,我们在哪里?”
一时间,天清地明,那个人混沌顿开,似乎隐约能看见生命的曙光了。
接着,那个人问慧能佛经上几个字的解释,慧能大笑说道:“我不认识字,你就直接问我意思吧!”那个人听了他的话感觉到十分吃惊,说道:“你连字都不认识,怎么能够了解意思呢?怎么能够理解佛理呢?”
慧能笑着说:“诸佛的玄妙义理,和文字没有关系。文字只是工具,理解靠的是心,是悟性,而不是文字。骑马的时候,不一定必须要有缰绳,那是给那些初学者准备的,一旦入门,就可以摆脱缰绳,在想去的地方自由驰骋。”那个人终于有所领悟。学习要多用心,勤动脑。不但要了解表面的知识,更要悟其精髓,心领神会,才能学好。
要想获得真智慧,最好的办法是既学又思。不过,学与思也同样要讲方法,用对了方法,自然功效百倍。在这方面,古人早就总结出了五大实用经验:
第一,博学之。多看一些书,不管是文科的、理科的都看一些。有些人看书,光看文艺作品,光看武打小说,或者光看专业书籍。并不是这些书不好,关键是偏于一端,眼界、思路会受到局限,不利于拓展智慧。这就像吃饭偏食一样,难免营养不良。把各种知识都装一些在大脑里,在生活中遇到不同的问题,都不致于全然迷惑,这既有利于增进思维,亦有利于激发灵感。
第二,审问之。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去寻找答案,既能激发学习兴趣,也能增进智能。比如“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它到底对不对?思而不学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思而不学有哪些危害?等等。有了问题,就有了学习和研究的方向。
第三,明辩之。对同一件事,因为每个人所观察的角度不同,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面对众多观点,就需要仔细分辨究竟哪种观点更正确,或者更适于自己所需。比如,有专家说,吃苹果应该吃皮,因为苹果皮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甚至比果肉价值更大。又有专家说,吃苹果不应该吃皮,因为果农杀虫时,农药会残留在果皮中,有害健康。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分辨一下到底健康重要还是营养重要,不能盲目相信某个专家的意见。
第四,慎思之。我们不能老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观点,还要思考出新。比如,苹果皮会残留农药,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很多消费者不知道这个事实,用什么办法提醒他们呢?我们的思考不一定每一次都有结果,但它确实是创新必不可少的一步。
第五,笃行之。我们想到某个好的观点,或者某个好的办法,自己肯定越想越觉得对。但他到底对不对?最好拿到实践中检验一下。当然,所谓实践,不等于什么事都要去做一下。有时因条件不允许,有时不宜去做。比如,我认为绝大多数强盗是因为恐惧才伤害人,而不是天性邪恶。这个观点到底对不对呢?我当然不能拿着刀子去客串一回强盗。但我可以通过到监狱去采访,或请教有关专家来获得答案。这也是实践,是“笃行之”。
一日一心得
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里愚痴,处处都是苦海了。”
学无常师,多方求教
南怀瑾语录:至于孔夫子,不管对于哪一样中国文化的精神,样样他都有,如果问他的老师是哪一位,那是没有的,谁有长处,他就跟谁学,所以无常师。没有认定跟一个人学。哪一门有所长,他就学哪一门。这就是为什么他能讲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话。
中国人有一个观念误区,好像学问都在那些名家大师手里,都在那些学者老师手里,农夫农妇、贩伕走卒之类没读过书的人都是没学问。这种观念真是大错特错。
打个比方,大学教师中懂孔子《礼记》的人不多了,可是古代的礼仪,乡下的老农民大都懂一点,并且还在生活中运用。人家虽然不知道《礼记》里的句子,他会运用,就不能说他不懂“礼”。到底是擅长搏击的人武功高呢,还是把刀谱、剑谱背得滚瓜烂熟的人武功高呢?我认为还是擅长搏击的人武功高,光背武功秘笈有什么用?
在生活中,还有一些人,虽然身处低位,无权无钱无名,却具有智慧,并且善于总结经验,也就是说,具有将金矿提炼成金块、打造成金器的能力,只不过没有人发现他们的才能,所以一直默默无闻。向这样的人请教,也许比在大学里读几年书还要有价值。
南怀瑾一生从师无数,袁焕仙、李宗吾等都传授过他学问。据说有一次,南怀瑾路过嘉定(乐山)乌尤寺,结识了著名居士马一浮先生。当时马先生正在寺中办复性书院。马先生是浙江名宿,“新儒学”的典型代表,他融西方文化、佛学以及道家思想于儒学之中,成为“新儒学”的一代大师。据说,李叔同学佛,正是响应了马一浮的倡议。马一浮仅仅比李叔同大3岁,李叔同却把他视为导师,并认为他是“生而知之”的高人。
南怀瑾久闻马一浮之名,自然要去拜访。当他投上名帖后,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马先生居然命人打开复性书院的大门,恭请他相见。南怀瑾以为这是禅宗的机锋,自己却不识,难免有些惭愧。两人叙了一番乡情后,南怀瑾颇想考证一下马先生的学问,就问:“听说马先生在著作中说,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是果位上事,有吗?”
