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国史党史七大疑案破解:四重证据法
49219900000039

第39章 关于华国锋的评价问题(2)

“四人帮”批邓另搞一套。对邓小平同志进行打击、诬陷,这是他们篡党夺权阴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人帮”对邓小平同志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都应当推倒,比如,他们诬蔑邓小平同志是天安门事件的总后台,经过调查,邓小平同志根本没有插手天安门事件。

华国锋还明确表态:

邓小平同志的问题应当解决,但是要有步骤,要有一个过程。我们的方针是,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多做工作,在适当的时机让邓小平同志出来工作。

华国锋代表中央政治局宣布:

中央政治局意见是,经过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和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正式作出决定,让邓小平同志出来工作,这样做比较适当。

3月14日当天,胡耀邦即到西山看望邓小平。邓小平同胡耀邦就当前应该抓落实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问题交换了意见。在这时,胡耀邦能不把当天华国锋的讲话和宣布的中央政治局决定告诉邓小平吗!

(三)三月工作会议以后:华国锋为邓小平复出进行实际准备。

邓小平获悉3月14日华国锋讲话内容后,4月10日,即给华国锋、叶剑英和中共中央写信,对华国锋3月14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代表中央政治局宣布的在适当时机、通过一定程序让他出来工作的决定作出回应。

邓小平在信中说:“我感谢中央弄清了我同天安门事件没有关系这件事,我特别高兴,在华主席的讲话中,肯定了广大群众去年清明节在天安门是合乎情理的。至于我个人的工作问题,做什么,什么时机开始工作为宜,完全听从中央的考虑和安排”。

针对“两个凡是”,邓小平在信中指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

邓小平在信中提出:“如果中央认为恰当,我建议将我这封信,连同去年十月十日的信,印发党内。”这个建议,提出了一个让全党了解邓小平、向全党通报邓小平即将复出的好办法,表现了邓小平高超的政治智慧。

华国锋、叶剑英等接读此信后,同意邓小平向党内转发他的两封信的建议,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4月14日晨,邓小平致信华国锋、叶剑英,说明根据他们的意见,对4月10日那封信修改的情况。当天,华国锋就在邓小平的来信上批示:“东兴同志:信及附件印发中央政治局同志,经研究后确定印发的范围。”说明华国锋对印发邓小平这两封信已经没有什么意见了。

4月14日后,应该是经中央政治局讨论以后,汪东兴、李鑫受华国锋委派看望邓小平,同他谈中央转发他那两封信的有关情况。

邓小平对他们讲:两个“凡是”不行。按照两个“凡是”,就说不通为我平反的问题,也说不通肯定1976年广大群众在天安门广场的活动“合乎情理”的问题。把毛泽东同志在这个问题上讲的移到另外的问题上,在这个地点讲的移到另外的地点,在这个时间讲的移到另外的时间,在这个条件下讲的移到另外的条件下,这样做,不行嘛!毛泽东同志自己多次说过,他有些话讲错了。他说,一个人只要做工作,没有不犯错误的。又说,马恩列斯都犯过错误,如果不犯错误,为什么他们的手稿常常改了又改呢?改了又改就是因为原来有些观点不完全正确,不那么完备、准确嘛。毛泽东同志说,他自己也犯过错误。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他说:一个人能够“三七开”就很好了,很不错了,我死了,如果后人能够给我以“三七开”的估计,我就很高兴、很满意了。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应该像毛泽东同志说的那样对待这个问题。

邓小平又对汪、李二人说: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我给中央写信,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是经过反复考虑的。毛泽东思想是个思想体系。我们要高举旗帜,就是要学习和运用这个思想休系。

邓小平不同意对4月10日的信再作什么修改。华国锋等人也没有再提什么要求。5月3日,中共中央即将邓小平这封信和1976年10月10日的信转发至县团级,实际上向全党通报了邓小平即将复出的信息。

