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追随内心
10217800000029

第29章 卷土重来 (5)

虽然史蒂夫没给迪士尼留下好印象,但是迪士尼却十分敬重和尊崇约翰·拉塞特。迪士尼的动画师都表示约翰可以成为下一个华特·迪士尼。迪士尼高层发现自己太小瞧《玩具总动员》了。这部电影在假期上映时场场爆满,最后美国国内票房高达1.6亿美元。无论从哪一种标准来看,这都是非常出色的成绩,况且制作这部电影只用了2700万美元,因此就更值得夸耀了。迪士尼赶紧生产巴斯光年和伍迪的玩具,但仍然赶不及在圣诞节购物狂潮前铺货。迪士尼位居高职的内部人士称,公司丧失了卖出价值“数亿美元”玩具的大好机会。“我们做出了一些商品,但离实际需求还差很多”。

艾森纳知道约翰·拉赛特是能下金蛋的鹅,但这个宝贝在史蒂夫手上。

在史蒂夫的运作下,公司一上市,约翰就迅速成为百万富翁。更重要的是,在皮克斯,约翰有自己的小王国,他就是那里的王储。他可以按自己的设想做事,挑选自己想要的人。如果约翰跟的是迪士尼,他今天可能只是优秀的动画师。

在重要时刻,约翰就是史蒂夫的王牌。史蒂夫·乔布斯提出要绝对平等地合作,迈克尔·艾森纳听完勃然大怒,拒不同意。史蒂夫立刻威胁说,如果迪士尼不能答应这个条件,皮克斯在完成合约中规定的剩下两部电影后,将与其他工作室合作。约翰与迪士尼签订的7年合约还有3年到期。约满之后,皮克斯可以随心所欲地与任何工作室合作,甚至包括艾森纳的头号劲敌——梦工厂的杰弗里·卡森伯格。

史蒂夫作风强硬,不好说话,而劳伦斯·莱维为人圆滑,做事老练。与迪士尼谈判时,他和史蒂夫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种策略竟然奏效了。

迈克尔·艾森纳让步了。史蒂夫拿到了他想要的:绝对平等的合作关系和同等的地位。皮克斯同意在10年时间里为迪士尼再制作5部标准长度电影。约翰·拉赛特可以自由地创作自己想要的电影,不受他人干涉,皮克斯的其他后起之秀只要能拍摄出卖座电影,他们未来的电影创作也可以全由自己说了算。

迪士尼作出这么大的让步,让好莱坞业内人士非常震惊。史蒂夫谈判桌上的对手是美国商界最令人望而生畏的角色,但他赢了。皮克斯的高管都对史蒂夫的勇气和魄力赞叹不已,感谢他作出的贡献。“迪士尼绝不会这样对待一个小公司,皮克斯是个例外,”帕姆·克尔温回忆道,“这都是因为有了史蒂夫,多亏了他,皮克斯才有了今天。他功不可没。”正是因为当初史蒂夫坚持让公司上市,才让他有足够的底气对抗迪士尼公司。回想起这一切,拉尔夫·古根海姆不由感叹道:“史蒂夫的确很有战略眼光,他能预见事情发展的方向,为各种可能性作好准备。”

史蒂夫为皮克斯打理财务、谈判协调、制定战略,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家也钦佩他的优点和所作的贡献。但史蒂夫越来越多地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以及创作工作,这引起了大家极大的不满。皮克斯人认为这是对自己工作的无礼干涉,在这些方面,他们不需要史蒂夫。

“史蒂夫想夺过管理大权,整个公司都愁云惨淡,”帕姆·克尔温回忆道,“奇怪的是,史蒂夫强大的魅力在皮克斯根本不起作用,在这里他不能随心所欲地颠倒黑白。我们都是大人了,不会轻易上他的当。”

史蒂夫从NeXT调来自己人去皮克斯。到了皮克斯,这位“空降”的经理百思不得其解。“我不明白,”他说道,“在NeXT,史蒂夫说‘跳’,我们会问‘跳多高’,而在皮克斯,人们只会嘀咕一声‘史蒂夫又来了’。”

每周五,史蒂夫都会召集皮克斯全体员工在公司的餐厅开会。人太多了,有些人只好站到走廊去听史蒂夫作报告。尽管史蒂夫费尽心机,希望能够通过演讲来强化自己的领导,但皮克斯人还是衷心地拥护约翰·拉赛特。“史蒂夫使尽浑身解数,可大家还是不为所动,”拉尔夫·古根海姆说道,“很容易就能看出,史蒂夫不愿意与约翰共享这个舞台,但偏偏他们俩又都是喜欢在聚光灯下生活的人。因此这逐渐演变成一场角逐,看谁的基因更强大,谁能够塑造这个公司的文化。”

