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家训ⅱ:赢在起点的哲理
8763900000013

第13章 生活因你而精彩 (3)

朱迪恩·维奥特害怕当着那些学问渊博的同学的面发言,怕那会泄露出他那可怜的底细,他实在怕自己出丑。幸好有个同学救了朱迪恩·维奥特,他劝朱迪恩·维奥特参加班上的讨论。朱迪恩·维奥特开始发言,发现自己学到的东西比以前多多了。也许同样重要的是,朱迪恩·维奥特发现他也自有见地。

朱迪恩·维奥特终于认清,人们想从现在的境地转到新境地,便必须冒出丑露拙之险。人们不妨记住这句法国名言:“一个平生不干傻事的人,并不像他平时自信的那么聪明。”

女孩和牛奶罐

虚荣的人为智者所轻蔑,患者所叹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

——培根

一个女孩在清晨拿着挤好的牛奶到街上去卖。

在这之前女孩已经去街上卖过很多次牛奶了,所以对于街上的路线、市场的地点,以及如何卖个好价钱都相当清楚。她和以往一样,把牛奶罐顶在头上,走在通往市街的路上。

天空晴朗,凉风轻柔地吹拂着面颊,女孩却对这一切无动于衷。她的心早就飞到了繁华热闹的大街上,满脑子想的都是卖完牛奶后的打算。那时候,她的手上会有一笔钱,往常她总会在卖完牛奶后到市场上买各种各样的小东西,这是女孩私下最大的乐趣。

一想到那些形状特别的水果、香甜可口的甜点,还有色彩鲜亮的布料,女孩就开心无比。她想象着在市场上闲逛的轻松自在,心里快活极了,这可是她那些居住在乡村里的伙伴们无法享受到的。

“对了,甜点铺的隔壁有漂亮的围巾卖,今天去那里瞧一瞧,或许会找到花色美妙的围巾。围上那条围巾到街上的广场走一走,别人肯定认为我是城市出身的女孩或者是好家庭出身的女孩。也许会有人跟我搭讪,那时候该怎么办?如果那个人长得不怎么样,我就只报以浅浅的微笑,直接拒绝。如果那个人很英俊,家世看来也不错,我要怎么办呢?如果那个人问我要不要参加今天晚上的舞会,还伸出手来邀请,我又怎么办呢?在那样的情况下,我即使想接受,也要先隔一点时间,然后才嫣然一笑,给予答复。我必须做出千金小姐的模样,稍微屈膝,点头致意才行……”

想到这里,好像就有一个绅士站在她的面前邀请她跳舞似的,女孩稍稍屈膝,伸出一只手,垂下眼睛致意。这下子糟了,头上的牛奶罐掉到地上摔破了。

那是你自己的事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巴兹尔

那年她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在一个离家较远的公司上班。每天清晨7时,公司的专车会准时等候在一个地方接送她和她的同事们。

一个骤然变冷的清晨,她关闭了闹钟尖锐的铃声后,又稍微赖了一会儿暖被窝。像在学校的时候一样,她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拖延一些时间,用来怀念以往不必为生活奔波的寒假日子。那一个清晨,她比平时迟了五分钟起床。可是就是这区区五分钟却让她付出了代价。

那天当她匆忙中奔到专车等候的地点时,到达时间已是7点05分。班车开走了。站在空荡荡的马路边,她茫然若失。一种无助和受挫的感觉第一次向她袭来。

就在她懊悔沮丧的时候,突然看到了公司的那辆蓝色轿车停在不远处的一幢大楼前。她想起了曾有同事指给她看过那是上司的车,她想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她向那车走去,在稍稍一犹豫后打开车门悄悄地坐了进去,并为自己的聪明而得意。

为上司开车的是一位慈祥温和的老司机。他从反光镜里已看她多时了。这时,他转过头来对她说:“你不应该坐这车。”

“可是我的运气真好。”她如释重负地说。

这时,她的上司拿着公文包飞快地走来。待他在前面习惯的位置上坐定后,她才告诉他的上司说班车开走了,想搭他的车子。她以为这一切合情合理,因此说话的语气充满了轻松随意。

上司愣了一下,但很快明白了一切后,他坚决地说:“不行,你没有资格坐这车。”然后用无可辩驳的语气命令道:“请你下去!”

