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中小城市总体规划解析
48618100000009

第9章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背景(4)

因此,无论是在审批工作的前期还是在申报和审查过程中,各级责任政府都要积极组织专家进行规划评审,做到广泛地听取专家的意见,同时,与规划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修改与论证,最终为城市建设提供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③审批程序制度化

中小城市总体规划审批工作一般要牵涉到两级或两级以上人民政府,各级政府职责不同,这就要求规划审批要规范化、制度化,做到一级一级切实把关。具体要逐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落实政府责任制度,保障规划审批工作顺利进行。

④提高审批行政效率

由于规划审批牵涉部门较多,相互协调比较困难,审批过程往往就变得冗长而低效。在当前变化发展较快的时期,规划常常出现,审批还没有下来,城市建设就已经又有了新的问题。所以,提高城市规划审批的效率,对城市依照城市规划构想向前发展来说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讲究审批的行政效率并不是意味着可以不按客观规律办事。遵循客观规律,遵循基本建设的必要审批程序,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先决条件。

总之,中小城市在总体规划审批中不断加强其实践性和科学性研究,规划审批的层次也适当提高,规划审批制度不断完善,审批工作也体现出更公正、更高效的发展趋势。这些对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都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

2.3.2编制深度的特殊性

城市总体规划涉及经济社会的各方面,内容十分宽泛,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多专业合作、多角度研究、多部门协调,广泛吸纳各方面意见。因此,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在内容深度上要注重五个方面。

(1)要把微观规划和宏观布局结合起来

中小城市微观规划是指中小城市的内部规划;宏观布局则是从整个区域的角度出发进行的一个整体的发展构想。中小城市的兴起不是孤立的,它是在城乡一体化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中小城市一方面吸收大城市的“辐射”,一方面又通过自身的功能向周边次级城镇传递这种“能量”。所以,在中小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把城市的经济和文化优势与周边地区的人力、物力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促进城市的协调发展。

(2)要把近期规划和中长期规划结合起来

当前,中小城市的发展依然受到城市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程度不高的限制,城市经济实力相对较弱。这就决定了在近期规划上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首先考虑把那些投资少、见效快、群众急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项目放在建设的首位。

同时,认真审视社会宏观环境,分析未来城市发展趋势,把握自身发展优势,做到既有长远打算,又有近期安排,科学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用地规模。

(3)要把工程规划和技术方案结合起来

工程规划主要是指基础设施所包括的道路交通、给排水、电力电讯、防洪等的规划。基础设施是保证城市社会化生产,以及人民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城市正常运营的物质基础。而技术方案则是工程规划从整体战略方针转入战术指导,从示意图纸文件进入定性、定量、定位的技术图纸文件,是在总体工程规划的基础上的深入具体化。以往在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一般较注意做好工程规划而轻视技术方案。没有技术方案的支持,工程规划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在新一轮的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注意二者的有机结合。

(4)要把总体规划和特色规划结合起来

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克隆”与“攀比”等弊病依然存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往往被淹没在国际化、一体化等口号的浪潮中,中小城市因此在规划过程中也常常忽略自身的发展优势和特色,认为所有优秀的成果都适用,所有先进的经验都要学习,从马克思理论上讲,这是走上了一条“形而上学”的道路,这对城市的健康科学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既要运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和实践,又要充分挖掘地方优势和地方特色,将二者结合起来,才更有利于体现出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引导意义。

(5)要把总体规划和社会、经济、生态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

中小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它不仅要解决“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而且还要解决“如何来建设”的问题。新时期,中小城市规划要把眼光放远一点,要面向新世纪,面向现代化,面向建设小康社会,紧紧围绕国家和社会宏观战略目标,使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兼顾社会和环境效益,保障社会、经济、生态统一协调发展。

综上分析,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应补充完善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1)微观到点,宏观到面,点面结合

即一方面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编制要合理布置用地,明确每一块用地的性质;要按照实际需要,根据《城市规划用地分类表》细化用地分类,充分实现建设用地效益;要做到城市功能分区明确,相互之间联系科学有序;要树立城市个性化新形象,创造良好的城市生产、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要考虑周边城市与其经济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以及自身向外辐射作用的强度和广度,实现区域全面协调发展。规划重点主要落实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基础设施规划及市域交通规划等专项规划中。

(2)近期到项目,中远期到科学预测,合理安排规划时序

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近期建设规划更具时效性。中小城市中近期规划编制要基本做到规模项目和重点项目落位,包括选址和规模,同时规划要适当留有余地,为潜势项目和预计项目留出发展空间。对于城市中远期规划要对城市用地规模、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科学预测,在预测基础上明确城市长远用地布局和空间发展战略。此外,城市用地发展要与近期规划相衔接,保障城市发展的合理性和延续性。

(3)工程规划到位,技术支持配套,规划做到系统庞大但组织有序

对中小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要本着“基础设施先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原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结合用地布局进行规划建设。基础设施规划在理论上要保证科学合理,在技术实施上要具有可行性,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技术说明。

(4)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做出“城市个性”

城市特色包括城市环境特色、人文特色等两大方面。对地方特色的挖掘首先要对城市的资源结构进行分析,然后挖掘其中能够反映城市特征的特色要素,再对其功能用地加以周密详实的考虑,为形成自身的地方特色创造条件。

(5)社会、经济、生态统一协调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城市总体规划总的指导思想。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要兼顾城市的社会、经济、生态等各方面的综合效应,不能偏于一隅。中小城市总体规划应该以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经济健康快速增长以及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为目标,促进城市合理、可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