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考古发现探秘
6103800000113

第113章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现

北京人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类及其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了有利实证,是中国科学家为世界考古史做出的伟大贡献。

盘古之后,出现了女娲。她按照自己的形象,“抟黄土造人”。有一天,女娲来到一处清澈的水池边,就在池边蹲下身来,拿起黄泥,按照自己的模样,做了一个泥人。当她把这个泥人放到地面时,泥人竟然活了。女娲不知疲倦地塑造出许许多多男人女人来。这些赤裸的人围着女娲欢呼跳跃,虔诚地感谢她,然后就分散到各地去了。但人总是要死的,为了不使人类灭绝,女娲就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关系,命男女们互相找配偶,让他们生儿育女,一代一代地繁衍下去。

人是从猿演变过来的吗

尽管女娲造人的传说如此优美,但今天的人们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大多数人相信人是从猿演变来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北京猿人”。北京人遗址于1921年被发现,位置在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北侧。它是世界上发现材料最丰富、最系统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阶段的人类遗址。1921、1923和1927年在“北京人”洞穴遗址陆续发现了三枚人类牙齿化石,“中国猿人北京种”这一命名在考古界诞生。1929年又在此发现了“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人工制作的石器和用火遗迹,成为当时震惊中外的重大发现。

北京人洞穴堆积层厚40多米,根据对北京人骨骼化石、石器、用火遗迹等方面的研究,考古学家们认为北京人大约生活在距今70万年到20万年间。北京人的脑容量平均达到1088毫升,头部特征较原始,但已有明显的现代蒙古人种的特征,男性身高约156厘米,女性身高约144厘米,食物主要来源于狩猎和采集。北京人已经懂得用火和吃熟食,用火主要取于自然,知道保护火种,火的使用完备了人的特征。这些就足以说明人类是由猿演变而来的。

北京猿人是怎样生存的

北京猿人生活在周口店一带。那时候,中国北方的气候比现在温和湿润。山上山下,生长着树林、灌木和丰茂的野草。凶猛的虎、豹、狼、熊等野兽,出没在树林和山野中。那里还生长着大象、犀牛和梅花鹿。猿人的力气比不上这些凶猛的野兽,但是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这种工具十分简单,一种是木棒,一种是石头。木棒,树林里多的是,但它是经过人砍削的;石头呢,是经过人工砸打过的,虽然很粗糙,但毕竟是人制造的工具。他们就是用这种简单的工具来采集果子,挖植物的根茎吃。他们还用木棒、石器来同野兽搏斗,猎取食物。但是,这种工具毕竟太简陋了,他们获取的食物是很有限的,靠单个人的力量,没法生活下去,只好过着群居的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对付猛兽的侵袭。这种人群就叫原始人群。

几十万年过去了,猿人在艰苦的斗争中进化了。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里,发现了另一种原始人的遗迹。这种原始人的样子,已经和现代人没有什么两样。我们把他们叫做“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的劳动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他们不但能够把石头砸成石斧、石锤,而且还把野兽的骨头磨制成骨针。别看这一枚小小的骨针,在那时候,人们能磨制骨针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了骨针,人们可以把兽皮缝成衣服,不像北京猿人时期那样赤身裸体。山顶洞人过的也是群居生活。但他们的群居生活已经按照血统关系固定下来。一个集体的成员都是共同祖先生下来的,也就是同一氏族的人。这样,人类社会就进入了氏族公社时期了。

延伸阅读

北京猿人头骨失踪之谜

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断送了北京周口店的黄金时代,发掘工作被迫中断。祸不单行,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由美国人负责保管的全部北京人化石全部失踪。

在此后的60多年,北京人化石的去向成为科学史上的一大悬案,比较流行的说法都与日本人有关:一种说法是日本人占领秦皇岛后将美军保管的化石从火车上卸下,再用船运往天津,航海途中船只沉没;另一种说法是,这些化石被不懂价值的日本军人扔掉了,或是被当作“龙骨”给卖了;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些化石可能还静静地躺在日本的“阿波丸”号巨轮上,但这艘船在1945年4月1日被美军潜艇击沉于福建平潭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