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又会想,《蒙娜丽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具有欣赏价值,这块石头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呢?这块石头其实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们对它的信仰有多深,它就能给人们创造多大的价值。如果认为摸一摸他能治病,能给自己带来好运,那么它的价值超过100个心理医生。至于它的欣赏价值,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看不出妙处就是最大的妙处。
这是不是迷信呢?应该是。其实我们喜欢任何东西,都是迷信。我们欣赏《蒙娜丽莎》,是因为迷信一些关于美、关于艺术、关于价值的概念。而这些概念只是假设,都如梦幻泡影。就拿蒙娜丽莎的身材来说,用现代美的标准衡量,显得过于丰满了;拿到非洲某个以肥胖为美的部落去,又显得过于苗条了。那她到底美不美?如果让一个从没听说过《蒙娜丽莎》的人欣赏这幅画,他就看不出它的超凡价值,反而觉得它过于陈旧了。如果劝他花100元钱买下来,他会捂紧口袋,唯恐上当受骗。直到人家告诉他这幅画拍卖价达到多少亿美元,他才会对这幅画顶礼膜拜。
我们爱上一个人,也是如此,觉得她是世界上最温柔、最善良、最可爱的姑娘,其实也是迷信一些自造的概念。如果始终对她深信不疑,爱情就能永远维持。一旦有所怀疑,爱情就跑掉了。
佛法也像这块石头一样,“非法非非法”,价值究竟多大,取决于你的信仰有多深。如果不信,就什么价值也没有。
世上的人也像这块石头一样,你有多大的价值,关键在于你确信自己有多大的价值。有的人志向远大,并坚信自己能实现理想,信心勃勃地进行努力,最后就能取得常人望尘莫及的成就。有的人志向远大,却不太相信自己能有那么好的运气,半信半疑地尝试着,最后的结果大概是:业绩并不出奇,又老是觉得自己了不起。心无大志的人,觉得自己只能过平凡的生活,并且从这方面努力,最后大概跟自己预想的那样,果然过上了平凡的生活。不过,由于他实现的价值和预期的价值一样,他的幸福指数可能比第二种人高得多。
不过,在根子上不能疑。比如,学佛法到底有没有用?学科学到底有没有用?做好人到底有没有用?这都是在根子上疑,不如不要开始。先在根子上“永断疑悔”,断绝自己的退路,勇往直前,就可能走出海阔天空的境界。
一日一心得
佛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我们无论学佛法,做其他学问,或行走人生,通常都是这样:有信便有得,不信便不得。但并非不能疑,在方式方法上可以提出各种疑问,也需要提出各种疑问。正如南大师所说,要一步一步追问下去,每解决一个疑问,就前进了一步。
生命要沉潜后才腾飞
南怀瑾语录:《逍遥游》开头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的道理,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或修道还没有成功的时候,或者倒霉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就要“沉潜”在深水里头,动都不要动。修到相当的程度,一变,就升华高飞了。
君不见,现在南老师讲学,引经据典,随手掂来。南老师读过的书有多少?恐怕他自己也说不出来。在他三十岁之前,他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著作都读完了。三十岁之前,就是他去台湾之前,比较集中又大量读书的时间,有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青少年时代,从启蒙到十六七岁的时候,在私塾先生的指导下,广泛地阅读和背诵儒家的经典著作和古代的诗词歌赋;在这段时间里,他自己还读了“正书”之外的许多杂书,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这些古典小说。
