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追随内心
10217800000028

第28章 卷土重来 (4)

公关主管特丽·普雷斯(Terry Press)是迪士尼公司的关键人物之一,她对《玩具总动员》热情满满,认为这部影片一定会轰动一时。特丽告诉迈克尔·奥维兹,《玩具总动员》在美国国内就能突破1.5亿美元票房。对此,奥维兹付诸一笑。特丽也和迪士尼负责给予电影中的玩具和其他产品销售许可的主管争执过。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迪士尼玩具商竟然说他们“不知道”《玩具总动员》!而影片中的一些玩具形象,比如土豆头先生和绿色士兵都是现成的玩具,并不是迪士尼的专属设计,迪士尼的高管也为此耿耿于怀。出于种种原因,他们也不着急把伍迪和巴斯光年塞满商店的货架。电影眼看就要上映了,迪士尼几乎还没有推出一款关于影片的玩具。

迪士尼的销售主管迪克·库克(Dick Cook)是唯一看好影片的人,他筹集了1亿美元为影片作宣传。大部分钱都来自像汉堡王和菲多利公司等合作伙伴,这些企业赞助推广了电影的衍生产品。

史蒂夫·乔布斯对迪士尼的市场运作能力顿生敬畏。

1亿美元!

迪士尼的高层不喜欢这部电影,但却能投入这么多钱!

这时距离埃德温制作出第一部粗糙的动画电影已经过去整整23年了。现在,他终于可以看到为之奋斗的职业梦想就要成真。

为了亲眼目睹《玩具总动员》在11月22日的全球首映,埃德温和他最小的儿子(他有3个儿子)、小女儿以及帕姆·克尔温飞赴洛杉矶。他们很早就到了船长剧院。狗仔队已经在那里严阵以待,苦苦守候为伍迪配音的汤姆·汉克斯(Tom Hanks)以及为巴斯光年配音的蒂姆·艾伦(Tim Allen)。

埃德温他们走过拐角,来到最近的一家汉堡王。这家快餐连锁店充满《玩具总动员》里的小玩意儿,给孩子的饮料杯上也都画着巴斯光年和伍迪。这一切深深地打动了他们,那种创造这一切辉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们之前就知道这些宣传手段,也对此赞叹不已,但亲眼看到小孩七嘴八舌地议论动画人物,他们还是感到兴奋不已,仿佛置身梦境。

“我们惊得呆若木鸡,嘴里只会说‘天呐’。”帕姆回忆道。

《玩具总动员》在船长剧院首映,第二天晚上史蒂夫·乔布斯也举行了自己的“首映”,私下里会晤接待了他很重视的那些硅谷科技巨头。他以独有的方式发出信号:自己东山再起了。

“我们把那场派对主题称为‘苹果公司并非侥幸成功’。”帕姆·克尔温回忆道。

皮克斯在旧金山租下了一个装饰华美的巨大电影院摄政剧院,该剧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前。剧院外凸出的招牌旁安装了强弧光灯,还有一组电视摄像机。当甲骨文公司的拉里·埃利森、英特尔公司的安迪·格鲁夫、Sun的斯科特·麦克尼利等贵宾走进剧院时,旁边就会有人给他们拍照,尽管只是装装样子,但让人觉得这待遇就跟好莱坞明星一模一样,就像前一天晚上电影真正首映时,真正的狗仔队忙着给真正的明星拍照(汤姆·汉克斯和蒂姆·艾伦)一样。但是对这些计算机业巨擘来说,他们可不会细究这些,这样的排场已经跟好莱坞差不多了,而且似乎很风光。

阿尔维也走进了影院。他穿过一列身着燕尾服、排队领取免费爆米花的宾客,找到自己的位子坐下。尽管史蒂夫并不欢迎他,但阿尔维仍然是埃德温以及其他皮克斯高管的密友和知己,他们想和阿尔维一起分享这一特别时刻。

阿尔维如痴如醉地欣赏这部电影。“20年来我们一直梦想着这一刻,”他当时这样想道,“但比我们预想的时间晚了17年才得以实现。”

电影结束后,观众纷纷站起来鼓掌致敬。史蒂夫站起来向人群致意,镁光灯下,他神采飞扬。

“史蒂夫自此重回舞台中央,而且他只想一人独享这荣誉时刻,”《福布斯》杂志记者朱莉·皮塔(Julie Pitta)回忆道,“整个硅谷都满怀敬意地目睹他重登舞台,这是他一个人的舞台,他绝不会愿意同约翰·拉赛特一起分享。约翰被刻意安排在了幕后。”

