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兰呈诗之谜
李季兰是江南有名的才女,她姿容出色,精通琴棋书画,而且性格开朗多情,由于她终生未婚,却与多名男子有着情人关系,因此后世人对她的评价是“失行妇人”。不过,这也丝毫遮掩不了李季兰在诗歌史上的成就,在众多的唐朝女诗人中,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遗憾的是,这样一位出色的诗人,最终却被德宗下令乱棍打死,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唐朝诗风兴盛,因此也涌现出了不少才华横溢的女诗人,无论是皇后、嫔妃、宫女,还是名门贵妇、闺阁千金、娼优姬妾,才华出众的女性数不胜数,在这些颇有盛名的诗人中,尤以薛涛、李季兰和鱼玄机最为杰出。她们的诗句别具一格,影响了一代诗风。然而,李季兰身为一代才女,最后却在泾原之乱、朱泚自立为帝时突然呈诗给他,且有密切的书信来往,朱泚事败后,李季兰也因此事牵连而被杀,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李季兰去与朱泚交往呢?
李季兰又名李冶,出生于浙江吴兴,关于李季兰的身世,留下的资料非常少,不过,李季兰诗文功底深厚,而且精通琴棋书画,从这些不凡的素养来看,她很有可能出身于豪门富户。当时,有很多富家小姐不愿过平平凡凡嫁人,从此围着丈夫转,因此进入道观,选择另一种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对于李季兰的童年,史书中这样记载:“李季兰六岁时曾作了一首《蔷薇诗》:‘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她的父亲见了不仅不喜,反而觉得此女虽然聪黠非常,但小小年纪就春心萌动,长大了恐怕是个失行妇人,行为放纵不检点。”
不过,这个故事多半是后人牵强附会而来。当时的骆宾王七岁能写诗,但也仅仅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之类非常口语化、充满童趣的儿歌,而李季兰不过六岁,还处于玩泥球的年纪,哪会有如此早熟的心思?即便是玩过家家游戏的孩子,对于结婚之后的实质内容仍是完全不了解的,所以,对于李季兰的这个童年轶事,本质上与真龙天子出生时异香满室、红光冲天之类的传说一样,颠倒了因果关系,或许是因为李季兰后来的“失行行为”,才有了这段牵强附会的故事。
在十一岁时,李冶被送入剡中玉真观中作女道士,并改名为李季兰。唐代时的女道士是一种十分奇特的角色,很多女道士并非守身如玉的出家人,反而可以自由地与男士交往,社交活动上的限制不像一般女子那么多,倘若是出身豪门贵族的女子,行动则更加自由。也正因为女道士的生活相对自由,很多被禁锢在家中的女子从此心生向往,千方百计地找到理由,让父母将自己送入道观。
据史书记载:“李季兰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天下长得漂亮的女子不少,但神情萧散、气质极佳的却历来少有。李季兰容貌出众、气质独特,而且才华过人,有才华的人一般都感性多情,再根据李季兰一生中交往的朋友事迹来看,她的性情多半是开朗大方,从不畏首畏尾的。
有一次,李季兰和一些文人学士在乌程县开元寺聚会。席间,她知道刘长卿有“疝气”病,于是引用陶渊明的诗打趣说:“山气日夕佳。”得疝气的人通常会肠子下垂,使睾丸肿胀,当时没有手术治疗的途径,只能用布兜起睾丸,以减少痛楚。
刘长卿闻言也引用了一句陶渊明的诗来回答:“众鸟欣有。”
“众”为“重”,“欣”则借作“托”字,“鸟”则是一句用来骂人的粗话。在那么多人的公开场合,李季兰居然拿朋友的隐私开玩笑,可想而知她是非常大胆的,同时也能看出她与刘长卿关系非浅,至少私交很好,否则不可能知道这种隐私。
在李季兰留下的诗作里可以看出,和她来往比较密切的是当时比较有名的文人朱放、著名的茶艺研究家陆羽、号称五言长城的刘长卿、和尚皎然及阎伯钧,他们经常在一起聚会吟诗。一些后世作者就据此编出许多香艳故事,不过,倘若说李季兰和认识的所有男士都关系暧昧,那也不符合事实,有时候可能是仅仅以诗相酬,并不一定真正有暧昧关系。