第二次比较集中读书是在杭州浙江国术馆学习的时候,在两年的时间里,除了学校里教的书之外,他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馆,在“闲地庵”,借阅了大量的书,阅读面也更宽了,除了古书外,也读现代知识的书。
第三次是在峨眉山闭关的时候,在三年的时间里,南老师遍读了几千卷的《大藏经》,南老师的佛道两门学问就是这个时候打下的基础;也是在这个时候,南老师曾在他的朋友张怀恕家里住过一段时间,张怀恕家里有一个很大的书房,藏有《永乐大典》《四部备要》等古代典籍,南老师整天把自己埋在书堆里,把他们家的书全读了个遍。他一辈子都在读书,他总是手不离书,而且什么书都看。
南老师读了那么多书,而且是过目不忘,这从他后来的教学中可以看到,没有听过他讲课的读者,从他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到,南老师对传统文化里的重要经典是那么熟悉,好像没有什么书南老师没有读过。在平时的聊天谈话中,也是一样,古代诗词、典故,南老师都是脱口而出。
庄子《逍遥游》中所讲的鲲化为鹏的寓言,确实发掘了人生发展之道,其中的关键是一个“化”字。鲲不是一天就化成鹏的,它住在北海,到底沉潜了多久呢?不一定。反正要沉潜到化为鹏之时,方能一飞冲天。
鲲化为鹏,并非易事,需要长期的准备才行。在这方面,东西方的成功之道是完全一致的。
我们先看一个东方的例子:春秋贤士宁越原先是中牟地方一个农民,他觉得耕田种地太辛苦了,就向朋友请教说:“怎样做才能摆脱这种苦差使呢?”
朋友说:“最好的办法是读书。读二十年书就可以达到目的了。”
宁越说:“我想用十五年实现这个目标。别人休息,我不休息;别人睡觉,我不睡觉。”
苦读十五年后,宁越因学识渊博,被周威公聘为老师。
宁越的起点并不高,但能够持之以恒地学习,最后成为天子的老师,这就应了一句西方名言: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
我们再来看一个西方的例子。美国企业家保罗·道密尔曾自豪地说:“我没有做过一次赔钱的交易,也没有一次失败的经营。”他为什么有此功力呢?靠的还是耐心的“沉潜”。1945年,当21岁的保罗·道密尔从匈牙利流亡到美国时,身上只剩下5美分,而且没有—技之长。他所拥有的,只是一个发财的梦想。他决心尽快学会成为一个大老板需要的各种技能。
刚到美国18个月,道密尔换了15份工作。每次从事的工作性质都不同。对任何一项工作,无论是做机修工还是搬运工,他都认真对待,决不马虎。不过,一旦他对这项工作的技能完全掌握,马上就跳槽。因为他不愿在自己熟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两年后,一位老板看中了他的才干和敬业精神,决定把整个工厂交给他管理。道密尔做了经理后,将老板的工厂管理得很好,他自己的收入也非常可观。可是半年后,他突然向老板提出辞呈,跳槽到一家日用杂品厂当了推销员。他认为,要成为一流商人,只有企业管理经验是不够的,还必须熟悉市场,了解顾客的需求。推销无疑是一份最接近顾客的工作。
经过几年的“修炼”,道密尔对自己的才能充满了自信。他买下一家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厂,经过一番整顿,很快使它起死回生,成为一家赢利状况极佳的企业。其后,他再接再厉,买下一家又一家破产企业,并像个包治百病的神医似的,使它们重焕生机。他的财富也像雨季的河流一样,迅速飞涨。后来,有人向功成名就的道密尔探询成功之道,他说:“别人经营失败的生意,接过来后容易找出失败的原因。因为缺陷比较明显,只要把那些缺点改正过来,自然就赚钱了。”
但是,别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看不出失败的原因。即使缺陷再明显,他们也以为这是自己的强项,直到倒闭了还以为是运气不好。道密尔能看出要点所在,说明他的眼力非凡。而他的眼力却是长期修炼出来的。
