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前幕后
10230100000046

第46章 金枝玉叶 (2)

最后一位和亲公主

太和公主是唐朝最后一位和亲公主,她出使回鹘二十余年,回鹘内乱后一直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然而最终却有机缘重返故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唐朝历史上,前去异国和亲的公主不少,比如文成公主、弘化公主、金城公主、宁国公主等等,然而她们一旦出塞,能平安返回故土的就少之又少,返回时还被当朝皇帝——唐武宗以最高规格仪式迎接的,估计就只有太和公主一人了,她也是大唐王朝最后一个和亲公主。

在盛唐时期,派往异国和亲的公主往往都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但那时候唐朝兵强马壮,吐蕃、回纥等国即便知道不是真公主,也不敢表露不悦之色。自从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国力渐衰,必须倚仗回纥的兵马来助阵,无奈之下,唐肃宗不得不将亲生女儿宁国公主下嫁给回纥人。宁国公主嫁过去不久,回纥可汗就病死了,她差点被殉葬,最后是在丧礼上按回纥习俗剺面——用刀在脸上划出血痕,才得以平安回国。

而这次唐朝请回纥兵来平叛的后果是害远大于利,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回纥的很多人不仅借此赖在京城大吃大喝,到处为非做歹,还借马匹贸易签订不平等协议,唐朝每年须白送给他们数万匹绢锻。

回纥和大唐的贸易主要是“以马换绢”,交换价为1:40,接着,回纥人将用不完的绢倒卖给波斯等国,这给大唐每年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到了后来,送来的马都是“老弱病残”,简直不成样子,大唐也没那么傻,给的绢不仅等级低下,而且尺寸不足。尽管这交易如此不平等,但考虑到回纥是大唐的西北屏障,且一直以来承认大唐的统治地位,因此才忍了上百年。

公元821年,回鹘——即回纥,他们自行改了名——保义可汗向唐穆宗请求和亲,唐穆宗便派出了自己的妹妹永安公主。但永安公主走到半路,老可汗就去世了,她还未正式嫁出,就成了已婚丧偶的女人。或许是永安公主考虑到回去之后,没准还会被派出去和亲,于是她将嫁妆如数退回,从此在道观中做了一名自由自在的道姑。

然而回鹘不肯善罢甘休,认为大唐欠自己一个媳妇,没过几年又请求和亲通婚,这一次,请婚的主角是保义可汗的儿子崇德可汗。太和公主是永安公主的妹妹,而她嫁的是姐夫的儿子,如果硬要探究名分,太和公主和姐姐永安公主是未成事实的婆媳关系。

太和公主离开长安时,当时有名的诗人杨巨源、王建等纷纷赋诗送别,比如这首《太和公主和蕃》:

“塞黑云黄欲渡河,风沙眯眼雪相和。

琵琶泪湿行声小,断得人肠不在多。”

不难看出,诗中满是凄凉之意。当太和公主来到万里迢迢之外的回鹘国时,崇德可汗非常傲慢,对她和众使臣“坐而视”,再也不像以前的可汗那样起立听诏。使臣离开时,太和公主哭得像泪人一样,但再多的泪水也无法改变这个结果了。

三年后,崇德可汗就病死了,很快国内就变得一片混乱,回鹘内部开始争权夺利,可汗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正所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太和公主就在这种四分五裂的环境下生活了二十多年。

公元841年,又出现了雪灾,冻死不少牛羊马匹,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状况下,吐蕃和黠戛斯(今吉尔吉斯境内的部族)趁机袭击,终于导致了回鹘的灭亡。黠戛斯部落的首领——阿热可汗进攻回鹘后,抓了不少俘虏,这其中就有太和公主。值得高兴的是,阿热可汗自认是汉朝李陵的后代,觉得太和公主是李唐公主,和自己是一家人,所以不但没有凌辱加害,反而派人护送她回家。

然而,当朝的武宗皇帝并未见到返回的公主,而是收到一封信,上面的落款是太和公主,内容是为一个叫乌介的回鹘人请封,并希望朝廷赏赐粮食、耕地以及“借”几座城池。

唐武宗见了十分纳闷:“这个乌介是谁?太和公主和他是什么关系?为何要为其请封?”

