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病有所医的回顾—贵州民族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历程
49626800000027

第27章 贵州民族医学教育(5)

龙运光,男,侗族,1950年5月出生,原籍天柱县坪地镇,大学毕业,主任医师,曾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所长。现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族医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和《黔东南医药》杂志编委,贵阳中医学院和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贵州省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黔东南州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黔东南州弘扬民族医药研究所所长,黔东南便民民族医院院长,黔东南州药学会民族医药学分会会长,黔东南州青少年科普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任黔东南州中药材产业现代化办公室副主任;黔东南州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2008年1月被聘为中科院贵州省政府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1967年12月~1971年4月在解放军昆明部队当兵,1971年5月~1972年8月在黔东南州防疫站工作;1972年9月~1975年9月在贵阳中医学院医疗系读书;1975年10月~1984年2月在州卫生局工作;1984年3月~1993年5月在州中医院工作任副院长。因从小就跟随伯父学习侗族医药知识,从上山认药、采药、跟随伯父为民诊病施药,以后又拜师学习,从部队退伍回来后一直应用侗医药方法技术为民疗疾;对民族医药十分热爱,因担心家族和师父传授的侗医药技术方药失传,便放弃在州中医院担任副院长和竞选院长的丰厚条件,主动要求调到当时条件极差、没有办公房和业务用房、经费非常困难的州民族医药研究所,专门从事民族医药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1993年5月27日经州委常委会研究批准,州委组织部于5月28日下文同意调入州民族医药研究所,于1993年6月14日正式到州民族医药研究所报到上班工作至今。

龙运光编辑出版了《侗医吴定元小儿推拿经验》,与贵阳中医学院汪毅教授合编(龙运光任副主编之一)出版了《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已编写出版了《侗族药物方剂学》、《侗族常用药物图鉴》、《黔东南州中医、民族医医生名录》(第一集)几本民族医药书稿;正在编写的有《侗医吴定元(草木春秋)书稿整理研究》、《侗医诊断学》(暂定名)、《侗族医药经验方集》(暂定名)等民族医药专著。发表了《侗族预防医学思想初探》、《苗族药物类别和命名方法研究》、《侗医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侗族药用物种》、《黔东南民族民间医药防病治病的传统方法》、《独特的侗家水井与侗民族文化发展群体防病意识的探讨》和《侗族生活习惯与养生保健文化浅析》等民族医药专业论文20余篇。先后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贵州省科技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州科技局等部门下达的民族医药科研课题12项,已完成8项,正在实施的有4项。主持建成了全国第一个苗族侗族药物标本库,收藏了全州的植物、动物、矿物等药用标本2400多种;制作药物标本13000多份。已基本查明全州药用物种2830多种,为指导黔东南全州中药材民族药材的种植和发展,以及开发研究民族药产品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标本库建成后,接待了原国家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国家知识产权局张勤副局长,国家商务部、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医学科学研究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全国人大常会委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广西、湖南、上海、广东、深圳、云南等省市和本省各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的考察和参观,接待了世界银行官员Nicor及Valerie的考察,还接待了来自加拿大、芬兰、越南、南非、几内亚等有关药学专家、学者的考察和参观。得到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及同行的赞扬和认可,为宣传黔东南州的民族医药文化和民族医药资源作出了一定贡献。

在开发研制民族医药方面,龙运光也做了许多的工作,主持研究民族药新药“枫荷除痹液”产品(2004年已升为国标药),由贵州安平民族制药厂生产销售,每年产值已达千万元;研制出康复乙肝散、消炎排石散、咽炎散、侗医抗癌胶囊、肤康胶囊、康肤酊、消肿止痛酊、药枕、腰痛药酒、苗家康泰药包、侗医痈疡散、侗医降糖散、止汗散、口溃散、小儿厌食散、侗医修溃胶囊、消疲药浴方、养颜药浴方、养颜胶囊、痛风散等20多个自用制剂(因缺乏经费未办制剂批文,但都在临床应用,具有安全有效、毒副作用低等特点)。积极挖掘民族传统医药宝库,在本所综合门诊部开办了侗族医药专科、苗族医药专科、蜂医学疗法专科、侗医骨髓炎专科;在天柱县开办了天柱精神病研究室、天柱侗医精神病专科医院等专病专科。这些民族医药专科在治疗各种肝病、中风偏瘫、骨髓炎、类风湿、精神病、癫痫、妇科等疑难顽症方面独具民族医药特色。他接洽了来自北京原国家财政部综合司司长,现任国务院派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监事会主席丁先觉(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两个疗程共20天,现在一切正常)、国家财政部机关党校副校长张雅君(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30天,现在一切正常),以及江西美术出版社张叠峰主任(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60天,现在一切正常)。还有来自陕西、江苏、湖南、广东、深圳、云南、四川、重庆、广西等省市、区及本省各地、州慕名前来求医的各种肝病、癌症、肝硬化腹水、白癜风等疑难杂症的病人达千余例,为宣传弘扬黔东南民族医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培训民族医生工作方面,龙运光也做了不少的工作。1984年参加了州卫生局举办的全州中医、民族医生培训班带教(上山传授认药知识);2004年10月应邀为剑河县药监局与贵阳中医学院联合举办的药学大专班讲授民族医药概论和推拿按摩、中医妇科学课程。2005年12月参加了州卫生局举办的全州民族医从业许可培训班,主讲民族医药概论知识。2008年1月主持完成了州卫生局举办的全州民族医从业许可培训班的组织管理,授课内容、课程安排以及授课老师的确定、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等全部工作,亲自编写民族医药讲授内容及讲课。从1998年开始,亲自培养学生3人,带有徒弟2人(系其子女)。

