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动物的肝胆管内,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
【病原及其形态】
本病的病原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虫体为棕红色,呈叶片形或长叶片形。肝片吸虫体长20~35mm,宽5~13mm;大片形吸虫体长33~36mm,宽5~12mm,虫卵金黄色,呈椭圆形,一端有卵盖。
【病原发育和感染过程】
成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和胆囊中,虫卵可随胆汁进入消化道与粪便混合,然后同粪便一起排出体外。卵在水中孵出毛蚴后,钻入椎实螺体内(中间宿主),发育成尾蚴,尾蚴离开螺体,随处漂游,附着在水草上,变成囊蚴,羊吞食了含有囊蚴的水草后,就会被感染。囊蚴进入动物的消化道,在十二指肠内形成童虫脱囊而出,穿过肠壁,进入腹腔,经肝包膜至肝实质,再进入胆管,发育成成虫。
【临床症状】
该病临床症状的表现程度主要取决于感染强度、动物健康状况、年龄及感染后的饲养管理条件等。成年羊若寄生少量虫体往往不表现病状;但对于羔羊,即使寄生少量的虫体,也可能表现出极明显的症状。
急性型症状在秋季羊只受到严重感染时,可发生急性型症状。病羊表现为轻度发热,食欲减退,虚弱和容易疲倦,放牧时离群落后。有的出现腹泻、黄疸、腹膜炎等症状;有的可摸到增厚的肝脏边缘,肝区有压痛表现,叩诊可发现肝脏浊音区扩大。发病后迅速出现贫血,黏膜苍白,有的病例在几天后便死亡。
慢性型症状这类情况最常见,表现为贫血逐渐加重,黏膜苍白,眼睑、颌下、胸下及腹下发生水肿,并逐渐严重,出现胸水和腹水。病羊消瘦,毛干易断,食欲减退。患病的母羊乳汁稀薄,怀孕的母羊流产,临死前出现下痢。
【实验室检查】
虫体检查虫体自胆管取出时呈棕红色,固定后变成灰白色;虫体扁平,外观呈叶片状,体长20~35mm,宽5~13mm,虫体前端呈圆锥状凸出,后方变宽,以后逐渐变窄。镜检观察可见体表生有许多小刺,口吸盘位于头椎的前端,口吸盘稍后方为腹吸盘,在口吸盘和腹吸盘之间有生殖孔。
虫卵检查(反复沉淀法)镜检虫卵呈长卵圆形、黄褐色,前端较窄,有一个不明显的卵盖,后端较钝,卵壳较薄而透明,卵内充满卵黄细胞和一个胚细胞,虫卵大小为116μm×66μm~132μm×82μm。
【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可以作出初步诊断。
【防治】
预防每年进行3次预防性驱虫,驱虫时间根据该病在各地流行的特点而定,原则上第1次应选在虫体大部分成熟之前的20~30天进行,即成虫期前驱虫;第2次驱虫应选在虫体大部分成熟时进行,即成虫期进行;第3次驱虫在第2次驱虫后的3个月进行。
治疗
硝氯酚每千克体重4~6mg,对60天以上的大片吸虫有100%的驱虫效果,该药不溶于水,可拌于精料中喂服,或用片剂口服。该药毒性小、用量少、疗效好,为较好的驱肝片吸虫的药物。
硫溴酚绵羊每千克体重50~60mg,山羊每千克体重30~40mg,均1次内服。该药毒性小、疗效好,对杀灭寄生的幼虫有一定效果。
抗蠕敏每千克体重18mg,1次口服。效果良好,对怀孕母羊无不良影响。
碘醚硫胺每千克体重7.5~10mg,1次口服。此药对杀灭寄生的成虫和幼虫效果都好。
四氯化碳石蜡油(50%)注射液成年羊3~6ml,羔羊2ml,肌肉或皮下注射,该药疗效好、副作用大。因此怀孕羊应慎用,使用有可能引起流产。对于种羊和体弱的羊只可将药量减半,隔1天服1次。
中间对大群羊进行驱虫时,务必先选出少量羊只分批进行试验,再给大群羊给药,万不可草率行事,以防大群中毒。若发生中毒,可用5%氯化钙溶液配5%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进行解救。