史蒂夫一味突出自己,忽略导演和其他主创人员的贡献,连迪士尼高管都看得目瞪口呆。史蒂夫虽然是好莱坞的新人,可他俨然已经掌握了这一行的两大要诀:如何邀功和如何抢镜。

派对在影院两个街区外的一幢华丽的大楼里举行。这座建筑是大师伯纳德·梅贝克(Bernard Maybeck)的作品,在20世纪20年代曾是凯迪拉克汽车的展示厅,但早已废弃不用。迪士尼负责筹办派对的工作人员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把这处破败的场地装饰一新,好像在为奇幻电影布置摄影棚,而且还准备了各种精美的食物。

邀请函上对着装的要求是“休闲礼服”,这其实是考虑到硅谷人大多蔑视繁文缛节,厌恶虚伪矫饰,这种着装要求给了他们更多的选择空间。斯图尔特·艾尔索普穿着蓝色牛仔裤和西装外套亮相,为了配合派对的气氛,特意配有白衬衫、红领结和一条红色腰带。斯图尔特在华丽的立柱旁晃悠,突然瞥见斯科特·麦克尼利竟然和他一样的打扮。《财富》杂志记者布伦特·施莱德(Brent Schlender)的打扮“更胜一筹”,他身穿一条花里胡哨的格子高尔夫裤,看起来俗不可耐。

就像小国的国王加冕仪式,总统自己不到场,却派他的副总统或第一夫人出席一样,迈克尔·艾森纳并没有大驾光临,只有他的代表迈克尔·奥维兹现身。

劳伦妮3个月前刚刚生下第二个孩子,可是她依然很苗条。她身着黑色晚礼服,尽显麦色的皮肤和娇美的身段,有一种健康的美,金黄色的头发披在背后,显得更加光彩照人。斯科特·麦克尼利的妻子安妮也在现场。她也刚刚做妈妈,但却一脸疲态。尽管如此,她还是尽职尽责地扮演着自己董事长太太的角色。

拉里·埃利森的女伴是一位不知名的金发美女,然而拉里好像只对自己的好朋友史蒂夫·乔布斯感兴趣。整场派对他都站在史蒂夫旁边,帮着招呼客人,那架势像极了婚宴上的新郎、新娘。史蒂夫穿着高雅的燕尾服,里面搭配了一件米色礼服背心,这就是他心目中对“休闲礼服”的定义。

业内资深专家斯图尔特·艾尔索普一向都以“宫廷小丑”的角色而闻名。他清醒的时候如此,几杯黄汤下肚,更是无法无天。借着迪士尼的免费酒水,他很快就有了几分醉意,把规矩、礼貌忘得一干二净。他径直走向史蒂夫和拉里,说道:

“你们听过我的混蛋理论吗?”

“没有。”拉里回答道。

“你们看看那些大公司,如果现任老板还是公司创始者的话,那他绝对是个混蛋。”

拉里想了一会儿。

“你的意思是,我是混蛋?”他问道,语带惊讶,倒不显愤怒。

“我的混蛋可没有贬义。”斯图尔特答道,非常得意自己戏弄了一位亿万富翁。

《玩具总动员》在电影评论界得到一片褒奖,而且上映第一个周末在美国收获2900万美元的票房,成绩着实不俗。

11月29日清晨,埃德温和帕姆在旧金山市中心的罗伯特森-史蒂芬斯公司碰头。那是皮克斯的投资银行。随后两人乘坐电梯到达交易室,交易室里布满了电脑和电话线,一群训练有素的年轻人端坐在操作台前聚精会神地工作着。银行的工作人员已经摆好了桌子等待他们,上面还用玻璃杯盛好了史蒂夫最爱的饮料——欧瓦拉胡萝卜汁。(史蒂夫疯狂喜欢这一品牌的有机蔬果汁和水果奶昔,在办公室的冰箱里塞满了这种饮料,他甚至还成了欧瓦拉饮料公司老总的朋友和私人顾问。当欧瓦拉公司遭遇危机——一个儿童在饮用欧瓦拉纯天然未经消毒的苹果汁死亡后,欧瓦拉公司的总裁立即求助于史蒂夫,向他询问处理危机的办法。)

皮克斯的股票预计在加利福尼亚时间早晨7点开盘,这比纽约市场开盘晚了一个半小时。7点还差几分时,走廊里传来史蒂夫匆匆的脚步声,他以无比夸张的姿态出现在大家面前。

原定计划是以相对较低的每股12~14美元开盘。首席财务官劳伦斯·莱维认为应该采取保守的开盘价,但是史蒂夫想冒险,想把价格抬高。在史蒂夫的坚持下,罗伯特森-史蒂芬斯公司把开盘价定为每股22美元。现在,就让市场来决定谁对谁错吧。

