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考古发现探秘
6103800000099

第99章 李莲英死因之谜

清末大太监李莲英,原名李进喜,“莲英”是由慈禧起的名。他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被人们呼为“九千岁”,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

李莲英入宫后名叫李进喜,进宫14年后才由慈禧起名莲英。他先后在奏事处和东路景仁宫当差,直到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16岁时,才调到长春宫慈禧跟前。此时太监安德海正得慈禧宠爱,红得发紫。两人虽同时进宫,地位却差得很远。后来安得海因过分张狂,终于以“违背祖制,擅离京师”的罪名,在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被山东巡抚丁宝桢砍头。

李莲英是个十分聪明乖巧的人,他从中明白了应该如何摆正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关系。他不仅学会了揣摩主子的脾气和爱好,千方百计地讨主子欢喜,还能时时处处谨慎小心。墓志铭中说他“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也就是对主子恭敬,对下属宽厚,多少年来不敢松懈。这也算是李莲英成功的秘诀吧。

李莲英在同治、光绪两朝稳居太监总管之职。他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与慈禧太后关系密切,而且在一些重大的政治和经济问题上,也是慈禧太后的决策人和密探。清宫给太监最高职位是四品官,而李莲英被慈禧授予了二品官和红顶戴,外加一件黄马褂。并且,慈禧还为李莲英安排好了死后的“住处”,拨下巨款为他在恩济庄修建坟墓。1908年,光绪和慈禧相隔一天先后死去。李莲英在参与料理了丧事之后,为示对慈禧的“忠孝”之心,离开了他呆了50多年的皇宫,3年后也一命归西了。

1966年,“文革”中的“造反派”们砸开李莲英的坟墓,打开棺材,令人吃惊的是,里面除一颗骷髅头颅和一条1米来长的辫子外,全身连一块骨头都没有!这一发现,引起了人们探寻李莲英暴死之谜的兴趣。

李莲英一生大量受贿于朝廷内外官员。据说,在皇宫里,有三间大屋存放着他几百万两白银。他因惧怕财产之巨而招来大祸,在慈禧死后离开皇宫之前,全部捐给了朝廷。但是,在宫外,他仍有巨额资财。宫内外有许多贪财之徒,早已对他的巨额财产垂涎三尺,都想夺为己有。李莲英的暴死,会不会是有人图财害命呢?李莲英的亲人虽因他过上了奢侈的生活,但仍认为家里出了个阉人,是辱没祖宗的事情。所以有人据此猜测:会不会在李莲英死后,家族舍去了他那残缺之身呢?据李莲英的墓碑记载,他死于1911年3月4日。当时正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前夕,这时的清王朝更加腐败,全国各地的武装起义风起云涌,暗杀之风也随之兴起。为了摧毁封建统治,打击封建势力,李莲英会不会成为革命党人暗杀的对象呢?北京南郊有一位老人,父子两代为李莲英看坟。有人曾问及李莲英的死因,但老人讳莫如深,守口如瓶。至今,李莲英的暴死仍是一个谜。

延伸阅读

李莲英与慈禧、光绪之间的关系

与光绪政见不和,这是众所周知的。李莲英在两人之间采取什么态度呢?有人说他站在太后一边,反对变法,陷害帝党,甚至还有人说光绪就是李莲英下毒害死的。但也有人说李莲英生性圆滑,两面讨好,不但太后喜欢他,就连光绪也因为从小受到他的看护而喜爱他,并夸他“忠心事主”。

有这样一个故事:慈

率光绪和文武百官出逃后返京,走到保定住下。太后睡觉的地方被褥铺陈华美,李莲英住的稍差一点,但也很不错。而光绪睡觉的地方却很凄惨。李莲英侍候慈睡下后前来探望,见光绪在灯前枯坐,小太监无一人在殿内值班。一问才知皇帝竟然铺的盖的都没有,时值隆冬季节,根本无法睡觉。李莲英当即跪下抱着光绪的腿痛哭:“奴才们罪该万死!”并把自己的被褥抱来让光绪使用。光绪后来回忆西逃的苦楚时曾说:“若无李达(老伙伴或师傅之意),我活不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