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三农论”
7532000000065

第65章 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3)

乡镇企业本身将来也要发展成现代企业,是要和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的现代化企业逐渐融合、统一的。中国未来的城乡结构,一定要改变二元社会结构,使大多数居民聚集到城市里来,实现区域现代化。所谓区域现代化是指在一个由自然、地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历史传统文化所形成的较大的地区内,由某个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为中心,以若干个中小城市为中介,与地区内众多的小城镇和乡村形成网络,辐射带动本地区内整个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的工业化、城市化。国际上这类区域现代化的实例已经很多。中国现在的京、津、唐(山)地区,上海、南京、杭州地区,广州、深圳、珠海地区,沈阳、鞍山、大连地区,青岛、烟台、潍坊地区,福州、泉州、厦门地区等都在逐渐成为我国较早实现区域现代化的地区。

四关于区域结构问题中国是一个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资源分布很不均匀,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一部分现代工业和大量以手工为主的农业同时存在,一部分经济发达,同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存在,少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同数以亿计的文盲同时存在。这种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是由客观自然资源条件和长期的历史原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中国的人口和自然资源条件分布很不均匀,各地区的差异很大。在960万平方公里版图上,如果在黑龙江省的爱辉县和云南省的瑞丽市两点之间划一条直线,东西两部分面积各占一半,有90%的人口集中在东南地区,但能源、矿产等资源则比较少,而这条线的西北部分,居住的人口只有10%,而大部分矿产资源如煤炭、天然气、石油、金属、稀土等资源都集中在这里,但地面多沙漠、高山、峡谷、草地,而且干旱、寒冷、缺水,生存条件很差。这种自然资源与人口分布脱节的状况,给生产的合理布局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华夏民族的政治经济中心本来在北方中原地区,公元6世纪,南北朝以后,经济重心南移,从此长江流域经济逐步取代黄淮经济区而成为中国经济的重心。由于国防等方面的原因,政治、军事中心还继续在北方,形成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分离的格局,1840年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是从21世纪中国的社会结构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地区开始的。这些地区也正是农业生产基础好,人口众多,比较富裕,而且也曾是唐宋时代对外贸易最发达的沿海经济地区,所以很快发展起来,形成了以上海、杭州、宁波、厦门、温州、广州等城市为中心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建立了一部分近代工商企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50年代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出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防的需要,从50年代开始的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和以后的三线建设期间,把大部分项目都建在内地和东北地区。并且还把沿海的一些工厂和科研、教学机构迁到内地,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建起一批工业基地和城市,如:包头、石家庄、郑州、洛阳、襄樊、十堰、咸阳、宝鸡、绵阳、西昌等。使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结构有了一定的调整,但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如没有充分发挥原来沿海城市和工业基地的作用,经济效益不够好等。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向经济效益,把经济建设的重点移向沿海,首先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了经济特区,不久又开放大连、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广州、北海等沿海城市,依靠这些地区原有资金、技术、人才、基础设施等的优势,加上引进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新的管理方式,使这些地区很快发展起来。为了更好地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对经济建设的宏观指导,按照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情况。有关部门把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带,把东部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沿海12个省市定为发达地区,把中部的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内蒙古等9个省区定为欠发达地区,把西部四川、云南、贵州、甘肃、陕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9个省区定为不发达地区。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意义上的,有很大程度也考虑了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的因素。事实上,我们的一个省就很大,如四川省有1亿多人口,56万平方公里,本省内就可划分为经济发达、欠发达、不发达三类地区。所以东、中、西三大区的划分只是大致反映当前各省区经济发展的水平。

10多年来,沿海地区得改革开放风之先,率先放宽政策,率先发展市场经济,经济发展得最快,中部地区次之,使原有的地区之间的差距拉大了,1982~1992年,广东省的工农业总产值从415亿元增到4920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82元增加到1307元。同时期,贵州省的工农业总产值101.9亿元增到446.2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08元增到506元,以相同的口径相比,1982年广东省的工农业总产值是贵州省工农业总产值的3.07倍,而到1992年则扩大到10.03倍。1982年广东省农民年纯收入是贵州省农民年纯收入的1.69倍,到1992年则扩大到2.58倍。这是两省平均数的比较,如果具体到县市、到乡镇、到家庭个人之间的比较,那么,则差距还要大。

东部沿海地区经过10多年的大规模建设,经济实力增强了,基础设施大大改善了,投资环境日趋完善,自我发展能力增强,不仅吸引了很多境外的资金和技术,而且中部、西部的人才、劳动力、资金也大量向东部集聚,所以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区域格局仍将是不平衡发展的格局,东部地区同中部、西部地区的差距不仅不会缩小,其相对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

