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三农论”
7532000000035

第35章 农村现代化道路(1)

中国农村现代化问题

一个国家农村社会的现代化是整个国家现代化有机组成部分。从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国家的历史看,一般都是在实现工业现代化,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大量的农村资金、农产品以及劳动力进入工业,进入城市,待城市工业发展起来后,再反哺农业,武装农业,使农村实现现代化。

我国内地从20世纪50年代前期开始,就进行了大规模地工业化建设。到1978年,内地全社会总产值达到684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2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倍,农业总产值达到1397亿元,比1952年增长2倍。就整体来看,可以说已经初步建立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就工业、农业关系而言,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810亿元中,工业产值占43%,农业产值占57%,而到1978年,工业产值占75.2%,农业产值占24.8%。可以说已经实现工业化了。但是,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还远没有解决。

内地农民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整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农村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向城市和工业贡献了大量的农产品和资金,据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测算,30年间,农民大致贡献了约6000亿元资金。可是由于特有的人口和历史原因,自60年代初期以后,国家实行了限制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的户籍制度,这样,在大量农产品、农业资金进入城市的同时,农村劳动力、农业人口不能进城。所以到了1978年,内地96259万人口中,农村人口79104万占82.1%,城市人口17245万占17.9%。还是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民国家。

1978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农村首先启动,十多年间,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户籍制度没有根本改革,所以城乡分隔的社会结构仍没有相应改变。1991年内地社会总产值为4380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82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3.46倍,农业总产值为8157亿元,比1978年增长1.1倍。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占77.6%,农业占22.4%。

但是在1991年内地115823万总人口中,城市人口为30543万人,占26.4%,农村人口为85280万人,占73.6%。1991年内地社会总劳动力为58360万个,其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为万个,占58.6%。农民还是占绝大多数,农业劳动力还是占大多数。就绝对数而言,1991年的农民比1978年还多了6266万人,1991年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1978年还多了5873万个。

一个严酷的事实是,我们一面在发展经济,在实现现代化,一面是农村人口越来越多,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越来越多。(从1978年到1991年内地新增人口19564万,平均每年纯增万人。其中大部分要在农村定居,在农村就业。)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怎么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改革和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特别是在江苏浙江的长江三角洲、广东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和大中城市的郊区农村的乡镇企业出人意料地迅速崛起,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发展都很好,不少难题通过群众实践创造性解决了。总结这些地区的实践和经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内地农村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和前景。农村未来的发展将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自主经管权,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可以自己决定种什么,怎么种,怎么收获,自己支配农产品,而且还可以从事农业以外的其他职业。这无疑是又一次解放。由此,农民得到了自主、自由,得到了实惠,所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连年增产,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的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生活改善了,基本解决了内地农民的温饱问题。

内地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政府因势利导,于1984年、1985年撤社建乡(镇),把人民公社改为乡(镇),把生产大队改为村,把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相应成立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从此正式取消了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为农村社会分化、社会流动、社会结构的迅速变化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

第二阶段:发展乡镇企业。这是中国内地农民继创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个伟大创造。乡镇企业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在苏南等经济水平较高地区产生出来,但真正大规模发展,是在1984年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大幅度增产,而且有大量的劳动力剩余,田不够种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要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而城市方面,改革不如农村那样迅速、有效,本身还有许多待业的劳动力,加上返城的大批下乡知识青年也都需要安置。于是农民就自己筹集资金、自造厂房、自置设备、自学技术、自找供销渠道,办起了各种形式的农村工厂,农村劳动力纷纷向农村的第二、第三产业转移。1984年月,政府发布了开创乡镇企业新局面的文件,正式把《社队企业》更名为《乡镇企业》,并且制定了对新办乡镇企业可以免税三年和给予低息贷款等一系列政策,从此,乡镇企业就在农村蓬勃兴起了。

表1反映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概况。需要说明三点:第一,1983年的单位数,比1978年少,这是因为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有的省区把一部分社队企业也分了,或散了,所以少了;但就整体说社队企业还是发展的,职工人数和总产值都是增加的。第二,1984年比1983年各项指标有突然的增加,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一年确实是大发展的一年;另一方面是统计口径不同,1983年前只统计乡办、村办两类企业,1984年以后的统计加进了联户办和户办。1984年,如按原口径统计单位数只有186.4万个,职工总人数为3982万人,总产值为1465.9亿元。

第三,1987年又是个关节点,当年农村社会总产值为9441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4675.7亿元,占49.5%,乡镇企业总产值4765.3亿元占50.5%,乡镇企业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1991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已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8.8%。

现在乡镇企业已成了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而且成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工业的产值已占到全国工业产值的1/3。1991年乡镇企业交税454亿元,占当年各种税收的15.2%。乡镇企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乡镇企业的最大成就还在社会方面,乡镇企业成为教育农民的大学校,上亿农民通过乡镇企业学习技术、经营,劳动方式变了,生活方式变了,思想方式变了,人际关系也变了。亿万农民正通过乡镇企业熏陶成为现代人,涌现了一大批巧工能人,涌现了一大批乡镇企业家。促进了农村的社会分化,推动了农村的社会变迁。所以有人说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村的产业革命,是中国内地的第二次工业化。

