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末代皇帝的后半生
8482200000035

第35章 新婚

新婚之日迫近,溥仪喜上眉梢。婚礼本不用他操持,前两个星期,申老早让政协机关总务处处长李觉一手筹办停当了。

赵大妈急催溥仪购置衣服,为新婚做准备。他却拍着身上的蓝制服,大咧咧地说:“就这样不也挺好吗?”若依着他,一件新衣服都不买,“国家经济挺困难,甭铺张浪费。”

赵大妈假装嗔怒地瞪了他一眼,“那也不能穿着你那一身大蓝布褂子去参加婚礼啊?你不买,也总得给她买两件合适的衣裳呀……”

关心此事的连处长闻说,像下命令似地告诉赵大爷:“这个任务交给你了,一定给他俩买几件像样的衣服回来,一切费用由国家报销。”

结果,赵大爷白白陪着他俩转了一圈。他什么也不让买,只在百货大楼给她买了一件浅豆绿色的凡尔丁西服裙。路上,他还劝她:“应当尽量节约,有衣服穿就行了。”赵大爷的任务没完成,可心里痛快,他当面夸溥仪:“你学习得不错。国家给报销都不伸手,有觉悟。”

应该说很巧,婚礼的地点,选择在南河沿文化俱乐部大厅,与他当年“大婚”时的紫禁城只隔一道护城河。然而,昔日的奢侈与如今的俭朴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的第一个妻子,仅迎娶就耗资三十万元。如今,在溥仪的主张下,婚礼头天,李淑贤由院内的街坊——一个活泼的高中女学生景荣陪伴,乘公共汽车来到溥仪在全国政协的住所,与溥仪的几个妹妹、侄女欢聚。

四月三十日傍晚,一辆卧车载着溥仪和新娘,沿着华灯初上的长安街,缓缓驶进欧美同学会大院。

大厅里,一百多名宾客满堂笑语。友人来自四面八方: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北京市政协的领导人申伯纯、沈德纯、平杰三、廖沫沙……各民主党派的同事郑洞国、覃异之、黄雍、李觉、鲁崇义、杜聿明、范汉杰、宋希濂、王耀武、廖耀湘……

婚礼前,他还特意去植物园将新婚的喜讯告诉了“娘家人”。植物园的田老、俞老、胡老以及新娘所在单位的几名医护人员兴致勃勃地应邀赶来祝贺。

新郎和新娘一跨进大厅,欢乐的人群就拥了过来。王耀武和杜聿明等一群同事凑近说:“老溥啊,你可真会挑日子,明天就是‘五一’。”

“‘五一’是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这个日子有意义!”

溥仪不慌不忙,在嘈杂的人群中大声地说。这时,载润之子溥仲向他献上了一个盛满鲜花的大花篮,上面写着:

“恭贺:溥仪、李淑贤新婚之喜”。

大厅里响起一片掌声,花篮被摆在了正中。

他忙不迭地与众人握手,介绍新娘。忽然,他看到了植物园的“三老”:“唉呀,娘家人来了!”立刻奔了过去……

晚七点整,在掌声中,司仪李觉喜气洋洋地宣布:“溥仪、李淑贤结婚典礼现在开始。”

主婚人,溥仪的七叔走到了麦克风前。巧得很,溥仪作为逊帝时举行的“大婚”,也是载涛率内务府大臣绍英等人一手承办的。不过,那时候不叫主婚人,而是被称之为“筹办人”——郡王衔多罗贝勒“臣”的。如今,他以别具京韵的道白宣读了简朴的祝辞:

“我今天参加这个婚礼非常高兴。希望你们在婚后的生活中,互敬互爱,取长补短,在今后的工作中作出贡献。祝你俩青春常在,白首偕老。”

“下面,请新郎讲话。”

身穿笔挺中山装的溥仪走上来,首先向大家鞠了一躬,然后满面春风地拿出发言稿,用流利的北京话,朗读了长长的一段致辞。

……

当司仪宣布“请新娘讲话”时,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被新娘吸引了过去。她身穿半截袖白衬衫,下身着浅绿色长裙,脚底是一双白色凉鞋。她说话声音不大。发言前,溥仪曾特意当着植物园三位领导的面,悄声嘱咐说:“你说话可要声音大一些哟……”

从未在众人场合讲过话的她,尽管婚礼前溥仪一再与其排练,讲话时仍不禁羞红了脸……

仪式结束,大家围坐桌旁,品尝茶水、糖果。谈论起婚事,载涛竖起大拇指,对二妹夫说:“满汉原来是不通婚的,现在‘大爷’能够带头与汉族人结婚,真了不起!”

