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三农论”
7532000000037

第37章 农村现代化道路(3)

但是,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离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现代化的目标仍很遥远,然而这不意味着是不可能的事,沿海地区的发展已证明了这一点,其他地区也将走这一步。因此,在以后的规划中,特别是对中西部农村发展进行规划时,必须从区域角度出发,考虑到大中城市以及小城镇在功能、作用以及空间距离的关系,做出合理的布局,以更快地促进农村区域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到来。如果中西部农村也能发展到现在东部沿海农村的水平,那时就可以说,中国现代化和中国农村现代化就基本实现了。

在这里,有必要再具体地说明一下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现代化的涵义。城乡一体化应包括这样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城乡分割的格局不复存在,从经济、政治、社会、体制以及文化上城乡不再有重大差别,城乡流动也不再有人为的政策性障碍;第二,城乡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不再有重大的差距;第三,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走向终结,大部分农民转化为工人和职员,一部分农民转化为现代农业经营者,实现了人的现代化;第四,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绝大多数。而所谓区域现代化,就是指在一个较大的地区内形成一个以某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以若干中小城市为中介、与众多小城镇和农村组成的网络或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以及资源、文化等方面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存在人为的障碍,城乡交流日益密切,逐步走向融合,浑为一体,各地区的区域现代化的程度以及完成时间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当各地区都完成了区域现代化,那也就等于实现了中国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传统农民便宣告终结。

五问题与挑战: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艰难道路虽然我们带有探索性地提出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历程,但要走完这一历程,并非朝夕之功,前进中还将克服重重困难,要解决好各种问题,因此可以说,中国农村现代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更清楚地认清这种挑战,有必要认清农村现代化面对的一些主要问题。

1.区域差距问题

改革以来,从总体上看农村是发展了,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这并不等于每个农村、每个农民都有这样的改观。事实上农村在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基本上形成了东中西的差别格局;同时城乡差距也并没有因发展而缩小,相反近几年仍有扩大趋势。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发展并不是没有差别地进行的,差别是免不了的,但发展的结果不应是差别在扩大,而应逐渐缩小,否则,这样的发展就成问题;反过来说,随着发展拉大了的差距问题将影响发展的健康、顺利进行。如果对区域发展差距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调节,那么,由于发展起点、基础设施、技术和资金力量以及市场占有情况不同,今后的发展不但不会缩小区域差距,相反会更快地扩大这种差距。但这样的措施不应是以扼杀东部的发展来缩小差距,而应是促进中西部更快地发展,迎头赶上东部。如果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就必将危及中国农村现代化以致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

2.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问题

中国农村蕴藏着丰富的剩余劳动力,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这批人将会不断离开农村和农业去寻求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止如此,由于农业效益和收入低,不但剩余劳动力要转移出来,连不剩余劳动力也纷纷离开农村和土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难以区分剩余与非剩余劳动力)。这样就提出两个严峻的挑战:首先,大批农村人外出寻找就业机会,改善现实条件,但我国能否创造相应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城市化速度能否满足城乡人口流动的要求,仍是我国现代化的严重问题。一旦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当,那么就会使大量流入城市虽找不到工作但又不愿返乡的农村人口沦为城市贫民,城市有可能出现许多庞大的贫民窟及贫民群体。其次,大批有文化的农村青年劳动力离开农村,降低了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有可能威胁作为维持十几亿人口生存的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的发展前景,甚至导致农业的衰退。目前这种现象在一些流出人口很多的农村已有表现,因此我们的说法并不是危言耸听。

与此同时,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就业这个问题上还存在一个两难困境:一方面我国经济结构在改革中得以调整,提高了技术质量,需要大批高素质、有文化、懂技术的劳动力补充到就业大军中去;另一方面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是文化素质低、不懂技术的,因此即使未来经济和技术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无法胜任,也就是说,就业机会增加了,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无法转移出来。