史蒂夫步步紧逼,怀中这只会下金蛋的鹅也有可能飞走。

幸运的是,无论史蒂夫做什么,他都无法改变皮克斯,这里处处都有约翰的影子。皮克斯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既是艺术家扎根、开垦的沃土,又是青少年嬉戏玩乐的活动室。这里早上练瑜伽,中午打太极,晚上玩纸牌。只有约翰才能想出开办“皮克斯大学”这样稀奇古怪的点子。“皮克斯大学”其实是针对新员工的为期3个月的培训班,它的毕业典礼简直让人匪夷所思。学员们身着奇装异服,要么就是集体带上大帽子,要么就是清一色拉拉队队员打扮,他们在过道里倒着游行,约翰准备的毕业典礼演说也是倒着念。

约翰搞怪的性格让公司文化丰富多彩,他编故事的功力也十分精湛,他的才华让所有人折服,让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地紧紧跟随他。史蒂夫拥有皮克斯,然而它却真正属于约翰和埃德温,因为只有这两人能够得到皮克斯中坚力量——博士工程师们的敬佩和爱戴。

“史蒂夫在皮克斯的地位与在其他地方不同,因为在这里,史蒂夫不是头号人物,”帕姆·克尔温评论道,“史蒂夫是苹果公司的标志,但在皮克斯他只是一个股东。技术是我们自己开发的,创意是约翰想出来的,史蒂夫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一次会议上,史蒂夫遭遇了在皮克斯“执政”最尴尬的时刻。当时,公司正打算在伯克利附近的仓储区爱莫利维尔修建新的公司园区,史蒂夫委托一位日本建筑师设计公司大楼。这位建筑师的设想是建造一座简单庄重的浇灌混凝土大楼,这种朴实无华正合史蒂夫心意。而约翰·拉赛特走的是欢快居家风。其他动画师的意见是,这种造型太严肃刻板了。史蒂夫接下来的一席话激起了千层浪,他告诉大家,整座大楼只有一个卫生间。400人的公司只有一个卫生间。他还补充道,这处卫生间将成为大家开会、讨论的主要场所。是的,不是餐厅,不是公司大堂,就是卫生间。

皮克斯的一名经理正处于哺乳期,她提出了反对意见。她认为目前公司所在的里士满角已经够糟了,而且每次从门厅走到女厕所都要花很长时间。为什么新总部还要变本加厉,把情况弄得更糟?

帕姆·克尔温也赞同这一反对意见。

史蒂夫顿时火冒三丈。他严厉斥责了那些经常去厕所的员工——尤其是女性员工。史蒂夫的语气尖酸、刻薄,满是怀疑。

现场一下子炸开了锅,包括约翰在内的所有人都反对史蒂夫的计划。

史蒂夫从勃然大怒转为悲痛地妥协。

“难道我连一件事都决定不了吗?”他说道。

会议中止了,约翰把史蒂夫带到一边,说服他向其他人道歉。

“争执不休是最愚蠢的,”帕姆·克尔温回忆道,“不过,那也是史蒂夫在这个公司唯一能掌控的事了——设计这栋大楼。”

1996年年末,史蒂夫虽然不情愿,但也只好接受动画工作室并不需要自己的事实。他明白了,自己不是约翰,也不会成为约翰。

史蒂夫必须找到新的途径施展精力,发挥创造力,满足他的自尊心。

他急切地想要做点别的事情。

1996年11月,史蒂夫的妹妹莫娜·辛普森出版了个人第三本小说《一个普通人》(A Regular Guy)。这本书几乎毫不掩饰、原原本本地再现了史蒂夫和他生命中几个女人的故事。小说描绘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大亨,他是个工作狂,同时对自己的爱人和年轻女儿的情感需求漠然处之。

读者和文学批评家还不知道新书是关于莫娜著名的哥哥时,就已经翘首期待她的新作了,因为莫娜的前两本小说《在别处》和《失去的父亲》(The Lost Father)让她一跃成为文坛明星。《人物》杂志登过莫娜的介绍,文学杂志《格兰塔》(Granta)也把莫娜列为20个美国40岁以下最佳作家之一。莫娜在哥伦比亚大学、巴德学院和纽约大学教书,同时还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奖学金和(美国)全国艺术基金会的拨款。莫娜嫁给了《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的创作者,生下了一个儿子,在圣塔莫尼卡和曼哈顿上西区购置了宅邸。