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市场力量的推动,这种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是必然的。这种不平衡经济发展的状况,在全国范围形成了递推式区域增长的形势,在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在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方面形成一浪又一浪的长期持续增长的格局,这在一定时期对于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但是这种不平衡状况,特别在各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要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里,否则,将引起各种社会矛盾,于稳定发展不利,特别是我国西北、西南是少数民族21世纪中国的社会结构同胞聚居的地区,更要注意这些地区的发展。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利用宏观调控的力量,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90年代以来,国家采取各种优惠政策等方式加快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在东部沿海的一些乡镇企业家也在向中西部发展,这是很好的。经过多年的地质勘探工作,现在已经探明在新疆有非常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及其他矿藏资源,内蒙古也有特别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等资源,国家现在正在着手重点加强这些地区的交通通讯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今后大规模开发西部地区做好准备。我们的目标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要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家综合实力增强以后,就要把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西移,使中部、西部也发展起来,使区域结构逐渐趋于平衡。这一方面要提高中西部的经济社会水平,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新的生长点,使整个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总的说来,目前的中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的社会结构转型时期,21世纪的上半叶中国将实现这种转型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这里所论述的只是实现社会结构转型几个主要方面,实际的转型过程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而且还会有许多曲折、反复的环节,要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但是,在中国人民面前,实现社会结构转型的方向已经明确了,道路已经开通,中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1995年第1期《社会学研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结构中国自1978年以来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都是建立在对我们国家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基本国情的科学认识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经济、政治、文化还不发达的阶段,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就是要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历史任务,在现阶段,实际上是由实现两个深刻的转变组成的。一是体制的转轨,即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二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即从农业、乡村、封闭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城镇、开启的现代社会转型。这两个转变交织在一起,使我们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表现出纷繁复杂的特征。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持续快速发展;一方面各种经济社会问题大量产生。

需要通过继续改革继续发展来解决。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是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前提,比较而言,实现社会结构转型,则是更加艰巨、更加漫长也是更加本质的转变,将伴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始终,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奋斗。

作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从传统社会转变到现代社会,将是整体社会结构的变迁,既包括经济结构的转型,也包括政治结构、社会结构以至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等等方面的转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要发生深刻的变化;而在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之中,最本质最主要的变化是,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的转变。这几个方面的转变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型的核心内容,其中每一方面转变的程度,都可以作为这个国家,这个地区现代化水平的标志。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1978年,GDP为3624.1亿元,人均379元,1997年为亿元,人均5673元,扣除物价因素,19年平均年递增9.8%。

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78年的GDP中,第一产业占28.1%,第二产业占48.2%,第三产业占23.7%。1997年的GDP中,第一产业占18.3%,第二产业占49.2%,第三产业占32.5%。19年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9.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增加8.8个百分点。

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是二一三。1997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是二三一。这标志着我国已经从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结构从二一三向二三一转变的临界年是1985年。

当年的三次产业比重为28.4∶42.1∶28.5。1996年,北京市三次产业的比重为5.2∶42.3∶52.5,上海为2.5∶54.5∶43;广州为5.6∶46.7∶47.7,三市的人均GDP依次为1806美元,2684美元和2673美元,这标志着这三个市已经进入或接近进入初步现代化社会的阶段。

从1978年到1997年,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由23.7%增加到32.5%,19年间平均每年提高0.46个百分点,要实现全国的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格局转变,假定第三产业在中的比重要达到45%,那还需要比1997年的第三产业比重再提高12.5个百分点,如按前几年的速度增长,那还需要27年。即到2024年可以实现。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的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的原因,我国现在统计出来的第三产业产值比实际要低一些,有不少项目还未统计进去。如我国现在的行政事业机构,大的工矿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单位内部自己办的食堂、车队、幼儿园学校、医院等的产值多数还未统计在第三产业的产值里,所以随着统计口径统计方法的改进,特别是随着城乡经济社会体制的进一步改革,第三产业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在中的比重会比前19年提高得更快些,所以,可以预计我国将在2015年前后实现向三二一现代产业结构转变。

1965年前的第一、第二产业值数为工业农业产值。当年的GDP和人均GDP也为工农业总产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变,就业结构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但由于我国自20世纪60年初期就实行了城乡分割的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结构籍管理体制,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所以就形成了目前我国的就业结构同产业结构背离的状况。1978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是28.1∶48.2∶23.7而当年的就业结构是70.5∶17.3∶12.2。从产业结构看,1978年已是工业化初期的经济结构,而就业结构却基本上还是农业社会的结构。1996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是20.2∶49∶30.8,当年全国从业人员为68850万人,在第一产业就业34769万人,占50.5%,在第二产业就业16180万人,占23.5%,在第三产业17901万人,占26%。

从统计数字看,1996年的就业结构与1978年改革开放时已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的绝对量虽然比1978年还是增加了6451万人,但相对比例下降20个百分点,已占半数,而且从1991年以后,绝对数也是逐年下降的,这表明,农村新增的劳动力都转到了第二、第三产业。其次,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的比重已超过了第二产业(这是从1994年开始的而且这种趋势还在逐年增强。这同一些现代化国家所经历的从农业向工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道路是不同的。

就业结构发生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第一,从8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民创办各种类型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乡镇企业,到1996年,全国共有13508万人在乡镇企业中就业。第二,从80年代后期数以千万计的农民通过各种渠道到城镇务工经商,形成“民工潮”。第三,农村发展了个体、私营企业,1996年从业人员共有3859万人,(因统计方面的原因,这三个数有交叉重复计算的)按现行的统计口径,我国把这些人中的多数都统计为非农就业,所以就有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大量下降的状况,事实上,这些人还都保持着农民身份,在农村承包着土地,在农忙时还要从事一段时间的农业劳动。所以如按农村城镇两个区域划分,1996年城镇从业人员为19815万人,占全部就业劳力的28.6%,农村从业人员为49035万人,占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