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财政金融改革方向更接“地气”
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与以往相比,新一届政府更加重视“盘活存量”资金。在2013年6月8日主持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时,李克强要求“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6月19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随后7月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提出,把挤占挪用的钱归位,把“跑冒滴漏”的钱堵住。特别是要进一步盘活存量,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用好。对货币信贷和财政资金“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政策表述已被视为“克强经济学”的核心思路。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围绕“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核心要义,将采取十项措施“盘活存量”,在八大重点领域“用好增量”。“金融十条”的总体取向就是在可控的前提下逐步放松金融管制,力求更多、更快地推动资金市场化配置。
此外,在国务院提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后,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财政部发出通知,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对2013年一般性支出统一按5%比例压减。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在履职总理后的首次答记者问时表示,要用简朴的政府来取信于民,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并就削减政府开支约法三章:本届政府任期内,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务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
全面推开营改增。中国政府高层普遍将实行“营改增”视为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2013年4月1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2013年8月1日起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部分现代服务业适当扩围纳入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择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会议认为,进一步扩大“营改增”试点,并逐步在全国推行,有利于解决因局部地区试点导致的政策差异和税收征管风险等问题。“营改增”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率先启动试点,后试点地区扩至12个省市。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2月1日,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的纳税人超过100万户,试点当年共实现减税超过400亿元。据测算,全部试点地区2013年企业将减轻负担约1200亿元。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7月19日,人民银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外媒称,这一市场期盼已久的行动表明,中国新领导层决心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此举也为未来中国金融业更有实质意义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新一轮金融改革序幕已经拉开,充分体现了新一届政府强化市场、放松管制的经济政策特点。此前有人预言中国经济面临下滑风险,期盼政府重回刺激政策的老路。央行取消贷款利率管制,其实就是新一届政府坚定不移推动改革的一个重要声明。
不过,贷款利率管制放开,虽然有其正面意义,但是它只是利率市场化的第一步,而要真正让利率市场化全面实施,还需要放开目前对存款利率的管制。在2014年的全国两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正式表态,在二三年内实现利率的市场化。
产业政策更加强调对严重产能过剩行业的治理
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发布,将改革的重点锁定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并规划了未来五年化解产能过剩的“路线图”。在此之前,5月13日,国务院召开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表示,要坚决完成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等现象。6月8日,李克强在河北主持召开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表示,要分门别类抑制和消化严重过剩产能。
除上述五大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外,近年来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其中,光伏产业作为中国经济“升级版”中新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已经具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但是,由于盲目扩张,该行业也因产能过剩陷入困境。6月14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六项政策,扶持光伏产业。7月15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公布,细化了扶持光伏产业的六条新政策。
另外,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助力健康服务产业等的发展。7月12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节能和环保是两个领域,历来都受到重视。这次会议更加细化,提出推动节能环保和再生产品消费,政府公务用车、公交车要率先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同步完善配套设施。到2015年,使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而在信息消费方面,国务院提出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推动发放4G牌照,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向全国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
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丰富信息产品和信息消费内容,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环境,实现“十二五”后三年信息消费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大幅增加。
保民生、保实业,治污染持续发力
出台“就业六条”应对“史上最难就业季”。2013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全国有近7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为历年最多。如何在经济增速稳中趋降的背景下实现就业的稳定增长,在不扩大货币投放的情况下找准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平衡点,是考量政府调控手段的一道难题。必须看到,当前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结构性失衡局面,实际上是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一个反映。一方面,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缺乏,反映了当前的人才供给状况无法给予中国的产业升级充分的支持。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反映了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的现实状况。“当前一些吸纳大学生就业的金融、教育、医疗等服务业行业仍然存在一定的管制,开放程度较低,导致岗位的供给严重不足,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3年5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六项措施。7月中旬,中央财政下拨就业专项资金103.84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各地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增长。
