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李旦是个聪明人,他眼看三个哥哥都从太子、甚至皇帝的位置上跌下来,而自己的才能远比不上大哥、二哥,就连他们最后都无法保全,更何况是自己呢!因此,他对母后武则天说:“我年轻不懂事,又无德无才,不堪执掌国政。”后来,他干脆连朝都不上,把所有的政务都交给母后去处理。
武则天垂帘听政后,又于当年将李旦降为太子,自己亲自临朝。尽管两年后,武则天提出要还政于他,可李旦只是不停地磕头,死也不肯答应。事情既然到了这个份儿上,武则天取代李家的人当皇帝已是迟早的事。但对于裴炎来说,这个江山必须是李家的人来坐,不管他是有本事,还是无能之辈,这才算正统、没有违反礼制。由于裴炎存了这个想法,所以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时不时地刺激一下武则天。
公元684年,在章怀太子李贤死后六个多月、中宗李显被废七个多月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宣布要推翻武则天的“伪政权”。徐敬业是李世璾的孙子,李世璾曾被唐太宗赐姓李,所以徐敬业当时还叫李敬业,不过,既然他公然对抗武则天,自然就改回了原来的姓。徐敬业还请骆宾王专门起草了一份讨伐武则天的檄文,对其进行口诛笔伐,同时对天下人进行宣传。
武则天得知徐敬业谋反,便与宰相裴炎商量,该如何平定这场叛乱。
裴炎不慌不忙地说:“陛下已经长大成人,到了亲政的时候,但他始终没有临朝的机会,这才给了叛匪以口实。如果太后还政于陛下,臣以为,叛军自然不讨自平。”
其实,裴炎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徐敬业并没有反唐,他打的旗号是“匡复唐室”,如果皇帝回到朝廷,徐敬业岂有不偃旗息鼓、俯首称臣之理?
但武则天并不傻,她暗自冷笑道:“不讨自平?天下哪有不讨自平的反贼!就算出动大军征讨,都还不一定平呢!更何况,就算我把政权还给皇帝,徐敬业也会借口‘还政是假’继续作乱。你裴炎身为宰相,头脑之清醒、政治经验之丰富难道看不出这些道理吗?看来,所谓‘不讨自平’是假,要我下台才是真的。”
于是她当即以谋反罪将裴炎关进大狱,然后紧急调动三十万大军应战。而徐敬业的十万叛军本来就是几个文人一时冲动纠集起来的,又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因此在这种强大的军事攻势下,只闹腾了四五十天便烟消云散、一败涂地,徐敬业则在逃往高丽的途中被部下杀死。
在这期间,朝臣们纷纷上书为裴炎求情,大家都不相信裴炎会谋反,因为谁都知道裴炎既是忠臣又是清官。裴炎被捕后照例抄家,却发现堂堂相府居然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但武则天对此置之不理,毫不犹豫地将裴炎送上了断头台。
那么,既然裴炎是以谋反罪被杀的,那他到底有没有谋反之心呢?
据说裴炎曾与叛乱分子骆宾王私下接触,并与徐敬业有书信来往。骆宾王为了策反裴炎,曾编造民谣“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绯衣”即裴,“一片火,两片火”即炎,“小儿”即子隆——裴炎的字,“当殿坐”自然就是当皇帝了。而裴炎给徐敬业的回信只有“青鹅”两个字,结果被武则天猜出谜底,是“十二月(青),我自与(鹅)”,也就是说,裴炎将于十二月在朝廷发动政变,与扬州之变里应外合。所以,裴炎的谋反铁证如山、不容狡辩。
不过,裴炎与徐敬业并不是一路人,徐敬业的目的是推翻武氏,自己称王;裴炎的目的则是逼退太后,还政于睿宗。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裴炎曾经打算和程务挺一起,对武则天进行“兵谏”。他们计划趁武则天游龙门时,“以兵执之”,逼她交出政权,可惜的是天公不作美,一直在下大雨,导致这个计划无法实施。因此,当徐敬业在扬州起兵时,裴炎觉得机会来了,趁机威胁武则天。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扬州叛乱的一个重要人物——薛仲璋是裴炎的亲外甥。当初,就是此人将徐敬业迎进扬州城,徐敬业才得以发动扬州叛乱。
所以,有了以上三个原因,裴炎很可能有谋反之心。但是,仍有很多人觉得裴炎死得有些冤枉,其实对于这一点,武则天想得非常明白。如果她不当皇帝,还政于睿宗,裴炎必定不反;如果她公然称帝,那么裴炎必反无疑。裴炎是个忠臣,但他忠于的是李唐王朝,而非武周王朝,既然武则天打算改朝换代,那么裴炎这样的“唐忠臣”不是她需要的,所以非杀不可。
裴炎的死是个悲剧,对裴炎如是,对武则天也如是,因为他们都没有错,却又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裴炎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主张而被杀的,他认为:“皇帝只能由男人来当,而且只能由李家的子孙来当,自己维护的是正义和正道。”从传统的封建礼法来看,裴炎有这种想法非常正常,所以他没错。而武则天认为:“强者为王,能者居上。皇帝应该由有能力的人来当,不管这个人是男是女,姓李还是姓武。”这是她维护的正义和正道,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没错。但是,他们二人的“正义”和“正道”发生了冲突,最后,裴炎丢了性命,武则天则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谋臣。
模棱两可保仕途
苏味道深诣为官之道,所以在担任宰相期间,他从不发表意见,也不对别人的意见指手画脚,奉行模棱两可的原则。应该说,这个做法还是颇有成效的,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苏味道的仕途并未受到严重地影响,但在中宗上台之后,他的做法怎么就行不通了呢?