所以说,大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的豪情固然令人羡慕,当条件不成熟时,还需要像鲲在北海沉潜的耐心。
一日一心得
你想腾飞,必须沉潜,在默默的努力中积聚能量。但我们有一个常识,鱼是不能化成鸟的,鱼越大越不可能化成鸟。从科学上来说,如果鱼需要化成鸟,或者鸟需要化成鱼,通过长期进化,都是可能的,却不是此生能完成的事。那么庄子的比喻是否合乎逻辑?实际上,庄子笔下的鲲,不是一条鱼,而是一颗博大的心,或者说一个远大的志向。当你心中有鲲,你的生命就极可能发生鹏的蜕变,而一飞冲天。
吃饭穿衣是修行
南怀瑾语录:修行是从各方面着手的,无一处不是修行处;并不是打坐或拜佛才是修行,吃饭、穿衣,乃至一举一动都是修行。金刚经是从吃饭开始,吃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北平白云观有副名对,从明朝开始的一副对子:“世间莫若修行好,天下无如吃饭难”。
在我们平常的观念里,总认为佛走起路来一定是离地三寸,脚踩莲花,腾空而去。《金刚经》记载的佛,却同我们一样,照样要吃饭,照样要化缘,照样光著脚走路,脚底心照样踩到泥巴。所以回来还是一样要洗脚,还是要吃饭,还是要打坐,就是那么平常。平常就是道,最平凡的时候是最高的,真正的真理是在最平凡之间。
对佛教徒来说,生活就是禅,禅就是生活。我们不妨看看南怀瑾大师介绍佛教徒是如何在穿衣吃饭日常生活中修行的。
“佛的戒律,规定弟子们喝一杯水,必须先用一块布滤了以后,才可以喝。为什么呢?‘佛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佛的眼睛,看这一碗水,有八万四千个生命。几千年前他这样说,也没有人相信,觉得他很琐碎,现在科学进步了,都相信了。还有佛的戒律,规定弟子们每餐饭后都要刷牙,没有牙刷,用杨柳枝。所以观世音菩萨净瓶里泡的有杨柳枝,大概一方面洒水用,一方面刷牙用。把杨柳枝剪下,放在水里泡,然后拿石头把根根这一节一敲就散开了,用来刷牙齿。这些生活的规律,都属于佛戒律的范围,礼仪都是非常严格的。拿现在的观念来讲,各种的卫生常识,他早就有了……”
“佛的戒律是日中一食,每天中午吃一餐……早晨是天人吃饭的时间,中午人道吃饭,晚上鬼道吃饭。佛采用的制度,以人道为中心,日中一食;后世弟子们,过了中午一点钟就不吃饭了,这个是佛的制度。”
“……其实佛的衣服就是那件袈娑,我们现在出家人所穿的这个衣服,是明朝老百姓的便服,所不同的是出家人的颜色朴素而已。分别身分就在头发,出家人是光头,在家人有头发,衣服都是一样的。佛的衣服是一件袈娑,又称福田衣,袈娑的横条、直条,依照受戒的情形都有规定。条纹像一块田一样,是为众生培福的标记,所以叫做福田衣。”
“化缘,规定弟子们不要起分别心,穷人富人一样,挨次去化,不可以专向穷人化缘,或专向富人化。譬如迦叶尊者,是印度的首富出身,但是他特别同情下层的贫苦社会,所以他都到贫民区去化缘,同时收些弟子也都是穷苦的人。另外一个弟子须菩提尊者则相反,喜欢到富贵人家乞食化缘,佛曾把他们两人叫来说:你们这个心不平,不管有钱没钱,有地位没地位,化缘的时侯,平等而去,此心无分别,而且人家给你多少就是多少,这一家不够,再走一家。我们现在看到出家人站在门口拿个引磬叮叮,那个就是释迦牟尼佛留下来的风范。”
在《金刚经》的起首的这段文字,讲了就是佛祖释迦牟尼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对此,南大师赞不绝口。他说:“所以我说这一本经是最平实的经典,佛像普通印度人一样,光脚走路,踩了泥巴还要洗脚,非常平凡,也非常平淡,老老实实的就是一个人……洗完了脚把自己打坐的位置铺一铺,抖一抖,弄得整整齐齐,也没有叫学生服侍他,更没有叫个佣人来打扫打扫,都是自己做。生活是那么严谨,那么平淡,而且那么有次序。由这一段看来,金刚经会使人觉得学佛要设法做到佛的样子才好,不像其它经典那样,把佛塑造得高不可攀,只能想像、膜拜。
生活中处处有禅,能不能领悟,这要看各人的悟性。有一天,佛陀刚刚用完午餐,一位商人来请求他除惑解疑。佛陀将商人带入一间静室,十分耐心地听商人诉说自己对往事的追悔和对将来的担忧。商人讲完了,佛陀温和问他:“你可吃过午餐?”
