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考古发现探秘
6103800000048

第48章 越王勾践剑为何在楚墓中出土

越王勾践剑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这把青铜宝剑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但剑身丝毫不见锈斑,而且光洁如新,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青铜剑,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望山的一座楚国贵族墓中出土,全长55.6厘米。越王勾践剑虽然已深埋地下2300多年,但至今仍光洁如新,寒气逼人,锋利无比,曾试之以纸,二十余层一划而破。然而,越王勾践剑如何到了楚墓中,这个谜底至今没有揭开。

一种说法是,这座楚墓的墓主人邵滑,是楚怀王时的大贵族,楚怀王曾派他离间越国内部,制造越国内部矛盾。邵滑到越,诱使越国内乱,而楚怀王乘乱之机而亡越。邵滑是灭越的大功臣,楚怀王把从越国掠夺回来的越王勾践剑作为战利品赏赐给了他。邵滑死后,将这把弛名天下的宝剑殉葬,以显赫他生前的功绩。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从墓中出土的竹简显示,墓主人很可能是楚怀王时的大贵族邵滑,而越王勾践剑是作为陪嫁品流入楚国的。根据相关史书记载,楚越两国的关系自越王允常时期开始就很亲密,两国曾一度互为盟友,楚昭王还曾娶越王勾践的女儿为妃,生下了楚惠王。因此勾践这把珍贵的青铜剑有可能是作为女儿出嫁时的陪嫁品流入楚国,楚王后来又把这柄剑赐给了邵滑。邵滑死后,这柄剑就殉葬于墓中。

对于越王勾践剑为何出现在一座楚墓中,史籍中未见任何记载。单就这把历千年而不锈的宝剑来说,其本身就是一个谜团。一般认为,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点:

一是作为青铜剑的主要成分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在日常条件下一般不容易发生锈蚀。二是墓葬深埋在数米的地下,一椁两棺,层层相套,椁室四周用一种质地细密的白色黏土(考古学界称之为白膏泥)填塞,其下部采用的还是经过人工淘洗过的白膏泥,致密性更好。加上墓坑上部经过夯实的填土等原因,使该墓的墓室几乎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这么多的密封层基本上隔绝了墓室与外界之间的空气交换。在完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即使在中性或微酸性的水中,钢铁都不会生锈的。第三个原因是这座楚墓处在现代荆州附近的漳河二干渠上,地下水位较高。该墓的墓室曾经长期被地下水浸泡,地下水酸碱性不大,基本上为中性,这从该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漆木器保存情况较好而得到证实。地下水浸泡后,墓室内空气的含量更少。

延伸阅读

“卧薪尝胆”的典故

吴王夫差率军大败越军后要求勾践去吴国做人质。勾践带着夫人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

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都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了。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问自己:“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后来为人传诵的“卧薪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