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再作深一层的分析,我们便会发现,联产承包制除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充分有效地配置农村土地、人力以及生产资料等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大多数农民温饱问题等直接或显性功能外,还具备影响深远的间接或隐性社会功能,即大大地加快了农村社会结构和我国城乡格局的转型。具体地说,其隐性功能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引入为农村社会分化提供了契机,因为农民有了相对自主的生产和经营自主权,不但有可能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出现一批农业生产专业户,改变了农业经济以粮为主的单一结构,而且还使剩余的农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道路村劳动力摆脱土地的束缚,向其他行业作水平和垂直社会流动,在职业、收入等方面出现分化。第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区域流动也有了可能,一方面就地、就近的小城镇、旧集贸中心因流动得以繁荣、扩大;另一方面许多农村人口在完成责任田的生产任务时试探着走向大中小城市务工经商,从此旧有的城乡关系网络被撕开了裂口而开始变化。第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生产发展确实很快,许多地区的农民不但很快就解决了温饱而且有了生产剩余,农村商品经济得以发展,冲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允许商品经济存在、发展的限制,为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开了先河。农村在80年代初形成了许多农村专业市场、集贸市场,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第四,职业流动和城乡流动,连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从传统小农经济的桎梏里走出来,为农村进一步发展,甚至为中国整体现代化准备了思想观念条件,因为人的现代化特别是思想观念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关键,一批农村能人因观念上改变而得以脱颖而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仅是新时期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起步,它不可能完全解决我国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其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首先,它以土地小块分割为基础,妨碍了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生产规模化,较难容纳先进的农业生产力,与农业现代化对规模生产的要求相差甚远,它只不过是适应我国现阶段农村生产力水平的一种过渡形式而已。其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经营为主,而农村现代化要求农村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进行调整,从以农业为主向工业、服务业等第二、第三产业转变,但家庭经营承担不了第二、第三产业的组织和生产任务,因为它们不是最有效的经营方式。再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组织化程度,近几年相当多的农村基层组织涣散就是例证。而且现代化要求农村社会产生现代意义上的一系列为生产服务的组织,这也不是家庭联产承包制所能做到的。最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仅仅是对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主要从经济上推动农村现代化,但现代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经济、社会和人等方面的转变,仅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农村社会进行巨大的改变。
所以,农村在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久,又在寻求深层的社会变迁或现代化之路,即农村现代化的第二步:实现农村工业化。
二乡镇企业:农村工业化的独特道路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次伟大创造。它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在苏南等经济水平较高的农村地区产生出来,但真正大规模发展,还是在1984年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大幅度增产,同时也使大量农业劳动力剩余出来,因而急需向第二、三产业寻找就业机会,但改革伊始,农村工业十分不发达,仅靠现有的农村工业水平无法吸收上亿农村劳动力,而城市方面,当时改革不如农村那样迅速、有效,限制城乡流动和迁移的各项制度毫无改变,城市国有企业效益不好,本身还有许多待业的劳动力,加上以前上山下乡的1700多万知识青年中有大批人返城,需要安置就业,由此看来,靠国家通过城市和国有企业渠道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路子几乎不可行。农村只能自想办法、自谋出路。于是,中国农民就自筹资金,自造厂房,自置设备,自学技术,自找销售渠道,进一步发展了社队企业,办起了各种形式的农村工厂,农村劳动力纷纷向农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后来政府终于认识到农村社队企业对农村发展的巨大作用,于1984年发布了开创乡镇企业新局面的文件,正式把“社队企业”更名为“乡镇企业”,并且制定了对新办乡镇企业可以免税三年和给予低息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道路策,从此农村乡镇企业出现蓬勃发展景象。
