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被庸师误导
南怀瑾语录:“我眼本明,因师故瞎”是一个大禅师悟道后讲的两句话,因为原来的师父指导错误,以致本来明亮的眼睛,等于被老师弄瞎了,看不清楚。所以那些乱七八糟的著作,与我一样,乱搞的,经常会把人家的眼睛搞瞎了的,这一点要注意,要特别注意!
“我眼本明,因师而瞎”,这句话说出来怪吓人的——我本来怪聪明的,结果被老师教傻了;我本来有一双慧眼,结果被老师教成了一双近视眼。
南老师认为:所谓“师”,当然主要是指授业师,除了学校教师外,还有各行各业的师父。如果老师智慧有限,或者私心太重,或者品行不端,是极有可能误导学生的。它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观念误导。将一些错误的观念灌输给学生,学生的智慧会急剧下降。比如过去的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提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学生一听,干什么都不如读书好,还是读吧!结果读来读去,读得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当然也有极少数人读出了名堂,多数人都成了“废物点心”。
古代的老师说不定还好一点,会把待人接物的礼仪教给学生。现代的老师连这点东西都能省则省,除了教学生要说“老师好,老师早”之外,其他的都不关心,一味地教学生勤读书,考名校。如果学生因为帮忙做家务,成绩有所下降,老师还会去家访,劝家长不要影响孩子学习。实际上,孩子做家务,帮家庭尽义务,本身就是学习,怎么能说“耽误学习”呢?
二是目标误导。老师有义务指导学生确立人生目标。但是目标并非越远大越好。佛家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学佛不见得这辈子就要求成佛,这辈子不行还有下辈子、下下辈子,直到几百上千万年之后还有机会。这辈子不能成佛,修到菩萨境界也可以。菩萨不行,修到阿罗汉也可以。阿罗汉不行,修到斯陀含也可以。再往下,当个普通僧人总可以吧?如果还不行,当个守戒居士也行。如果还不行,说明你对佛法根本不感兴趣,干脆卷包走人算了。
儒家立的目标就太高,动不动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还说得过去,哪有那么多国给你治?哪有那么多天下给你平?对大部分来说,这个目标肯定不现实。
现代的老师,以前也鼓励学生树立高尚目标,当科学家、政治家,这家那家。这种目标肯定对大部分学生不适合。现在不谈什么高尚了,连目标也不谈了,如果谈的话,只谈考大学、找高薪工作。
作为老师,有义务了解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确立愿意终生追求的目标。没有做到这一点,所有关于目标的话题都是误导。不谈目标的问题是更大的误导。
三是知识误导。老师对知识掌握不准确,理解不透彻,固然会造成误导,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有时候,老师会根据自己的观念妄解知识,这就是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有一位学生抱怨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老师们就用爱迪生的名言来教导我们:天才=99%的汗水+1%的智慧。然而老师却始终没有把爱迪生的话完整的告诉我们。”爱迪生的原话是:“天才=99%的汗水+1%的智慧。而那1%的智慧却比99%的汗水更珍贵。”老师把后面半句话省略掉,意思就全变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中国人以勤劳为美德,而这句话是反勤奋的。但这么一省略,学生得到的只是被曲解的东西。
四是行为误导。老师身教的影响,可能更大于言传。老师在为人处世方面不过关,在品德修养方面存在严重欠缺,对学生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上面讲了老师不少坏话,但学生的眼睛被弄瞎,却不光是专业教师的责任。从广义上来说,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对他施加过影响的人,都做过他(她)的老师。比如家长、邻居、同伴、新闻媒体,都要对他(她)的失明负责任。包括笔者在内,本意是想让你的眼睛变得更明亮,一不小心可能把你的眼睛弄得毛病更大。
实际上,当一个学生走进校门时,已经被弄得“高度近视”了,学校教师只不过是使学生更看不清了。当学生走上社会后,受误导的机会更多,这才真的变成了瞎子。难怪有人声嘶力竭地唱道: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婴儿刚出生时是最明慧的,最接近佛道,个个都像一尊小菩萨,待人绝无机心,更无害人之心,亦无过多贪欲。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一切纯出自然。以后离佛就越来越远了,苦恼也越来越多,每天阴着脸,几乎连笑都不会了。有人统计,每个婴儿平均每天笑300多次,整个一个欢喜菩萨。到了成年,平均每天只能笑十几次——是不是苦笑、假笑还不一定。这是眼睛不行了的缘故,看不到令人高兴的事情。
但是,我们的眼睛不行了,也不能完全埋怨老师们,自己也有责任。如果自己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就不那么容易受到老师误导了。释迦牟尼曾师从燃灯佛学习,他却否认从燃灯佛那里学到过佛法,说明他根本没有被老师误导。他还曾说,过去诸佛“是我弟子”,这说明他没有被所有老师误导,因而慧眼独具。
西方哲人亚里士多德也是如此。他17岁师从柏拉图,时间长达20年之久。他非常崇敬自己的恩师,曾作诗赞美过道:“在众人之中,他也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在探究真理的道路上,亚里士多德不畏权威、不畏传统,并且毫不掩饰地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恩师存在严重分歧,甚至毫不留情地批评恩师的错误,以至招来一片指责声。对此,亚里士多德的回答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一日一心得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完全可以说尽信师不如无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庸师害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求知者,不能敷衍搪塞。如果我们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信念,眼镜片的度数就不会因为老师而增高,眼睛反而会变得越来越明亮。
学佛要从科学角度出发
南怀瑾语录:做人做事就是一个恭敬的敬,就是儒家所讲的敬。一个人能够敬己,然后才可以敬人;敬别人,恭敬别人,也就是可以敬自己。一念的诚敬,当下就可以证到佛的境界,所以这一段的道理,是叫我们正信。
《金刚经》是如此神奇,经在佛在,连天人、阿修罗都要对他顶礼膜拜。好比皇帝拿出一把“尚方宝剑”,交给某位钦差大臣,“如朕亲临,准便宜行事”,谁都得对它下跪磕头。把《金刚经》视同于佛,会不会导致迷信呢?会不会使自己的眼睛变得更不明亮呢?