她一下子愣住了——这不仅是因为从小到大还没有谁对她这样严厉过,还因为在这之前她没有想过坐这车是需要一种身份的。当时就凭这两条,以她过去的个性是一定会重重地关上车门以显示她对小车的不屑一顾然后拂袖而去的。可是那一刻,她想起了迟到在公司的制度里将对她意味着什么,而且她那时非常看中这份工作。于是,一向聪明伶俐但缺乏生活经验的她变得从来没有过的软弱。她近乎用乞求的语气对上司说:“我会迟到的。”

“迟到是你自己的事。”上司冷淡的语气没有一丝一毫的回旋余地。

她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司机。可是老司机看着前方一言不发。委屈的泪水终于在她的眼眶里打转。然后,她在绝望之余为他们的不近人情而固执地陷入了沉默的对抗。

他们在车上僵持了一会儿。最后,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上司打开车门走了出去。

坐在车后座的她,目瞪口呆地看着有些年迈的上司拿着公文包向前走去。他在凛冽的寒风中拦下了一辆出租车,飞驰而去。泪水终于顺着她的脸庞流淌下来。

老司机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他就是这样一个严格的人。时间长了,你就会了解他了。他其实也是为你好。”

老司机给她说了自己的故事。他说他也迟到过,那还是在公司创业阶段。“那天他一分钟也没有等我也不要听我的解释。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迟到过。”他说。

她默默地记下了老司机的话,悄悄地拭去泪水,下了车。那天她走出出租车踏进公司大门的时候,上班的钟点正好敲响。她悄悄而有力地将自己的双手紧握在一起,心里第一次为自己充满了无法言语的感动,还有骄傲。

从这一天开始,她长大了许多。

上帝就是你自己

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

——拿破仑

有个贫穷的工人在帮农场主人工作,搬运东西时,不小心打破了一个花瓶。农场主人看见后,要求他一定要赔偿,但是三餐都成问题的工人,哪里赔得起这么昂贵的花瓶?

苦恼的工人只好到教堂,向神父请教解决的办法。

神父听完工人的问题,他说:“听说有一种能将碎花瓶粘好的技术,不如你去学习这种技术,只要能将这个花瓶修补、复原,事情不就解决了?”

工人听完后却摇了摇头,说:“哪有这么神奇的技术?要把这个碎花瓶粘得完好如初,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神父指引他说:“这样吧!教堂后面有一个石壁,上帝就待在那里,只要你对着石壁大声说话,上帝便会答应你的要求,去吧!”

于是,工人来到壁前,大声对着石壁说:“上帝,请您帮帮我,只要您愿意帮助我,我相信,我一定能将花瓶粘好!”

工人的话一说完,上帝便立即回应他:“一定能将花瓶粘好!”

工人真的听见了上帝的承诺,于是,他充满自信地向神父辞别,朝着“复原花瓶”的高超技术迈进。

一年以后,经过认真学习与不懈努力,他终于学会了粘贴碎花瓶的技术。结果他将农场主人的花瓶复原得天衣无缝,令人赞叹!

这天,他将花瓶送还给农场主人后,再次来到教堂,准备向上帝道谢,谢谢他给予的协助与祝福。

神父将他再次带到教堂后面的石壁前,并笑着对诚恳的工人说:“其实,你不必感谢上帝。”

工人不解地看着神父:“为什么不必感谢?要不是上帝,我根本无法学会修补花瓶的技术啊!”