“你不是喜欢医学吗?这次和医护人员结婚,可遂你的愿了!”郑庭芨的妻子冯丽娟坐在溥仪的对面,对他笑吟吟地说。尔后,她和郑庭芨一齐站了起来:“祝你们夫妇幸福,白头到老……”

溥仪兴奋不已,对四妹说:“我真高兴,这次结婚与过去大不相同,是组成了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话虽简单,却道出了他对旧婚姻的鄙厌和对新生活的热望。

一扭头,溥仪又发现了被他称为“最可爱的人”的侄女金霭珧。她与另外几个侄女站在一起。他走了过去:“你来参加婚礼,是你大叔的光荣。我要向你学习……”

溥仪的同事王耀武、李以,沈醉、周振强、杜建时、郑庭芨……围坐在一个桌旁。往常不会客套的溥仪,看着妻子殷勤地给大家点烟、剥糖,也招呼起人们来:“可不要客气,请大家随便抽烟,吃糖噢。”

平时爱说笑的李以?坐在他的身后,站起身逗他:“老溥,今天你娶的”皇后“是个平民,我们得向你这个公民祝贺!”

婚礼结束了。一批批的客人又陆续来到新房。新房正中,最显眼的是群众出版社赠送的两轴毛主席的诗词墨迹,溥仪称赞说:“毛主席书法好,诗词也写得好,很有气魄!”忽然,门被推开,文史资料办公室编辑、年近六旬的万枚子亲自送来即兴挥笔而就的一首贺诗,溥仪兴奋地接过后,展卷诵读:

难忘锦阙蒙尘日,末代君王命可知。

岂意十年沾泽后,居然再世脱囊时。

议坛啧口传佳话,枕畔喁喁喜并枝。

寄语西湖贤淑女,交融汉满好扶持。

迥异当年祝大婚,清心涤骨做新人。

倾读密迩相知永,起舞翩迁互爱深。

自有金针期寿考,还将银表共寒温。

新华韵事超今古,红烛高照念党恩。

“写得好,写得好!”溥仪读罢,连连握着万老的手,“你的这首诗,完全道出了我的心里话!”在众人交口称赞中,他亲手将这首诗郑重地挂在了墙上。

次日,全国政协召开“五一”庆祝大会前,主持大会的郭沫若和包尔汉,见到载涛夫妇便问:“溥仪生活得怎么样?”当听说他在昨晚举行了婚礼,马上请溥仪夫妇来到政协礼堂休息厅。郭老一见他俩,双手抱拳:

“溥仪先生,大喜大喜!祝贺你新婚大喜,有了一个新家庭!”

“新娘是哪里人?”

“浙江人。”载涛夫妇代溥仪回答包尔汉。

“噢,是南方人哪。”

郭老和包老欣喜地请溥仪夫妇站在中间,合影留念。事后,还送来了贺礼。

午后,童小鹏带来了周总理的问候:“溥仪,你结婚了,盼你早生‘皇子’!”哈哈……客人带来的笑声,一直持续至晚间!

家族对这次婚礼的反应,可以用五妹简洁的话来代表:“大哥结婚新事新办,婚后也没按北京的老习惯送‘回礼’,挺好。”

在另一件事上,他却照着北京的老规矩办了,这就是婚后“回门”。

他带着妻子回“娘家”,回的不是别的地方,而是北京植物园。五月三日,溥仪领着妻子及乳母的孙女佩英去认温室的那些师傅,还带去了喜糖。他当着师傅们,深情地说:

“没结婚以前,我有过三个娘家,这就是给予我新生的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会园艺劳动的植物园和我现在工作的文史资料委员会。我现在有了第四个家,可是,我绝不会忘了原来的‘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