年轻时,李季兰姿容出色、风情万种,慕名而来的人为数不少,陆羽也是其中的一个,后来在他的介绍下,其好友皎然和尚也结识了李季兰。或许李季兰是真的看上了皎然,也可能仅仅是出于一种好玩的心态,想通过皎然来证明自己的女性魅力,于是在言语中充满了挑逗,没想到皎然谨遵佛门禁规,颇有高僧风度地写了一首诗,委婉拒绝了她,既没有让李季兰难堪,也没有恼羞成怒、破口大骂,二人仍然维持着好友关系。这原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可后世人却抓住这个事情不放,个个比当事人皎然更加气愤,似乎只有以此才能证明李季兰的谑浪。
其实,在初唐、盛唐时期,男女关系比后世、甚至中晚唐都开放得多,且不说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玉真公主这样的金枝玉叶是男宠成群,就连贵族妇女中“出轨”的也不在少数。当年,杨国忠外出已久,他老婆居然和别人私通怀上了孩子,杨国忠也不追究,还自我解嘲说:“此盖夫妻相念情感所致。”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相当开放,一夜情也屡见不鲜。只不过后来的清规戒律越来越多,对于男女大防也越来越严,再反观李季兰的所作所为,才更加觉得她“淫荡不堪”。
李季兰虽然作风大胆,但她交往的全是有才华、却囊中羞涩的文人墨客,与哪些趋炎附势的拜金女完全不同,而且对于每一段感情都非常认真。刘长卿虽然在诗坛号称“五言长城”,但在官场上是个十足的倒霉蛋,屡次被贬官,甚至还坐过牢;朱放也是一个穷书生,后来才被聘为江西节度参谋,终生没有做过大官。
不过,李季兰虽然诗名远播、广交朋友,但这些男人们行踪不定,他们要忙于事业、学业、前途等等,因此和李季兰的交往也是聚散无常。李季兰就算再洒脱,也还是很看重这些并不长久的感情,因此离情别恨也成了她诗中的主旋律。在李季兰的一生中,有酒场饭局、寻欢作乐时才来的男人她见得太多,真正需要帮助和关怀时,却一个个跑得无影无踪,尽管她总是以满腔的真情来对待,但最终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伤害。
当一颗玲珑剔透的玻璃心被刻满伤痕后,李季兰想通了,她感慨现实与人生的无情,于是提笔写下这样一首诗: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这简简单单的二十四个字看上去似乎平淡无奇,却意味深长,一语道破了世事人情及人生的酷烈决绝,可谓精警千古、入木三分。李季兰能有如此深刻的体验,只能说明她尽管从未正式结婚,却度过了无数与眼泪相伴的日子。
当曾经一个个欢好过的情人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她时,李季兰惟一的希望是期待他们莫做负心人,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不令她失望,最后留在身边的只有陆羽一人。
陆羽原是一个弃婴,被一俗姓陆的僧人从河堤上捡回后,在龙盖寺中长大,后取名为羽,意思是他就像一片被遗落的羽毛,随风飘荡,无法知其根源。陆羽写下了《茶经》三卷,被人誉为“茶神”。可惜的是,陆羽相貌丑陋,又有口吃的毛病,面对姿容秀丽的方外女道士李季兰,一直有自卑之感。
一次,李季兰生病了,身边无人照料,病中的她更是觉得寂寞苦闷。这时,陆羽在一个阴冷的大雾天中前去探望,并对她悉心照料。陆羽曾经当过专逗人乐的优伶,哄人逗趣很有一套,在他的宽慰下,李季兰的心情也渐渐开朗起来。事后,李季兰还特意写了一首诗作为酬谢,但从诗中看,她对陆羽只有朋友之情,并没有什么特别亲昵的语言。陆羽虽然落花有意,只可惜流水无情。
朱泚篡位后,立国号大秦。在世人眼中,朱泚是个谋权篡位的叛贼,有的是不屑与其为伍,有的则是为了不惹祸上身而避之不及,而李季兰在这时却突然为其献诗。根据后世的史学家分析,可能有几种原因:
一是遭到胁迫。朱泚攻下长安后,自然会慕名拜访一番这个常年盛名在外、招蜂引蝶的李季兰,遭到拒绝后很可能使用武力逼迫,一个是失去生命,一个是献诗一首,在这种困境,弱质女子李季兰只能被迫选择后者。
二是没有政治头脑,站错了队。相对于男人来说,女人——尤其是女诗人——政治嗅觉都不是很敏感的,她们只是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纷扰的世事是她们平日尽量避免的。而当时大唐的国君德宗流亡在外,能否重新杀回来也是一个未知数,李季兰或许觉得朱泚能够坐稳江山,所以献诗拉拢。
