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斯坦鸟毕吸虫虫体呈线形,乳白色。雌虫暗褐色,体表平滑无结节,长3.95~5.73mm,宽0.074~0.116mm,较雄虫纤细略长。雄虫长4.39~4.56mm,宽0.35~0.42mm,虫卵无卵盖,两端各有一个附属物,一端的较尖,另一端的钝圆。
彭氏鸟毕吸虫雄虫长6.75~8.50mm,宽0.29~0.47mm。雌虫长6.28~8.69mm,宽0.13~0.20mm。
【病原发育和感染过程】
雌虫虫卵产于肠系膜静脉的末梢部位,严重时亦可见于十二指肠、空肠部的黏膜下,形成暗色虫卵结节。虫卵也可被血流运移到肝脏,形成针尖大小的黄色结节。停留一段时间后,虫卵穿破肠黏膜下的血管而落入肠腔;存在于肝脏的卵结节或被钙化,或破结节随血流及胆汁进入小肠。然后,虫卵随粪便排至动物体外,此时虫卵内已有发育的毛蚴雏形,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下,就会孵化出毛蚴。毛蚴进入中间宿主——椎实螺体的数种螺蛳中,发育成成熟的尾蚴。尾蚴逸出螺体后的1~2天内,若遇到羊吃草或饮水,尾蚴即可穿透羊四肢的皮肤,侵入宿主体内,随血流到达肠系膜血管,约1.5~2个月发育成熟。
尾蚴的致病作用在于,其侵袭和在体内移行时,将引起组织的损伤、出血、发炎和细胞浸润等反应,并会产出毒素。
【临床症状】
一般表现为贫血消瘦。病羊生长发育不良,影响肉、毛的产量和品质。严重感染者通常表现为贫血,黄疸,颌下与腹下水肿;毛焦体瘦,下腹圈增大;母羊不孕和流产。
【实验室检查】
死后剖检,病初肝脏肿大,变硬,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结节;后期萎缩,被膜增厚,呈灰白色。腹腔积液,在肠系膜、大网膜、淋巴结、胃肠壁浆膜等部位发生水肿。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治疗】
重点以消灭中间宿主——螺蛳为主,并辅以药物治疗。可参考治疗日本分体吸虫病所选的药物进行治疗。亦可试用2%硝硫氰胺水悬液,羊每千克体重4mg,静脉注射。
棘球蚴病(包虫病)
棘球蚴病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在人、畜的脏器内(主要是肝脏和肺脏)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其中以绵羊和牛受害最严重。成虫寄生在犬、狼、狐狸等肉食动物的小肠内,它们是本病的传染源。
【病原及其形态】
棘球蚴的形状是近似球形的泡状囊,囊液无色或微黄色透明。小的虫体如黄豆大,大的虫体直径达50cm,内含囊液十余升。
棘球蚴一般分为多房型和单房型两种。依据其形状结构,单房型又可分为三类,即人型、兽型和无头型。
多房型的特点是体积小,且由许多连续的小囊构成,囊内无液体,也无头节。
单房型的兽型的构造和人型的构造基本相同,外层为角质层,内层为生发层,在内层上长出许多头节或含有许多头节的生发囊,在生发囊上可生长子囊,在子囊的内壁还可生长孙囊。兽型棘球蚴在发质层上,不再生出子囊和孙囊。这种形态在绵羊体内最常见。
无头型棘球蚴,囊内无生发层,故在流行病学上没有什么意义,不感染动物。成虫阶段的细粒棘球绦虫,长2~6mm,由一个头节和3~4个节片组成。头节略呈梨形,有明显的顶突和四个吸盘,顶突上有两圈小钩,共约28~50个。虫卵直径为30~36μm,外被一层辐射条状的胚膜,里面有六钩蚴。
【病原发育和感染过程】
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的小肠内,含孕节片或卵,随粪便被排出体外,污染水源和饲料,若这些被污染的水源和饲料被羊吞入,其中的卵内六钩蚴即在消化道孵出,钻入肠壁,随血流循环到肝脏,亦可进入肺及其他脏器发育成棘球蚴。当犬、狼(终末宿主)吃了含有棘球蚴的脏器后,棘球蚴内的头节可在它们的小肠内经过2.5~3个月发育为成虫。
