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皇权的战争
8889100000021

第21章 隋朝(3)

一日清晨,杨广入宫向父皇请安,恰好在回廊上与文帝的宠妃、风华绝代的宣华夫人不期而遇。好一个宣华夫人,真的是滑肤如凝脂,粉面似桃花,言语赛黄鹂,行走胜弱柳迎风,杨广不禁为之怦然心动。

第二天,杨广借口就近照顾卧病仁寿宫的父皇,而住进了近旁的太宝殿,他趁着宣华夫人独自如厕之际,蹑手蹑脚地跟随在后,一把抱住心中向往的丽人。宣华夫人是陈后主叔宝的妹妹,虽然国破家亡,却仍然保持着一份金枝玉叶的高洁与矜持,岂肯让杨广随意胡来,她大声叱责,奋力挣脱,没让这个好色之徒占到便宜。

病榻上奄奄一息的隋文帝,看见宣华夫人衣皱发乱、神色惊慌地跑回来,心想一定出了什么事,经一再追问,宣华夫人无奈地说出:“太子无礼!”隋文帝一听,不禁火冒三丈,怒骂道:“畜生!何足以托付大事,独孤误我啊!”说完,又一连声地命令身边的近臣柳述、元严道:“速召我儿来见!”并补充说:“是杨勇,不是杨广!”

深为独孤皇后生前所看重而偏心于杨广的尚书右仆射杨素听到了消息,急忙把情况告知了太子杨广,两人合谋,召来了将去给杨勇传信的柳述和元严,篡改了他们手中的诏书,并暗地里把他们两人逮捕入狱。然后又派左庶子张衡到仁寿宫侍候病中的文帝,在杨广的授意下,张衡在文帝的汤药中投下了毒药,毒死了隋文帝。

宣华夫人听到隋文帝驾崩的消息顿时战栗失色,心想:自己的保护伞已倒,曾被自己得罪的杨广一定不会放过我。当天薄暮时分,杨广派人送来一只锦盒,宣华夫人以为是让她自尽的鸩毒,迟迟不敢打开。经不住使者的一再催请,她双手颤抖地打开锦盒,里面竟是盛着一个五彩丝线编成的“同心结”,宣华夫人明白了杨广的心意,宫人们纷纷向她道喜,她自己的心情却杂乱如麻。

这时,太子杨广已经在猩红宫灯的引导下,悄悄前来会宣华夫人,宫女们连扶带拽地把她簇拥到太子面前,一个是色迷迷地急不可待,一个则愤恨、羞怯交集于心。但迫于时势,宣华夫人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女子又能如何反抗呢?她无奈地匍匐在地,低声唤了一声:“万岁。”当天夜里,父皇新丧的杨广就在宣华夫人宫中度过了销魂的一宿。

第二天举哀发丧,丧事完毕,太子杨广换上冕服即位而为隋炀帝,萧妃自然也就升为了皇后,印证了袁天纲说她将“母仪天下”的预言。这时杨广是36岁,萧皇后才24岁。隋炀帝觊觎已久的皇位终于到手,再也没有谁能约束他了,因此就彻底露出他贪欢好色的本来面目。萧皇后已与他做了十余年夫妻,新鲜感早已消失,而费尽心机才到手的宣华夫人则更能刺激他的胃口。因此,他每日下朝以后,便泡在宣华宫中寻欢作乐,把个同舟共渡十余年的萧皇后冷落一旁。萧皇后知道后,大怒:“刚当上皇帝就这么好淫,以后天下女人都要被你淫遍。”萧皇后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她利用皇后的权力逼迫宣华夫人迁往偏僻的仙都宫,断绝了她与炀帝的来往。

自从宣华夫人远离后,为她所迷的隋炀帝怅然若失,郁郁寡欢,脾气也越来越暴躁,根本不理睬萧皇后。萧皇后见此情景,知道采取这种强行隔离政策并不能唤回炀帝的心,不如索性成全他们,自己也能讨得炀帝的欢心,反正自己的皇后宝座是谁也占不去的。于是,她诚恳地对炀帝说:“妾因笃念夫妻之情,才劝陛下遣去宣华夫人;不料陛下如此眷恋,倒把妾看作是妒妇而不可理喻,是妾求亲而反疏也。不如传旨,召宣华夫人入宫,朝夕以慰圣怀,妾也能分享陛下之欢颜。”

隋炀帝听后大喜,派快马前往仙都宫宣召宣华夫人。使者回来时,没召来宣华夫人,却带回夫人所写“长相思”词一阕:

红已稀,绿已稀,多谢春风著地吹,残花离上枝。得宠疑,失宠疑,想象为欢能几时,怕添新别离。

隋炀帝看了以后,明白宣华夫人是心中顾忌萧皇后,同时也想乘机绝断与自己的关系,以明旧志。他当然不会就此罢手,当即依韵和词一阂:

雨不稀,露不稀,愿化春风日夕吹,种成千万枝。思何疑,爱何疑,一日为欢十二时,谁能生死离。

他的垂施雨露、图慕恩爱之情跃然纸上,又遣快马送往仙都宫。

难辞炀帝的执著之情,宣华夫人只得重施脂粉,再画娥眉,乘坐炀帝派来的七香车再入宫来。说不尽的朝欢暮乐,道不完的男欢女爱,可惜美景不长,半年之后,宣华夫人一病不起,命归西天。

2.纵情声色,宫女遭殃

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荒淫奢侈的帝王不乏其人,而隋炀帝杨广可以说是到了极致。

炀帝自宣华夫人去世后,伤心欲绝,整天长吁短叹,再也打不起精神。萧皇后见状劝解道:“宣华虽死,何不更选佳者,天下之大,难道就没有国色天香的丽人么?”

