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农民闯市场指南
49260400000032

第32章 水面变菜地

杭州的良渚蔬菜批发市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2008年8月3日,吴洪伟第一次到这里,想把自己种的竹叶菜推销进去,如果成功,他一天至少能赚1万元。

从小到大,吴洪伟都觉得自己的想法可能只是一个梦,直到2007年,他在网上看到居然真有人研究如何在水上种菜,这个人就是湖北大学的教授卢进登。

卢进登,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用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研究,研究过程中他发现在水上种竹叶菜因吸收水内养分长得格外好,早就想有人能把这项技术产业化,但主动找上门来的吴洪伟却让他有点不放心。

一个月后吴洪伟拿着卖掉化工厂的合同再次找到卢教授,吴洪伟的决心感动了卢教授,在他的指导下,2007年,吴洪伟租了一百多亩鱼塘,开始育苗种菜。然而,当第一批苗被移植到水面的时候,怪事发生了,菜叶没几天全蔫了。重新移植后,又再次发蔫,吴洪伟懵了。

吴洪伟把这些竹叶菜的照片发给远在武汉的卢教授,卢教授当晚就动身从武汉赶往塘栖镇,然而在仔细检查了种植环境和种植技术后,他确信没有任何问题,这时,两人一起将怀疑的目光投到了水下,结果,水一抽干,发现塘底全是龙虾。原来是隔壁鱼塘的龙虾从塘底空隙钻了过来,一个意外损失了10多万,吴洪伟很沮丧,这时,卢教授给他算了一笔账,一下子把他乐坏了。

卢进登说:“我当时是这样算,水上栽培竹叶菜的话,它的生长期大概从4月中旬一直可以到10月底,20几天一茬的话,可以采集6茬,一平方米产3.5千克左右,6茬算下来就是20多千克。一亩一年将达到1.2万千克,1万千克蔬菜2元钱每千克的话,也2万元钱了。”

一亩赚两万,一百多亩就是200多万,这个效益已经超过了吴洪伟原来的小化工厂,吴洪伟满心期待着竹叶菜上市。2008年4月,竹叶菜成熟,吴洪伟带着第一批竹叶菜来到了塘栖镇最大农贸市场,价格4元/千克,最后被一抢而空。

2008年6月,吴洪伟又有了一个新的目标,准备把竹叶菜打入塘栖的餐饮市场,结果每次推销都惹了一肚子气。当天,吴洪伟就找到从小玩到大的朋友毛明强,因为毛明强曾是当地的名厨,吴洪伟想让他给出出主意,一番商量后,毛明强连夜推出了一套竹叶菜菜谱。

毛明强和当地最大的一家酒楼老板很熟悉,就从这家酒楼入手,用适合竹叶菜口味的不同配料做一桌竹叶宴,让老板送给客人尝尝,结果反响不错,饭店决定让吴洪伟先送一个月试一试。为了方便饭店操作,吴洪伟特意把400千克竹叶菜包成一包,刚好可以做一盘菜,但价格确定为一包3元,这样400克卖3元比他批发4元/千克利润又多了。有了毛明强的菜谱,再加上本地最大的酒楼为自己的菜做推销,一个月,吴洪伟顺利拿下了塘栖一些大的饭店的订单,同时,他开始发动村民和他一起种植水生蔬菜。

案例点评:

善于观察的人,一些看似平常的资源都成了有效而大可利用的资源。池塘成了种菜的摇篮,这既归功于卢进登教授的研究,也要归功于吴洪伟敢为天下先的冒险精神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