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考古发现探秘
6103800000032

第32章 九岁女童的豪华墓葬——李静训墓

1957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们在西安城西的梁家庄附近发现了李静训墓,这是我国考古界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等级规格最高的隋代墓葬。

李静训墓位于今西安市玉祥门外西大街南约50米处。该墓墓室为长方形竖井坑,就是从地面向下挖一个平面为长方形的土坑作为墓室,墓室深度可达2.9米。在墓室的南边有一斜坡型墓道,长6.85米。盛放墓主人的石棺就在此墓室中。

大概由于墓主人是女性的缘故,该墓中出土了大量贵重精美的首饰,如金手镯、金戒指、衣饰上的金花、银指甲套、玉钗、水晶头钗,以及琥珀、玛瑙、水晶、玉石等不同质地的饰品。除此之外,随葬品中还有波斯风格的金银杯和波斯萨珊王朝的银币等来自西方的物品。巧夺天工的精美仿宫殿式石棺,堪比王侯将相的奢华陪葬品,这座墓葬的主人究竟是谁?

由保存完好的记录墓主人生平的墓志可知:这个豪华墓葬的墓主人竟然是个年仅9岁的女孩!

这个女孩闺名叫做李静训,字小孩,陇西成纪人。她有着显赫的家世,她的曾祖父李贤是北周骠骑大将军、河西郡公;祖父李崇,是一代名将,年轻时随周武帝平齐,以后又与隋文帝杨坚一起打天下,官至上柱国,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在抗拒突厥侵犯的战争中,以身殉国,终年才48岁,追赠豫、申、永、浍、亳等六州诸军事、豫州刺史。

李崇之子李敏,就是李静训的父亲。隋文帝杨坚念李崇为国捐躯的赫赫战功,对李敏也倍加恩宠,自幼养于宫中。李敏多才多艺,《隋书》中说他“美姿仪,善骑射,歌舞管弦,无不通解”。开皇初,周宣帝宇文赟、皇后杨丽华(即隋文帝杨坚的长女)的独女宇文娥英亲自选婿,数百人中就选中了李敏,并封为上柱国,后官至光禄大夫。

李静训,这个9岁女孩,竟拥有两朝皇室血统,难怪她以垂髫之龄便拥有这样的奢华墓葬。墓志中记载李静训聪颖可爱,蕙质兰心,深受外祖母周太后喜爱。可想而知,她的病逝给皇室带来了怎样的哀痛。对此,皇室也只能用隆重厚葬的方式来寄托哀思。

李静训墓出土物中,最为令人瞩目的,莫过于那条精美无比、璀璨夺目、价值连城的金项链了,它实属罕见的精品。金项链出土时套在墓主的颈上,很可能是墓主生前日常佩用的心爱之物。这条金项链制作技艺之精湛,堪称举世无双,用“巧夺天工”四字赞誉毫不过分。项链由28个金质球形链珠组成,左右对称各14个,每个球形链珠均由12个小金环焊接而成,每个小环外又有小焊珠一圈和大焊珠5颗,其上再各嵌珍珠10颗,珠光闪闪,璀璨夺目。项链的下端是最具争芳斗艳的部分,居中为一个大圆金饰,上面镶嵌一块晶莹的鸡血石,在鸡血石四周嵌有24颗珍珠。整条项链鲜红的鸡血石、宝蓝的青金石交相辉映,再配以洁白的珍珠在纯金的烘托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至极,堪称是举世无双、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

延伸阅读

李敏受官的故事

起初,李静训的父亲李敏因非嫡嗣,故而无官无职。有一次,杨坚召杨丽华一家侍宴,杨丽华想为自己的女婿李敏谋个官职。进宫前,杨丽华对女婿李敏反复交待:“我把天下四海都给了圣上,我眼下只有你这一个女婿,要为你谋求一个一品的柱国之职;今天,若圣上赐你别的官,你千万不要领谢!”

如此,杨丽华带着女婿女儿进宫进见杨坚时,提起女婿李敏眼下还是一介布衣,希望为朝廷效劳的话。杨坚先授了李敏一个仪同,李敏默然不语,也不领谢。杨坚看看女儿丽华的神情,知道是嫌官小,于是又改授李敏开府。李敏望了望岳母杨丽华,见岳母仍不抬眼,于是装聋作哑,又不领谢。杨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不禁哈哈大笑说:“公主有大功于我,为公主的女婿不能不舍得赐官!今授你柱国。”柱国,乃一品之职,直到此时,李敏才伏地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