加上先前下拨的309.62亿元,目前中央财政共下拨2013年就业专项资金413.46亿元,比2012年增长7%。
出台治污十条。6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推进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在五年内下降30%以上等。会议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经济升级的重要抓手。中国日益突出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
治理好大气污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为此,中央财政将安排50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六个省、市、自治区的大气污染治理,以解决京津冀地区持续被雾霾笼罩的问题。
7月20日,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上表示,PM2.5防控是今后五年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由环保部牵头制定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于7月底8月初全文公布。此前的7月10日,环保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就曾表示,该计划被称为史上“最严格”大气治理计划,将予以1.7万亿元的投入。
启动新一轮棚户区改造。6月2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将棚户区改造等作为接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008-2012年,全国改造各类棚户区1260万户。会议决定,今后五年再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林区、垦区的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其中2013年改造304万户。逐步将非集中成片城市棚户区统一纳入改造范围。同步建设配套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同步使用。7月1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公布,明确了政策细则。有分析称,国务院确定改造的304万户棚户区,至少可以拉动投资3000亿元。而且,棚户区改造的意义不仅在于拉动经济,更有利于城镇化的推进和改变二元结构社会,作为一个“一箭三雕”的良策,会成为政府未来几年的主打政策。
2014年,棚户区改造力度继续加大,目标为470万套以上。
“新改革经济学”对化解中国经济难题的启示
客观来看,“新改革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尚待成熟,它也还不是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设计出可以被当前政策决策体系容纳、被社会大众认可、令各方激励兼容的改革总体理论体系,难度巨大。这一理论至少要回答如下问题:真正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并打好改革与开放的“组合拳”,唱好发展和民生的“二人转”?如何使用放权式刺激政策并把握好宏观调控上下限?如何以市场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同时约束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只有当这样的具体方案出台的时候,“新改革经济学”才能真正成形。
区间论:把好“新改革经济学”的跳动脉搏
2013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了上半年经济数据,16日李克强就主持召开了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来自研究机构、高校的专家分析中国国内经济运行及世界经济形势,也听取来自机械、家电、节能、金融等行业的企业负责人反映生产经营状况、问题和建议。
在大家发言后,李克强指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经济区间以及上、下限的说法,李克强总理此前在广西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已表达过。这次他做了进一步阐述。他说,当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内,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结构为着力点,释放改革红利,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自我调节的作用,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当经济运行逼近上、下限时,宏观政策要侧重稳增长或防通胀,与调结构、促改革的中长期措施相结合,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他还强调,既不能因经济指标的一时变化而改变政策取向,影响来之不易的结构调整机遇和成效;也不能对经济运行可能滑出合理区间、出现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应对准备。
上、下限“合理区间”论的提出,成为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取向的最基本原则。只要经济能稳定在区间之内,既定的宏观政策基调就不会改。
在稳定的前提下,将继续推动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2013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正式确认了“区间”说,认为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要求下半年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节奏,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区间论”令中国经济的政策调整空间更富弹性和科学性,而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稳定就业所关联的社会性风险则分别是应当被固守的两条底线。“严格地说,‘区间效应’不应该令人意外,它更应该提醒市场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能僵化和曲解。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由于一直在强调稳健,市场形成了所谓的‘政策收紧’的判断,但从实际操作看,区间、上限和下限所强调的,更是一种‘稳中有为’的政策取向,如果突破底线,中国政府不会坐视不理,没有突破底线,要抓紧调结构、促改革,在这种判断的背后,是一种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经济逻辑。”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这样解释。
“区间论”的提出,使得中国经济未来政策环境的确定性大大增强,笼罩于市场上空的阴霾一时淡去。市场普遍认为,这意味着本届政府固然愿意牺牲短期利益以推进结构调整进程,但绝不会放任经济下滑,甚至出现硬着陆。在一些经济学者和企业人士看来,“合理区间”说法背后隐藏的中国政府的“底线”并不难判断。
2013年7月21日新华社一篇文章进一步明确指出了这个“底线”。
文章说,事实上,“上限”和“下限”重申了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那么,经济合理增长的“下限”是不是“底线”?根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目标为7%。要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今后几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至少要达到6.9%以上。
所以,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增速低于7%这个“底线”是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