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前幕后
10230100000045

第45章 金枝玉叶 (1)

公主驸马两相厌

摆脱宫室高墙、流连于市井的自由生活看上去似乎很美好,就像罗马假日中可爱公主邂逅的美妙爱情,然而同样追爱的襄阳公主,最后是怎样的结局呢?

很多时候,人们常常对自己未能达到的生活非常向往,比如平头百姓总会羡慕高官、皇帝的富贵或三千后宫佳丽,而高高在上的皇帝却往往羡慕普通人的自由自在,因此常常寻找机会微服出巡,一方面是为了体察民情,另一方面也是趁机远离枯燥乏味的朝堂,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或许正是出于这种心理,很多小说和影视剧中总是将金贵的皇子公主们塑造成讨厌皇宫深苑的形象,因为那里满是礼节规矩和约束,他们极其向往外面的市井生活,平日里也总是千方百计想逮到出去的机会,倘若能偶尔成功一次,则如同逃脱了牢笼的鸟儿一般乐不可支。比如《罗马假日》中那个美丽可爱的公主,费尽心思摆脱管家,在陌生新奇的异乡邂逅了一位帅哥记者,并和他有了一段浪漫快乐的假日之旅。而在唐代公主中也有这么一位,她就是唐顺宗的女儿——襄阳公主。

襄阳公主下嫁的驸马是张克礼,张克礼是义武节度使张孝忠之子,说起来也不过是一桩简单的皇室笼络藩镇的政治婚姻。襄阳公主和驸马之间的感情究竟如何,现在已不得而知,婚后她或许也曾做过一番努力,但依据后来发生的事来看,他们两人应该是渐行渐远,最终撕破脸皮。

襄阳公主出嫁时地位并不算太高,只是晋康县主,有自己的封地,可能平时也无需住在皇宫,能够自由自在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襄阳公主最大的爱好和兴趣就是换上布衣服,乔装打扮一番去大街上闲逛。想去吃吃路边摊,就装成民女;想去混混酒馆青楼,就伪装成年轻男子,平日里也不用为衣食住行发愁,这种日子听上去就十分逍遥。

远嫁之后,尽管嫁的丈夫并非爱重情深,但对一个新婚女子来说,也必然会花些时间与对方相处,没准也能情投意合,就像当年的升平公主和驸马郭暧一样。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政治婚姻都能同样的幸福,过了一段时间,襄阳公主发现张克礼对自己非常客气,仅止于臣子对公主的普通礼仪,毫无异于他人的男女情意,于是夫妻二人便如同一些公主驸马的关系那样:各玩各的,互不相扰。从此,襄阳公主就像在家时那样,得空便微服穿行于市井之间。这种快意的生活总会在不经意间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没多久,襄阳公主就认识了贵族子弟李元本。李元本的父亲李惟简是凤翔节度使,当年朱泚之乱时曾誓死护卫德宗,德宗还都后,便封李惟简为武安郡王,并画其图像于凌烟阁。

在李元本的引荐下,襄阳公主又结识了薛枢、薛浑两兄弟。尽管大家的爱好相同,都很谈得来,但日子久了,襄阳公主发现自己最喜欢薛浑,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她对薛郎的感情越来越深。在这种状况下,襄阳公主免不了爱屋及乌,不仅常常给薛家送各式各样的礼物,还三不五时地跑到薛家,屈尊降贵地讨好薛母,甚至跪在薛母面前说:“媳妇给您请安了。”眼看堂堂公主如此不顾身份,薛母倒被吓得左右为难,受也不是,不受也不是。

常言道“纸包不住火”,更何况襄阳公主隔三差五就往薛家跑,毫不避嫌,很快就有了闲言闲语。还有一些人或者是为了讨好张克礼,或者就是喜欢挑拨是非、爱看热闹,也跑到张克礼面前添油加醋一番,更有一些同僚见了张克礼,会暗讽几句:“哟,那个襄阳公主不是你老张家的媳妇么?啥时候改姓薛家的了?”

听到这些,张克礼禁不住火冒三丈,恨不得将襄阳公主立刻抓回家暴打一顿。其实,唐朝风气开放,公主养几个男宠根本不算什么,反正驸马也没闲着,只是对男宠家人以“媳妇”自居,实在令张克礼面子上下不来台。他暗道:“虽然你贵为公主,但你入了我们张家,就是我张家的媳妇,也得守张家的规矩。我堂堂一个节度使,若是连媳妇都管不住,以后面子往哪儿搁?在同僚面前还有何立足之地?如今以我之权治不了你,那就让陛下来处理吧!”

就这样,打定主意的张驸马立刻赶往京城,进宫找唐穆宗讨说法去了。唐穆宗是襄阳公主的侄儿,听闻是一件男女之私,本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毕竟襄阳公主是其长辈。但当他听完张克礼振振有词的控诉之后,脸色也不禁凝重起来:没想到襄阳公主竟然为了情郎如此忘乎所以,完全不顾夫家的面子,而且眼见张驸马不依不饶,看样子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了。而此时藩镇割据越发严重,节度使手中握有军权,倘若在这件事上不给足张家面子,恐会引起祸端。无奈之下,穆宗只得下令:将襄阳公主幽禁;李元本原本该处死,但由于是功臣之后,死罪得免,活罪难逃,被杖责六十之后流放象州(今属广西省);薛枢、薛浑杖责八十,流放崖州(今属海南省)。

本来襄阳公主在微服出行中邂逅了甜蜜的爱情,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然而最终却以悲剧结束,她得到的是再也不能踏出大门半步,自由自在的生活从此与她无缘。而她爱恋的情郎薛浑,被发配远得不能再远的天涯海角,这辈子都不可能再见面。无怨无悔为爱付出的襄阳公主最后没了自由、没了身份、没了面子,也没了爱情。

勤俭节约的模范

她是锦衣玉食长大的公主,面对偌大的家财,却有耐心、有办法将一笔笔收支记录清楚;面对华丽漂亮的衣服首饰,她却毫不动心,只喜欢铁打的簪子,因为它除了能挽头发,还能用来记账。到底是哪一位公主,会选择这样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呢?

