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和谐校园的理念与实践
7598300000092

第92章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李东华施湘君严琴英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杭州310014)

摘要高校寝室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社会观念深入人心、高校完全学分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发挥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构建和谐寝室已日益受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高校寝室文化建设和谐

高校学生寝室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场所,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早在2004年,教育部长周济同志就《在教育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加强学生生活管理,推进思想教育工作进宿舍”。大学寝室管理已经被纳入到高校素质教育的体系当中。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寝室管理公寓化改革的深入,寝室管理中的“管理”、“服务”功能不断得到体现和加强,但作为提高学生素质关键所在的“育人”功能却并未得到重视和开发。由此,加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提升寝室“育人”功能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

1.新形式下高校寝室文化的内涵及加强寝室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据调查,大学时代,除了正常上课,学生每天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寝室中度过的,寝室已成为学生“三点一线”生活的重要一环。高校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子文化,是指寝室成员以寝室为空间,在共同学习、生活及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以校园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包括寝室的整体布局、室内环境等物质层面内容;软件包括规章制度、寝室成员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精神风貌、学识智能、人际关系、道德氛围等意识层面内容。

寝室作为寝室成员共同的“家”,其文化内涵可以通过两大作用得以体现。一是同化-顺应作用。同化-顺应是指个人对某种主流行为、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产生的无意识的认同和顺从,寝室文化作为一种微观意识和价值观念,使得生活在其中的成员互相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一寝室的成员长年在一起共同学习生活,不断交流着自己的思想,在不断碰撞的过程中便形成了相对稳固的寝室文化主流,在此文化主流的影响下,成员们往往会趋向于认同和顺从某种主流的兴趣爱好、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又可表现为互相融合、互相约束及相互凝聚等方面。二是育人作用。寝室文化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功能,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阵地。国家教育部长周济同志在《在教育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学生能够有集中住宿的条件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优势,要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寝室不仅成为大学生交流思想、沟通信息、讨论学业等的场所,也渐渐成为了他们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基地。正是寝室活动内容的多面性,决定了寝室教育功能的重要性,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以各类学生公寓组织为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体育、娱乐等活动,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来达到充分发挥寝室文化的育人目的。

随着高校完全学分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班级的功能被逐渐淡化,但公寓的育人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国家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2]6号)中指出:“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通过寝室文化建设,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已成为学校育人工作的迫切任务。

2.加强寝室文化建设的三个工作途径探讨

在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高校学生寝室也应努力创建和谐寝室。笔者认为和谐寝室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舒适美观的寝室环境,取精用弘的良好学风,厚德健行的价值取向以及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等。而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加强寝室文化建设:

2.1从制度上给予支持

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有利于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合理约束自己的行为,有利于良好寝室文化氛围的建立。制度不仅包括学校、学院统一制定的,如作息制度、安全制度、清洁制度、奖罚制度等,还应该包括寝室内部成员自行约定的公约,这种公约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实际联系更密切,管理部门应积极提倡和引导。另外,单凭制度管人并不能取得实效,还应探索如何将学生在公寓中的表现进行量化考核,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学生评优、党员发展等挂钩,双管齐下,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激励作用。

2.2从组织上给予保障

2.2.1建立条块结合的工作机制

从条上看,学工部是学生教育管理的职能部门,应具体指导、安排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校团委是团员青年的先进组织,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第二课堂活动来丰富寝室文化内容;后勤部门除了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外,还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与学工部育人工作的配合水平;学校保卫部门应有计划地加强寝室安全教育,畅通信息渠道;学院处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担负着全面教育管理学生的职责,应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资源优势,建立学生寝室走访和谈心制度,通过《生情日记》、《班主任工作手册》等制度,规范工作机制,积累工作经验。从块上看,成立由分管校领导牵头,由学工部、团委、保卫处、后勤部门、学院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大学生寝室管理委员会,协调各部门工作,统筹寝室文化建设工作,构建完整的育人大环境。

2.2.2推进党团组织进寝室,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积极推进学生党团组织进寝室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团员的骨干作用。积极探索在公寓中建立学生党、团组织的模式,如成立大学生公寓党支部和分团委,每幢楼设立党小组和团支部,每个寝室设立团小组,充分发挥其贴近学生生活、易组织引导、针对性强等优点。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作为党团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使宿舍文化建设有了组织上的保证[4]。

利用学生会、社团及各种类型的学生自治组织的组织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如发挥学生会、社团里面学生骨干的带头作用,号召、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寝室文化活动;发挥由学生选举产生的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在大学生寝室管委会的指导下,参与公寓管理,自行设计贴近学生需求的寝室文化活动;加强以“楼长、层长、寝室长”为主要成员的学生寝室管理网络建设,畅通信息沟通和活动发动渠道等等。

同时,在学校寝室管理过程中,应吸收学生代表参与决策,加强民主化管理,提高大学生的决策参与能力[5]。由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推选出学生代表,学校明确其具体权限,学生通过对公寓决策过程的参与,向学校和后勤部门提出合理意见和诉求,这样一来学校综合考虑后制定出的决策意见也较容易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执行。而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得到激发后,其参与寝室文化建设的兴趣也将得以提升,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

2.3从氛围上给予营造

2.3.1加强寝室硬件建设,美化寝室内部环境

寝室硬件主要指寝室的环境布局、卫生状况等物质因素,这是寝室文化建设的基础。通过开展“寝室设计大赛”、“卫生寝室大评比”等活动,在全校倡导净化、美化寝室环境的风气,这不仅能为寝室文化建设提供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同时在规划、设计寝室格局的过程中也能加强寝室成员的沟通、交流和动手能力。

2.3.2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营造寝室文化育人氛围

寝室目前占据了大学生约三分之一的生活空间,以寝室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活动,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重要内容,也是营造寝室文化育人氛围的必要手段。当然,开展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层次和同学的需求,不仅使活动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同时也要兼具趣味性、参与性。如开展“大学生寝室文化节”、“寝室吉尼斯大赛”、“寝室名称和座右铭征集大赛”、以寝室为单位的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读书活动等,把寝室文化渗透到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在营造了育人氛围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赵金龙.高校寝室文化的调查及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2):102~104

[2]刘鹤成.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模式及其管理建设[J].鄂州大学学报,2004,11(3):76~78

[3]刘燕.浅谈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60~63

[4]徐飞,黄文彬.加强学生宿舍中的思想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1):37~39

[5]何波.如何开发高校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综合功能[J].保山师专学报,2006,25(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