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酒文化
6102600000037

第37章 皇家酒宴文化

古代宫廷御膳是中国食文化中的珍宝。几千年来,历代宫宴的形成和发展,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与提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集中的皇权统治下,各种筵礼都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带有维护统治的目的,酒宴也不例外。

《酒诰》中说:“历代悠远,经史弥长,上自三皇,下到五帝,虽曰圣贤,亦咸斯尝”,意思就是帝王和圣贤早就与酒有缘,这里介绍几种皇家的酒宴。

养老宴

养老宴是古时君主为年老更事致仕者而举行的宴会。古代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宋史礼志

嘉礼四》“养老于太学,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乘金辂,至太学酌献文宣王,三祭酒,再拜,归御幄。尚醒奉御诣酒尊所,取酌酒,奉御执爵,奉于三老。次太官、良令以次进珍羞酒食于五更、群老之前,皆食。”

章华宴

章华宴指春秋时楚灵王在章华台举行的宴会。《左传昭公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后汉书边让传》边让《章华赋》:“(楚灵王)于是遂作章华之台,……设长夜之淫宴,作壮里之新声。”

凌虚宴

凌虚宴指北齐文宣帝举行的宴会。该宴以香菌为主菜。唐冯贽《云仙杂记》四引《自庆传》:“齐文宣帝凌虚宴取香菌以供,品昧广,唐则出于石首、铜宫等处铜钉菌、分丝菌。”

临光宴

临光宴指唐玄宗于上元节(正月十五日)在常春殿举行的宴会。唐冯贽《云仙杂记》二引《影灯记》:“正月十五夜,玄宗于常春殿,张临光宴,白鹭吐花,黄龙吐水,金凫银燕,浮光洞攒,星阁皆灯也。奏月分光曲,又撒闽江锦荔枝千万颗,令宫人争拾,多者赏巨人红圈帔绿晕衫。”

宋代大宴

宋代大宴是宋代朝廷每逢国有大庆而举行的大型宴会。遇有大灾或瘟疫则罢之。有春秋大宴和饮福大宴两种。春秋大宴始于宋咸平三年(1000年),饮福大宴始于宋乾德元年(963年)。

宋皇寿筵

宋皇寿筵指宋代每年十月十二日为皇帝而举行的寿宴。是日清晨,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和外邦使节进宫祝寿,礼仪隆重。寿宴开始时,教坊司乐人奏乐,仿效百鸟鸣声,宾主依次入席。三至五人共一桶美酒,大辽使臣特别优待,另加各色熟肉。餐具全金、银、漆、瓷制品,皇帝用玉杯,贵宾用金杯,其他人用银杯。开宴时,钟鼓齐鸣,高奏雅乐,依次饮九杯御酒。饮一次酒,上一次菜,演一种节目(杂技、歌舞、杂剧、足球、摔跤等)。宴毕,每人簪戴宫花,献舞的四百名女童骑马游街,沿途观者如潮。

次宴

次宴是宋代皇帝寿辰所设之喜宴。宋高承《事物纪原治理政体部次宴》:“今圣节后大宴,曰次宴。”《宋朝会要》:“建隆元年(960年)二月,以长寿节大宴广德殿。圣诞节大宴,自兹始也。”

定鼎宴

定鼎宴指清代皇帝在改元建号时举行的宴会。始于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顺治元年(1644年)清世祖定鼎燕京,而在皇极殿举行宴会,这是清入关后的第一次大宴。

延伸阅读

乾隆千叟宴

乾隆五十年(1785),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适逢清朝庆典,乾隆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宴。宴会场面之大,实为空前。被邀请的老人约有三千名,这些人中有皇亲国戚,有前朝老臣,也有的是从民间奉进京的老人。在座老人中有不少是饱学鸿儒,当众吟诗联句,即席用柏梁体选百联句被史官记录入史。乾隆皇帝还亲自为90岁以上的寿星一一斟酒。当时推为上座的是一位最长寿的老人,据说已有141岁。当时乾隆和纪晓还为这位老人做了一个对子,“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根据上联的意思,两个甲子年120岁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岁。下联是古稀双庆,两个七十,再加一,正好141岁。堪称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