如今乡镇企业已成了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乡镇企业的深远影响还在于大大地推动了农村现代化进程,使农村现代化上了一个新台阶。
乡镇企业的发展从这样几个方面推动了农村现代化进程:第一,加快中国农村工业化步伐并最终促进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迄今乡镇企业已发展成跨第二、第三产业、囊括能源工业、建材业、化学工业、机械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轻工业、饮食服务业、修理业等等体制较健全、产业结构较完整的农村工业体系,吸纳了农村劳动力的25%。总之,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农业产值的比重均得以减少,使农村现代化乃至国家现代化向前大大推进。第二,乡镇企业大大地加快了农村社会分化,使农村从单一的农业人口社会结构向多职业、多阶层的现代社会转变。乡镇企业利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的契机,促进了农村社会分化过程,使农村社会从简单的社会结构向近似现代社会结构转变,可见乡镇企业对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的作用功不可没。第三,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最早引进市场机制,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它们完全靠市场来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靠市场来安排生产、确定产量及销售产品,其意义不仅仅限于农村,而且推动了城市和国有企业,为我国实现体制转轨积累了经验,大大推动了我国现代化所需要的社会转型。第四,乡镇企业的发展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更能影响农村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不同,从事工业的农民从工作和生活安排上要做相应的改变。工作上要有时间意识和纪律观念,工作之余不必考虑季节气候变化对生产的影响,而要求娱乐和消遣。由于工业收入比农业多,大多数从工的农民也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要求,现代意识、新观念、新时尚首先由他们引入农村,渐渐得以扩散、传播。第五,由乡镇企业推动的农村工业化为农村城市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有物质基础和人口的规模集中,也不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兴起。乡镇企业打破了农村城市化因二元格局阻隔而无法取得工业支援的局面,走出一条靠自己发展工业来实现城市化之路。
不过,光搞乡镇企业不能实现农村现代化,它们在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初期乡镇企业相当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人员素质低,集中程度不够,无法发挥工业集聚效益,而且增加了分散带来的对基础设施的重复投入,也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简言之,以乡镇企业为核心的农村工业化在初期缺乏城镇的支撑,两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轨,这对农村现代化相当不利。另一不足就是乡镇企业是“草根工业”,与农业以及计划经济时代确立的农村体制密不可分,它们的出现没有实现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彻底转移,因为城乡二元的身份体制限定了农村人口不论从事什么行业的产业活动,仍是农民身份,所以有“农民工”、“农民企业家”,等等称呼,因而农村社会在转型中出现了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转轨相脱节的现象,这不是现代化所要求的,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因此,乡镇企业的不足还需城镇化来弥补和矫正。
三小城镇建设:中国农村城市化之路如果说发展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在享受不到城市工业的辐射利益的情况下寻找的一条致富之路,那么小城镇建设则是他们在城市体制的阻隔下自己寻找到的一条追求生活质量提高和实现现代化之路。
小城镇是农村社会经济的活动中心,具体地对现在中国小城镇进行划分,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工业型小城镇。它们主要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道路是乡镇企业的生产基地,有的原来就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改革开放后随乡镇企业崛起,其工业实力更加雄厚;有的是新兴工业小城镇,它们完全是由乡镇企业带动起来的,或者是乡镇企业逐渐集中而扩展成的。当然,它们并不是不存在第三产业,只不过首先是工业的发展,然后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集贸型小城镇。
它们或者原就是农村集贸中心,或者是交通方便地带,因改革开放带来的农村经济繁荣,成为人流物流交汇点,由此带动那里的第三产业发展,人口渐渐向那里集中而发展成为小城镇,如温州的钮扣市场——桥头镇就是一个例子。政治、文化型小城镇。
