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农民闯市场指南
49260400000006

第6章 兔子交易的背后

河南省济源市的段天奎每年都要收购上百万只的兔子,不但销售网络遍布了国内十几个省市,还出口上百吨的兔肉到俄罗斯。

十年前,段天奎和村子里的许多农户一样,辛辛苦苦养了两年的兔子,最后因为没有好的销售渠道,利润微薄,心里怎么琢磨都不是滋味,于是跑到了40公里以外的沁阳市木楼镇,发现这里云集了全国各地的收购商。段天奎四下打听,知道了四川客商钟林在这里的收购量最大,于是整天和人家攀交情套近乎。当他得知钟林正苦于小商贩分散供应,很难及时运输后,感到机会来了,因为正好家乡养兔的比较多,可集中供应。于是主动邀请钟林来到家乡轵城镇,挨家挨户的走访了一圈。第二天钟林就和段天奎签订了2000只的收购协议,但要求必须要在三天之内到货。一下子冒出了一桩这么大的买卖,段天奎想都没想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可兴奋之后第二天他就发现2000只兔子收购起来并非易事。段天奎兄弟三个在村子里跑了整整一天才凑出了不到400只。

段天奎想这不是一个人的事,必须发展一个收购队伍,让大家来收,如果建立起一个流通的队伍,今后的收购就比较顺利了。可找什么样的人才能抢在小商贩的前面,先收购到农户手中的兔子,段天奎琢磨了很久,最后还是弟弟段立奎的一句话让他茅塞顿开:农民经纪人说话比较有权威,人缘又比较好,找这样的人给我们联络,准行。

卫小安是五龙口镇最早的农民经纪人,附近的农户有什么需求总是先找到他。段天奎决定就从他这里作为第一个突破口。向卫小安提出,按照收购数量,卫小安每只提取一元钱。这一下带动了他的积极性,很快双方就建立起了合作关系,从而段天奎的货源得到了有力的保证。

找到了这样便利的方法,段天奎用了一年的时间在三个城市发展了100多个网点,很快就控制了大量的货源。可是好景不长,几个月之后,段天奎的经纪网点旁边就出现了竞争者。他们给农户开出了更优厚的条件。五龙口镇裴村的牛建思饲养了500多只兔子,自从出现了竞争,兔价是一天天的上涨,虽然一斤只相差一两角钱,可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你争我夺,相互竞争,到头来贩卖一只兔子只剩下了5毛钱的差价,稍有不慎,出现意外死亡就要赔本。如今要想完成订单,只能拉拢养殖户。考虑了一个星期之后,段天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取消经纪人的提成,将这笔钱直接补贴给养殖户。

段天奎的这种做法断掉了手下经纪人的退路,因此也遭到了大家集体的抵制。缺少了他们从中联络,段天奎和农户之间的信息出现了阻碍,采购成本一下子猛然上升。看来这些经纪人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他们的利润已经都分配给了养殖户。总不能把自己的利润都拿出来,想来想去段天奎打起了养殖附属产品的主意。

2005年,段天奎开办起了饲料加工厂,配出了营养均衡的饲料,又购进养殖户所需的疫苗,以批发的价格提供给经纪人,从中的差价作为他们收购兔子的酬劳。这样不但能增长他们的利润,产品质量还能得到有效控制。为了更好地控制数量和质量,段天奎还特意印制了一套供销服务册,一式三份,除了自己保留存档之外,其余两份发给农户和经纪人,以便他们随时登记。刚刚回收了1000只兔子的桑坡村,经纪人高胜利就是按照供销服务卡的要求,不但使农户的合格率达到了95%,彼此都赚到了钱,自己的利润也是成倍的增长。

农户、经纪人的利益都和自己紧紧地拴在一起,这让段天奎掌握了稳定的货源,放心大胆地开发起了市场,不久前,他建立起了加工生产线,与俄罗斯客商签订了100吨兔肉的合作协议,除了每年向国内销售的100多万只兔子外,又为销售增添了新的渠道,也让自己的这条经纪线不断延伸下去。

案例点评:

段天奎从一个普通的养殖户,到从事联络销售的经纪人,再到饲料加工厂的老板,最后是兔业深加工的出口企业的老总,这是一个农民演绎的一幕致富经典。从中我们看到身处一个行业中,要不断的去主动挖掘信息,看到现象背后的商机,才能成为信息的利用者,进而走上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