讲到这里,又有一个疑问:史载佛祖“述而不作”,所有经文都是弟子后来结集而成。佛祖在生时,《金刚经》尚未形成文字,他又怎么会说“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呢?当然,笔者提出这个疑问,并无考证之意。只要《金刚经》讲得对,就当佛祖这样说过好了。
那么佛祖讲得对不对呢?从表面看,好像是在提倡盲目崇拜,实际上是在强调虔敬心。因为“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敬佛就是敬自心。所以,对《金刚经》虔敬,可以理解忠实于自己的心。只有如此,才不会被误导。
如果要学佛,当从敬佛开始,要绝对相信佛法是拯救心灵的良方。学科学也是如此,当从敬科学开始,要绝对相信科学是改善人类未来的正道。如果半信半疑,就不必学。学也学不好,只能是个半吊子水。一开始信,后来怀疑,就不如改行。比如,鲁迅先生起初坚信医学是改造“东亚病夫”的良方,后来怀疑了,认为首先应该改造中国人的精神,而是转而学文。由于信念坚定,就成了大器。
这并不是迷信,而是一个精神驱动力的问题。信念越强烈,精神驱动力越强大,越是勇猛精进,越是可能学有所成。
佛家其实是反对迷信的,它提出了学佛的四个原则:
第一,依法不依人。也就是说,依从正法,而不依从讲法的人。桃水禅师曾是大寺庙的方丈,后来看见僧众学佛都流于形式,离正法越来越远,便遣散僧众,改修“乞丐禅”,天天跟一群乞丐混在一起,这样过了很多年。听他说法时,假如他讲的是正法,就不能因为他是一个乞丐而觉得他讲得不对。《水浒传》里的崔道成,是来江洋大盗,霸占寺庙,当了方丈。听他说法时,假如他讲的是正法,当然也可以听,如果胡说八道,就不能因为他是方丈就觉得他讲的一定对。
在生活中,很多底层人士也能讲得出正理,很多权威人士也会胡说八道,我们就不能被他们的身份迷惑,只能“依法不依人”。
第二,依经不依论。传世经典往往千锤百炼,其价值经过了时间的考验。经论尚未经过时间的考验,价值就令人怀疑。既然有疑,就不能盲信。如果经与论相冲突,在无条件验证谁对谁错时,要依经不依论。
第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南怀瑾大师认为,佛经有些是了义经,有些是不了义经。了义是彻头彻尾的通达圆满,譬如“楞严经”、“圆觉经”、“华严经”、“法华经”,这些是了义经。有些是不了义,乃是佛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对宇宙生命问题的方便说法,虽末直截点出佛法的究竟,但若能将这些道理参照对比、融会贯通,还是有个趋向了义理趣的脉络可寻。”什么是“了义”和“不了义”?大致是通达真理或未通达真理的意思。一般的说法是能够帮助你成佛的就是了义;只能帮助你证得阿罗汉、菩萨果位的,就是不了义。但也有人认为,只要能帮助自己提升境界的就是了义,不能帮助自己提升境界甚至会使境界降低的就是不了义。打个比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大概可以算是了义。“无毒不丈夫”这句话,大概只能算是不了义。
第四,依智不依识。南怀瑾大师说:“佛法是智慧之学,不是盲目的迷信,也不是呆板的功夫,真正智慧不是根据我们的意识妄想去推测。”那么真正的智慧是什么呢?要用心灵去感悟。
一般来说,学佛也好,学科学也好,还是学习别的技能,如果能依照以上四个原则,就不会被歪理邪说所迷惑了,印堂上那只慧眼也会越来越亮了。
一日一心得
佛法的可信,是因为从佛陀时代直至如今,一直有佛弟子以亲身的修行体验,证明着佛经的正确。正如《金刚经》所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当我们不偏向佛教和现代科学,而是按照释迦牟尼佛的教导真正地去闻思修行的时候,便会有很多真切的感受,最后也会确确实实地亲证到佛陀所说的许多不可思议境界。
大疑大悟,小疑小悟
南怀瑾语录:中国佛法中的禅宗要你起疑情,有疑才有悟,何况一切众生本来就在怀疑中。没有成佛以前处处是问题,生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佛法说有前生,你见过?死后灵魂究竟存不存在?谁能证实?这些都是问题。禅宗的方法之一就是挑起你的疑情,你说你有痛苦,那么,痛苦从哪里来?因为有我,你又是生命东西?肉体?肉体不是你。真正的我是心,心在哪里?如此一步一步追问下去,大疑就是大悟,小疑就是小悟。
南怀瑾在一次讲座中还曾提到:中国佛法中的禅宗要你起疑情,有疑才有悟,何况一切众生本来就在怀疑中。现代青年喜好学禅,问他有没有问题呢?半个问题都没有,不疑就不悟,这样还学什么禅呢?禅宗讲参话头,“释迦拈花,迦叶微笑”,迦叶为何微笑?牙齿白呀?释伽牟尼佛又为什么要拈花?假如你不去参究这类问题,那就不要学禅了,没有怀疑,何来开悟?