第三阶段:建设小城镇。现在中国内地有11.5亿人,3亿人在城镇,8.5亿人在农村。人口要城镇化,几亿农民要进城,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因多种原因,本身就很困难,增容能力有限。怎么办?80年代初期,就有相当多的学者、专家,指出要发展小城镇。提出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口号,农民可以进小城镇。这些年实际正是这样做的。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小城镇发展起来了,吸纳了很多农民到镇上来劳动和生活。小城镇大多是在原来的乡(镇)政府所在地扩大发展起来的,也有是完全新建崛起的。如浙江省苍南县的龙港镇,原来只有数十户人家的一个江滩小村,完全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现在已发展成为13万人的城镇了。

乡镇企业创办初期,因陋就简,规模小,比较分散,真可说是“村村办厂、处处冒烟。”但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看,办第二、第三产业还是要求相对集中,太分散了,用电、用水、用气,交通、通讯都太浪费。另外厂与厂间,厂与店间,店与店间要有交流,要优势互补,所以也有规模效益问题。另外,从发展社会事业,如办教育,推广科技,办医院,文化娱乐设施,也要求相对集中,现在各地的乡镇企业逐渐在向小城镇集中,有很多乡镇制定了优惠政策鼓励各村和农民到集镇来开店办厂。近几年各地的小城镇发展得很快。1978年全国内地只有2874个镇,1991年已达10587个镇。正反映了这种小城镇化的趋势。可以说小城镇的发展和繁荣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农村现代化问题乡镇企业创办初期,农民在乡镇企业里劳动,一般是早出晚归,住在本村自己的房子里,回家之后,还到自己承包田里干农活。“上工三班倒,种田早中晚。”随着乡镇企业规模扩大,经济水平的提高,对技术、对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工人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于是现在相当多的农民工,特别是青年农民工,要求到镇上居住。据调查,现在上海郊区的农民,已有40%就要求移居到镇上,嘉定县马陆镇已有户农民买了商品房,在镇上安居了。这些农民从到乡镇企业工作,到在镇上定居,已实现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变。只是他们的农民身份还未变,所以还叫农民工。

第四阶段:城乡一体,实现区域现代化。从内地农村这十多年发展的经验看,乡镇企业,小城镇的发展和繁荣,都是因为有大中城市的带动和辐射影响的结果。现在中西部的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起步维艰,发展缓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大中城市的带动和影响。如安徽阜阳地区1400万人,连一个2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都没有,这里的乡镇企业、小城镇发展都比较困难。所以小城镇本身,只是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或者说是一个中间站。随着内地整个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大中城市以至特大城市还要有一定的发展,从长远看,内地必须改革以农为本的战略设想,要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实现区域现代化。

所谓区域现代化,是指在一个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经济、社会、文化、历史传统形成的较大地区内,由某个特大或大城市为中心,以若干个中小城市为中介,与地区内众多小城镇和农村形成网络,带动、影响本地区整个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内地现在的京津唐地区,沪宁杭地区,广州、深圳、珠海地区,沈阳、大连地区,青岛、烟台、潍坊地区,福州、泉州、厦门地区,等等,都是通过大中城市本身的发展和联系,通过区域内乡镇企业的大量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城乡交流日益密切,互补优势,城乡逐步融合,浑为一体。这些地区都在渐渐地成为我国第一批实现区域现代化的地区。

从全局来说,内地地域辽阔,农民众多,东、中、西部差距很大,实现农村现代化将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而且将会有多种实现的模式,以上说的这四个阶段,是现在从一些发达地区总结看到的一个轮廓。但是这种前景确是已经很明显的了。当然,要在内地全部实现农村现代化,还要做很多工作,但必须这样做,只有广大的农村实现了现代化,我们中华民族才能跻身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所以说,实现农村现代化应是我们这一代、这几代中华儿女应完成的历史使命。

(1993年7月在台北《中国现代化问题》研讨会上的论文中国农村现代化问题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道路农村现代化如何,是中国现代化前途所系,反过来也可以说,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在农村现代化,其难点也在农村现代化。

因此,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现代化之路,对于更快地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就具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村逐步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若对其加以理论的概括,我们称之为农村现代化四步曲:中国农村将依次经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小城镇、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现代化。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起始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农民创造而最后由政府肯定和推广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早在1956年和1957年曾出现过。其最初形式是由“三包一奖”制(包工、包产、包成本和超产奖励)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包产到户责任制,后被作为资本主义受到批判和打击。1978年安徽省肥西县和凤阳县一些大队为克服大旱而偷偷地实施了“三包”到田、责任到人的生产经营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年冬,安徽省政府肯定了这一农业生产责任制,随后很快在全国推广开来。1983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文件,进一步充分肯定了联产承包制的积极作用,指出它使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并能同时得到发挥。从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普遍推广。

可以这么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国农村现代化找到了恰当的起始点。因为它基本上符合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使农民真正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自主经营权,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这无疑是中国农民的又一次解放,由此农民得到了自主、自由和实惠,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连续增产,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的1977年,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才生产1917斤粮食,而1992年已达2500斤;从1979年到1992年,农业总产值从1698亿元增加到9085亿元,粮食由33212万吨增加到44266万吨,棉花从220.7万吨增加到450.8万吨,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元增加到1992年的784元,农副产品的商品率从1978年的39%增加到1992年的58%。

我国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政府因势利导,于1983年、1984年撤社建乡(镇),从体制和组织上进行改革,改变了政社合一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以适应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进行社会调控和管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