因此,中国农村现代化战略应处理好农村城市化与文化、技术、教育,以及农业利益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具体说:第一,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格局对农村现代化来说是十分不合理的,一方面是城市区域布局不合理,即缺乏一个合理布局的城市体系以逐层逐级地吸纳农村人口,从而减轻大城市的压力;另一方面城市体制处于双轨状态,没有形成一个平等竞争的优化体制,这对农民是很不公平的。第二,国家应改革农村教育,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实用程度,使接受完九年制教育的大批农村人口基本上就能成为熟练劳动力后备军。第三,农业是一个脆弱的产业,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农业都采取保护措施,以免损害人民的基本生活,我国更应该增强对农业利益的保护,使如此少的耕地能维持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转。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不但中国农村现代化难以成功,而且中国现代化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3.分化与利益关系调整问题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农民开始分化,他们分化成从事不同职业的利益群体和阶层。这样的分化仍将持续下去,而且会变得越来越明确,分化出来的群体和阶层也将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群体和阶层归属。分化与利益调整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道路密不可分,换句话说,分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分化后的农民在社会地位、收入、利益上都相差很大,原来的农村利益调节机制失效,要求确立新的调节机制。如果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好,或新的调节机制不合理,或根本没有确立新的调节机制,那么农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将不可避免,有可能酿成社会动荡和混乱,这也不利于中国农村现代化。

4.体制转换和组织化问题改变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使农村获得了发展活力,这一点足以证明体制转换对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改变了旧体制,就需要确立新的体制。那么,什么样的新体制最适合农村现代化呢?从现代化的趋势上看,依法治理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应该确立农村的法律体制,使农村管理有法可依、依法运作,如农村行政管理人员应根据选举法由农民选举产生,同时建立农村执法机构,比如建立农村法制体制。除此以外,农民和农村的组织化水平急需提高,也就是说农民和农村应有自己的合法的民间组织,一方面农民通过这样的组织来传达自己的意志,表达和保护自己的利益、监督行政官员的行动;另一方面有了这样的组织,农民就增强了自我保护能力;再就是这样的农民组织能帮助农民搜集信息、彼此交流经验、提高自身素质,甚至共同创办农村事业;最后它们还能减低国家管理农村社会的成本和代价,稳定农村社会秩序,国家完全可以借助于它们搞好农村社会治安。可以这么说,农村安则天下平。组织化也是农民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没有农村的组织化,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现代化。

当然,中国农村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很多和很严峻的。国家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并从政策上、组织上加以合理的引导,那么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就不是很遥远的事。

(1995年第5期《教学与研究》

关于苏南现代化的几个问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根据省委提出的苏南要在200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示精神,这与无锡县联合召开本次苏南现代化理论研讨会是很适时的,对于推动苏南现代化的研究,推动苏南现代化的加快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在这里讲几点意见。

一苏南的发展增强了我们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我们这次应江苏省社科院的邀请来参加苏南现代化理论研讨会。会前参观考察了太仓、昆山、吴江、张家港和无锡,受到了各地热情款待,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强了我们对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

第一,增强了我们对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信心。改革开放16年来,全国的GDP每年平均以9%的速度发展,这在外国人看来已经是奇迹了,但苏南的发展简直就是奇迹中的奇迹了。苏南有1325万人,1.75万平方公里土地,这在欧洲就已经是个大国了。苏南年均的发展速度是18%,相当于全国水平的1倍。这是个了不起的纪录,这个纪录能不能继续保持下去?来苏南考察之前,我们中的不少人有疑问,但在看了太仓的港口建设,昆山的经济开发区、吴江的丝绸市场、张家港的城市建设和保税区,无锡的机械行业之后,我们都感到,苏南的经济发展正方兴未艾,后劲十足,潜力很大。特别是苏南的干部,他们不但对苏南的发展信心十足,而且有奉献精神,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的精神。有这样的一支过得硬的干部队伍和广大群众相结合,苏南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就有了政治保证,就不只是一句空话。苏南现代化的意义当然不仅限于苏南,苏南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排头兵,苏南的现代化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和将更进一步地证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要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现代化,是完全有把握的。苏南的发展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如果全国都达到苏南现在的水平,按现在的汇率计算,中国的就是1.5万亿美元,在世界是排第三,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那就更高了。