三是穷困潦倒,需要资助。朱泚篡位时,李季兰已七十多岁了,她没有结婚,也不可能有儿女,毫无依靠,再加上手脚不灵便,生活相当困难,可想而知晚景凄凉。倘若朱泚见她非常可怜,提供了一笔资金或派人照顾她,李季兰很可能出于感激之情而献诗。
但无论原因怎样,李季兰最终都受到了牵连。据说德宗重返长安后,还责怪她说:“就算是被贼人所逼,为什么不学严巨川诗中说的那样‘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呢?”然后下令将李季兰乱棍打死。
德宗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子民,却要求受到生命威胁、手无寸铁的百姓为自己守节,实在是无理之极。可惜面对这样的昏君,李季兰也无力反抗,下手行刑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这个枯瘦的小老太太当年在江南是那么光彩照人、倾倒众生,就这样,李季兰结束了自己动荡、坎坷、寂寞的一生。她死后,陆羽颇受打击,从此浪迹天涯、终生未娶。
不过,关于李季兰的结局,现在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她被乱棍打死,一种则说她失踪于安史之乱。据《唐才子传》记载:“天宝末年,唐玄宗得知了李季兰的诗名,特意宣已经四十多岁的李季兰入宫面见。但在李季兰前往京师的途中,安史之乱爆发了,玄宗匆忙西逃,李季兰也在战火中不知所终。”
虽然人们对李季兰的行止众说纷纭、有褒有贬;虽然人们称赞女子有才时几乎不用“李季兰”做比喻;虽然关于她的死因疑点重重,至今没有定论,但李季兰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才女。她留下的诗作不多,仅有十六首,没有一篇平庸乏味之作,无不得到后世诗人们的极大赞叹。尽管薛涛与她齐名,但因薛涛身为官妓,有些诗难免有刻意迎合官长之嫌,阿谀拍马的违心之作不少,而李季兰的诗却清气满怀,具有落落名士之风,甚至可以说更胜一筹,在唐代女诗人中堪称艳绝群芳、当属第一。
不恋皇室的女子
她姿色过人、貌美如花,曾被德宗看中,纳入宫室,然而她却不恋富贵,毅然请求出宫做一个普通民妇,这样一位女子到底出身何家?她又如何有胆量敢于挑战皇权呢?
年少的小女生们往往有着爱幻想、爱追梦的情怀,因此自古以来,无论是何种爱情小说,总会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故事中那些或哀怨凄婉、或纠结多磨、或荡气回肠的情节,总是能引起小女生们的共鸣,有的甚至会为故事中人掬一把热泪。而一些传统的爱情故事,比如牛郎织女、董永七仙女等等,这些不羡权势、追求真爱的女子,也总会引发人们的期待和向往。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着这样的真人真事,那么这位追求真爱的奇女子究竟是谁呢?她到底是什么来头?
在很多文章中,这位敢于顶撞皇帝的女子叫王珠,曾是德宗的贵妃。据说她的兄长叫王承升,和唐德宗李适是太子时期的好朋友。一天闲来无事,李适到王承升家喝酒聊天。正在大家开怀畅饮之际,忽然传来一阵悠扬悦耳的琴声。
李适正喝得高兴,听得琴声不觉向王承升询问道:“是何人在此弹奏?”
王承升答道:“正是舍妹。”
李适早就听闻王承升之妹姿色过人,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因此马上说道:“既然如此,何不令出相见?”
王承升闻言琢磨了一下,太子位高权重,不过见个面而已,这要求不算过分,倘若自己一味推拒,免不了会开罪于他,妹妹若是入不了太子法眼,也不会显得是自己傲慢。若是能得太子青睐,那对自己和家里也不是什么坏事。念及此处,他便应承下来。
没想到李适一见到王珠就惊为天人,被她出众的容貌所打动,回去后不久便下旨召其入宫。
然而王珠入宫后总是郁郁寡欢、不苟言笑,无论德宗怎么待她,她就是不肯屈就,始终向往宫墙外的世界。话说德宗当初本来就是看中她的容貌,见她动不动就甩脸子给自己看,几次三番的折腾,就算心里再喜欢,碰了几次钉子也就扫了兴,不再继续宠幸她了。
后宫是个见高踩低、极其势利的地方,眼见王珠不讨皇帝欢心,宫女太监们不像以前那么殷勤,王珠的日子也渐渐不好过起来,这时她就越发想逃离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