经过一番打探才得知,太和公主走到半路就被回鹘余部的乌介可汗劫持,在乌介的逼迫下,太和公主才写了这封请求封赏的信。

唐武宗于是和大臣们开始商议,究竟要不要答应乌介的要求。众人一致认为不要,虽然回鹘和大唐保持了近百年的“和睦”,但这种关系是建立在极其损害大唐利益的基础上的。如今,回鹘国已经分崩离析,不如趁此机会做个了断。只是太和公主还在回鹘人手里,得想个法子营救出来才行。

思虑再三,武宗给乌介回了封信,说:“借粮食可以,借城池不行,至于册封之事,得等公主回来之后问询清楚才好定夺。”

唐武宗虽然脾气暴躁,却不乏英武之气,他一方面给了部分粮食,以稳住回鹘,另一方面却着手准备出兵。他派人潜入太和公主的住处,带话说:“请公主不要惊惶,我们很快就会发起进攻,请在原地等候,切勿乱跑乱动,我们自会派人来接应。”

可以想象,在这么紧张的情况下,太和公主很可能夜不能眠。没多久,唐军挖地道突袭了乌介的营帐,乌介带伤逃走,三年后被部下杀死。回鹘余部也做鸟兽散,大部分投降了,太和公主终于在和亲二十三年之后返回故都长安。

武宗觉得这件事是个美谈,不仅彰显了天朝国威,一吐多年受回鹘欺负的恶气,而且亲人团圆,实在值得大书特书。于是他特意下诏,令宰相亲自出城,其余百官和皇亲都在城门列队,即便如此仍嫌不够气派,又派出四百皇家仪仗队成员——一般只在盛大典礼上才会出动。总而言之,如此高规格的迎接礼仪是前所未有的。

然而太和公主回来后,看到如此盛大的欢迎仪式,不禁受宠若惊,自觉有负皇恩,没有起到和亲想要的效果。于是她脱去朝服、取下首饰面见武宗,惭愧地说:“我和亲二十多年,结果却是这样,没有完成先皇的心愿,如今有什么脸面得到如此招待呢?请陛下治罪!”

武宗赶紧命人给她戴上钗环,并温言劝慰:“公主此去二十多年,中途又遭遇动荡变故,其中之艰辛难以相见,朕怎么会怪罪呢?”

接着,武宗又在宫里设宴为太和公主接风,并命在场的文士们“太和公主还宫”为题作诗,以示纪念。其中以李频写的较为出色:

“天骄发使犯边尘,汉将推功遂夺亲。

离乱应无初去貌,死生难有却回身。

禁花半老曾攀树,宫女多非旧识人。

重上凤楼追故事,几多愁思向青春。”

紧接着,武宗又改封太和公主为“定安长公主”,为她另起府第,安排住处。至此,大家或许都认为,一切都很圆满,然而生活就是这样,不可能事事顺心完美。

当武宗为迎接太和公主而提高规格时,她的七个在京城养尊处优、过着安稳日子的姐姐,竟然说不出的妒忌,她们觉得太和公主虽然有功,却配不上这么高的荣誉,于是在迎接当天,她们找了各种借口,不肯出席欢迎仪式。

武宗得知后非常生气:“这不是存心给朕难堪、煞风景吗?”他一怒之下差点要夺了公主们的封绢(即公主食俸)赎罪,最后,在大臣们的反复劝谏下才善罢甘休。

尽管在中国,太和公主的名气远不如高阳公主、文成公主或太平公主,但研究敦煌的西方学者对她的评价颇高,认为她为晚唐的外交和统治做出了很大贡献。太和公主在豆蔻之年出发,归来时却已满面沧桑,然而,她在飘泊二十多年后终于又回来了,又看到了故乡长安的一草一木,最终长眠于家乡的黄土中,对她来说,或许这是比任何封赏都值得开心的事。

被拒婚的公主

在晚唐时期,公主们已不像前辈们那样,可以肆意蓄养男宠、出街游玩,而是有一大堆规矩限制着她们。然而,尽管公主们已变得恪守妇道,却仍找不到驸马,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唐宣宗李忱是晚唐时期较有作为的皇帝,人称“小太宗”。除了善于治国之外,唐宣宗还时常以高阳公主、太平公主的例子来教育自己的十几个女儿们,让她们不要以此二人为榜样。公主出嫁时,他还会谆谆教导,立下三条规矩:无鄙夫家;无干时事;有子而寡,不得复嫁。就是说不能瞧不起夫家,不许干预政事,如果丈夫死了还有儿子,就必须守寡,不得再嫁。从这儿就可以看出,到了晚唐时期,大唐公主们的待遇远不如初唐和盛唐时期,她们不仅不许找男宠和情人,还必须遵守三从四德,丈夫死了连改嫁都不行。然而,即便唐宣宗对女儿们如此严苛,但当时的男人们仍然不愿意娶公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记载:宣宗时期的大臣王徽当年考中进士时,宣宗就有意招他为驸马,但王徽听说后不仅不高兴,反而忧心忡忡,最后找了个借口说:“臣登第时已年踰四十,年纪太大了,而且体弱多病,实在配不上公主。”宣宗考虑到他说的也是事实,也就作罢了。

