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发展个性和培养能力,特别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学校通过举办讲座,组织兴趣小组等多种形式开展学科、科技、文体以及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各教研组要制订课外活动计划,安排教师辅导,做到定名称、定人数、定地点、定时间、定教师,使课外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充分调动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大名师范语言文字工作计划(1995~2000年)
语言文字规范化是师范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语言文字规范是社会语言文字规范的基础。为了落实国家语委、国家教育部(教委)关于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精神,加强学校“双推”工作,使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1.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领导,便于工作,学校调整充实了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由校长担任,副主任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
语委下设语委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教导处主任担任,工作人员由语文组全体教师及各处室语言文字工作者担任。
2.规章制度
(1)校长、各处室正副主任要带头讲普通话,学校领导的各种报告、批示等用字要规范,领导要起带头作用。
(2)教师要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注重语言文字规范教学。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与学生交谈以及各种集体活动场合都要使用普通话;教案编写、课堂板书、作业批语等书写要用规范字。教师上课不用普通话者视为不合格教师。
(3)对新分配来的青年教师要进行普通话和汉字书写技能的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准许上课。
(4)学校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要用普通话,起草文件、报告,书写板报、通知等要用规范字。
(5)各种会议、教研活动、学术讨论等都要用普通话,各项活动的海报、通知、启示等文字材料的书写要求用字规范。
(6)学生在校园内的各个场合都要使用普通话,作业、黑板报及各种书写的文字都要使用规范汉字。学生毕业前的文字考核不及格者缓发毕业证书。
(7)师生要积极参加语委组织的普通话等级测试。普通话不合格的教师为不合格的教师,普通话不合格的学生不能发毕业证书。
(8)语委会负责组织安排各种语言文字方面的活动、工作,负责对各有关活动进行指导、检查和评比。
3.工作计划
(1)1995年至1996年为第一个实施阶段。号召全校师生员工树立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法制意识,努力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工作语言、学习语言,规范汉字成为学校公共场所的规范用字。具体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语言文字工作网络。在语委领导下,成立语言文字工作小组。语言文字工作小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本处室、本教研组和本班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及日常用语、写字规范情况的检查督促。
二是努力营建讲普通话、用规范字的环境和氛围。继续组织好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双推月”活动。通过大力宣传、竞赛评比、表彰先进、督促后进,不断推进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增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
三是建立语言文字工作的常规制度。师生员工在学习和工作中要讲普通话,用规范字。
四是加强语文教学,要求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五是努力做好培训骨干、典型示范工作。有计划地选派有一定“双推”工作经验的语文老师赴省、国家有关部门进修;参加进修培训的语文骨干老师,分期分批对各处室、各教研组成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更好的发挥酵母作用和示范作用。
(2)1997年至2000年为第二个实施阶段。要巩固第一阶段的“双推”成果,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抓教师干部语言文字工作,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水平,促进用普通话、写规范字良好习惯的养成,努力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和全体师生自觉使用规范汉字的目标。具体措施如下:一是继续实施第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巩固“双推”成果。
二是每学期语委办对各处室使用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年终评出先进处室予以表彰。
三是语委办成员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师使用普通话和板书情况,并根据老师的普通话水平和书写水平打分。每学期一总结,评出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予以表彰。
四是语委办成员深入各处室,了解工作人员使用普通话的情况并打分,查看工作人员起草、抄写的文字材料后打分,把两个分加在一起,期末总结,评出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予以表彰。
五是依据各教学班语言文字工作小组平时检查积累的数字,加上“双推月”活动中普通话和三笔字的得分而产生的学生语言文字先进个人。各年级横向比较,根据平时语委办检查的结果,加上先进个人的得分,评出语言文字工作先进班集体。
六是奖惩制度。每年年终,学校语委将依据上述奖项对在语言文字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班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普通话坚持不好,不规范字出现频率高的处室、教研组和班级,到期仍不达标者,不能评为先进集体,个人定为不合格教师或不合格学生。检查结果与年终考评、评选先进、青年教师转正定级、中青年教师晋升职称等挂钩。
(河北大名师范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95年2月15日制定)(五)大名师范学生十项基本能力的教学要求及考核方法为了继承和发扬学校光荣传统,进一步体现谢台臣先生倡导的“以作为学”的教育思想,深化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一专多能”的合格小学教师,现制定出学校学生十项基本能力要求及考核方法。