【临床症状】
若轻度感染,则病初不显症状。如果棘球蚴侵占肺部,会引起呼吸困难和微弱咳嗽。听诊肺部病区,病灶下无呼吸音或呼吸音减弱。叩诊为半浊音、浊音。棘球蚴破裂则全身症状加重,病情恶化,甚则引起窒息而死亡。肝脏感染严重时,叩诊肝浊音区扩大,触诊浊音区,病羊表现疼痛。患羊咳嗽,反刍无力,瘤胃臌气,营养失调,消瘦,乃至衰竭。绵羊对本病敏感,死亡率高。
【诊断】
临床诊断根据发病史、临床症状和尸体检查,可以作出初步诊断。
实验室诊断采用沉淀法,结果发现较多虫卵,如小的、长椭圆形、不对称、含毛蚴黄褐色的双腔吸虫卵等。另取少许粪便加入10~20倍饱和盐水搅拌静置后镜检,结果找到大的、近圆形、内含六钩蚴的棘球属绦虫虫卵和卵圆形、内含六钩蚴的泡状带绦虫虫卵。
综合以上情况,可以确诊。
【防治】
预防本病应做到不用已感染本病的羊的脏器喂犬,焚毀已被感染的脏器。给犬定期驱虫,可用氢溴酸槟榔碱,每千克体重2~3mg,灌服;氯硝柳胺,每千克体重100~150mg,灌服;吡喹酮,每千克体重75mg,灌服,连用3次。喂药前将犬拴住,清除犬粪,消灭病原,防止扩散。
脑多头蚴病
脑多头蚴病又叫脑包虫病。幼虫主要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偶见骆驼、马、猪及其他野生动物的脑及脊髓,极少见于人,是危害养羊、养牛业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本病分布于全世界,呈地区性流行,可引起动物死亡。
【病原及其形态】
本病的病原是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原头蚴的直径为2~3mm,数目约100~250个。中绦期为多头蚴,呈囊泡状,囊体由豌豆大到鸡蛋大,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囊内膜附有许多原头蚴。成虫体长40~80cm,节片200~250个,头节有4个吸盘,顶突上有22~32个小钩,分两圈排列。成熟节片呈方形。卵为圆形,直径20~37μm。
【病原发育和感染过程】
多头绦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终末宿主)的小肠内,孕节片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节片与虫卵散布于草场,污染饲草料、饮水,这些被污染的饲草料、饮水被羊只(中间宿主)吞食而进入胃肠道后,六钩蚴逸出,借小钩钻入肠黏膜血管内,随血液进入脑脊髓中,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六钩蚴在羔羊体内发育较快,感染后两周发育至粟粒大小,6周后囊体约2~3cm。含有多头蚴的脑被犬类动物吞食后,多头蚴头节便吸附于这些动物的小肠壁上,发育为成虫。
【临床症状】
多头蚴寄生于羊脑及脊髓部,可引起脑膜炎,羊只表现出采食草料减少,流涎,磨牙,垂头呆立,作特异转圈运动等神经症状。大群放牧离群掉队,逐渐消瘦,卧地不起,衰竭而致死亡。
发病前期,羔羊多表现为急性型,体温升高,脉搏加快,呼吸急促,出现回旋、前冲、退后运动等,似有兴奋表现。
发病后期,在2~6个月时,多头蚴发育至一定大小,病羊呈慢性经过。典型症状为随虫体寄生部位的不同,病羊转圈的方向和姿势不同。虫体大多寄生在大脑半球表面,病羊做转圈运动时,多向寄生部一侧转动,而对侧视力发生障碍以至失明,病部头骨叩诊呈浊音,局部皮肤隆起,压痛,软化,对声音刺激反应很弱;若寄生于大脑正前部,病羊头下垂,向前做直线运动,碰到障碍物头抵住呆立;若寄生在大脑后部,病羊仰头或作后退状,直到跌倒卧地不起;若寄生于小脑,病羊易惊,运动失衡,易摔倒;若寄生于脊髓部,步态不稳,转弯时最明显,后肢麻痹,小便失禁。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不难作出诊断。但要注意与羊鼻蝇蚴病以及脑瘤或其他疾病相鉴别,这些疾病一般不会有头骨变薄、变软和皮肤隆起的现象。
