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
47874400000017

第17章 产地批发市场

目前,我国农产品一般通过三种渠道销售: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和零售农贸市场(餐饮服务业和食品零售农贸市场)。其中销地批发市场主要由批发商、零售批发商来完成。零售农贸市场主要由食品零售商店、传统零售市场摊位来完成。本书此处重点研究产地批发市场。

农村产地批发市场一般包括产地批发商、代理商、贩运商和交易场所,是以现货批发为主,集中交易某一类商品或若干类具有较强互补性和替代性商品的场所,是一种大规模坐商式的市场制度安排。这种组织模式为买卖双方提供了公平交易的场所,并且集中了诸多经济信息。通过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有效地组织农民进行商品生产,通过交易服务将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特别是在中国农村目前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农村专业批发市场在农村经济中有如下重要作用:

(1)农产品批发市场拓宽了农产品的集散渠道,较好地解决了分散生产与集中消费、季节生产与全年消费的矛盾,能够吸引和汇集四面八方的商品和客商,使大量的商品在最短的时间内流通出去,既促进了生产,又满足了流通的需要。同时,由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形成,使过去不能转化成商品的农产品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市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进程。

(2)农产品批发市场可以为农民进入市场提供综合服务,有利于农民便捷地进入流通领域。大部分批发市场都设有信息传递与发布设备,及时发布全国各主要批发市场的交易信息,使农民了解市场供求状况,合理安排生产。

(3)农产品批发市场扩大了交易规模,从而节省了交易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相对于在普通集市或者与小商贩进行买卖而言,单个农户在产地批发市场的交易数量大,可选择交易对象范围广,农户可以获得规模效益。

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是很好的典范。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是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以规模大、档次高、品种全而闻名全国。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蔬菜在此大量交易,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在国家开通的四条主要蔬菜运输绿色通道中,其中“寿光—北京”、“寿光—哈尔滨”两条绿色通道的源头就是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目前市场年交易量达17亿公斤、交易额20多亿元、年均上市达 200 多个品种。寿光蔬菜市场的发展,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超过 80%的收入来源于蔬菜产业,为农业的扩大再生产积累了资金,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蔬菜种植面积已经超过粮食种植面积),同时储蓄额增长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运销商和产地批发商在农产品流通方面作用很大,说明产地批发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对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为引导和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农业部提出了应该从市场地面硬化,水电道路系统改造,交易厅棚改扩建,储藏保鲜设施,加工分选及包装设施,客户生活服务设施,市场信息收集发布系统,市场管理信息化系统,质量安全检测系统和卫生保洁设施十个方面推进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还提出了实行场地挂钩,开展加工配送,监管质量安全,推进规范包装,强化信息服务,发展现代流通,壮大市场主体,开拓对外贸易,维护安全交易和完善公共服务等拓展批发市场的业务功能的方法。这些建议对完善和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