马先生淡淡地说:“那是当年的著作,现在看来统统是葛言藤语,老朽很想把从前的著作都烧了。”
南怀瑾一听,立即起坐顶礼说:“先生言重了,是我多嘴胡闹。”于是就告辞。马先生亲自送出大门,相互作礼而别。
学无常师,多方求教,方能成大事。比如伊尹未发迹前,不过是有莘国君的奴隶,地位十分低贱,谁都不会认为他有学问。但他确实很有学问。可惜有莘国君不识其才,看他烧得一手好饭菜,便让他当了厨师。伊尹十分注意学习,常借迎来送往、招待宾客之机,从宾客们口中了解天下大事。
有一次,商汤王的左相仲虺因公事从有莘国过境,逗留数日。伊尹便借招待他的机会,多次与他接触。交谈中,仲虺发现伊尹是个难得的人才,回国后,便将伊尹的详情禀告了商汤,并借商与有莘国结亲之机,要求让伊尹作为陪嫁奴隶。这样,伊尹就来到商汤家中。但商汤认为一个奴隶不可能有多大本领,仍让他去当厨师。伊尹常乘机接近商汤,利用烹调作比喻向商汤陈说政治见解,先后达七十次,商汤均不为所动。
一天,伊尹故意将几样菜蔬或做得淡而无味,或做得咸不入口,一同献给商汤。商汤大为不满,立刻召伊尹前来问话。伊尹对商汤说:“大王,烧菜既不能过咸,也不能太淡。过咸则难于下咽,过淡则无滋味。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啊!既不能操之过急,急则生乱;又不能松弛懈怠,懈怠必然国事荒疏。”
伊尹停顿了一下,见商汤听得聚精会神,便继续说:“如今,夏王桀荒淫无度,昏庸暴虐,民心尽失,天下纷乱,黎民百姓饱受其苦,恨之入骨。而大王您以仁德治国,伸张正义,取信于民,已是众望所归,为当今天下惟一贤明的君主。您何不适时起兵,伐夏救国,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成就惊天动地的伟业呢?”随后,伊尹详尽分析了天下大势,论述了消灭夏朝的具体步骤和策略。
商汤这才发现伊尹是个杰出人才,当即宣布解除他的奴隶身份,并任命他为右相,与仲虺一同辅佐朝政,共同筹划灭夏大计,终于大功告成。
伊尹的事例说明,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不能看他的身份,不能看他的财势,不能看他的学历。有的人瞧不起地位低的人,认为向地位低的人请教有失身份。其实,在生活中,伊尹不止一人,其中多数人未能立业扬名,但不等于他们的学问没有价值。我们看见的某个厨师,说不定他是一个尚未发迹的伊尹呢!我们看见的某个老钓翁,说不定他是一个尚未发迹的姜子牙呢!我们看见的某个小商人,说不定他是一个尚未发迹的宁戚(齐桓公的大臣)呢!向伊尹、姜子牙、宁戚们求教,怎么会有失身份呢?
即使对方不是伊尹、姜子牙或宁戚,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长,也值得我们请教。如此积少成多,必成十分学问。
一日一心得
任何学问都不是平白无故地长在学者脑袋里,必有源头。它的源头在哪里?在生活中。农夫农妇、贩伕走卒都是生活中人,他们的头脑中装满了生活中得来的好经验,学者们就是将他们的经验加以提炼,才形成了好的理论。而生活中人虽然没有提炼能力,并不等于他们脑袋里的东西没有价值。好比金矿石,提炼后价值更高,没有提炼之前,其价值仍在,值得我们去提炼。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并不是故作谦虚,而是认识到了从别人的头脑中找金矿的价值。
一切都是佛法
南怀瑾语录:譬如我们日常行住坐卧,都是一件一件的事,每件事都有它在哲学上和科学上的道理。但是我们每个凡夫都自自然然晓得上厕所、穿衣服、吃饭、事事无碍,样样平常,根本不管那个理不理。因此,理的极致就是事意,理事双亡,能所不立,才得证成佛。
《金刚经》说“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法华经》又说得更明白:“一切世间法,皆是佛法。”这也就是说,世上任何理论、观点、方法、行为,无论你是老庄那么高深的“道”,还是平时做事的一个小技巧,甚至只是下意识的一个举动,都是佛法。正如《法华经》说:“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对此,南怀瑾大师进一步解释说:“并不一定说脱离人世间,脱离家庭,跑到深山冷庙里专修,才是佛法。治生产业就是大家谋生!或做生意等,各种生活的方式,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同那个基本的形而上道,并没有违背,并没有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