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三农论”
7532000000047

第47章 农村现代化道路(13)

1989年政治风波后,这个阶层一度受到非议,到1990年统计只有98141家,这并不是都关闭停业了,而是采取各种办法变换了生存方式,或是“七不上八下”(雇工8人以上的解雇到只剩七人以下,成为个体工商户了,)更多的则是挂靠、依附到集体企业,叫做“戴红帽子”。但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私营企业就又大发展起来,1996年发展到819252户,从业人员1171万人,1999年1508857户,从业人员2022万人。注册资金10287亿元,平均每户68万元,当年产值7686亿元,上交工商税收255亿元,占全国工商税收总额的2.6%。这几项数值,每年都以20%~30%的速度递增。如果再加上城市中的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转制过来的那些私营企业主的户数和人数,经济实力还要大一些。

第一家私营企业是在农村创办的,也是在农村初步发展起来的,所以到1987年时,80%的私营企业在农村。但1992年以后,形势有利于私营企业的发展,不少规模大一些的私营企业都向城市转移,以求更好的发展,这些私营企业主的户籍也都转为城市居民户籍了(也有一部分不转的)。所以到1999年,全国1508857家私营企业,在农村的只有614877家,占40.75%,这61万多家农村私营企业的投资者有100万人,再加上集体乡镇企业转制的原厂长、经理大约也有近百万人。现在私营企业主这个阶层,约占0.4%~0.6%。

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这个阶层,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期曾经在社会上红过一阵,那时乡镇企业每年以30%~40%的增长速度发展,1987年乡镇企业的总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超过了农业总产值,乡镇企业被誉为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

一些乡镇企业的厂长、经理,被称为农民企业家。他们在农村里是一些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很有地位的人。1995年下半年以后,乡村两级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遇到很大困难,被迫进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改制,到1998年已有多数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转制为私营企业或个体工商企业了。不过一些规模较大,经济实力雄厚的乡镇企业还仍然留着,多数乡镇还都有几个。他们在乡镇的经济和收入等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所以乡镇企业管理者仍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不过人数比以前要少了。

据1998年的统计年鉴,1997年全国有2014.9万个乡镇企业,其中乡办34.2万个,只占总个数的1.7%,有职工万人,占总人数的20.3%;村办企业95万个,占总个数的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4.7%,有职工2679.2万人,占总人数的20.5%。乡村两级的乡镇企业数量并不多,只占总数的6.4%,而职工人数却占总数的40.8%,(1993年集体乡镇企业最盛时,有职工5767.7万人,占总数的46.7%),其创造的产值和利税,也都在40%以上。

1999年以后的统计年鉴就没有乡镇企业这些统计数字数据。

1993年集体所有的乡办企业共有168.5万个,改制后逐年减少,1997年只有115.3万个,2000年还有约40万个。每个集体乡镇企业有厂长、副厂长等领导干部,加上供销经理、办公室主任等一批中层干部。现在的乡镇企业管理者约有600万人,占总人口1.5%左右。

农村管理者阶层。农村干部自80年代中期以来,各类干部在人数上都增加很多,权力也扩大了。乡镇的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镇长、副镇长,后来又加了人大常委会主席、副主席,有些还增设了政协联络处,这些乡镇级的干部就有10多个。

原来的财政、文教、民政、计划生育等助理员,都升格为财政所、文教、民政、计生办公室等。设立了派出所、税务所,统称“七所八站”,人民公社改为乡镇政府时只有30~40人,现在一般都在70~80人,有的多达一百几十人的。当然,真正在编的国家脱产干部只有30多人,大多数是农业户口的半脱产干部。

村级干部中,国家规定享受固定补贴的大村5~6人,小村3~人,现在也普遍增加。有些大村,党支部、村委会主要干部多达10多人的,安徽省最近有项调查,每个村的主要干部平均人。享受误工补贴的村副主任、团支书、妇联主任、民兵连长,以及村民组长、计划生育员、调解委员等还有10多人,有多达20~30人的。乡村两级各类干部,现在约占农户的7%。

乡村两级干部是国家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下代表政府行使国家的权力和完成各项任务,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法令,对上代表农民群众,反映民意和保护农民的利益。近些年,特别是1996年以后,农村经济发展出现波折,农产品价格连续几年下挫,乡镇企业发展受阻,乡村两级财政普遍困难,多数乡村财政入不敷出。中西部地区,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的多数乡镇不能按时给干部发工资。有些就设立各种名目向农民乱摊派乱收费,加重农民负担,引起农民不满。所以近几年在一部分地区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多数地区现在已采取精官简政的改革,也有些在采取合并乡镇,合并行政村的措施。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减少干部人数。

表5农村社会各阶层的变动状况(据统计资料推算类别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农村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个体工商户1989年55~57%24%4%1.5~2%5%1999年48~50%16~18%16~17%2.5%6~7%类别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管理者合计1989年0.1~0.2%3%6%98.6~101.6%1999年0.4~0.6%1.5%7%97.4~103.6%五农村现代化与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趋势20多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出现的分化是改革以后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发展的结果。在1993年,我根据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与沿海发达地区,在80年代以后发展乡镇企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实践,曾经提出过以后中国农村将经历四个阶段走向现代化的设想。农村社会分化就是伴随着这样四个阶段进行的。当时,我对乡镇企业的实践做了比较乐观的估计,认为通过乡镇企业,中国农村将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但是现在农村的发展条件(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发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生了很大变化,从而也会对农村今后的社会分化产生影响。

我当时提出的四阶段设想是这样的:

第一步,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挣脱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束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农业生产大发展,解决了农产品对国民经济的供给问题,也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并且使一部分农民先富裕起来。

