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前幕后
10230100000041

第41章 文臣武将 (2)

一个人之所以撒谎,是因为撒谎能带来好处,但每个人在第一次撒谎时,都是战战兢兢、忐忑不安的,倘若第一次撒谎败露,得到了严厉的处罚,那他日后撒谎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因为有前车之鉴。但是倘若没有受到任何处罚,那么在侥幸过关之余,胆子自然会越来越大。可以说第一次撒谎带着极大的试探性,裴延龄正是通过第一次试探,了解到自己撒谎不会令德宗生气,更没有任何惩罚,于是变本加厉地拍马奉迎。

裴延龄是河中河东人(今山西省永济县),安史之乱结束后任过太常博士。在奸相卢杞当权期间,二人臭味相投,很快就升为膳部员外郎和集贤院直学士。德宗登基后,裴延龄又升为司农少卿。史书中对他的评价是:“延龄资苛刻,又劫于利,专剥下附上,肆骋谲怪。其进对,皆他人莫敢言,而延龄言之不疑,亦人之所未闻者。帝颇知其诈,但以其不隐,欲闻外事,故断用不疑。”很明显,裴延龄这个人是个马屁精,在德宗面前是一套,一转脸就马上变成另外一个人,对下属苛刻狠毒。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尽管知道他为人奸诈,德宗却仍然对其非常信任,让他担任着高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德宗是否有其他的目的呢?

我们知道,一个人之所以撒谎,是因为撒谎能带来好处,但每个人在第一次撒谎时,都是战战兢兢、忐忑不安的,怀有极大的试探性,倘若第一次撒谎败露,得到了严厉的处罚,那他日后撒谎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因为有前车之鉴。但是倘若没有受到任何处罚,那么在侥幸过关之余,胆子自然会越来越大。

裴延龄第一次撒谎的情形明显就是具有极大的试探性。当时,在京师附近有几顷苇地,裴延龄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上奏德宗,说:“在长安和咸阳之间有数百顷苇地,臣以为可以将其利用起来,作为内厩牧地。”

德宗一听非常高兴,马上就相信了,他当即兴致勃勃地询问宰相:“可有此事?”

宰相回答道:“臣不知此事,也从未听说京师附近有如此大面积的苇地,倘若果真有,属下的官员应该早就上奏陛下了。”

德宗将信将疑,似乎觉得宰相没有说真话,又问了好几个其他官员,结果众人都说没有。裴延龄当众撒谎欺瞒自己,这一下,德宗觉得下不来台了,于是他给自己解围说:“既然裴卿说有,也许真有也说不定,倘若消息是实,岂不浪费了几百顷好地?”说完,他派出一个使者,命其前往裴延龄所说的地址仔细勘察。

使者回来后报告说:“的确没有此事。”

德宗这才相信裴延龄在撒谎骗自己,不过他并没有恼怒,暗想:“裴延龄这么做的目的也无非是想讨朕的欢心,倘若将其治罪,免不了会有人认为小题大做。”于是他并没有治罪裴延龄,此事就不了了之了。不过,对裴延龄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信号,从此他就开始大胆地编造谎言,而且一次比一次厉害。

公元794年,德宗修建神龙佛祠,需要五十尺的木材。裴延龄抓住这个机会,马上禀报说:“臣听说在同州境内有一个山谷,里面的树木差不多都是八十尺,而且面积还不小。”

由于有了第一次的前车之鉴,德宗非常谨慎地问道:“朕听说开元年间建宫殿时,就无法在京畿(包括山西同州)一带找到一棵可用之材,如今可能可能出现如此异常的情况呢?”

裴延龄理直气壮地说:“这些异材瑰产到处都有,只不过要等待明君才会长出来,开元、天宝年间没有,那是因为没有明君。现在有,才说明现在的皇帝是明君。”

德宗听了这番话不禁沉默起来。开元盛世时的先祖玄宗皇帝当然是明君,裴延龄这么说无疑是在吹捧自己,但倘若自己坚持说附近没有良材,那岂不是承认自己不是明君?倘若不想承认自己并非明君,还必须默认同州有良材的事实。就这样,裴延龄再一次利用德宗的虚荣心,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说的谎话越离谱,就越是得到德宗的青睐。