【治疗】
预防对牧区进行大驱虫,阻断成虫感染。对患此病的羊的头及脑和脊髓应焚毀,禁止给犬吃,可得到控制。
治疗囊虫摘除术,此方法多用于慢性型的患羊。
手术要点:以病羊的特异运动姿势,确定虫体大致的寄生部位,用镊子或手术刀柄压迫头部脑区,寻找压痛点;再用手指压迫,感觉到局部骨质松软处,多为寄生部位;再施叩诊术,病变部多为浊音,在病部区剪毛消毒,用手术刀切开拇指头大小、半月形的皮瓣,分离皮下组织,将头骨膜分离至一侧,用小解锥在发青骨膜处启开头骨至硬脑下,用剪刀剪开硬脑膜,用细注射针头刺入脑实质寄生虫的囊腔内,吸出囊液,此时针头刺入脑实质时感觉到脑内有一腔体,然后用针头分离局部脑实质,再用弯成小钩状的探针刺入创口,钩住囊壁旋转两圈,轻轻提出囊虫,然后给囊腔部注入生理盐水青霉素稀释液5ml,拨展骨膜及皮下肌肉,涂撒少量磺胺粉,缝合皮肤。手术中要严防局部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寄生虫腔体。如有X射线或超声波设备,则手术部位更易准确地确定。感染初期尚无有效的疗法。
莫尼茨绦虫病
本病在我国分布很广,呈地方流行性,对羔羊和犊牛危害严重,甚至造成大批死亡。
【病原及其形态】
本病的病原为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扩展莫尼茨绦虫链体长1~5m,最宽处约16mm,呈乳白色;虫卵形状不一,有三角形、方形或圆形,直径50~60μm,卵内有一个含有六钩蚴的梨形器。贝氏莫尼茨绦虫链体长6m,最宽处26mm;虫卵与扩展莫尼茨绦虫虫卵不易区别。此外,曲子宫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也可引发此病。
【病原发育和感染过程】
成虫寄生于羊的小肠内。成虫脱卸的孕节或虫卵随宿主的粪便排出体外,虫卵散播,被地螨(中间寄主)吞食,六钩蚴在其消化道内孵出,穿出肠壁,入血腔发展为似囊尾蚴,成熟的似囊尾蚴开始有感染性。羊只采食时将含有似囊尾蚴的地螨吞入,地螨即被消化而释放出似囊尾蚴,似囊尾蚴吸附于羊只的肠壁上,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莫尼茨绦虫主要感染1.5~7.5月龄的羔羊。
【临床症状】
在感染初期,羔羊出现食欲减少,下痢等症状。严重感染时,特别是伴有继发病时,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食欲不振,常下痢,腹痛,粪便带有白色的孕卵节片,可视部黏膜苍白,消瘦。病的末期,患羊常因衰弱而卧地不起,抽搐,头向后仰或经常做咀嚼动作,口周围留有许多泡沫。
【实验室检查】
可见虫体长约3~5m,虫体宽约14mm,成熟的节片厚1.5~2mm,虫体呈乳白色。
镜检,可见头节上有4个圆形吸盘,无顶突和小钩。节片宽大于长。成熟的节片有两组生殖器官,在两侧对称分布。每组生殖器官各有一个卵巢和卵黄腺,卵巢与卵黄腺围绕着卵膜构成圆环形。阴道开口于两侧边缘的生殖孔内;雄性生殖器官中有许多睾丸(350~400个),散布于整个节片中,向两侧较密集,其输精管、雄茎囊和雄茎均与雌性器官并列,也开口于两侧边缘的生殖孔内。在孕节,两个子宫互相会合成网状。卵呈三角形、方形或圆形,卵内有一个含有六钩蚴的梨形器,为裸头科虫卵的特征。成熟的节片后缘有一排节间腺,排成一行。
对胃肠内容物用沉淀法处理,在沉渣中可见到绦虫节片。根据虫体特征和病理变化,可确诊为扩展莫尼茨绦虫病。
【诊断】
根据患病羔羊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小肠内有大量白色面条状虫体),可以作出初步诊断。
【防治】
预防禁止在湿潮和地螨大量滋生的地区放牧;粪便堆置后进行生物学发酵,以杀死其中的虫卵。