龙运光教授应用中医学、民族医药理论为指导,擅长治疗甲、乙、丙型肝炎和肝肿瘤、肝硬化、肝硬化腹水、癌症(早期和手术后康复)、糖尿病、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口腔溃疡、妇女月经不调、不孕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带症、漏证、小儿消化不良、厌食、腹泻、汗症、皮肤瘙痒、白癜风、银屑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慢性腰腿痛、肺结核等常见病和疑难杂症。

因工作表现突出,龙运光教授曾荣获“五好战士”嘉奖,当选为凯里市第二届人大代表,两次荣获全州“科技系统先进工作者”、“州直机关优秀党员”,当选为州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委员;1999年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荣获贵州省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荣获全国中医药科技管理优秀工作者;1989-2006年期间,荣获省、州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州科技进步三、四等奖8项;1994单位荣获全州科技系统先进单位;1996年单位荣获贵州省卫生系统科研先进集体;1996年所党支部荣获州直机关(1994-1996年度)先进党支部;2006年获黔东南州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建设先进个人;2006年获贵州省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2009年被评为贵州省名老中医。2007年他主持工作的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得到国家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彰,荣获全国民族医药科研先进单位。

龙道元,男,1956年出生,苗族,贵州省锦屏县偶里乡人,高中文化程度。龙道元出身在苗药世家,是龙家祖传秘方的第九代传人。五岁开始学医,随祖母在本乡本土行医治病,22岁高中毕业就当起了“赤脚医生”,90年代初期终于走出山寨到广东行医。

龙道元医师旗开得胜的第一例是为广东省普宁市某货运站老板陈学中治好了医院治不好的脑部恶性肿瘤。随后,在陈某的支持下,两人在普宁市合伙开办了首个治疗“疑难杂症”诊所,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患者。龙道元在广州、深圳、汕头行医多年,由于行医资质达不到相应标准,龙道元不能在省外独立开办诊所,他只好返回家乡行医。即使如此,龙道元仍坚韧不拔,坚持行医,服务群众。

龙道元行医30多年,专治癌症、白血病、类风湿、中风后遗症等疑难病症,享有很好的声誉。黔东南自治州人民政府发现龙道元苗药治疗恶性肿瘤的奇迹后,于2006年10月10日在凯里主持召开了“苗药治疗癌症暨民族医药研究开发座谈会”。特邀国务院研究中心、中华民族医药学会等单位和部门的负责人、专家、学者以及20位癌症康复人士到会座谈。听取了龙道元关于治疗癌症的介绍和康服病人的现身说法以后,大家对龙道元利用祖传苗药秘方治疗癌症的疗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2006年在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的支持鼓励下,龙道元回到州府凯里创办了黔东南元宝苗药治疗癌症研究中心,担任中心的法人,而后又参加与组建“黔东南苗药治疗癌症康复医院”,担任业务院长。为了大力开发黔东南地区苗医、苗药资源,发展黔东南自治州民族医药产业,2008年,龙道元在凯里办起了一所“黔东南苗医医院”,2009年扩建,改名为“新华大地苗医肿瘤(黔东南)医院”,并担任业务院长。2010年龙道元同中国残联、中国红十字会、武警总医院合作治疗癌症和白血病病人。

“传承古朴苗药,为普济天下苍生;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这是龙道元的初衷和发展目标。龙道元最善于医治白血病人,因为白血病可以通过血液化验得出对比数据,苗医医治有没有效、有多少效一目了然,病人也容易对苗医产生信任,这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他医过的许多白血病例,究竟有怎样的医疗效果,无一不是从最后血液化验结果得以证实的”。龙道元利用苗药祖传秘方,行医30多年,医治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疑难杂症,特别是晚期癌症和白血病的病人,事迹生动感人,可歌可颂。

龙步明,男,侗族,1963年4月11日生于贵州省三穗县,民族医师。1970~1976年,在三穗县贵秧小学读书;1977~1980年间就读于三穗县第一中学;1980~1983年,在三穗县第一中学高中部读书;1984年至今从事个体中西医业务。1996年12月,获得湖北省职改办初级评委会内科医师职称;同年由湖北省卫生厅颁发医师资格证书。1997年8月,经黔南州卫生局中医统一考试(审查)先后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国家医师资格证》和《执业证》。1997年至2007年,在10年的勤奋努力和名师的指点下,被“中华医学临床研究医学会”、“全国著名特色医疗专家鉴定委员会”等权威医学机构认定为特色医疗专家。有关龙步明医师的曾被刊登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年第5期和《黔南日报》2008年12月22日第八版,《贵州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有报道。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都匀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龙步明医师在都匀市先后创建了龙云诊所、龙旭诊所、民族民间中草医聚贤堂和黔南州民族药业开发有限公司。除此之外,他还在丹寨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与出身于中医世家的曾桂忠一起在丹寨县创建了丹寨民族医药研究所、丹寨县民族中草医院和丹寨县民族药业发展有限公司。龙步明医师在这些医药事业中实际负责主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