德宗刚登基时,生活非常节俭,但在经历了“泾原之变”以后,他对钱财的占有欲猛然增大起来,似乎积攒的钱越多就越有安全感。裴延龄察觉到这一点后当即又上奏道:“朝廷仓库收藏的钱物多有失落,臣近日在粪土中拾得银钱十三万两,还有一百多万的布匹和杂货。既然这些钱物没有入帐,就应该马上移到仓库收藏,以供陛下支用。”

这个谎话可以说漏洞百出、不堪一击。布匹倘若已落入粪土之中,恐怕早已腐烂不堪,不可能再继续使用了,但德宗对此毫无怀疑,甚至还将几个提出疑义的官员治罪。由此可见,德宗缺乏最基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裴延龄撒谎的功夫也颇有功力、堪称一绝。

而裴延龄在编造了一笔意外之财之后,贪财的德宗必然会命他将这笔钱财交上来,不敢暴露真相的裴延龄只得加紧了对百姓的勒索和巧取豪夺。裴延龄的这种举动早已被一些正直的大臣所不齿,宰相张廷赏厌恶他的所作所为,曾上奏请求将其贬为昭应令。陆贽执政后,也反对由他掌管财赋。但德宗非常信任裴延龄,不仅没有批准陆贽的请求,反而将他斥责了一顿。

不过,裴延龄虽然撒谎成性,并以此得到了德宗的信任和重用,但他寿命不长,死得比较早,否则很难说他日后不会当上宰相。

其实对德宗来说,偶尔听听奉承话也无伤大雅,而且裴延龄的谎言也曾令他自己陷入了困境,比如那几百万的银子和布匹杂货。也许德宗当时就知道裴延龄在撒谎,于是将计就计,自己也得了不少好处。只不过,德宗的这种纵容行为除了让裴延龄更加大胆,让奸臣有机可乘之外,还让老百姓莫名其妙地受到了压榨,本已艰难的日子过得更加痛苦了。

能为帝师的道士

诗仙李白曾有一个梦想“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进则入世济民,退则修道成仙”,而这也是很多中国文人所期盼的完美结局,难度如此之高的事,没有几人能做到。然而有这么一个人,他以道士身份入仕,历经四朝,数次起落,最终成为有名的政治家,智慧的谋士,死后被封为太傅,如此一个传奇之人,究竟是谁呢?

倘若归纳一下唐朝历代君主的个性,德宗无疑会排在后几位。他猜忌心极强,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无力平衡各大臣之间的微妙关系,总之是极其缺乏政治手段。不过,尽管德宗如此无能,但唐朝江山也并没有迅速地衰败,惟一原因在于,他当朝期间不仅出现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而且这些人才还不止一个,李泌就是其中之一。

李泌生于公元722年,即唐玄宗开元十年。据《邺侯外传》中记载:李泌未出生时就出现了种种灵异,一是某位僧人曾预言他将来能为帝王师,二是他母亲周氏生产时非常顺利。李泌是家中的第三子,周氏生产前两个孩子时非常辛苦,整日觉得困乏疲惫,浑身不舒服,唯独生李泌时什么事都没有,异常顺利,所以李泌出生后,小名就叫顺。纵观李泌一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个性格迥异的皇帝,却一直备受盛宠,不像其他的权臣一般晚景凄凉,他到底有什么才华和秘诀呢?

这一切都得从李泌小时候说起。李泌家世代都很重视读书教育,他的父亲李承休拥有两万多卷藏书,并立下一个规矩:“不得让这些书出门,若有前来求读的人,只能在别院阅读,由李家提供饮食。”由于有了这个家规,李家的图书最后至少保留到李泌的儿子李繁的时候。一代文宗韩愈与李家交情颇深,他曾在《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中说:

“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伟哉群圣文,磊落载其腹。

行年余五十,出守数已六。京邑有旧庐,不容久食宿。

台阁多官员,无地寄一足。我虽官在朝,气势日局缩。

屡为丞相言,虽恳不见录。送行过泸水,东望不转目。

今子从之游,学问得所欲。”

这里的邺侯就是指的李繁,这首诗生动地说明了李家的藏书当时已天下闻名,甚至有人从京城远道前往借阅。

在这种家庭氛围下长大,李泌自然受益匪浅,而且他聪明过人,书只需看一遍就能背。公元728年,唐玄宗搞了个聚会,大宴天下文士,并令儒、道、释三教开坛辩论,李泌姑姑家的孩子——九岁的李俶也穿着儒生的衣服,在台上一本正经地和大人们高谈阔论。玄宗见了觉得很是有趣,马上单独召见他,结果李俶谦虚地说:“臣不算什么,我舅舅家的顺弟比我小两岁,但他聪明得多。”玄宗闻言立刻派人把李泌抱进宫中。

李泌进宫时,玄宗正和张说在下围棋,张说是当时才华横溢的名诗人,被称为“燕许大手笔”。玄宗一见到李泌,就高兴地夸道:“这孩子仪态家教真不错。”说完回头对着张说:“你出题考考他,看水平到底如何?”

