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酒文化
6102600000026

第26章 游戏娱乐的酒令

酒令的形式多样,它随着饮酒者的身份、文化水平和趣味的不同而不同,其中酒令中的通令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一种大众化酒令,它带有游戏的形式,具有很强的娱乐性。

游戏娱乐离不开酒令,尤其是一些娱乐性强,简单又易行的酒令就诞生了,如色子令,猜拳令,击鼓传花令等等。

骰令

在通令中骰令最为常见,骰子亦称“色子”,因用骨头制的,故称骰子。用骰子来做酒令,其使用的数目从一到六枚,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依令来限数,命题自定。骰子一经摇出,就要对点饮酒。骰子令有并头莲令、猜点令等多种,其中行并头莲令时,每人各取三个骰子,同时摇出,两方若是两枚一样数字为豹,一枚数字为猴,豹的大小不定输赢,猴的点子多少来决定胜负,如一方为一点,另一方为三点,点多为王,点少为寇,点少的还要被罚喝酒。在猜点令中,令官坐在东面用两骰子摇,全席的人猜点数,没猜中的就自动饮酒;猜中者,则可以让摇骰的令官饮一大杯,或小杯数杯。卖酒令是令官先斟满一大杯,席上的人用两个骰子依次摇,有一者买一杯酒,无一的就罢了,所剩的酒令官就自己喝了。对点令是双方各执六枚骰子,各在碗里摇出点数,先由一方说出点数,对方再说点定数,只能加点比数,不能减点,最后不加则开,弄错的人就自己罚饮。

猜拳空

拳令亦称划拳,它是通令中雅俗共赏的酒令。在行拳令时,要思维敏捷,目光敏锐,欢叫斗胜,举座注目,玩起来痛快淋漓。行拳的时候要运思挥指,出奇制胜,瞬间变幻,妙算无穷。所行拳令,除两人对猜与依次“打通关”外,还要有一个人应点数人,有席中对坐同猜者,有双拳轮猜者,还有空拳、内拳、过桥拳、连环拳、回转拳、轮环三令等不同类别与猜法。两人之间的对战,亦有临时约规之习惯,如一人只叫某数,叫别数算输;对方只能叫余数,叫专定之数算输。

连环拳左手与左邻猜拳,右邻用右手相应,两壁相联,所以叫做连环拳。左手输就用左手举杯饮。右手输同样,错者受罚。分胜负后,令官的左邻也用左手与其左邻的右手猜拳,如此下轮,到令官的右邻,令官再用右手来应,分胜负后为一巡,这是一种方法。也有令官与左邻猜拳后,再用右手与右邻猜,这又是一种方法。摆擂台令中令官先饮大杯高坐摆擂,有来进行挑战者,先饮一大杯,然后开拳,输则退下。擂主输了的话,要让位给胜者,胜者为新擂主。如果挑战者纷纷败阵,没有敢再挑战的人,就撤擂结束酒令。走马拳酒令就是挨座猜一拳,不论胜负,均可向下轮转,很快就轮流一圈,然后猜拳负者一起饮酒。对坐猜拳令就是全席的人对坐着,各猜三拳,不管胜负一起共饮。

击鼓传花

行击鼓传花令十分的有趣,令官把一朵花或可用其他小物件如手帕握在手里,然后用布蒙上眼睛,一人在屏后击鼓,长短快慢随其自然。令官把花传给旁座一人,然后依次顺递,迅速传给旁座,令官喊停后或者鼓声忽然停止后,持花而没有传出的人就要被罚酒。然后,这个罚酒就可以当下一轮的令官,继续行击鼓传花令。有时候被罚酒的人还可以出谜面,由下一轮传花来的输家猜谜底。如果猜不中就要罚酒,如猜中了,出谜人的就要被罚酒,而且猜中者并有下一轮出谜权。猜谜还可以限定范围、加限于席上所有物或室内所有物之类。

延伸阅读

酒令中显露智慧

明朝有个卜县令善戏,听说邻县新任的方县令有才,便与同僚商议在公宴上拟一酒令,羞一羞他。一天,卜县令在酒席上说:“我有一酒令,不能对者,罚一大杯,我的酒令是两火为炎,此非盐酱之盐,既非盐酱之盐,如何添水便淡。”同僚说:“两日为昌,此非妓之,既非妓之, 如何开口便唱?”方县令笑着说:“我的酒令怕要冒犯卜先生。”卜县令说:“即说无妨。”方县令这才说道:“两土为圭,此非乌龟之龟,即非乌龟之龟,如何添卜成。”众人听后大笑,并且佩服他的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