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农民闯市场指南
49260400000007

第7章 远程教育带来的生意

在湖南新邵县境内偏僻的赤水村,张国祥是个脑瓜子活、爱出新点子的角色。2002年他担任村支书后做了一件大事,发动村民入股组建“赤水农林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并得到热烈响应,新邵县第一家农民股份公司顺利诞生。公司发展2年多,开发荒山坡地1200余亩,建成精品水果、竹木、药材、生猪养殖4个基地,还新办了一家硅粉厂。农产品多了,“卖难”成了张国祥焦虑的问题。喜欢读书看报的张国祥不时看到“网络订单”的消息,动起了心思。2004年5月的一天,他听到县里要建设第一批村级远程教育站点的消息,兴奋得一夜没睡,第二天一早赶到县里第一个交上了要求建站的申请。他腾出自家20平方米的房子,自掏5000元钱购买了30套桌椅板凳。

2005年4月20日,村远程教育站点安装调试成功。只有高小文化的张国祥第一次摸电脑,此时他年近五十岁,当时村里人笑话他是“五十岁学把式”。而现在,那些曾经笑话过他的村民大都成为了“电脑高手”,1200来人的村子,熟练电脑操作的村民就有300多人,村组干部和党员全部可以上网查资料。问起这个变化,老党员张前博指着摆放村头的一块小黑板说:“那就是我们村免费的电脑培训课堂。国祥自己先学会了,就当老师,发动大家来听课,还手把手教我们操作,要不怎么这么快就学会了上网呢。”

由18户村民集资30余万元兴办的生猪基地由于养殖水平不高,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出口标准,效益受到影响。电脑进村后,张国祥在网上找到了“出口商品猪的科学饲养法”。按照网上提供的方法,基地建立了生猪配种、母猪待产、产仔、育仔等一条科学生产流水线,生猪品质大大提高。通过网络咨询并和外贸出口部门联系,2004年8月15日,基地成功向新西兰出口了100头生猪,仅此一批增加收入10万元。

现在的赤水村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联市场”的新型发展模式,赤水村农林牧有限责任公司一头连着农户和基地,一头连着购销市场,指导村民按照订单组织生产和加工。而网络订单占了相当比例。2005年年初,张国祥通过网络查询生猪价格上扬的信息后,立即与有名的正虹公司签署了100头良种母猪引种合同。2月份,村民通过网上交易又与长沙经销商达成1.7万千克食用菌销售合同,生产基地大胆地扩大了生产规模。目前,赤水村基本形成了食用菌、杨梅和生猪养殖三大产业,据测算年可增加收入162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已由2003年的980元猛增至2005年的2680元。当地有关专家在实地考察后说,贫困山村奔小康,赤水模式中值得借鉴的一条重要经验是:网络致富闯捷径。

案例点评:

网络远程教育,是一项政府富民的好举措。自从有了远程教育,许多原来封闭的乡村地区,能够灵活及时了解到外界商品的供求信息。特别是对于那些农产品销售上存在困难的地区就像安上了“千里眼”一样。有了这个“千里眼”,就能看到丰富多彩的信息。有了千里眼的视野,还要像本案例中提到的一样,只有恰当地利用好它,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