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酒文化
6102600000010

第10章 清代酒业

清代酒的种类空前发展,蒸馏白酒的品种更加丰富。清代末期,啤酒,露酒、金酒、雪梨烧酒、花香酒等浸制酒也大行其道。

清代是我国酒类品种空前齐备的时代,传统的酿酒术在继承中得以发展,蒸馏白酒的品种更加丰富。另外清末之时,啤酒已在我国酿制,各种名酒在大江南北纷争竟出。

酒类品种的鼎盛

明清时期,酒类中还出现了青稞酒和其他果酒。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青稞酒,已在西北地区广泛流行。当时只酿一天的青稞酒是日酒,日酒又名甘露旋;酿一月的是月酒,月酒名叫甘露凉;酿一年的是年酒,年酒名叫甘露黄。西北人十分喜欢喝青稞酒,因此当地就流传着“驮酒千里一路香,开坛十里游人醉”谚语。果酒中的枣酒,多出于北方产枣的地方,清人的《农圃便览》等著作,对酿制枣酒做了详细的记载。桑葚酒和荔枝酒则多产于南方,南方人也喜欢喝这一类果酒。

绍兴酒天下驰名,基本分为状元红、加饭、善酿三种。汾酒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因为酒色清澈,口感单纯,当时的名字叫汾清酒。

露酒和金酒、雪梨烧酒、错认水、花香酒等浸制酒都是明清时期的特色酒。露酒中的玫瑰露和五加皮最具典型:玫瑰露酒香甜如蜜,芬芳四溢,它还具有养颜美容,活血理气,平肝养胃的保健功效,明清两代,它是御用酒中的珍品。五加皮酒色泽好,香如惠兰,澄清度好,也是露酒中的名品。金酒是用红花、红曲和冰糖浸在烧酒中制成的,其味道醇厚,在北方很受欢迎。雪梨烧酒是用大雪梨或者橘子在烧酒里浸制而成;错认水是用冰糖和荸荠在烧酒里浸制而成,这两种酒中加入了清凉的物质,口味比较清淡一些,很符合南方人的口味。花香酒的种类很多,它们大多是以花的名字来命名的,如桂花酒、兰花酒、腊梅酒等。明清人在酿这类酒的时候,要么把这些花悬挂在酒坛里,要么直接把花放在酒里或者发酵的米饭中,这样酿造出来的酒就带有浓郁的花香。

沧州酒

清代,还有一种叫沧州酒的名酒,天下名闻,极难酿成。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详细地介绍了这种名酒:

其酒非市井所能酿。必旧家世族,代相传授,始能得其水火之节候。

酿这种酒的水取于河北南川楼下卫河中的清泉水。酒酿成后要放置十年以上才算上品,一罂 (一种腹大口小的容器)沧州酒值四、五金,但多相互赠送而不卖。沧州城里的戴、吕、刘、王等大姓家酿的酒最为难得,他们“相戒不以其酒应官。虽笞捶不肯出,十倍其价亦不肯出”。当时的沧州知府董思任曾想尽办法劝谕,但酿此酒的大姓“不肯破禁约”,最终也没喝上这种名酒。后来,他罢官再到沧州时,住在李进士的家里,终于以客人的身份喝到了他家珍藏的沧州酒。对此,这位前任州官感叹万分地说道“吾深悔不早罢官。”由此可见沧州酒的珍美与难得。

延伸阅读

状元红的传说

从前,绍兴有一个姓赵的酿酒商去京城经商,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年轻美貌的姑娘,于是他就想把这个姑娘带回家去做儿媳。姑娘被接到赵家后,才知道丈夫春宝是个两岁的小孩子,但她最终还是留在了赵家。春宝成人后,进京赶考中了新科状元,皇上赐他和公主成亲。春宝回家之后,老父亲却要他与这位一直守约的姑娘成亲,他想回京去,又怕父亲恼怒之下寻短见,而自己若在家成亲,皇上必然要怪罪他。春宝郁郁几天之后,最终口吐鲜血而亡。春宝死后,赵家在花园里修了一座状元坟。次年春天,他的坟前长出了很多牡丹,花大如盘,初开之时为深红紫色,后来就变成了朱红色,其未婚妻用这种花酿酒,人们称它“状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