阔盘吸虫病
阔盘吸虫病是由阔盘属的数种吸虫寄生于宿主的胰管中所引起的疾病,亦称胰吸虫病。此外,病原偶可寄生于胆管和十二指肠。本病除发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外,还可感染猪、兔、猴和人等。我国东北、西北及南方各省均有本病流行。羊患此病后,可表现出下痢、贫血、消瘦和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病原及其形态】
阔盘吸虫在我国有三种:胰阔盘吸虫、腔阔盘吸虫和枝睾阔盘吸虫。胰阔盘吸虫虫体棕红色,呈扁平状,长8~16mm,宽5~5.8mm;虫卵黄棕色或深褐色,椭圆形,两侧稍不对称,一端有卵盖。腔阔盘吸虫呈短椭圆形,后端有尾突,长7.48~8.05mm,宽2.73~4.76mm;卵大小为34μm×26μm~47μm×36μm。枝睾阔盘吸虫呈瓜子形,长4.49~7.9mm,宽2.17~3.07mm;卵大小为45μm×30μm~52μm×34μm。本病是由上述3种吸虫引起的。
【病原发育和感染过程】
成虫寄生于羊的胰管中,成熟的卵排出体外被蜗牛(第一宿主)吞吃后进入体内,经母胞蚴、子胞蚴阶段,发育形成第二代胞蚴呈囊状。当蜗牛从壳内爬出时,子胞蚴即被排出。子胞蚴向蜗牛气室内移行并从气孔排出,附着在草上,形成圆囊,内含尾蚴。第二中间宿主(红脊兔斯、尖头氟斯和针蟋)吞食尾蚴的子胞蚴后,在螽斯体内发育成为囊蚴。羊采食了含有囊蚴的螽斯后,就会被感染。腔间盘吸虫和枝睾阔盘吸虫的发育过程与胰阔盘吸虫相似。
【临床症状】
阔盘吸虫大量寄生时,由于虫体刺激和毒素的作用,胰管发生慢性、增生性炎症,使胰管管腔窄小甚至闭塞,胰消化酶的产生和分泌及糖代谢机能失调,引起消化及营养障碍,患羊表现消化不良,消瘦,贫血,颌下及胸前水肿,衰弱,经常下痢,粪中常有黏液。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尸体消瘦,胰腺肿大,胰管因高度扩张呈黑色蚯蚓状突出于胰脏表面;胰管发炎肥厚,管腔黏膜不平,呈乳头状小结节凸起,并有点状出血,内含大量虫体;慢性感染则因结缔组织增生而导致整个胰脏硬化、萎缩。胰管内仍有数量不等的虫体寄生。
【实验室检查】
粪检虫卵时,可采用直接涂片法或水洗沉淀法。通常认为改进的水洗沉淀法效果较好,方法是直肠取粪3~5g,置于3000ml的烧杯内,加少量水捣碎、搅拌、混合。依次通过100目、200目和250目三种纱网的过滤。每次滤完都要用少量净水冲洗纱网。滤完后的粪液再反复水洗沉淀4~5次,每次10~15分钟,直到上清液清亮为止,最后吸取沉渣,制片镜检虫卵。
【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可以作出初步诊断。
【治疗】
丙硫苯咪唑,每千克体重20ml,1次灌服。六氯对二甲苯,每千克体重0.4~0.6g,隔天1次,灌服,3次为1个疗程。
双腔吸虫病
双腔吸虫病是由双腔科双腔属的矛形双腔吸虫和中华双腔吸虫引起的寄生虫病。虫体寄生于动物的胆管和胆囊中,主要危害反刍动物,严重感染时会造成牛、羊死亡。
【病原及其形态】
矛形双腔吸虫新鲜成虫呈红褐色,扁平,半透明,似柳叶状;固定后呈灰白色,前端较尖,虫体大小为4720mm×1755mm~8725mm×2700mm。口吸盘位于虫体顶端的腹面,圆形,直径0.27~0.49mm。腹吸盘略大于口吸盘,位于睾丸前方和肠管分支之后,直径0.27~0.53mm。口孔开口于口吸盘底部。睾丸两个,近圆形略有分叶,前后纵列于腹吸盘后方;雄茎囊椭圆形,位于腹吸盘前方。卵巢略呈圆形,位于睾丸后方,其后为受精囊和梅氏腺,子宫长而弯曲,后半部充满虫卵,其末端为阴道。卵黄腺起自睾丸后缘两侧,至虫体后1/3处,分布区约为虫体长度的1/4,卵黄腺中部有一橫向的卵黄管,直入卵黄囊。虫卵呈椭圆形,黄褐色,两侧不对称,一端有卵盖,内有毛蚴,虫卵大小为44.0mm×21.0mm~51.0mm×28.0mm。1g粪便含双腔属虫卵250~813枚,平均532枚。
