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措施
001先秦部落首领怎样实行“禅让制”
在我国原始社会,部落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议事会选贤举能产生的,这就是禅让制。我国传说中的唐尧、虞舜、夏禹就是通过禅让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
相传帝尧是陶唐氏部落的首领,为黄帝嫡裔,被选举为炎黄部落联盟首领,到他86岁那年,他觉得自己年老力衰,想要找一个人来接替他。这时,联盟议事会推举了舜,舜是有虞氏部落首领,深得部落的拥护和支持。尧对舜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考察,觉得他确实很能干,于是尧死后,舜就继承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到舜年老时,联盟议事会又推举了夏禹,因为禹治水有功,深得民心。这样,禹就继承了部落联盟的首领。禹继位后,联盟议事会本来推举了皋陶为继承人,但是皋陶死得早,便又推举伯益为继承人。但在禹死后,禹的儿子启杀死伯益,自己当了首领,并建立了夏朝。禅让制于是宣告结束,从此中国从原始社会迈入了奴隶社会。
002“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度
兄终弟及,指的是在诸侯、帝王中,兄长死后,由弟弟继承王位的制度。在夏代之前的传说时期,部落联盟首领采取“举贤不举亲”的禅让制。尧传舜、舜传禹采取的都是这种方式。
自从夏启将禅让制改为世袭制后,皇位的继承方式就成了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并行,但以父死子继为主。
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也是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并行,但以兄终弟及为主。商代后期出现了“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局面,所以,逐渐以立嫡为主。
周初实行宗法制,建立了严格的王位继承者,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历史上由兄终弟及得到大位的有多位皇帝,如汉文帝,是因为哥哥惠帝孱弱,吕氏专权,后来大臣周勃、陈平支持刘恒,灭诸吕之后即帝位。
003女主临朝称制始于谁
在封建社会,当继位的新君年龄还小时,往往需要皇后或者皇太后临朝听政,帮助处理国家大事,这就是女主临朝称制。历史上最早“临朝称制”的女主是战国时期的宣太后芈八子,她为日后有野心把持朝政的后妃们开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芈八子是秦惠文王来自楚国的姬妾,姓芈,八子是她的封号。八子在当时的秦国后宫中处于中下游的位置。所以,芈八子在秦惠文王身后,和儿子赢稷就在皇后和新君秦武王的合谋下,被送往燕国做了人质。
三年后,秦武王意外死亡。芈八子在燕国的支持下,果断地联络到了自己的异父弟魏冉拥立嬴稷回国,经历了三年的“季君之乱”,终于使嬴稷登上了王位的宝座,成为秦昭王。她也因此成为“宣太后”,并在秦国临朝称制了41年。在她统治期间,秦国的国力日益强盛,为她的玄孙嬴政统一六国积累了实力。
大一统王朝中首位临朝称制的皇太后是西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她在儿子惠帝死后正式临朝代行天子之权,是当时西汉真正的掌权者。在她执政的七八年中,史书中直接以“高后某年”记事,《史记》、《汉书》等正史也为她专门立了帝王资格的“本纪”。吕后的执政生涯也算成功,她虽然扶植诸吕,对待朝臣心狠手辣,但政治局面基本稳定,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为其后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
004商周时期怎样实行“分封制”
分封制是指我国古代皇帝或国君分封诸侯的制度。这一制度在商、周时期尤其盛行。
夏朝时,在今中原地区就由国君分封了若干小国,商代时,又逐渐为诸侯确立了侯、伯等称号。周灭商后,地域更广、人口更多,周天子为了方便控制,也陆续把自己的兄弟叔侄及某些有战功的异姓贵族分封到各地为诸侯。
当然,诸侯必须受天子管辖,为其承担镇守疆土、捍卫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等义务。只是后来,王室衰微,各诸侯国才趁势崛起,遂成春秋战国之混乱局面。
秦汉以后,帝王们不再大肆分封功臣宿将,而仅以兄弟子侄为一方之王,起拱卫皇室之用。但即便如此,宗室叛乱亦屡禁不止,成为皇帝最为头疼之事。虽各朝均有相关措施,但分封制始终在延续,故也只能治标不治本。
005较为简单的商周官制
商朝时期,官制较为简单,大体有以下三类:一是政务官,有“尹”、“卿士”;二是宗教官,其中管占卜的叫“多卜”、“占”,充当人神之间媒介的叫“巫”,管著作简册,为国王发布文告命令的叫“作册”;三是事务官,主要是管理各种奴隶的“小臣”,如王廷中的奴隶总管叫“宰”,管手工业奴隶的叫“司工”等。
其中,政务官、宗教官的地位高,权力很大,百官又叫“内服”职官。商王朝中心区以外设置的官吏,有侯、伯、男、甸等,称为外服官。
周朝的官制是在商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形成了一套庞大的管理组织和制度。相传辅佐周王治理国家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其职责是总管百官,权力最大。
三公之下,朝廷中最高的官员是卿士,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周朝还设有五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分别掌管土地、军赋、工程、群臣爵禄、刑罚等。
在地方机构上,实行的是封建诸侯制。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各种官吏,都是世袭的,形成世卿世禄制。这一体制对于稳定和巩固周初中央政权的统治,促进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各诸侯国势力强大,王权相对削弱,终于导致春秋时期诸侯互相兼并争霸的局面,官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006九品中正制如何品评和使用人才