神父笑着说:“其实,你真正要感谢的人,是你自己啊!因为,这里根本就没有上帝,这块石壁具有回音的功能,当时你听到的‘上帝的声音’,其实就是你自己的声音啊!而你,就是你自己的上帝。”

男孩的勇敢

“拿出胆量来”那一吼声是一切成功之母。

——雨果

有一个男孩从小便因生性怯懦,屡遭同伴们耻笑。男孩为此苦恼不已,很想成为一位勇敢且受人尊重的人。

后来,男孩应征入伍。他满以为新的环境会给他的境遇带来改观,但由于秉性使然,不久男孩便再度沦为大家戏谑的对象。男孩非常痛苦。

一天,教官在对新兵们进行投掷训练时,突然把一枚手榴弹向新兵掷去。新兵们个个大惊失色,连滚带爬地纷纷溃散。教官的脸色顿时有些阴暗,他忿忿地说,这只是一枚不会爆炸的教练弹,我这样做,是想检测一下你们的心理素质,看你们在突发事件前,能否保持镇定和勇敢——要知道,对一名军人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

恰巧那天男孩因病未能出练。第二天,当他出现在操场上时,教官暗示新兵们不要声张,便故伎重演,将手榴弹再次掷出。大家掩面窃笑,期待一场闹剧上演。

同他们一样,男孩并不知道手榴弹不会爆炸,然而在那一瞬,他却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用瘦弱的身躯把手榴弹压在身下,紧迫而短促地大吼:“快,快闪开!”

人们惊诧了,个个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男孩竟企图用牺牲自己为代价,来换取战友们的生命。男孩在那一刻所表现出的无私与无畏、果断与勇敢征服了大家。

过了好久,男孩才明白过来,缓缓从地上爬起来,等待同伴们的奚落。然而,这次没有。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无尚崇敬与感激,化作激越的掌声,经久不息。

从此以后,男孩一点一点地从卑怯中走了出来,屡立军功,已荣升为军官的男孩总是感慨万千地说:“忘掉自己,你就会变得勇敢;关怀别人,才能让你赢得尊重。”

这句话成了男孩恪守不渝的座右铭。

不同的待遇

没有比认为自己是有用之材的自尊、自信对人更有益的东西。

——卡耐基

斯迪克毕业要找工作了,他的叔叔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人,家住费城,小时候很穷。有一天,他走进一家银行问道:“劳驾,先生,您需要帮手吗?”一位仪表堂堂的人回答说:“不,孩子,我不需要。”

这孩子满腹惆怅,他嘴里嚼着根甘草棒糖,这是他花一美分买的,钱是从虔诚、好心的姑妈那里偷来的。他分明是在抽泣,大颗大颗的泪珠滚到腮边。他一声不吭,沿着银行的大理石台阶跳下来。那个银行家用很优雅的姿势弯腰躲到了门后,因为他觉得那个孩子想用石头掷他。可是,孩子拾起一件什么东西,却把它揣进又寒碜又破烂的夹克里去了。

“过来,小孩儿。”孩子真的过去了。银行家问道,“瞧,你捡到什么啦?”

他回答:“一个别针儿呗。”

银行家说:“小孩子,你是个乖孩子吗?”

他回答说:“是的。”

银行家又问:“你相信主吗?——我是说,你上不上主日学校?”

他回答说:“上的。”

接着,银行家取来了一支用纯金做的钢笔,用纯净的墨水在纸上写了个“St.Peter”的字,问小孩是什么意思。

孩子说:“咸彼得(小孩把英文Saint的缩写St,误认为salt,即咸的意思)。”银行家告诉他这个字是“圣彼得”,孩子说了声“噢!”

随后,银行家让小男孩做他的合伙人,把投资的一半利润分给了他,他娶了银行家的女儿。现在呢,银行家的一切全是他的了,全归他自己了。

斯迪克觉得这个故事对他很有启发。于是,他花了6个星期在一家银行的门口找别针儿。他盼着哪个银行家会把自己叫进去,问:“小孩子,你是个乖孩子吗?”

他就会回答:“是呀。”

银行家要是问:“‘St.John’是什么意思?”

他就说:“是‘咸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