中华双腔吸虫新鲜虫体扁平透明,有明显的头锥和肩部,似长叶状,尾端尖细。虫体大小为7.04mm×2.03mm~8.56mm×2.14mm。口吸盘位于前端腹面,近乎圆形,直径0.50~0.52mm。腹吸盘比口吸盘稍大,位于睾丸前的水平部位,直径0.55~0.58mm。两睾丸之间有缺刻,左右并列于腹吸盘后。两睾丸的输出管汇合成一条输出管而膨大形成雄茎囊。雄茎囊圆形,囊内有贮精囊、前列腺与雄茎。囊前端与生殖孔相连。卵巢位于睾丸后,圆形,其后有卵膜与梅氏腺。子宫分上行圈和下行圈,上行圈呈深褐色含成熟的虫卵,下行圈成淡黄色含未成熟的虫卵。子宫远端开口于生殖孔。卵黄腺位于虫体中部两侧,前端至睾丸中部水平处。虫卵呈椭圆形、深褐色,两侧不对称,有卵盖,内含毛蚴,虫卵稍大于矛形双腔吸虫虫卵。
【病原发育和感染过程】
虫体寄生于羊的胆管和胆囊中。该虫在发育的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虫卵被螺蛳(第一中间宿主)吞吃后,毛蚴从卵内孵出,从螺的消化道移到肝脏内,经母胞蚴及子胞蚴的发育而产生尾蚴。尾蚴在螺蛳的呼吸腔又形成尾蚴囊,其后被黏性物质包裹,形成黏液球。下雨后,通过螺蛳的呼吸孔排出体外,粘在植物上。这一过程约需82~150天方能完成。黏液球被蚂蚁(第二中间宿主)吞吃后,在蚂蚁体内形成囊蚴。羊吃了含有囊蚴的蚂蚁后,就会被感染,囊蚴在羊的肠道脱囊而出,经十二指肠到达胆管和胆囊内寄生。
【临床症状】
虫体寄生在胆管,引起胆管炎和管壁增厚;肝脏肿大,肝被膜肥厚。严重感染的病羊可见到黏膜黄染,逐渐消瘦,颌下水肿,下痢,并引起死亡。
【实验室检查】
采集病料取病死羊的肝脏、肠内容物以及活病羊的直肠粪便。
检查方法
虫体观察将肝脏浸入加有食盐的水中,撕碎挤压,连续洗涤,除去肝组织后检查虫体,检出的虫体在薄荷脑溶液中充分舒展,将虫体投入70%的酒精液中固定,置载玻片上用卡红染色,二甲苯透明。显微镜下观察虫体的内部结构,测量虫体大小。
虫卵检查将肠内容物和粪便加水搅拌均匀,用40目铜筛网过滤于离心管中,用离心机以每分钟1000转的速度离心2分钟,倾去上层液,再加常水离心,直到上层液完全清澈为止。倾去上层液体,将沉淀物吸于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检查虫卵的形态结构,并测量虫卵大小。
【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治疗】
应用六氯对二甲苯,每千克体重200~250mg,灌服;亦可用吡喹酮,每千克体重50mg,灌服。
前后盘吸虫病
前后盘吸虫病是由前后盘科的多种前后盘吸虫寄生所引起的寄生虫病。成虫寄生在反刍动物,如牛、羊等的瘤胃和网胃壁上,危害不大,多数幼虫在发育过程中移行至真胃、小肠、胆管和胆囊中,可造成严重的病变,甚至导致死亡,该病遍布全国各地,南方较北方多见。
【病原及其形态】
本病是由前后盘科的前后盘属、殖盘属、腹袋属、菲策属及卡妙属等多种前后盘吸虫引起的疾病。前后盘属虫体呈粉红色,梨形,长5~13mm,宽2~5mm;虫卵呈椭圆形,淡灰色,大小为114μm×73μm~176μm×100μm。殖盘属虫体白色,呈圆锥形,长9.6~11.6mm,宽3.23~3.6mm;虫卵呈椭圆形,淡灰色,大小为138μm×68μm~142μm×74μm。腹袋属虫体呈圆柱形,深红色,体长11.5~12.5mm,宽5.1~5.4mm;卵大小为116μm×60μm~125μm×70μm。菲策属虫体呈深红色,圆筒形,体长9.6~23.2mm,宽2.8~4.8mm;卵大小为118μm×66μm~132μm×72μm。卡妙属虫体呈深红色,圆筒形,前端稍小,后端钝圆,体长15.4~16.9mm,宽5.8~6.2mm;虫卵大小为124μm×64μm~128μm×68μm。