第二步,发展乡镇企业,既然农民一时不能进城,那就通过办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使一部分农民先改变职业,由农业转到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就业,使乡镇企业成为国家工业化的另一翼。事实上,到90年代初中期,国家的建筑材料业、纺织服装业、采矿业、机械业、化工业、食品加工业等门类的工业产品,很多都由乡镇企业来提供了。农村经过乡镇企业积累了资金,支持农村的基本建设,支持农业现代化,乡镇企业的职工得到了工资,逐步富裕起来,也实现了职业的转变。

第三步,发展小城镇。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求继续发展,必然要逐步集中到小城镇上来,乡镇企业的职工及其家属也迁到小城镇居住,乡镇企业积累了资金,也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使小城镇兴旺繁荣起来。苏南的群众总结说,苏南农民这几十年走过的道路是:“70年代造田,80年代建厂,90年代建镇”。上海市政府提出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方针是:“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浙江温州的农民,在政府支持下,在苍南县鳌江边上,就造成了一个龙港镇,使原来只有几百人的小渔村,仅用10年功夫,就发展为有14万人口的工商业发达的城镇,被誉为“农民城”。

年代初,全国5万多个乡镇中,只有2800多个镇。到1993年,乡镇的总数还略有减少(因为合并等原因),但建制镇却发展到14000多个(1999年为19184个)。镇区总人口达到6000多万。

农民一时因户口制度未改,退而求其次,能进入小城镇也是进了一步,从而改变了身份。东部沿海诸省,因乡镇企业发展,经济繁荣,小城镇建设得很好,也是高楼林立,宾馆酒店,学校医院,交通邮电,都很方便,有了现代化的气势。

第四步,区域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不可能同时实现现代化,将逐步实现从东部、到中部、到西部的梯度发展。首先将在若干大的区域里面,由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中心,以中小城市为纽带,带动周边的大量的小城镇发展,多数农民逐步转移到大、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里就业,农村中只留下少量的专业大户从事规模经营的农业。经过若干年的改革和发展,城乡的主要差别逐步消除,城乡逐步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个关于农村发展的四个阶段发展的设想,一时曾经为学术界和部分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所接受,他们在制定一些地区和县的发展战略时,曾参考过这个设想。

但是,1995~1996年,乡镇企业的发展,由于国内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之后,乡镇企业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外部环境变了,乡镇企业发展遇到了结构性困难。因为经济自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告别了短缺经济,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工农业产品普遍过剩,市场疲软,销售困难。现在一般的工业产品大部分都过剩了,现有的乡镇企业连维持都有困难,更遑论还要发展新的乡镇企业。而且现在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现在能站住脚的也是东部已经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中西部已经办起来的乡镇企业相当多数办不下去,更不要说以后像东部地区那样再大规模地发展了。

我当时关于农村四步发展的设想是从东部发展乡镇企业成功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关于农村四步发展的设想,参见陆学艺主编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一书。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没有周全地考虑到中西部以后发展乡镇企业的环境和条件,以为将来中西部也可走东部沿海诸省发展乡镇企业并带动城镇发展成功的道路。

这四个阶段发展的农村现代化道路在东部一部分地区是走成功了。条件是他们这些地区抓住了发展乡镇企业的机遇,把农业上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积累了资金,建设小城镇,也就实现了农民变工人、职员,农民变居民,实现了自我农转非。但后来中西部农村的乡镇企业生长发展的条件改变了,市场已经被城市工业和东部乡镇企业占领,而且创办乡镇企业的条件也苛刻了,当年国家鼓励发展乡镇企业的优惠贷款免税减税等政策都改变了,中西部农村再发展乡镇企业就困难重重了(当然不是一个也办不起来)。通过办乡镇企业这个关键性的步骤不行了,所以今后中西部农村就不能再按四步发展道路走。此路不通,只好另辟蹊径。

乡镇企业的发展不可能在中西部全面推开,中国农村现代化四个阶段发展的道路的设想也就失去了基础。那么,中国农村现代化今后将可能走什么样的道路呢?这自然会影响到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分化趋势。

事情还要回到中国整个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道路上来反思。离开整体的发展,作为整体一个部分的农村现代化不可能独立地发展。虽然,我们常说,“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实际上应该是先要说,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

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要建成现代化国家,必须要进行工业化、城市化,而且这两化是同步的,是一个过程。这可以说是一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文件》。

个具有规律性的普遍经验。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加速了现代化的进程,却没有进行户口制度的改革,“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格局没有改革,二元社会结构依然存在。城市和农村是两个营垒,各自分别发展。因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优势都在城市,各方面都向城市倾斜。城市现代化进展很快,而农村发展缓慢,城乡差距扩大,农民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1999年比1978年还增加8003万农民。20年的实践证明,背离规律的发展是不行的,这不能叫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我国现代化事业当前面临的许多困难和矛盾,都与这个背离有关系。

中国是个12亿多人口的大国,全世界都在盯着这个大市场。

1999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是82054亿元,不到1万亿美元,人均工农业产品并不多,还称不上物质的极大丰富。但自1997年以后,全国610种工农业主要商品,有2/3供过于求,几乎什么都销售困难,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有人说中国的买方市场早熟了,为什么?因为农民多而穷,占总人口70%的农民,只购买39%的商品,6万多亿元存款中,农民存款只占19%。朱基总理早在1996年就提出要开拓农村市场,但五年过去,就是开而拓不动,农村购买力反而萎缩了。不是农民不需要这些产品,而是农民没有钱。所以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工业品要有市场,这种城乡分割的格局也该改革了。

1999年,我国的GDP中,第一产业占17.3%,第二产业占49.7%,第三产业占32.9%,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发展到中等水平的国家,但当年的城市化率为30.9%。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1996年世界的城市化率为46%)。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阻滞了经济、社会之健康、协调地发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见《中国统计提要(2000)》,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