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考古发现探秘
6103800000030

第30章 刘邦长陵之谜

长陵又名“长山”,是汉高祖刘邦与皇后吕雉(吕后)的陵墓。长陵,位于西安市中心以北约20公里、咸阳市以东约20公里的窑店镇三义村北。1988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汉高祖。刘邦做皇帝的第二年就开始给自己修建陵墓。有人推测,长陵的工程设计和施工主持者可能是萧何与阳成延。公元前195年,刘邦病死于长乐宫,葬于长陵。

长陵的陵址,选在咸阳的最高点,即秦咸阳宫的旧址之上,远望就像是山峰兀立,气势雄伟。南与未央宫隔河相望,北倚九山,泾渭二水横贯陵区。在此可俯瞰长安胜景,自古以来就是关中著名的枢纽要地。1970年~1976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长陵进行了全面的勘查,发现了大量的实物遗存。长陵是汉高祖刘邦和皇后吕雉的合葬陵墓,陵园遗址至今尚存。陵园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900米,西墙的正中发现了一座宽23米的城门遗址。西城墙的地面上至今还保留着一条长600米、宽6米、高3米的夯土遗迹。陵冢位于陵园的南部,高祖陵在西,吕后陵在东,相距约250米左右。高祖的陵冢呈长方形覆斗状,高32米。在陵园的西北角、西南角、东南角和沿南墙一带有六处大型的寝殿遗址。关于长陵,始终有一些解不开的谜团。

哪一个才是刘邦陵

长陵东西并列着两座陵墓,应该是高祖和吕后的陵墓。不过两个高高的封土堆哪个是刘邦的呢?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曾为长陵树了两通碑石,把东边陵墓作为高祖的长陵,西边的那个陵墓作为吕后陵。然而刘宋时期的裴胭为《史记》作《集解》,在《外戚世家》中引《关中记》说:“高祖陵在西,吕后陵在东。汉帝后同莹则为合葬,不合陵也。”《三辅黄图校证》也说:“吕后陵在高祖陵东。”1967年,在长陵以东的地方出土了一方玉印,其文为“皇后之玺”,可能是吕后之物。因此,很多专家认为毕沅是把两座陵墓弄颠倒了,长陵在吕后陵的西面。

长陵的名称是怎样来的

有人认为,长陵因地域而得名。长陵又称长山、长陵山。《水经注》记载成国故渠“东通长陵南,亦曰长山”。长陵所处的地方在古代称长平或长平阪,有可能是以地名为陵名的。不过有学者认为,长陵是取西汉都城长安的第一字而来的。因为长陵的陵园呈方形,是仿照西汉都城长安建造的,只是规模略小些。两种说法其实都是猜测,至于当年是怎样取名的,已成为千年之谜随刘邦一起埋入地下了。

北墙为何如此之厚

长陵陵园模仿了宫殿而建,《汉书》记载城周七里百八十步,折合成今天的长度为3150米。而考古实测长陵陵园平面呈方形,边长78米,周长约3120米。令人感到吃惊和费解的是陵园四面围墙的厚度,东、西、南三面墙厚在7~9米之间,而北墙厚约15米。为什么要建这么厚的围墙?是为了应付盗墓还是有其他的原因,今人已完全无法知道了。四面围墙的中间各开一门,估计当年门外还有对应的两座门,像一座小城堡一样。陵园的四角也有建筑,估计就与今天所见的角楼差不多。陵园内建有许多礼制建筑,主要有寝殿、便殿等。寝殿是陵园中的正殿,按当时的礼制,寝殿里陈设高祖生前用的衣物,有宫人按时铺床叠被,准备洗漱用水和每天四次进食,打扫卫生,像皇帝活着一样侍候。

延伸阅读

刘邦是怎样娶到吕后的

传说吕公和家乡的人结下冤仇后来到了沛县定居,沛县当时的县令和他是好友。很多人听说他和县令的关系便来上门拜访,拉拉关系。刘邦听说了也去凑热闹。当时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沛县担任县主簿的萧何,他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刘邦根本不管这些,虽然他没有带一个钱去,他却对负责传信的人说:“我出贺钱一万!”吕公听说了,赶忙出来亲自迎接他。一见刘邦器宇轩昂,与众不同,就非常喜欢,请入上席就坐。这次刘邦不但白吃一顿饭,酒足饭饱之后,吕公又将他盛情留下,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刘邦巴不得成这门亲事,征得父母同意之后,便和吕氏结了婚,这就是以后历史上有名的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