张说便指着棋盘说:“我们就以‘方圆动静’四字为题作诗。这样吧,我先来,留一点时间给你思考。方如棋局,圆如棋子,动如棋生,静如棋死。”说完他看向李泌,见其仍未开口,又提示道:“你也可以从‘棋’上来思考,但若能不提棋字,才显得更高明。”

李泌张口就说:“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也就是说,行义时方正,用智时圆通,在宁静中适意,在必要时却可以逞才报国,扬名天下,一如龙飞九天,能说出这个道理,必须是深得道家真义之后才能领悟出来的,很多人稀里糊涂地活了一辈子,都不可能明白,而七岁的小李泌居然能说出来,着实令人称叹。

这两首小诗都是即兴之作,两相对比之下,李泌的作品在立意方面远超五十多岁的文坛权威张说。玄宗大喜过望,马上拉着小李泌的手搂进自己怀里,并让太监们赶紧拿糕点水果过来。张说见龙颜大悦,也立刻道贺说:“我朝有这样的神童,实在是国之祥瑞啊!”后来,玄宗不仅给了李家很多赏赐,还常令他和太子李亨一起学习玩耍,所以,后来成为唐肃宗的李亨和李泌的关系也非常好。

李泌声名大噪之后,还曾当面批评过名相张九龄,不该只喜欢重视“软美者”,让张九龄佩服得连呼他为“小友”。十七岁时,意气风发的李泌又写下一首长诗: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平生志气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这首诗狂放桀骜,大有李白傲然之风,而且我们不难看出,十七岁的李泌就已为自己定下了明确的人生规划,要么学道成仙,要么建功立业。事实上,李泌此后的一切经历也确实是在这两条道路上来回徘徊。

然而,此诗在广为流传之后,张九龄不仅不喜,反而郑重告诫他:“早得美名,必有所折。宜自韬晦,斯尽善矣。藏器于身,古人所重,况童子耶!但当为诗以赏风景,咏古贤,勿自扬己为妙。”这番话犹如当空一道惊雷,炸醒了年少出名的李泌,聪明如他马上意识到“过刚易折、祸从口出”等道理,于是大哭着向张九龄拜谢,并承诺以后不会再如此行事。

玄宗在位时,李泌就得到他的重视,令待诏翰林,东宫供奉,但后来遭到杨国忠的嫉恨,被派往蕲春郡(今湖北省蕲春县)。没过多久,李泌索性脱离官府,潜入山中开始修道。

在学道期间,李泌很吃了一些苦。一天夜晚,他被进入山中的贼寇所害,抛下深谷,若不是谷中的枯叶十分厚密,李泌差一点儿就被摔死了。经过一番休整,他才攀援而出,保住一条小命。经过多年的修行,天资聪颖的李泌在道术上很有成就,据说他能多年不吃饭,也就是道家常说的“辟谷”,而且身轻如燕,手指能够发出一股气吹灭烛火,有点类似金庸小说中的“一阳指”。总之,李泌的这些养生方法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道教后辈们纷纷效仿。

唐肃宗初登大宝后,便召李泌入宫做宰相,因为他当时的处境相当狼狈。唐玄宗已远避四川,半壁江山又落入安禄山之手,自己这个皇位到底能坐多久,心里实在没底。不过,李泌非常坚决地推辞了宰相之位,只肯以白衣身份协助,唐肃宗拗不过他,最后只能同意。

李泌认为叛军不会猖獗太久,原因有两点:一是参与叛乱的大部分为异族人,华人寥寥,这说明叛乱并未得到中原人的支持;二是叛军将掠夺的财物如数送回自己的老巢范阳,说明叛军根本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大略。

接着,李泌迅速制定了平叛方略,将叛军一网打尽,永绝后患。肃宗起初认可这个方案,但后来他急功近利,坚持先收复长安,结果叛军逃回河北,形成割据局面,为后世留下祸患。不过,无论如何,这天下暂时是太平了,此后,但凡国家大事,肃宗都会先咨询李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