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遵纪守法
8433400000041

第41章 王盛荣千里运黄金

学者于贫贱富贵不动其心,死生祸福不变其守,则天下之事无不可为矣。

——王廷相《慎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深入农村,创建革命根据地。到第三次反“围剿”斗争胜利的时候,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已经连成一片,形成拥有21座县城,面积5万平方千米,居民达250万人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与此同时,其他革命根据地也有了很大发展。

革命根据地为了支援在国民党统治区坚持斗争的地下党组织开展工作,常常派人送去活动经费。在第三次反“围剿”斗争胜利后,1931年冬中央根据地又筹集了上千两黄金,决定派王盛荣带领一个便衣小分队,经香港把黄金运往上海,交给地下党组织。

王盛荣从小就参加了革命。他曾经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过革命理论,归国后分配到中央根据地工作。他虽然完成过许多艰巨的革命任务,但像千里运送黄金这样的工作,还是第一次去做。因此,他觉得万钧压肩,责任重大。

王盛荣和他的队员出发之前,苏维埃中央政府的董必武同志反复交代:

“给上海地下党送的这些黄金,有的是通过战斗从敌人手中夺过来的;有的是在打土豪过程中筹集的。尽管现在根据地也十分困难,但我们宁可自己再艰苦些,也不能让地下党的工作受影响。”

董必武同志还说:

“你们这次运送黄金,一定要遵守纪律,公私分明,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也要确保黄金的安全。要排除各种困难,分毫不少地把黄金交给上海的地下党。”

董必武谈话后,在一天拂晓,王盛荣和他的队员把黄灿灿的金条打包密封,经过巧妙的伪装后车推肩挑,还带着手枪、手榴弹之类的轻武器,离开苏维埃中央政府所在地江西瑞金,踏着霜华厚重的土地出发了。

王盛荣带领的这支便衣小分队走出中央根据地的边境之后,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一路晓行夜宿,有时走上乡间偏僻小径,有时走进人烟稠密的都市。他们小心翼翼地迂回前进。几个月过去了,临行前上级发给的路费用完了。怎么办?有人提议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挪用一点准备送给上海地下党的黄金。但是王盛荣坚决反对。他说:

“我们一定要遵守纪律,绝对不能挪用送给上海地下党的黄金。现在路费用完了,我们就沿途打工解决吃饭问题,一定要克服各种困难来保证黄金的安全。”

于是,王盛荣带领的便衣小分队一边赶路,一边打工。他们有时在城里当搬运工,有时在农村帮助农民盖房、插秧,把微薄的收入当做路费,省吃俭用地继续赶路。

当这支便衣小分队到达灯红酒绿的香港时,有人提议应该拿出点黄金来,让大家去饭馆里美美地吃一餐。但王盛荣仍然回答说:

“我们要遵守纪律,给上海地下党的黄金分毫也不能动。”

就这样,王盛荣带领的便衣小分队硬是靠着沿途打工糊口,把上千两黄金分毫不少地从瑞金运到上海。当他们把黄金交到指定地点时,地下党的同志望着王盛荣和他的队员个个衣裳褴褛,脸颊深陷,都感动地落下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