九品中正制度,又称门阀制度,创建于曹魏初期。东汉时期,出现的一批大地主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称为世家大族。曹操当政时,许多世家大族认为曹操出身低微,不肯合作,使得曹操很伤脑筋。后来,曹丕篡汉建魏,采纳陈群的建议,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就是通过各州、各郡中正官的品评,把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被评为上等的人才将推荐给各级政府,吏部选拔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者的家世情况、品级。晋以后就完全由家世确定品级,形成了重家世轻德才的风气。所谓“平流进取,望至公卿”的说法,就是对这种积弊的抨击,这样就形成了豪门世家把持各级官僚机构的局面。
隋代以后,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
007郡县制源于何时
郡县制是相对于分封制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其本质的区别在于,郡县制下的地方管理,脱离了家族管理的形态,而变为国家官僚体系下管理的一个部分。
郡县制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确立完善于秦代。
春秋初期,楚、秦、晋等国已经在边地开始设县,后逐渐在内地推行。其长官可以世袭,不尽同于后来的县。春秋末年,各国在边地设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制。
秦统一六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郡,一郡辖若干县。郡的长官称“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由朝廷任命,其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政财、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通过每年的考核和平时的检查,对县令的工作进行考察。
无论是郡守还是县令,都由国家统一发放俸禄,不世袭;而且郡县的行政、军政和监察诸权分立,尤其是独立而直受中央的监察权,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政体和巩固国家的统一。
其后,郡县制被历代沿用,虽然行政的建制和名称也有变化和发展,但所置略同。
008“三省”、“六部”各有什么职能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是封建社会的主要政治制度。
“三省”是中国古代皇帝之下的三个最高政务中枢机构尚书省、中书省(隋朝时称为内史省)、门下省的合称。尚书省掌管行政,长官是尚书令和左、右仆射;中书省掌管军国政令,负责起草制定政策,也是决策机关,长官是中书令和中书侍郎;门下省掌管政令的审核,进行议论封驳,政令不善者可以驳回,长官是侍中(隋朝时称纳言)和门下侍郎。
三省的长官实际上相当于秦汉的宰相。那么,把宰相之职一分为三,避免了权臣专权,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后来,又因三省长官品位崇高,中书令、侍中也不再常设。但是宰相不可没有,故唐代特置“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凡以本官加带此类头衔的官员,即为宰相。
“六部”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六个行政管理机关的合称,即吏部、户部(隋朝时称度支)、礼部、兵部、刑部(隋朝时称都宫)、工部,具体负责人事、财政、礼仪、科举、军事、刑法、工程等国家事务。
009魏晋时期的士族占有哪些特殊地位
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开始有了士族和庶族之分,形成了士族制度。到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士族在经济上占有大批土地和劳动力,在政治上享有特殊地位,高门士族世世代代担任重要的官职。
士族在社会上有特殊地位,他们讲究身份和门第的高低,不与庶族通婚、共坐,不穿同样的衣服,甚至不互相往来。士族子弟不学无术,整天游荡,吃喝玩乐,纵情声色,他们“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骨脆肤柔,不堪行步,体赢气弱,不耐寒暑”,“出则车舆,入则扶持”是一群极端腐朽的社会寄生虫。
南方士族势力到南朝末年才逐渐削弱。到了隋唐时期,由于实行了科举制度,重视门第高低的观念不复存在,士族更加趋于衰弱。到唐末农民起义时,在黄巢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士族制度彻底瓦解。
010八旗制度是社会组织还是军事组织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诸部后,伴随统一战争的进行,归服的人口日众,先前那种只凭血缘关系的军事与生产组织,已不能适应统一战争的需要了。于是在这种特殊的政治历史环境下,八旗制度便应运产生了。
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参考猛安谋克制,初建黄、白、红、蓝四旗。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为了进一步适应满族社会的发展,又增加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总共为八旗。每旗下辖五甲喇,每甲喇辖五牛录。凡满族成员分隶各牛录,平时生产,战时从征。清太宗时,又建立蒙古八旗,再建立汉军八旗,从而使八旗制度更加完善。