它们主要是农村地区的行政、文化中心,首先是县、乡、镇(原是人民公社、区、县)行政组织所在地,各类的行政机关、学校、医院等都集中在这里,成为当地的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中心,这里集中了相当数量的干部、教员、医务人员、科技人员,并相应地有一批商店、车站以及一批文化、娱乐和餐饮、服务等设施和场所,以做本地区的干部和群众消费和娱乐之用。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类小城镇的主要功能是政治文化方面的。
可以这么说,农村小城镇已形成了一个分门别类、功能较全、具有一定层次的体系。与乡镇企业相比,它们将中国农村现代化向前又推进了一大步,不但保留和发扬了乡镇企业对农村现代化的积极作用,又补充其不足,完善了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
首先,小城镇不仅是农村工业化的基础地,而且能综合地提高农村社会发展水平,不但丰富了农民的生活内涵,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为农民创造了各种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使他们走出传统,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技能、素质方面渐渐地向现代人演变、发展。其次,小城镇还是农村与外部联系的桥梁,有助于打破农村的封闭,使整个社会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再次,小城镇有助于消除农村宗族、亲属关系的消极影响,建立起更加适应现代化要求的现代社会关系,比如业务关系、组织关系、同事关系、同行关系、朋友关系等各种现代关系在小城镇得以发展、成熟。最后,小城镇建设实现了农村劳动力在三大产业之间和城乡间的彻底转移,有助于降低农业人口和农村人口在三大产业中的比例和逐步使农民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使之逐步转化为非农民,从而大大地提高中国现代化水平。
四农村现代化的方向: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现代化建设小城镇,发展小城镇,是在中国二元城乡格局仍占重要地位以及大城市人口超负荷的情况下为实现农村现代化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但我们要看到现在的小城镇建设以及小城镇自身的局限性。总的来说,改革以来中国的小城镇只是从农村地区自身的发展角度来做规划的,忽略它从与大中小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社会关系的角度进行建设,所以一些农村地区虽然建了一些小城镇,但并没有完全带动周围农村的发展。当然这背后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即小城镇规模小以及功能不全,其辐射能力相当有限,一般来说小城镇的工业基础和其他基础设施毕竟不强和不先进,人才和技术力量也有限,不可能像大中城市那样能带动周围很大一片农村地区发展商品农业、服务业甚至农村工业。因此,一些落后农村地区虽然原有一些小城镇或新建了一些小城镇,但其社会经济状况改观不大,中西部的情况就是如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大中城市的带动和影响。如安徽阜阳地区拥有1400万人口,连一个2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都没有,因此其经济发展很缓慢。这说明小城镇建设不能不考虑它与大中城市的关系,如果失去了大中城市的依托,那么小城镇就难以发挥有效地促进农村现代化的作用。
苏南为此提供了例证。苏南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之所以发展那么快,小城镇之所以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就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道路因为它们依傍上海、南京以及苏州、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据我们观察和调查,京津塘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辽东半岛、胶东半岛一带的农村之所以发展很快,主要是因为那里大中城市分布密度大,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凭借大中城市的优势得以很快发展,并承担着沟通大中城市与农村的联系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些地区各自都形成了一个错落有致、规模层次分明、空间布置合理的大中城市和小城镇构成的城市化体系,即城市带。这样的城市带或城市网络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功能互补、互相促进,一方面大中城市能通过小城镇的沟通,将其规模效应辐射到本区域内所有的农村,即将各种信息和技术播放到农村,使农村人更快地更新观念、获取知识和技术,同时大中城市分布密度如此之大,意味着它们对周围农村的需求(比如对农副产品以及劳动力的需求)也就越大,农村因此就能加快发展高效、高产和优质农业,并向大中城市转移一定的劳动力;由于大中城市技术和工业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一些对城市企业来说不合算但又是社会需要的行业将从大中城市中转移出来;大量技术工人和技术员退休后转移到农村工厂去发挥作用。所有这些都为周围农村发展乡镇企业提供了良机。总之,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正是借助于大中城市分布密度高、辐射能力强以及辐射范围大的条件,发展乡镇企业并以此逐渐进行小城镇建设,基本上实现了城乡发展同步进行的要求,也就是说正在逐渐实现区域城市化和现代化,现在在沿海区域城市化和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已接近甚至超过大中城市的市民,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那里的城乡差别已不是很大,城乡正在趋向一体化,区域也在走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