到了7点整,电话操作台的灯闪个不停,似乎人人都想买皮克斯的股票。在前半个小时里,股票价格从每股22美元一路飙升到每股49美元。

三巨头互相望了一眼,心里默默地把股票价格和自己持有的股票数乘了一下。“我们顿时呆若木鸡。”帕姆·克尔温回忆道。

史蒂夫·乔布斯的身价达到近15亿美元。

史蒂夫对皮克斯公司有三大贡献,到1996年年初时他已经完成了其中两件。首先,尽管面对无法确定的未来,史蒂夫仍然锲而不舍地斗争了近10年,大胆投资公司,直到最后取得经济上的成功。“如果按正常标准来看,皮克斯失败了9次,”阿尔维回忆道,“但是史蒂夫不甘心失败,不断地开出支票投资。其实他随时可以把我们公司卖给其他人,可他仍然努力奋斗,想把自己损失的5000万美元挣回来。”贺曼公司也觊觎过皮克斯。1994年,史蒂夫想把公司卖给微软,微软此前刚刚收购了阿尔维的新公司,还聘请阿尔维做公司的研究人员。但是谁也不愿意为史蒂夫堵这个漏洞,不愿意让他全身而退。史蒂夫只能不顾一切地咬牙坚持。史蒂夫有个嗜好,那就是临时变卦,为了更好的条件抛弃手头不错的交易,这种嗜好通常都是致命的。就因为史蒂夫冥顽不灵,许多NeXT和皮克斯亟须的交易都毁在了他的手里。不过到了最后,史蒂夫的性格缺陷反而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阿尔维称史蒂夫是“误打误撞”,史蒂夫几乎也向《财富》杂志的布伦特·施莱德坦承了这一点。“如果1986年就知道皮克斯会花掉那么多钱的话,我真怀疑自己还会不会买下这家公司。”史蒂夫说道。

史蒂夫对皮克斯的第二个巨大贡献是,在律师和银行家都不看好的前提下,决定让公司上市。他勇敢无畏的精神终于有了丰厚的回报。

没过多久,大家对皮克斯股票的投机热潮逐渐退去,股价从每股40多美元直线下滑到了每股20多美元。尽管史蒂夫成为亿万富翁只是昙花一现,但勉强也算挤入这一行列了。皮克斯公开发行股票获利1.32亿美元,公司自己拿了1.23亿美元(投资银行家得到剩余的900万美元)。这意味着皮克斯从负债4700万美元变成盈余7600万美元。

既然在票房和财务方面取得了双丰收,史蒂夫着手准备为皮克斯作出第三个无可比拟的贡献。他打电话给迪士尼,表示要重新商量合作条件。

迪士尼和皮克斯在1991年签订的协议严重偏向迪士尼一方,其实这也没什么奇怪的。众所皆知,迪士尼的高层向来在谈判中雷厉风行,气势逼人,总会要求与协议的另一方建立不平等的“主仆”关系。

现在,史蒂夫想寻求平等的关系,而且他有勇气坚持下去。

史蒂夫准备和迈克尔·艾森纳商谈时,心里有3个目标。皮克斯今后制作电影时,史蒂夫想让皮克斯和迪士尼各承担一半制作成本,同时也想平分电影带来的收益。史蒂夫想让皮克斯自己主宰电影的制作。他还特别要求宣传时两家公司必须平起平坐,在海报、广告和视频播放器上,皮克斯的标志得和迪士尼的一样大。史蒂夫明白,如果让皮克斯的标志深入人心,受到家长和孩子的喜爱,那么一定会带来无限商机,推动影片衍生商品的销售,帮助皮克斯获利。史蒂夫意识到,皮克斯的标志就像苹果公司的标志或者迪士尼的标志一样,都可以成为流行文化的象征,这可比票房收入有更多的经济利益。

史蒂夫约迈克尔·艾森纳一起共进午餐。

听到史蒂夫提出的要求,艾森纳震惊了。

“史蒂夫列出自己的条件时,迪士尼觉得他简直无法无天。”帕姆·克尔温回忆道。

迪士尼高层不够尊重史蒂夫。史蒂夫是电影行业的新手,就算他在自己的行业内有一席之地,可是迪士尼对此也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好莱坞要比硅谷苛刻得多。在电影行业,每天都得为了生存而惨烈地斗争,而在科技行业,微不足道的成绩就能在华尔街赢得丰厚的回报。

双方的文化差异既明显又滑稽。强硬的好莱坞公司觉得,尽管史蒂夫的言谈举止中竭力希望表现与20世纪60年代的反文化精神和禅宗理念的关系,但这些不过是逢场作戏。他们能一眼看透史蒂夫的本质。“所有那些素食主义者的破烂玩意儿,全都是面具,不过是为了掩盖残酷无情的真实面目”。迪士尼公司曾与史蒂夫一起工作的一位高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