八旗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旗制终清未改。八旗初建时兼有行政管理、军事征伐和组织生产三项功能模式,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是相适应的。把分散的女真各部组织在旗下,进行生产战斗,保证了统一战争的胜利,推动了女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入关后,满族统治阶级继续利用八旗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其生产的意义日趋缩小,八旗成为一种军事组织。八旗兵额共二十二万,一半驻守在北京附近,其余分驻奉天(沈阳)、吉林、成都等各要地。八旗的行政机构,在某些地区仍和各级衙署州县并存。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八旗制随之土崩瓦解。
011秦国是如何实行客卿制度的
客卿是战国时秦国任用游说之士的一种制度。当时,秦国位处关西,不被看在当时的中原文明国家之列,而被认为是一个蛮荒之国。但就是这么一个蛮荒之国,野心却很大,时刻梦想着向东方扩展势力。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秦国广罗六国的优秀人才,希望他们能到秦国来做官。为了得到一个人才,甚至不惜动用武力。著名的韩非子就是用秦国用武力硬夺来的。很多六国的游说之士,看准这个有利时机,纷纷来到秦国。到了秦国之后,他们往往能谋得一官半职。
在秦国,六国游说之士的入仕做官一般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受秦王赏识后,直接被授以高官,主持国政。像商鞅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得以主持变法的。
其二就是先拜为客卿,然后再升迁为正卿或相。所谓客卿,相当于秦王的高级顾问,并不是正式的官职,但可以参与商讨国家大政。由客卿拜为正卿或相,必须统兵参加过征战,并立有军功才行。张仪、蔡泽、李斯等人就是由客卿而拜相的。这就是秦国的客卿制度。除了相之外,秦国的许多文臣武将也都是外来的客卿,如尉缭、王翦、蒙恬和李信等。
秦国的客卿制度,极大地提高了秦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秦最终得以统一六国,客卿制度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由于客卿势力过于强大,使秦国的贵族势力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因此,在秦统一六国之前曾有过一次驱逐客卿的运动,李斯还为此写下了著名的《谏逐客书》,最终促使了这些外来客卿留在秦国。
012土司制度是管理少数民族的吗
土司制度,是指元、明、清的统治阶级用来统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
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消灭大理政权后,想将西南各少数民族置入自己的统治之下,但遭到少数民族的反抗,使元朝难以直接委官统治,于是忽必烈开始大量使用当地各部族酋长为地方官,史称土官。元朝的土官,有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招讨使、知府、知州、知县等职。当时关山阻隔,难以控制,以土官统治土民,对维护元朝统治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明朝建立后,承袭元制,规定只要是归附的西南夷,均以原官设职。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统领士兵,改属兵部,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官隶属吏部,并陆续制定了土官的承袭、等级、贡赋、征调的制度。
到明朝中叶,土官开始改称土司,土司均为世袭制,他们既是朝廷命官,对中央要履行规定的职责和义务,又是土皇帝,在辖区内保存传统的统治机构与权力。
013天朝田亩制度具体有哪些内容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由洪仁玕提出,洪秀全批准实施天朝田亩制度。这一制度以土地制度为核心,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内容。
这一制度宣布一切土地都属于“皇帝”所有,实行土地公有制。确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平均分配和使用的原则。把土地按产量高低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它规定不论男女,“分田照人口”。
还规定,县以下设立各级乡官,其体制、称号与军队相同。社会的基层组织为“两”。凡居民二十五家为一“两”,设两司马负责管理生产、分配、行政、教育、礼俗、司法及地方武装等工作。每两设一“国库”、一礼拜堂,均由两司马主持。
根据财产共有的原则,每家所得扣除口粮外,其余全部送缴“国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其余鳏寡孤独残疾免役,皆颁国库以养”。
太平天国希望用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它所提出的平分土地方案,是对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反映了广大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对鼓舞斗志有积极作用。但采用了绝对平均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
014历朝历代实行怎样的兵役制度
兵役制度是征调兵员服役的制度,是国家的重要军事制度之一,它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国家的经济情况、政治制度和军事需要而变化。就类型而言,主要包括民军制、征兵制、募兵制、世兵制、府兵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