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酒文化
6102600000071

第71章 神话传说中酒文化

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与酒息息相关,就是在神话传说中,也充满了酒的影子。武则天酒醉后诏令百花于隆冬开放,就是一则与酒相关的故事。

神话传说中,有很多和酒有关的故事,如武则天醉逞淫威,八仙乘酒兴凭宝渡海,还有羲和醉酒的故事等等。

武则天醉逞淫威

武则天女皇称帝后,改唐为周。一日,武则天与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等一道在宫中赏雪,赌酒吟诗,甚为高兴,忽闻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朝外一望,原来是庭前几株腊梅开了,不觉赞道:“如此寒冷天气,腊梅忽然怒放,岂非知联在此饮酒,特来助兴?如此忠心,理当得赏!”遂吩咐宫娥给腊梅系红花,挂金牌。则天酒兴愈盛,连饮数盏,醉眼蒙胧之际,又乘兴传令:“此地腊梅盛开,想来园中各花都有此孝心,即刻准备车辇,朕要赏花。”公主、上官婉儿劝说不住,只得随她前往。谁知到了那里,尽是一片枯枝,她觉得有失女皇脸面,龙颜大怒,命人研墨展纸,醉书一道诗体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诗写毕,命太监盖上玉玺,即刻挂于上林苑中;又命御膳房明日预备赏花酒宴。众人不敢有违,各从命。公主同上官婉儿一旁静观,暗暗发笑。

上林苑百花见了这道非同寻常的御旨,登时吓得魂不附体,忙向百花仙子汇报。谁知事有不巧,百花仙子闲来无事,外出访友叙旧去了,四处寻觅,不见踪影。百花群龙无首,焦急万分,不多时已有杨花、芦花、桃花等八花沉不住气了,一齐说道:“诸位仙姑去否自便,我等虽恭列群芳,但极贱微,道行本浅,位分又卑,既乏香艳之姿,兼无济世之用,如何担得起违旨大罪?一经被诛,区区微末,岂能保全?再三斟酌,只能且顾眼前,承旨放花,告辞了。”稍后,又有一批花仙陆续离去。及至红日东升时,连平素以贞洁坚强著称的梅、菊、莲、兰诸花也顶不住上林苑中的强大压力,极不情愿地前往应命。唯有牡丹自然不动,芳心自守。

焚烧牡丹

女皇回宫便睡,一觉睡到次日黎明,宿酒渐醒,猛然想起昨日写诏之事,好生后悔,酒后举动,甚欠思虑。万一群花固不从命,我岂不脸面丢尽,还怎么再统治四海九州、文武百官?正在思忖,忽有上林苑、群芳圃司花太监来报,各处群花大放。武则天闻报大喜,即刻盛妆梳洗,带着太平公主、上官婉儿一干人等往上林苑而来。走进苑中,但见满园青翠萦目,红紫迎人,好一个锦乡乾坤,花花世界。

及至从惊喜中镇静下来,举目细赏,女皇忽然注意到了一个重要细节:盛放的百花之中,没有牡丹的英姿。这不啻一盆冷水兜头浇来,让她非常震怒,牡丹乃群芳领袖、百花之王,她不开岂不是对我的最大蔑视?若不严惩,今后群花竞效,那还了得!她愈想愈气,即刻传旨:将上林苑、群芳圃连同京师之内所有牡丹一并连根挖出,烧个片甲不留。烈焰腾空,热气灼人,可怜天香国色的牡丹,在烈火中扭动着典雅的身躯,经受着痛苦的熬煎。但无片花低头求饶,群花紧紧抱成一团,决心以死捍卫自己的尊严。公主、上官婉儿在一旁目睹此景,于心不忍,一齐下脆求情:“女皇且息雷霆之怒。牡丹违旨,理该万死,姑念她平日里有装点人间春色之功,饶她不死,从轻发落。”则天一来平日里确爱牡丹,二来也怕作孽太深,惹恼了仙界神灵,将来没有好下场,便就坡下驴:“看在二位爱卿的面子上,朕姑且饶她一命,但京城内万不可再留,一律贬滴洛阳去罢。”言毕,再无赏花之兴致,垂头丧气地打道回宫。

因此,长安的牡丹集体迁到了洛阳,成了洛阳一绝。

延伸阅读

羲和醉酒

和是中国的太阳神。在上古神话中,他既是太阳的创造者(“和能生日也,故日为

和之子”)又是太阳的管理者(“有夫

和,是主日月,职出人,以为晦明”)。他甚至不辞劳苦,亲自为太阳驾车,“日乘车,驾以六龙,和御之”,但他同时又是一位十分贪杯的“酒徒”,经常因喝醉酒而误事。一年秋天发生了日食,由于和醉酒没有提前预告,全国因此一片混乱。按当时《政典》规定,监视天象的人责任十分重大,报告早了要杀头,报告晚了也要杀头,不能赦免。于是,国国君奉王命将

和处死。为饮酒而丢了性命,这位太阳神称得上是神界第一酒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