接下来,就是商量邓小平复出以后的工作安排问题。

有材料说明,华国锋为此同邓小平会面并谈话。这材料就是邓小平5月24日同王震、邓力群谈的一段话。邓小平告诉王震、邓力群:最近我对华主席讲,还是要讲台阶论。青年要积累经验,这是培养青年的好办法。不用这个办法反而把好好的青年人害了。从这一番话可见,华国锋前不久看望过邓小平,同邓进行了有实质内容的交谈。

至于邓小平本人开始考虑复出后管什么事的问题,大约是在5月10日左右,可能在华国锋同他交谈之前。这时,邓小平就决心复出以后要把科学、教育管起来。

5月12日上午,邓小平就约方毅、李昌谈科学和教育工作问题。

邓小平指出:整个国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科学研究是先行官。抓科研就要抓教育。抓教育,关键在中学,中学又以小学教育为基础。中小学现在接不上茬,十年没有好好上课,数理化不行,外文也不懂。多数中学教师水平不高。因此,要抓好重点小学、重点中学。要加强教师的配备。要重新审定大中小学的教材。过去没有吸收外国先进的东西。

邓小平又指出:关键是人。抓科研要注意选接班人。方针正确,组织路线要跟上。加强党的领导,选好科研人员,选好后勤人员,很重要。

邓小平还结合现状和历史,着重讲了搞好规划、明确指导思想的问题。邓小平说:《科学院汇报提纲》有什么错?只是讲得还不够,是根据当时大家勉强能接受的水平写的,真正要解决问题就不够了。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现在各部门掌握的资料都不交流,保什么密?自己封锁自己。我们同国外的科技水平比,在很多方面差距拉大了,要赶上很费劲。我们要努力赶,你不赶,距离就更大了,人家是一日千里。世界发达国家都注意最新的科学成果。据说他们政府头头每天办公桌上都放一张每日科技新闻。中国在清朝时搞闭关自守,“四人帮”也是搞闭关自守。科学研究方面的先进东西是人类劳动的成果,为什么不接受?接受这些东西有什么可耻的?要花高价把世界上最新的资料买到手。要着手搞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要抓重点学校重点科研院所、重点人才、重点项目。要从问题堆里找长远的、根本解决问题的东西。为什么要抓理论研究?就是为了这个。讲空话不行,要有具体措施,统一认识。实事求是是毛主席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懂得这一条就有希望。

邓小平特别强调科研人员是劳动者。他说:一个时期,说科技人员是“臭老九”,连发明权都没有。科学研究是不是劳动?科研人员是不是劳动者?三大革命运动有科学实验嘛。科研人员搞点体力劳动是需要的,但他本身是脑力劳动者。自动化技术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

5月24日上午,邓小平又约见王震、邓力群,同他们长谈。

邓小平同王震、邓力群讲了前些日子汪东兴、李鑫来看他时的谈话,把批评“两个凡是”不行,不符合马克思主义那些话又讲了一遍,特别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个思想体系,高举旗帜,就是要学习和运用这个思想体系。

谈到自己复出工作的问题,邓小平告诉他们二位:我出来工作的事定了,反正要继续当大官。至于分工做什么,军队是要管的。要我继续管外事,不那么想干,太累,当然重要的外事活动还可以参加,不想大部分时间卷进去。我现在考虑管科学、教育。这是我自己的愿望,最后还是要由党来决定。

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一直萦绕在邓小平的心里,早已有了一套成熟的意见。前些天同方毅、李昌谈了一次,意犹未尽,这天又敞开思想,尽情谈论一番。围绕怎样把科学技术搞上去的问题,邓小平着重强调关键是要搞好教育,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5月12日同方毅、李昌谈话的继续,视野更加开阔,重点更加突出,说理更加透彻,对科学、教育的改革开放,指导思想、方针政策也更加明确了。谈话的内容已收入《邓小平文选》,这里就不再引述了。

王震的儿子把邓小平同王震、邓力群的谈话记录稿在北京的老干部及其子女中间广为传播。一时之间,高级领导干部都知道邓小平即将复出,深受鼓舞;邓小平否定“两个凡是”的言论,更对思想解放的潮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发挥了先导的作用。

(四)华国锋主持十届三中全会,正式决定邓小平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