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历史上那些女人们
8150300000016

第16章 被囚禁的鸟——左芬

左芬也叫左棻,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但提起她的哥哥左思,知道的人就多了,他就是写过那篇造成“洛阳纸贵”的《三都赋》的左思。史书记载,左思貌丑口讷,左芬的相貌比哥哥好不到哪里去,但她的文学造诣很高。西晋诗风多是过分雕琢的靡靡之音,而左芬的作品却以朴素自然、震撼人心见长,实属难得。

左芬的名声没多久就传到晋武帝司马炎耳朵里,于是司马炎将其纳入后宫成为妃子。司马炎是西晋的开国皇帝,爷爷是司马懿,父亲是司马昭,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司马炎只不过从前人手中接过政权,本人不过是个庸才加色鬼,他不但将蜀、吴二国的后宫佳人都纳为己有,还大肆掠夺民间美女入宫,供其淫乐。

司马炎将左芬纳入后宫,不过是为了沽名钓誉、附庸风雅。所以,左芬进宫后根本得不到皇帝的宠幸,《晋书》中说她“姿陋无宠,以才德见礼。体羸多患,常居薄室”。其实,当时后宫佳丽多如牛毛,就算左芬长得美如天仙,也很难得到专宠。据史书多少有点夸大的记载:司马炎后宫有上万美女,以至于他自己都不知道该临幸谁。所以常常坐上羊车,在后宫转一圈,车停到哪就在哪过夜。有聪明的妃子在门前摆满青草吸引羊来。后来,这个方法很快就传遍后宫,于是又有更聪明的妃子听说羊喜欢吃盐,于是在门口撒盐吸引羊。可想而知,妃子们的竞争是多么激烈。像左芬这样既不漂亮,又没有什么手段的女子根本没有什么指望得到皇帝的临幸。

但是,左芬却凭借自己的才华成为司马炎的“专职秘书”,整日伴随皇帝左右。她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司马炎写些命题作文。比如,有一天,司马炎忽然感到很不愉快,于是让左芬做诗。左芬略想片刻,挥笔而就,写出了著名的《离思赋》。在将近四百字的《离思赋》中,左芬尽情地宣泄了自己的哀愁,同时,诗人将处于深宫之中“小我”的悲苦缩小,将成千上万宫廷女子的悲剧命运放大,同时还体现出作者追求独立人格、向往海阔天空自由生活的希望。

钱钟书曾这样评价《离思赋》:“宫怨诗赋多写待临望幸之怀,如司马相如《长门赋》、唐玄宗江妃《楼东赋》等,其尤著者。左芬不以侍至尊为荣,而以隔‘至亲’为恨,可谓有志。”司马炎读完此作大为汗颜,对左芬的文采更加倚赖。于是,宫廷内有什么事情,左芬总要受命赋诗来供人吟赏。左芬存有诗、赋、颂、赞、诔等二十余篇,大多为应诏而作。不过,即使如此普通庸俗的题材,也无法埋没她的才华。她以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开拓了宫怨题材的新境界,在历史上留下了属于她的“闺音”。

290年,荒淫无度的司马炎在洛阳去世,江山落入他的儿媳贾南风手中。贾南风是历史上有名的丑且祸国殃民的主儿,后文将有介绍。她以残忍的手段控制皇宫和朝政,并且将皇帝身边的女人统统饿死。左芬的晚景,史书并无详细记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作为司马炎的妃子,其结局肯定好不到哪儿去。后来出土的她的墓碑上有文字记载,她在司马炎死后第二年就去世了。

左芬生年不详,公元272年入宫,300年去世,在宫中待了28年,想来入宫时不过17岁左右,离世时不过40多岁。

钱忠书说左芬“有志”,然而,尽管“有志”,左芬也无力逃脱命运,也正因为“有志”,才更加痛苦。对于左芬来说,她承受的是双重痛苦。从女人的角度来说,她既没有得到皇帝的宠幸,也没有得到普通夫妻间的日常恩爱。从诗人的角度来说,她没有创作的自由,只能写些命题应景之作。

她的一生就像被囚禁的鸟,本来她可以飞得更高,发出更美丽的声音的,但现实却让人欷歔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