南先生进一步讲到“学”与“思”的关系。学问,要学,更要问。读书光好学还不够,还需善疑好问。多向人请教,多向人学习,接受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人生经验的所得,便是学问。清人刘开说:“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有一句名言:怀疑把我们引向真理。我们还是带着怀疑去做该做的事吧!终有一天,我们会心有灵犀,悟透人生的玄机。
佛祖所讲的“最深奥、最秘密、最透彻、最根本的佛法”是什么呢?归根到底,还是一个“空”字。佛祖说:“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转一小圈,回到原点,是个零;转一大圈,回到原点,还是个零。都是空的!这是最简单的佛法,也是最深奥的佛法。如果有悟,一念即悟;如果无悟,也用不着大伤脑筋,把这个问题轻轻放下就可以。倒是“得决定信,永断疑悔”八个字,值得我们好好琢磨一番。
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孤儿,无依无靠,既无田地可种,也无钱财经商,他过着流浪与乞讨的日子,没有人瞧得起他,对前途十分迷茫和彷徨。有一天,他去拜见一位高僧,求教怎样改善处境。
高僧把他带到一处杂草丛生的乱石旁,指着一块石头说:“明天早晨,你把它拿到集市去卖。但要记住,无论人家出多少钱要买这块石头,你都不要卖。”
孤儿满腹狐疑,心想,怎么会有人花钱买这块石头呢?但他还是抱着石头来到集市内,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蹲下来叫卖。第一天过去了,无人问津。第二天过去了,也是如此。直到第三天,才有人来询问。第四天,有人想用贱价买下这块石头。到了第五天,那块石头已经能卖到一个很好的价钱了。
孤儿回到寺庙,兴奋地向高僧报告这一情况。
高僧说:“你明天把它拿到黄金市场上去卖,无论人家出多少钱都不能卖。”
孤儿又把石头拿到黄金市场去,过了几天,对这块石头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价格也被哄抬得高出了黄金的价格。
孤儿又去找高僧,高僧说:“你把石头拿到珠宝市场去卖,无论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
孤儿把石头拿到珠宝市场,结果,这块石头的价格被炒得比宝石还要高,被称为“稀世珍宝”。
对此,孤儿大惑不解,又去请教高僧。高僧说:“世事皆是如此,如果你认定自己是块陋石,那么你永远只是一块陋石;如果你坚信自己是一块无价宝石,那么你就是无价宝石。”
在这个故事中,“无论多少钱都不卖”,就是“得决定信,永断疑悔”。孤儿对这块石头的价值并不深信,有所怀疑,甚至可能因没有把它卖出去而后悔,但他遵从高僧的嘱咐,坚决不卖,仍然达到了“永断疑悔”的效果。
有人会想,这块石头毕竟没有卖出去,自己没有得到价值。但是,这块石头既是“稀世珍宝”,为什么要把它卖出去呢?如果办一个展览会,人们会排着队前来观看。甚至可以为它专门建一座庙,接受信徒们的香火。现在庙里的菩萨多是泥塑木雕,质地还没有这块石头坚硬呢!
有人又会想,这块石头到底有多大价值,科学家用先进检测一下不就知道了吗?假如这块石头被传说为女娲补天石,科学家用什么先进仪器能检测出女娲从没碰过它呢?
有人又会想,这不是骗人吗?其实也未必。当这块石头上附着了某种文化,附着了人们的感情和信仰,它的价值实际上已经不一样了。好比《蒙娜丽莎》,它的构成不过是一块画布,一些颜料,如果把它当画布和颜料卖掉,就太可惜了。因为它最大的价值是附着在上面的灵感、艺术。即使是真的金子,之所以具有很大价值,是因为人们认为它具有很大价值。如果不认为它具有价值,它就跟石头没有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