在人们的印象中,公主们是金枝玉叶,自小就是在温室中长大,不愁吃穿,锦衣玉食,所以物质上必定是极尽奢华浪费,个性必定骄纵跋扈。然而中国有句老话叫“一样米养百样人”,即便是同样处于富裕阶层,也未必人人都喜欢浪费,汉阳公主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汉阳公主名叫李畅,是唐顺宗与皇后所生之女,她嫁的驸马叫郭鏦,是升平公主和郭暧之子,这两家联姻既是门当户对,又是亲上加亲。按说从物质上看,汉阳公主是没什么不满意的,而她所嫁的人家,公公婆婆感情不错,对子女又管教有方、家教很好,所以也不存在被恶婆婆悍小姑所欺负。据史书上记载,郭鏦品性恭逊虔恪,从不以富贵骄人,总是彬彬有礼,但汉阳公主回门时,哭得特别厉害,简直就是泪如雨下。自小就格外钟爱汉阳公主的祖父德宗皇帝见了也心生悲切,忍不住问她:“你是怎么了?是在婆家有不顺心的事吗?”她擦擦眼泪说:“没有什么不顺心,只是太想念父母了。”德宗想到公主远嫁,的确很长时间见不到,也忍不住眼圈一红,伤感起来,他对顺宗说:“这才是真正孝顺的孩子啊!”

出嫁时,汉阳公主不过是个德阳郡主,还未获公主封号,直到永贞元年顺宗继位,她才和其他公主一起受封。当时,其他的公主都比较讲吃讲穿,汉阳公主却像个异类一样。她极其简朴,甚至连农妇都不如,不仅连一只装饰的珠钗都不用,就连挽头发的簪子都是铁制的。除此之外,她还每日记账,家里的田租财产、收入支出,她都用自己的铁簪子记在墙壁上,一笔一笔的非常清楚,完全是个持家有方的管家婆,将事务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按理说做为一个公主,其实完全不必如此,且不说出嫁时祖父和父皇给的陪嫁,就说郭鏦家,也是世代重臣,朝廷赏赐、封地俸禄哪一样的收入都不少,即便汉阳公主不喜欢奢侈,就如同普通的贵妇打扮,估计当时的人都要觉得她很节俭了。其次,这夫妻俩的收入这么多,每日记账就是一件麻烦事,普通百姓记账是因为收入不多,三两下就能弄完,可汉阳公主家大业大,要一样一样整理清楚,着实令人头疼,也难为她有如此耐心和如此水平,以现代观点来看,估计丝毫不亚于专业会计。

接着,汉阳公主又经历了之后继位的宪宗、穆宗和敬宗。等到了文宗当政的时候,他第一次接见这位姑奶奶时,简直吃惊得不得了。汉阳公主穿的衣服极其简朴,完全不是当时流行的款式,文宗于是问道:“您穿的这是哪个朝代的衣服呀?现在姑娘们的衣服可花哨得多,什么时候改成您这种款式了?”

汉阳公主从容不迫地回答:“我的衣服都是当年出嫁时,爷爷德宗皇帝赏赐的,一直以来都未曾改变。元和年间总有战乱,将士们得胜归来,宫里便拿出很多光鲜漂亮的衣料赏赐他们,或许是这个缘故,所以民间也开始流行奢华之风了。倘若陛下觉得这个款式好,也可以大力推广,没准将来流行又会发生变化呢?”

事实上,从宪宗皇帝之后,皇帝的更替很快,从汉阳公主出嫁到文宗执政,也不过二三十年,她并没有老得可以成为出土文物。只不过,汉阳公主从出嫁后就没有置办过一件新衣服,完全靠嫁妆装点自己,简朴程度别说是同级别的公主了,只怕普通百姓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就算平日不置办新衣,过年时也总会大人小孩都换上新行头。

唐文宗本来就非常讨厌时下的奢侈之风,现在看到汉阳公主这个活榜样,自然要大肆宣传一番。他召来做衣服的宫人,按照汉阳公主的衣服款式制作,然后令公主们以后就穿这种衣服。他还语重心长地告诫各位公主:“前朝汉阳公主曾对朕说,朕和她都出自帝王之家,骄盈贵侈之风只可戒不可长。”

那么,唐文宗大肆宣传的这种“怀旧装”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旧唐书》上记载:“丁巳,命中使于汉阳公主及诸公主第宣旨:‘今后每遇对日,不得广插钗梳,不须著短窄衣服。’”可见,当时流行的是紧身短小的衣服,能令女性曲线毕露的,听上去似乎和现在的流行差不多。有的女生还爱穿胡服,贴身帅气,前凸后翘配上修长的美腿,再套上羊皮小靴子,确实挺时髦亮眼。而怀旧装是宽宽大大的裙子,就像《簪花仕女图》上画的那样,完全显不出女性曲线,顶多小露下胸部。

不过,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越是富足、国泰民安的年代,衣服的款式越宽松越舒适;反之,越是经济紧张、名不聊生,女性的衣服就越贴身,裙子更短,也更喜欢强调自己的女性特征,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口红效应”。

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在那个战乱年代,穿着轻便的衣服更利于干活和逃难,而从文宗开始,老百姓就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今天不是这个叛乱,明天就是那个又起义了,所以,汉阳公主所带来的宽袍大袖“怀旧装”,注定是没法成为流行趋势了。

晚唐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