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阴谋”
9903100000007

第7章 警惕“中国责任论”中的“红白脸”

第七章 警惕“中国责任论”中的“红白脸”

背后故事

“独秀论”只是西方某些舆论加给中国的一顶“桂冠”,其他“桂冠”还有人们比较熟悉的“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救世论”,等等。

立论千差万别,但意图都很接近,不过就是希望中国承担更多的责任,掏出更多的金钱。因此,在撰写批驳“独秀论”文章后,新华社相关评论组希望我再接再厉,继续批驳这些有损中国利益的观点。

时间紧迫,在思索几个钟头后,我写了篇名为《警惕“中国责任论”中的“红白脸”》的时评。所谓“时评”,在我看来,必须紧跟新闻事实,同时又要观点明确,但还不能太板着面孔讲道理。时评代表新华社的声音,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中国的声音。

所以,一般作为评论发出的新华社文章,西方媒体往往特别关注,并揣测其中隐含的意思。我就被外国媒体多次问及自己的一些评论,是否有某种政治暗示。很多时候,这也不过是他们的过度敏感。损害了中国利益,难道还不允许中国人反驳?

正文

金融危机发生后,某些西方国家的政要、媒体经常发表关于中国的言论,有“独秀”或“救世”之说,也有“责任”之论……林林总总,用词翻新。不过,不难发现,万变不离其宗的,还是强调所谓的“中国责任”。

冷静观察当前热炒的“中国责任论”风潮,人们可看到一红一白“两张脸”:唱红脸者夸大中国的经济表现,动辄将一些名不副实的高帽加诸中国,仿佛中国真成了世界经济的“救世主”;唱白脸者将国际金融危机归咎于全球失衡,又将失衡主因归到中国头上,由此要求中国“转变政策”,承担更多责任。

的确,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国力已今非昔比,很多国际重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国的参与,这是事实。但需要警惕的是,唱红脸者抛出高帽,溢美不断,主旨是“捧”,试图捧得你对号入座,然后提高“要价”,要求中国承担超出实际能力的“责任”。而白脸者主旨是“批”,提出难以自圆其说、与现实相悖的“立论”,借此占据所谓的道德“制高点”,然后发号施令。

正所谓“红脸白脸交相呼应,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西方人士和媒体之所以变换脸谱炒作“中国责任论”,其目的不外乎想借此转移视线、推卸责任、缓解压力和掩盖矛盾,在谋求本国利益的同时牵制中国的发展。归结起来,有着“殊途同归”的用意和心态。

第一,某些西方人士明“捧”实“压”。在他们看来,中国是最大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一枝独秀”,外汇储备高,应该承担起“更多重任”,甚至“拯救世界”。他们因此要求中国在贸易投资、气候变化、能源开发等诸多领域作出更多让步。

第二,某些西方人士借“批”卸责,试图模糊焦点,推脱自身责任。众所周知,此次金融危机肇始于发达国家,华尔街金融衍生品泛滥,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失灵,国际金融体系不合理,是危机之源。一些西方人士高唱“中国责任论”,不过是将矛头转向别人,掩盖、模糊危机的真正原因。同时,通过将矛盾引向中国,挑拨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第三,从根本上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国力不断提升,成为某些西方人士的心病。在冷战心态主导下,他们会通过各种手段渲染中国的责任,迫使中国承担超出其能力的责任,试图给中国的发展制造麻烦。

中国有句话叫“责任重于泰山”。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的国际社会成员,中国首先要办好自己的事,不给世界添麻烦。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也是对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负责。在此基础上,中国按照自身承受能力认真履行自己的国际责任,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金融新秩序。

本文发表于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