商人点头说:“已吃过。”
佛陀又问:“炊具和餐具都收拾干净了吗?”
商人忙说:“是啊,都已收拾干净了。”
佛陀默然不语。
商人急切地问:“您怎么问我一些不相关的事呢?请您给我的问题一个正确答案吧!”
佛陀微微一笑,说:“你的问题你自己已经回答过了。”
商人带着一脸疑惑离开了。过了几天,他终于领悟了佛陀开示的佛理,来向佛陀致谢。佛陀这才对商人及众弟子说:“谁若对昨天追悔烦恼,对明天忧愁妄想,他将成为一棵枯草!”
那么,佛陀向商人开示的佛理是什么呢?一些事情的发生,就像饿了要吃饭一样,自然而然;一些问题的解决,就像吃了饭要洗碗一样,理所当然。只要恬淡地看待自然而然的事,悠闲地解决理所当然的问题,何必对可能之事、解决不了的问题想得太多呢?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一天,有源禅师来拜访大珠慧海禅师,问道:“和尚,您也用功修道吗?”
大珠慧海回答说:“用功!”
“怎样用功呢?”
“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有源禅师不解地问:“如果这样就是用功,岂不是所有人都和禅师一样用功了?”
大珠慧海说:“当然不一样!一般人吃饭时不好好吃饭,有种种思量;睡觉时不好好睡觉,有千般妄想。我和他们不一样。”
是啊,普通人做任何事总是瞻前顾后,有这样的考虑,那样的担心。打个比方,路上遇到一个领导,该不该打招呼?如果打招呼的话,人家会不会笑我巴结领导?如果不打招呼的话,领导会不会埋怨我不懂礼貌?其实,打个招呼是自然而然的事,想这么多干什么?如果没打招呼,跟领导擦身而过,心里又琢磨开了:他会不会给我小鞋穿?他会不会炒我鱿鱼?其实,不想打招呼就算了,结果如何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想这么多干什么?
一日一心得
每个人只需要顺从本心,自然而然地做自己想做又该做的事就行了。如果不想做或不该做,就不要做好了。如果认为只能对现实屈服,做不想做的事,就自然而然地去做。因为想做不想做的事,等于想做的事,何必愤愤不平、满腹抱怨呢?总而言之,只要顺众本心,自然而然,没有多余的想法,心灵自然清净,也就近于佛道了。
由极高明而归于平凡
南怀瑾语录:一个有天才、有思想的人,首先要注意多读书、多求学。自己以为自己是天才,聪明了不起,如果多读书以后,自己就会变得非常谦虚了。常常我们自以为是一个大发现,多读了书以后,才知道古人早就讲过了,知道了,原来我们并没有超越古人,而且古人比我们所知道的还更多得多。
南怀瑾大师说,学问到了最高的境界,就是以最平凡、最肤浅的人做自己的老师,做自己的榜样。如果你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你注定失败。没有天下第一!只有小心加小心,谨慎更谨慎。用文学上的话来描写,一个人的一生呀,由最绚烂而归于平淡,由极高明而归于平凡,这才是真正的成就主。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炼,是一种认识。庄子以清静空明的胸怀观照万物,体现万物,创造出符合老庄道家思想最高艺术理想的“自然平淡”的境界,是“淡然尢极而众美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