事实上,“皇帝的女儿也愁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不能找条件太差的。宣宗觉得驸马最好出身士族,是士大夫家庭,自己又是进士出身,简单地说,“三士”就是选驸马的必要条件,换成现代眼光来看,即出身好、身家清白、本人文化程度高。但这个条件的限制在于:唐朝的进士非常难考,除了那极个别天才,其他人要想考中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所以唐朝考中进士的年龄普遍偏大,等到考中,家里早就儿女成群了。

其次,科举考试是唐朝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一旦高中,他们的社会地位会迅速提高, 而且享有种种特权,如免除赋役等等。自中唐开始,文人嫖妓就成了一种时尚,这几乎是他们日常的娱乐生活,想想看,只要高中状元,就要权有权、要钱有钱,连嫖妓都可以大摇大摆地去,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愿意娶个公主回家、受种种礼仪约束呢?

第三个原因是,宣宗时期已露出穷途末路之相,成为一个皇亲国戚虽然暂时比较荣耀,但谁知道好日子能有几天呢?为了这虚幻的地位而惹祸上身,实在没有必要。

因此,有了这三个原因,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公主们会愁嫁了。但不管怎样,公主也得嫁人,总不能在皇宫里过一辈子吧!宣宗无奈之下,只得托宰相白敏中——白居易的堂弟——四处留意合适人选。

功夫不负有心人,白敏中找来找去,花了不少心思终于相中一个人——德宗时期的宰相郑絪的孙子,校书郎郑颢,宣宗对其非常满意,准备将自己的长女万寿公主许配给他。

没想到,当宣宗派人前往郑府宣旨时,郑颢没在家,一打听,居然是回老家郑州迎娶新娘去了,原来,郑颢早就与卢氏订了亲。按说宣宗得知此消息后,就应该放弃了,毕竟“强扭的瓜不甜”,但驸马人选又如此难找,尤其是像郑颢条件这么好的,一旦错过,恐怕会追悔莫及,于是他令媒人白敏中处理此事。白敏中当即将半路上的郑颢追回来,经过一番软硬兼施,终于逼得郑颢退了婚,和万寿公主入了洞房。

不过,郑颢和卢氏的感情挺好,一桩好好的姻缘最终被白敏中给搅黄了,从此,郑颢就将白敏中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只要逮到机会就在宣宗面前告状,编排白敏中的不是,好在宣宗是个明白人,从来都不相信。

而白敏中虽然完成了宣宗给的任务,但因为郑颢长期针对自己,这夹板气也不好受。一次,白敏中要前往乡镇出差视察,临行前担心地对宣宗说:“当初郑颢不愿娶公主,是老臣硬逼着他才勉强同意的,从此他对老臣恨之入骨。之前因为臣还在朝堂,他没办法整治,如今臣一走,他肯定会趁机陷害,如此一来,老臣恐怕离死不远了!”

宣宗安慰他说:“这些朕早就知道,如果相信他,朕还会一直重用你吗?”说完,他令左右翻出一个小匣子,里面是郑颢弹劾白敏中的所有奏折,白敏中拿到手中,这才放心地走了。

而郑颢是否中意万寿公主,史书中没有记载,只有一件事可以引为旁证。一次,郑颢的弟弟郑顗病危,宣宗派使臣过去探视,使臣回来奏报时,宣宗问道:“公主可曾在旁边?”

使臣毕恭毕敬地回答:“没有。”

宣宗听了不悦,脸色一沉说:“那她去了哪里?”

“在慈恩寺看戏。”

宣宗顿时大怒道:“即刻宣公主觐见。”

万寿公主接到诏令后,马上停止看戏跑回皇宫,等候父皇召见自己。没想到,她站了很久也没见到父皇和自己说话,而是自顾自地处理政务,仿佛眼前完全没有人一样。这么看来,父皇好像是在惩罚自己,可是为什么呢?

万寿公主站了好一会儿,终于忍不住哭起来,她抽泣着问道:“父皇,我错了!可是我错在哪里,还望父皇指点。”

宣宗冷着一张脸说:“你自己不知道吗?”

万寿公主使劲回想了一下,才战战兢兢地答:“确实不知。”

宣宗“哼”了一声说:“你身为大嫂,小叔子如今病入膏肓,居然还有闲心去看戏!我以前还常常感叹为何士大夫不愿与皇室结亲,如今看来是有原因的。”

莫名其妙受了一番斥责的万寿公主这才醒悟过来,赶紧带上很多礼物回府探望小叔子去了,并从此谨遵教诲,恪守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