一语惊醒了沉醉于旧梦中的隋炀帝,他对宣华夫人的怀念反正是在色不在情,只要另有美人填补,他便可以忘却伤心。于是他一面下诏广征天下美女,一面派宇文消总管营建东都洛阳,先建显仁宫,后修西苑,广泛搜罗海内外奇材异石,佳木珍草充实其中,准备安置好美女后,他便可以在那里尽享人间乐趣了。

在他当晋王时,为了夺嫡东宫,就矫情伪饰,刻苦朴素压抑自己以邀声誉。一旦他当上皇帝,就伪装尽去,毫无顾忌。在隋后宫原来8000人的基础上,又扩充15000人,每年还定期去民间选美,大的18岁,小的十二三岁不等。

这些宫女分别在洛阳、长安,各置一小馆,杨广每天轮流做主人,与宫女饮酒取乐,不理政事;出游时,把宫中美女置于船上,每两人置一小屋,隔以帷幔,杨广每天就在这些美女中穿梭般地鬼混不息。精力不支,就命人制丹药以壮阳,这是一种以雄黄为基础的化学制品,对人体极为有害,但杨广离不了它,每天喝酒、服淫药不止,身体大坏。

俗话说:“家花不如野花香。”萧皇后纵然有天仙般的美貌,但隋炀帝早已司空见惯,不以为奇了,所以一心征选新的美女入宫。而萧皇后深知这个风流的皇帝丈夫,不会像他父亲那样容易就范,自己也不具备独孤皇后那样的专制本事,皇帝拥有三宫六院、成群嫔妃又素有古制;因此只好放宽心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随机识趣了。其实,不能不说萧皇后这是明智的举措,位极至尊的皇帝反正也管不了,不去惹他反而保全了自己。正因为萧皇后的忍让大度,所以沉湎于酒色的隋炀帝对她一直十分礼敬,自己享乐也不忘了萧皇后。

西苑的十六院已建成,但尚且缺少美女主持其中,于是隋炀帝与萧皇后一道,从应征而来的天下美女中,选出品端貌妍的16人,封作四品夫人,分别主持各院,这十六院分别是:景明院、迎晖院、栖鸾院、晨光院、明霞院、翠华院、文安院、积珍院、影纹院、仪凤院、仁智院、清修院、宝林院、和明院、绮阴院和降阳院;接着又选出320名美女学习吹弹歌舞;次一等的则分为十人一组,分配到各处亭台楼榭充当职役。

隋炀帝偕同萧皇后在西苑的湖面上泛舟,在亭榭里赏花,在海山殿上饮宴并欣赏歌舞,在嫩草如茵的草坪上驰马追逐嬉戏,其乐融融,惹人羡煞。然而,待到华灯初上时,十六院的女主人,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由宫女簇拥着站在院门前由炀帝挑选,炀帝与萧皇后同辇浏览,炀帝看到中意的便下辇到该院留宿,与该院主人欢度良宵;这时,萧皇后就独自乘辇知趣地走开,回到海山殿独守空帏。

玩腻了十六院,隋炀帝又命人建造了一座精巧别致的“迷楼”,楼内分为四阁,分别为“散春愁”、“醉忘归”、“夜酣香”、“追秋月”;更选三千童贞女子轮番入阁值夜,隋炀帝任意寝宿,真可谓是日日新婚、夜夜洞房,乐不可支,把一切军国大事,尽抛脑后。萧皇后对此实在是看不过去了,就作了一篇“述志赋”,婉转地劝规皇夫有所节制、用心国政,然而一点效果也没有。

在洛阳郊外的西苑之中,隋炀帝极尽奢华淫乐之能事,设置了诸如“如意车”、“神秘镜”、“长枕大被”、“剪彩为花”多穷奢极欲的花招。

“如意车”外表看来只不过是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而已,里面的装置却大有文章。车篷上悬有许多精巧无比的金铃和玉片,车行时叮咚有声,仿佛仙乐一般;车内安有宽大舒适的床榻,隋炀帝可以和宫女们在车中为所欲为;四周张以绫罗帏幔,上面绣着活灵活现的龙凤,既能装饰车马,又能遮掩住车内的小天地,不必担心春光外泄。

其实春光外泄也无所谓,像隋炀帝那样大权在握又极贪淫乐的人,根本不在乎什么羞耻,甚至还带有一份浓烈的“暴露癖”,不但想炫耀自己的权势、财物,也想好好地展示自己的艳遇,甚至赤裸裸的身体。