治疗氯硝柳胺(又称灭绦灵),每千克体重70mg;硫双二氯酚,每千克体重100mg,加入面粉糊中灌服;1%硫酸铜溶液,成年绵羊80ml,1次灌服,本药应隔2~3周再治疗1次;吡亏喹酮,按每千克体重20mg,1次灌服;砷酸亚锡,每千克体重40mg,1次灌服,对各种绦虫均有治疗效果。
血矛线虫病(胃虫病)
捻转血矛线虫病是反刍动物重要的寄生虫病,当夏季湿度大时常见该病严重爆发。该病能引起羊只大量死亡、生长不良以及生产性能的下降,羔羊特别是刚断奶的羔羊最易感染。
【病原及其形态】
本病的病原为捻转血矛线虫。雄虫长15~19mm,淡红色;雌虫长27~30mm,因白色的生殖器官环绕于红色含血的肠道周围,故形成了红白线条相间的外观。虫卵灰白色,椭圆形,内含胚细胞16~32个。
【病原发育和感染过程】
成虫寄生于皱胃,偶见小肠,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经过第一、第二幼虫期,至第三期,幼虫成为感染性幼虫,其后被羊摄食,在瘤胃中脱壳,到皱胃钻入黏膜的上皮凸起之中,开始摄食,经第三次蜕皮,形成第四期幼虫。感染后的第12天,虫体进入第五期,即内部各种器官发育成熟的时期。感染后第18~21天,宿主粪便中出现虫卵。
【临床症状】
病羊最典型的症状是贫血和衰弱。急性型羔羊常突然死亡。病羊被毛粗乱,消瘦,放牧落群,卧地不起,下痢和便秘交替发生。下颌和下腹水肿。可见黏膜苍白,贫血。病程转为慢性后,症状不太明显,病程达7~8个月或1年以上。
【病理变化】
严重贫血,血液稀薄如水,肌肉苍白。心包积液,胸水、腹水明显增多。储脂凝胶化,肝脏由于脂肪变性而呈现淡棕色。皱胃和小肠前段均可见到大量的淡红色线状虫体,在新鲜尸体上,可看到线虫附着在黏膜上或在食糜中蠕动。皱胃和小肠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卡他性炎症。黏膜上寄生虫移行过的地方有血凝块,成虫附着的地方有小的溃疡。皱胃内容物因有血液存在而呈明显的棕红色。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虫卵检查可以确诊。
虫卵检查是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中的虫卵。取适量粪便于烧杯中加入饱和盐水,用玻璃棒搅匀,静置30分钟,用直径0.5~1cm的金属圈接触溶液表面,提起后将粘着的溶液抖落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镜检,会发现众多的虫卵,多数为短椭圆形,卵壳薄,光滑,稍带黄色,虫卵内含有16~32个胚细胞。经镜检,发现感染率达到100%。
【治疗】
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200μg,1次灌服;也可用左咪唑,每千克体重8mg,1次灌服。
羊网尾线虫病
羊网尾线虫病是由网尾属丝状网尾线虫寄生于羊的支气管、细支气管引起的肺线虫病。常呈地方性流行,主要危害羔羊。
【病原及其形态】
丝状网尾线虫虫体呈丝线状,乳白色,肠管很像一条黑线穿行于体内,口囊小而浅。雄虫长30mm,交合伞发达。交合刺粗短呈靴形,黄褐色,为多孔状结构。雌虫长35~44.5mm,阴门位于虫体中部附近。卵呈椭圆形,卵内含有已发育的幼虫。
【病原发育和感染过程】
雌虫在羊的支气管中产卵,当羊咳嗽时,卵随黏液进入口腔,其后大部分进入消化道并在其中孵化为第一期幼虫,又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蜕化为感染性第二期幼虫。此时幼虫蜕去了第一次蜕化的角皮,保留第二次蜕化的角皮,变得活跃。当羊吃草、饮水时,摄入感染性幼虫,幼虫便在小肠内脱壳,进入肠系膜淋巴结蜕化变为第三期幼虫。继之幼虫随淋巴和血液流经心脏到肺脏,最后行至肺泡、细支气管和支气管,经8天后,在该处完成最后一次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