第二,增强了我们对农业发展的信心。从各国发展的历史看,不少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时候,往往是以牺牲农业或者以农业发展滞后为代价的,早的如欧洲的英、法、德,晚的如日本、韩国都是如此。日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耕地减少52%,粮食减少33%,韩国的耕地减少42%,粮食减少了31%。所以,美国的世界观察所所长布朗预测,中国2030年人口将增加到亿,耕地减少1/3,粮食减少20%,而要进口3.8亿吨粮食。可世界现在只能出口2亿吨。因此,他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这样一个耸人听闻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苏南的实践做出了最好的回答。改革开放年来,苏南的经济总量增加了11倍,耕地虽然有所减少,但农业总产是增加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是增加的,仍能自给有余。

我们看了各地的农业,特别是太仓的千亩丰产田,无锡的标准田(这在世界上是第一流的)。我们感到,中国农业发展还有潜力,中国完全能靠中国农民养活,也只有靠中国农民才能养活中国。

第三,增强了我们对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建设清洁文明城市的信心。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优美的环境为代价的。前几年苏南的污染,特别是河水的污染也很严重,鱼米之乡的鱼少了,鱼不能吃了。有的地方脏、乱、差的问题十分突出。这次到苏南考察,情形有了很大改观,各地都开始注意三废的治理。特别是张家港市,不但城乡都很整洁,看不到垃圾,也看不到废弃的纸和塑料膜,而且车间、办公地点都很干净,环境都很优美。这充分说明,只要努力和重视,我们完全可以达到世界现代文明的高度,形成一种高度文明的风气和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

第四,增强了我们对办好教育,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信心。苏南历来就尊师重教,教育也很发达。但在“文革”期间,苏南的教育也被弄得百孔千疮,校舍比较简陋。这次到苏南参观考察,发现苏南各地都很重视教育,领导们意识到未来的竞争归根结蒂就是人才的竞争这条真理,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成绩。我们看了张家港的梁丰中学、无锡的洛社镇新开河小学,华庄镇的成人教育中心、幼儿园等。这些教育基地物质条件已经很不错,在发达国家也是第一流的,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也很具有现代教育的特征。

二对苏南模式的再认识我们国家目前正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也就是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同时我国还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实关于苏南现代化的几个问题现工业化、城市化,是所有现代化国家都经历过的,不同的是他们并没有同时伴有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这样一个过程。中国的现代化不但要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要完成体制的转轨。苏南模式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大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它充分利用了计划和市场的优势,是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很好范例,是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形式,对中国的工业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苏南模式以集体经济为主,把计划和市场很好地结合起来,其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有利于动员各种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工业化建设,有利于有组织地把农民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上去。

有利于协调工、农业之间的关系,在工业发展之后大力扶持农业的发展,以工建农稳定农业这个基础。

有利于协调社区内农民之间的关系,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有利于乡镇企业向大规模的集团企业、现代企业转化,提高乡镇企业的水平和档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有利于公共设施建设,有利于小城镇建设。

有利于两个文明一起抓,社会比较稳定,社会秩序较好。

有利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的发展。

当然,我们还能总结一些其他的方面。我相信,随着苏南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对苏南模式还将概括和总结出新的东西来。

三苏南模式要完善,要发展,要创造新的经验苏南模式不是一个僵化的体系,它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进行改革,在新的形势下创造新的经验。根据我们的研究和这次参观考察,我想苏南模式可以在下述三个方面继续发展和完善。

第一,要在城市化方面创造新经验,在发展和完善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