莫娜把自己的私人经历当做小说的素材。她先后出版了两本小说,记录了人生成长历程中母亲的严厉管教和父爱的缺失,所以她也自然而然地会提笔写一写哥哥。

莫娜写得很慢,写得一丝不苟。20世纪90年代,莫娜花了整整5年想重新捕捉史蒂夫在20世纪80年代感情世界的细节。莫娜住在伯克利附近时就已经走进了史蒂夫的世界,那时莫娜是自由撰稿人,靠给标新立异的媒体撰稿养活自己。

《一个普通人》问世之后,记者对莫娜围追堵截,想让她说说现实生活中的史蒂夫是否如书中所述,但是莫娜拒绝了,表示这么做对史蒂夫不公平。“书中有些真实的自传成分,但是我也有权虚构一些事情,而且我确实这么做了,”莫娜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这么说道,“我记得很多事情,但是不觉得有必要记得一清二楚。”

与此同时,《纽约时报》采访了史蒂夫,问他是否觉得被妹妹利用,或者觉得遭到妹妹的背叛。“当然不觉得,”史蒂夫不屑一顾地回答道,“这不过是本小说罢了。”记者又问史蒂夫,觉得自己和小说中的汤姆·欧文斯有几分相似?“差不多有25%吧。”史蒂夫回答道。

史蒂夫的朋友可不这么认为。为数不多的对史蒂夫了若指掌的人,都觉得小说主人公汤姆·欧文斯几乎就是史蒂夫的翻版。几乎书中所有的角色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而且都描述得非常准确。莫娜抓住了史蒂夫和他的女人——女儿、女儿的母亲以及女朋友身上情感和精神的精髓。她笔下的主人公是一个极其自恋的工作狂。他从来不给身边的女人足够的爱,直到他被贬出公司,才学会放低自己。莫娜甚至没有试图修改或掩饰那些真实的细节,书中的人物、地点和公司名都与原型非常相似。史蒂夫的女朋友克里斯蒂娜在书中成了“奥丽维亚”,女儿丽莎的名字变成了“简”,而斯卡利则被称为“鲁尼”。苹果公司在书中叫做“创世纪”,而“埃索多斯”影射的则是麦金塔电脑。“阿尔塔”就是帕洛阿尔托,维罗纳咖啡馆摇身一变成了“拿破仑咖啡厅”。史蒂夫父母收养的小女儿帕蒂在书中也出现,她的新名字是“珀妮”。

现实生活中,史蒂夫送了一辆特殊设计的小货车给女友的朋友加里·布里克林,此前加里只能靠轮椅前行。而在小说中,主人公汤姆也送了他女友的好友“诺亚·卡斯迪”一辆小货车。现实生活中,史蒂夫经常公开和美女打情骂俏,故意让克里斯蒂娜难堪,可是他一旦引起了那些女人的兴趣,就立刻收手。在书中,莫娜就安排了一个角色“朱莉”,她身上兼有那些女人的所有特质。

莫娜根本没有必要掩饰这些角色背后的原型,因为人们对史蒂夫的私生活基本上一无所知。1984年,迈克尔·莫里茨出版了《小王国》(The Little Kingdom),书中讲述了苹果公司的故事,同时也揭露了史蒂夫阴暗的一面。从那以后,史蒂夫再也没有和传记作家合作过,记者也只能写他公司的最新成就,而不能披露他的私生活。

文学评论家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一下《一个普通人》的创作过程中可能参考了史蒂夫的生活,对于这本小说的讨论主要还是集中在它的文学价值上(关于这点,看法不一)。一些报纸记者甚至很肯定地说,汤姆·欧文斯的原型是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两个人,尽管这种观点并不正确。

事实上,莫娜的书中有大段大段的描写都可以原封不动地作为她哥哥的自传。第一句就是如此:“他是个非常忙碌的人,每天忙得连厕所都来不及冲。”(在苹果公司的早期,情况就是如此。)史蒂夫的朋友和同事都肯定书中有一部分是绝对真实的,他们怀疑剩下的那部分应该也是如此。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主人公与一位16岁的处女发生了关系,事后他觉得有些内疚,可还是忍不住又犯了一次。大家都在猜测,这是虚构的情节呢?还是确有此事?

莫娜也不愿意透露小说的素材到底取自什么,但她还是对一位记者袒露了心迹。有一次,她在巴德学院的办公室接受了丽莎·皮卡瑞利的采访,这个记者想为一本计算机贸易的刊物写一篇关于史蒂夫的报道。莫娜告诉她,自己出版这本小说后,她与史蒂夫的关系就疏远了。史蒂夫偶尔还会给她打电话,但那是因为他本来就没什么亲人,和她保持联系才不至于失掉这份亲情,但史蒂夫觉得莫娜出卖了他。

媒体对《一个普通人》的关注很快就转移了。小说出版1个月后,史蒂夫·乔布斯再度成为媒体的焦点,但和这本书没有一点关系。

他即将重返苹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