【病原发育和感染过程】
成虫寄生于羊(终末宿主)的瘤胃和网胃壁上产卵。卵进入肠道后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出毛蚴后,毛蚴从卵内进入水中,遇到淡水螺(中间宿主),再钻入其体内,育成胞蚴、雷蚴和尾蚴。尾蚴具有前后吸盘及一对眼点。尾蚴进入螺蛳体后,附着在水草上形成囊蚴。羊吞食了含有囊蚴的水草后,就会被感染。囊蚴到达肠道后,童虫从囊内游离出来,在附着在瘤胃黏膜之前,先在小肠、胆管、胆囊和真胃内移行,寄生数十天,最后到达瘤胃,发育成成虫。
【临床症状】
本病多发生于夏、秋两季,典型症状是顽固性拉稀,粪便呈粥样或水样,腥臭;体温升高。严重的病例则下痢便血,逐渐消瘦,贫血,水肿,衰竭卧地不起而死亡。也有因虫体感染的数量不多,呈慢性型,不明显,可表现为消化不良,时好时下痢,交替发生等症状。
【诊断】
结合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治疗】
选用硫双二氯酚、氯硝柳胺、溴羟替苯胺等定期进行驱虫;消灭中间宿主淡水螺;对病羊排出的粪便进行堆置发酵处理,杀死虫卵;不在被污染的水草中放牧。
血吸虫
本病是日本血吸虫寄生于羊的门静脉系统的小血管所致的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人、牛、猪、犬等以及啮齿类动物也亦感染。
【病原及其形态】
日本血吸虫,虫体白色,雄虫长10~20mm,宽0.5~0.55mm,呈暗褐色;雌虫长15~26mm,宽0.3~0.5mm,呈暗褐色。雄虫粗短,雌虫细长,雌雄常呈合抱状态。虫卵椭圆形或接近圆形,大小为70μm×50μm~100μm×65μm,淡黄色,卵壳较薄,无盖。在卵壳的上侧方有一个小刺,卵内含有一个活的毛蚴。人及其他哺乳动物也可感染。
【病原发育和感染过程】
寄生于羊、牛肠系膜静脉内的成虫及虫卵,从血管壁到肠壁,随粪便排出,落入水中,孵化成毛蚴。毛蚴侵入螺体(中间宿主),变成胞蚴,胞蚴在螺体内形成尾蚴。尾蚴从羊、牛或人的皮肤侵入体内,尾蚴脱尾随血流到心脏和肺脏,进入体循环,经主动脉再进入肠系膜动脉,通过毛细血管到达肠系膜静脉。成虫也可寄生于肝脏。
【临床症状】
患羊体温升高至40℃以上,表现为贫血,消瘦,腹泻。严重者站立困难,全身虚脱,最终死亡。呈慢性经过,腹泻反复发生,极度消瘦,脱毛。感染虫体的母羊发生不孕或流产;感染虫体的羔羊,虽然不死亡,但生长和发育受阻。由于虫体代谢产物的作用,病羊会发生肝炎、肝硬化、肠溃疡,故其粪便中常常带黏液和血液。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治疗】
硝硫氰胺(又称7505),体重在30kg以内的,按每千克体重2ml计算,配成2%水溶液,耳静脉注射;吡喹酮(又称8440),每千克体重20ml,1次灌服。
患有肾炎、肺炎的羊只及怀孕母羊不可投药。
鸟毕吸虫病
成虫寄生于哺乳动物和鸟类的门静脉血管系统。本病是由分体科鸟毕属0rnithobi1harzia的种类引起的。主要感染绵羊、山羊、牛、马属动物等。
【病原及其形态】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本属虫种有土耳其斯坦鸟毕吸虫、彭氏鸟毕吸虫、程氏鸟毕吸虫及土耳其斯坦鸟毕吸虫结节变种,以前两种的传播范围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