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和谐校园的理念与实践
7598300000091

第91章 浅析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陈国海

(浙江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杭州310014)

摘要在全员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校作为培养社会精英人才的重要阵地,应深入调查研究和谐校园建设,使学校的培养体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关键在于抓好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和谐校园实施途径校园文化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实践。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在一定意义上,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观念、知识,取决于人的精神世界,这正意味着高校教育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大学作为人才、知识和文化聚集的高地,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全员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校作为培养社会精英人才的重要阵地,应深入调查研究和谐校园建设,使学校的培养体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关键在于抓好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1.在新形势下,系统地探索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1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调动学生的内在精神层面的力量,引导他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和“生活的意义”等根本性的问题,进而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境界,最终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1.2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创新活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广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新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作为知识的集中地,民族创新精神的养成有赖于大学的推动。从大学中流溢出的科学文化精神,从大学中走出的富有创造力的人群,其自身所具有的创新的活力,散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

1.3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文化基础

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其自身所蕴涵的文化力量,在与社会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起着引领和整合的作用。大学的文化辐射,不断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发扬大学创新的品格,提炼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大学精神,并使之成为大学乃至社会的一种文化意识,塑造出适合全社会的人文和科学精神,不断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进一步发扬光大中国大学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科学、创新等精神,让它服务社会,引导社会文化潮流。

1.4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塑造科学精神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江泽民同志1998年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已精辟地概括出时代特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科学精神协调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科学精神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包含有人文精神的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境界。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原发地的大学,要塑造科学精神,也必须提高人文素质。科学教育,主要启迪灵性,而人文教育,既启迪灵性,更启迪人性。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教育才能正确地回应时代呼唤。

2.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从科技竞赛平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方面全方位探索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新途径,包括社会与高校合作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建设、将企业引入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的探索与实践、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网络人文素质教育宣传阵地建设等几个方面。

2.1营造校园人文环境,开辟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学术论坛

在原有专业导论课的基础上开设融学科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学术讲座,进一步完善学院的创新论坛,将更多融专业性、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于一体的讲座引入校园,促进高品味和高格调校园文化的形成。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指导学生运用哲学的方法论、认识论从事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

2.2开展每周阅读书目推荐活动,定期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营造读书氛围

2.3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企业的互动机制研究与实践

通过对和谐社会的人才需求、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研究,探索与企业合作建立“人才培育基地”的互动机制。学校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培养后备力量,企业为学校提供学生实习基地。通过“人才培育基地”,让学生认识企业,企业了解学生。“人才培育基地”培养的优秀学生还可以直接在企业留用,学生避免了择业的盲目性,企业降低了新进员工流动性大的风险。这种双赢的互动机制,为学校实施精英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2.4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平台的建设与完善

坚持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原则,把科技创新与团队协作精神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企业引入学生竞赛活动中。形成企业出资、高校搭台、学生参与的新局面,增加学生的社会接触面。通过开辟专业实践环节、开展“创新在机电”科技文化节等手段,扩大学生参与面;规范“学生科研创新基金”的使用,以项目管理的形式吸引学生自选科研课题;通过学院组织的初期考核、中期评估和结题验收等环节,同时配以相关的指导教师,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2.5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提升活动层次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人文精神的塑造既要依靠系统的教育,也要依靠与主流文化相结合的校园文化氛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丰富的校园文化,浓郁的人文氛围,能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中,思想上得到启迪,情操上得到陶冶,素质上得到提高,精神上得到升华。

2.5.1创新团支部风采大赛、榜样在身边、“创新在机电”科技文化节等一大批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将其建设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2.5.2扶持专业类学术社团建设。长期以来,学生社团一直是高校校园文化积极的参与者,特别是专业类学术社团的出现,弥补了课堂教学中缺少互动、被动接受的不足,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个人兴趣爱好有机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2.5.3开展“周末影院”,周末舞会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2.6社会实践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与探索,切实加强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

知识的积累主要靠学习,而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实践,工科学生尤是如此。在学院设立实践环节学分的基础上,加强对实践环节的监督与考核,使学生真正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认知与实践能力。

2.7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宣传,完善网络阵地建设

利用网络所具有的快捷性、交互性、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利用网络短信平台等现代通讯工具,既丰富了素质教育的手段,也提高了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和互动性,给高校素质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打破了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人文素质教育开辟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作为推动“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坚持“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现代学校文明,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努力把高校校园建成和谐校园,从而促进高校和谐有序、充满生机、健康向上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高校理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11)

[2]魏国.高校共青团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3)

[3]王立东.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程_十年建设回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

[4]陈长虹.高校创建和谐校园途径浅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5]李秀芸,王惠婷.大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7)

[6]李宇鹏,崔亮.理工类高校亟待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