苏模棱本名苏味道,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可能提起这个人,一般不会有什么印象,因为他在担任宰相的七年间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政绩,不像狄仁杰、裴炎那样为人们所熟知。不过,说起他的后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洵、苏轼和苏辙,恐怕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不过,苏味道虽然没什么政绩,但他在唐朝的宰相中,也算得上是一个著名人物,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我们现在熟知的两个成语“火树银花”和“模棱两可”都跟他有关,可以说就是由其一手创造,这在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
“火树银花”出自苏味道的著名诗作《正月十五夜》。据记载:在唐代的所有帝王中,最会享受的要数唐睿宗。每逢正月十五的元宵之夜,他一定会征用大批人力物力,在长安城中张灯结彩。当时,城中不仅要扎起二十余丈高、号为“火树”的灯柱,还要点燃五万多盏彩灯,而且通宵达旦,使夜晚也和白天一样灯火通明。
面对这种热闹非凡的情景,苏味道于是写了一首诗: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就是《正月十五夜》,全诗语言简洁精炼,将长安城元宵之夜的盛景描绘得非常传神,甚至与后来苏轼所写的《守岁》、王安石所写的《元旦》并称为中国文学宝库中描写民俗节日的经典。
“模棱两可”指的则是苏味道在官场上的态度。“模棱”原为“摸棱”,一根方柱有四棱,“摸棱”的意思是说用手摸任何一棱,都能同时摸到方柱的两面,后来人们将“摸棱”演化为“模棱”。
苏味道奉行模棱两可的官场原则,不言而喻,就是说为人做事要左右逢源,出了问题不要表示明确的态度,最好是不置可否,各方都不得罪。
公元698年,苏味道升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由于苏味道非常熟悉台阁历来的典章制度,所以他上朝言事从来不带奏章,只凭口头禀报就能侃侃而谈,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口成章”。
不过,虽然苏味道担任了好几年的宰相,但他在朝廷政务上从来都没有建树。他不仅没有提出过自己的见解,对于其他大臣提出的意见,他也是含糊其辞、不置可否,只知一味地阿谀奉承,给别人戴高帽。日子一长,人们纷纷讥笑他,一些正直的朝臣甚至公开表示对其鄙夷不屑,但即便如此,苏味道依然我行我素,毫不改变自己的为人处事风格。苏味道为何要这么做呢?难道他是个笨蛋草包,提不出独到的见解?如果自己想不出来,那别人想到了,你苏味道点头或者是摇头总该会吧,但为何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呢?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苏味道不是个酒囊饭袋。据史料记载,苏味道是通过科举而步入官场的,更何况他曾被三度拜相,居相位长达九年时间,仅从这一点来看,苏味道就不是等闲之辈。因为唐朝选拔宰相的程序是极其严格的。士人在取得进士出身之后,必须经过严格的吏部考试才能做官。然后从最底层做起,一步一个台阶爬上来,经过由低到高各级职位的考验。只有通过这种层层筛选,具备了决断军国大事的才能和智慧,任职后又能经受住皇帝检验的官员,才能够出任宰相,所以,苏味道能够官至宰相,证明他在才学、见识方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另外,苏味道留下了不少的诗文,从他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此人颇有才华。这下,就更令人想不通了。一个满腹经纶的才子,为何最后落了个碌碌无为的“模棱宰相”之名呢?终于,在一次与友人的聚会中,苏味道酒后吐了真言。
他握着酒杯醉醺醺地说:“嘿嘿,我知道人们都在笑话我,说我无所作为、庸庸碌碌,只知道阿谀奉承,是一个没有原则的无耻之辈。你们知道吗?我自己也不愿意啊!可是,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我这条老命早就不知死了多少回了……”
他抬手又喝了一口,接着说道:“在这朝堂上,关系多么复杂,谁知道这个人的背后是什么背景?又找了个什么人做靠山?祸从口出,这是古人就传下来的话。说得多错得多,处理事情不要那么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地表示自己的意见,日后肯定会后悔。当你被贬官、流放的时候,你哪知道是自己在何时何地说的一句话得罪了别人而怀恨在心?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谁也不得罪,模棱两可地糊弄过去就差不多了。”
就这样,苏味道后来得了一个外号“模棱宰相”。
不过,苏味道没有料到的是,自己的这套模棱哲学后来居然有了行不通的一天。
在武则天执政时,酷吏横行,朝中官员人人自危。每天上朝时,他们都会与家人依依惜别,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一去还有没有机会回来,也许下一个呆的地方就是大牢了。神奇的是,苏味道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都生存下来了,尽管中途他也两次被罢相、贬官,但没多久又被武则天召回来了。
中宗继位后,苏味道就彻底地开始倒霉了,理由是他曾依附张易之兄弟,最后被贬为眉州刺史。没多久,苏味道就病逝在任上。
应该说,苏味道的说法看上去不无道理,谁都不得罪,所以祸从口出的几率要小很多。但他忘了,如果皇帝想要整治什么人的时候,其实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借口,有时甚至不需要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