“神秘镜”就是这种暴露心态下应运而生的产品。当时用的镜子还是铜镜,隋炀帝命人铸造了一些六尺见方的大铜板,打磨得极其平整光亮,然后悬挂在寝宫的四周,每当与宫人缠绵于床笫之际,大铜镜中就一览无余地映照出他们的淫乐之形,如此取乐,可谓荒淫至极。

至于“长枕大被”则是萧后想出来的花样,她根据寺院禅床的灵感,命人制作了一个硕大的床,再配以异常宽大的被褥和枕头,一夜可容数十美女与隋炀帝同寝,隋炀帝辗转美女之间,左右逢源,像是蝴蝶旋飞于百花丛中一般,乐不可言。

更妙的还有“剪彩为花”一项,因为秋冬时草木凋零、园中萧瑟,隋炀帝为之闷闷不乐。当时西苑十六院的众嫔妃们集议商量出一策,用五彩绸缎剪制成鲜花嫩叶,点缀在树木枝桠之间,红娇绿嫩,恍如春满人间。

上有所好,下必应之。内侍何稠为博取杨广的欢心,还竭尽心思造了一辆名为“迷魂车”的小车。车内布置机关,只要宫女一进入里面,四肢马上就被勾住,动弹不得,让杨广在里面恣意妄为。一试,杨广大喜,就赐何稠开府仪同三司的高官,而他自己每天就在迷魂车里蹂躏少女,乐不可支,朝廷大事,百姓疾苦,他一概不管。

宫廷的淫乐生涯,嫔妃宫女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些宫中女子竞相在炀帝面前竭尽自己的姿色、风情、才华和心计争宠献媚,以便得到荣华富贵。她们中间幸运者备受恩宠,甚至福泽荫及家庭,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大多数却只能冷落幽宫,在无尽的期盼中耗尽青春红颜,有的甚至到老死也无缘见上皇帝一面。

3.“好头颅,谁来砍”

“江南多美女。”为了饱览江南秀色,隋炀帝下令凿通了连及苏杭的大运河,然后带领萧皇后及众多佳丽浩浩荡荡幸游江都。

炀帝下江南时,只见运河中舢舻相接绵延二百余里;骑兵沿岸护卫,旌旗蔽野;龙船摇橹拉纤的都是年轻的宫女,柳腰款摆,姿态曼妙,让隋炀帝大饱眼福,谓之“秀色可餐”,而宫女们梳妆洗下的脂粉流满了运河,香气数月都不散尽。大业六年,扬州壮丽的离宫落成,隋炀帝偕同萧皇后再次游幸江都,炀帝还写下了著名的“春江花月夜”一诗: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据统计,他在位12年,居京城时间不足1年,其余11年时间均在游巡玩乐中度过。当时,隋炀帝开凿运河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其游玩享乐,所以他规定运河水面阔度要能通过“龙舟”,两岸必须筑“御道”,并于沿线建置许多专供皇帝“御用”工程和军事据点。如开通济渠就规定,两千余里树阴相交,每两驿置一离宫,为停息之所。自长安至江都置离宫40余所。运河刚刚完工,隋炀帝就“三游江都”,“三驾辽东”,“两巡张掖”。每次巡游都像爆发的山洪一般,无论城市或村庄无一幸免于蹂躏。

如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为“游”江都,命江南造龙舟及杂船数千艘,于六月中秋,亲率皇后、妃嫔、百官、僧尼、道士两万余人启驾去江都,船只前后相衔达两百余里,骑兵夹岸护送。几十万人的队伍水陆并进,旌旗蔽野,照耀川陆。所经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丰办者加官晋爵,不力者严惩不贷。

大业元年春,隋炀帝命内史舍人宇文恺与封德彝营洛阳显仁宫,疏浚河道,南接皂涧,北跨洛水,集江南、五岭奇材异石、佳木异草、珍禽怪兽,运入洛阳,充实园苑。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杨广下诏发200万民工修运河,引谷水、洛水达于黄河,开通洛阳至板诸之间的河道,引黄河水通之;又在山东大梁之东引汴水入泗水,最终流入淮河;同时又诏发淮南民工十万开通邗(hán)沟、凿通自山阳至扬子江的河道。于是,连接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的运河终于开成,全长两千里,历时近十年,但修河民工十不存二,几乎全部饿毙、劳毙在工地上。

杨广在乘船游玩时,突发奇想,在自己所过的地方要羽毛铺地,于是州、县皆争献羽毛,远近鸟兽被网罗无遗;晚上,杨广要看夜景、游山,命州郡捕萤火虫数斛,待夜放之,光遍岩谷。

大业后期,由于隋王朝政治黑暗,贪官遍地,民不聊生,于是,隋末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但杨广丝毫不以农民起义为忧,而且不准别人在自己面前提起义军之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新的巨舟造成,大臣宇文述劝杨广去江都,杨广从之。这时,右候卫大将军赵才劝谏道:“今百姓疲劳,府库空竭,盗贼蜂起,禁令不行,陛下不宜出游,应还京师,以安众庶。”杨广大怒,命人把赵才抓入大牢。第二天,建节尉任宗劝谏杨广以天下为重,语极激切,被杨广当场格杀于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