1.学生十项基本能力要求
(1)教育教学能力。能初步掌握教育规律,热爱小学教育事业;会编写小学教学计划和教案,懂得常用教学方法;能主持班会、队会和课外活动,会做班主任工作。
(2)书写能力。能用毛笔、钢笔、粉笔写好4000左右常用汉字。
(3)汉语拼音和普通话能力。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坚持使用普通话,语言表达准确流利、有条理。
(4)读写能力。能使用常用工具书,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会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一般的议论文和常用的应用文。
(5)运算能力。能熟练进行“三算”(笔算、口算和心算),有扎实的小学教学基础知识;能徒手或使用教具做图;了解微机原理,会编制简单程序。
(6)演示实验能力。会做小学自然常识课本中的示范试验,指导学生科技活动与手工制作,会采集制作标本。
(7)队操能力。能发布口令、带队、领操,会编排简单的体育游戏和组织小型运动会。
(8)歌唱能力。能认识简谱,掌握五线谱;能唱歌,会弹风琴;能指挥小型合唱队或乐队。
(9)美术基本功。能欣赏各类绘画,会编排板报;会写宋体字、美术字,会画简笔画和和黑板报画。
(10)教具、电教能力。能自制简单教具,能绘画教学挂图。会制作投影片或幻灯片,会运用电教化手段教学。
2.基本能力考核内容、标准和方法为了贯彻和落实十项能力要求,现将部分能力过关考核的内容、标准和方法规定如下:
(1)三笔字考核:三笔字采用自己报名,分类考核,一次过关的方法。
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的考核单项打分,最后合算,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评分:
间架结构30分,笔画笔顺20分,错别字、不规范的字20分,工整流利程度20分;章法格式及标点符号10分。总分80分过关。
(2)汉语拼音、普通话、口语考核:
一年级考核汉语拼音,二年级考核普通话,三年级考核口语表达。一年级汉语拼音考核:
汉语拼音考核分口试和笔试,口试、笔试都合格为过关,其中有一项不合格的为不过关,不过关者下一年给一次补考机会。
口试的要求:
汉语拼音的声、韵、调的发音准确。错误率不超过5%。
语音辨正,可指定学生朗读《语音辨正辅助教材》(由本校语文组负责编写)中的词语、短语或绕口令,错误率不超过10%。
直呼音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直呼纯拼音文字(词语或短文50个音节左右,限定三分钟)错误率不得超过10%,时间不得超过1分钟。二年级普通话考核:
普通话能力考核分口试、笔试两项:
口试包括:即兴谈话、朗读各种文体材料,语音错误率不得超过5%。笔试:掌握拼音辨正,能给易错的字注音标调。考核错误率不超过5%。口试、笔试各占50分,80分过关。三年级口语表达考核:
考核内容:
即兴谈话、口头作文、朗读材料。归纳分析中心写作特点等,不同场合不同文体的语言表达。
要求语音准确,语言通顺,调理简练,每项25分,总分80分为过关。
(3)音乐能力考核:
考核视唱、歌唱、键盘和指挥,采用分项考查,逐个过关的方法。
视唱:要求熟练掌握简谱,熟悉五线谱,能准确地掌握节拍、节奏、音准和不同风格的练习曲。
歌唱:要求正确运用气息,掌握共鸣,并能较好的处理表达歌曲的内在感情。
以上考试由老师选取素材,印刻卡片,学生抽签考核。
键盘:采用抽签方法,自选一首简单歌曲,用简易和旋伴奏,边弹边唱,并注意演奏的姿势和指法。
指挥:采用抽签的方法,自选一首歌曲,边唱边指挥,要求拍点准确,图示清楚,动作大方,并能指挥齐唱,轮唱和中小型合唱,要有感情处理。以上均采用百分制,80分为过关,四项都过关为合格。
(4)体育基本功考核。体育基本功考核分为带队、带操两项进行考核。
带队:
①能正确下口令。口令清晰、果断,动令和预令要准确。
②能带队伍行进和停止。所带队伍整齐、规范、精神饱满。
③能用各种口令调动变换队形。领操:
①站位要适当,使所有的同学能看到、听到。
②口令要宏亮、准确,节奏快慢合适。
③广播操、儿童操能连续喊完,并能边喊边做正面、背面和侧面示范。每项指标要单项打分,采取百分制,80分为过关。两项都过关为合格。
(5)美术能力考核:分美术字和粉笔画两项进行考核。美术字要求:
①学生应掌握美术字的种类、设计原则,黑体字、宋体字的知识与书写技巧。
②所写美术字字体明确、笔画统一、结构严谨、舒展、醒目大方、构图合适、实用。
粉笔画要求:
①掌握单浅画法,色块画法、单浅色块混合画法。
②画图要做到形象逼真,用笔简洁,用色肯定,主次分明,造型准确,色块黑白处理合适,构图得当。
采取百分制,80分为过关,两项都过关为合格。
3.基本能力考核的组织与管理
(1)学生基本功考核,在主管校长领导下,由教导处组织有关学科教师进行具体考核。
(2)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核,每学年第二学期进行一次。
(3)使用学生《基本功过关手册》。学生《基本功过关手册》是记录学生基本功考核情况的凭证,由学生个人保存,不得丢失。考核过关者,主考老师签名盖章,不过关者不记入手册,经补考直至过关。
(4)学生毕业前夕手册所列基本功考核都必须过关,经教导处主任签字,学校发给毕业证书。有一项不过关者不发给毕业证,但可分配工作,等到下年返校补考过关后,补发毕业证。
(河北大名师范学校于1988年12月制定)
三、大名分院各科教学计划
大名分院为适应大专教学,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学校对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和规范,自2003年三年制大专班和“3+2”小教大专班开始执行。
(一)修订和规范教学计划的原则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校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依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师范专科学校教育教学要求,对各专业的课程进行合理安排和科学调整。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修订和规范教学计划中,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素质教育:一是人文素养,二是新的教育思想与观念,三是职业技能训练,四是广博的专业知识,五是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述五个方面是学校修订和规范教学计划的基本准则。
3.理论与实践并重。学校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加强实践环节,重视能力培养,把课堂内外的教育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强实践环节,学校在教学计划中明确了考试与考查的两种学业评价方式。考查课与考试课同样都是必修课程。
(二)课程设置
依据师范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参照兄弟院校的经验和做法,学校对各专业的课程按块设置,即公共课、教育专业课程、特设选修课程、教育实践课程、活动课程等。
1.公共课程。公共课程是各专业必须开设的公共理论和政治思想修养课程,包括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大学美术、大学体育和计算机课程等。
2.教育专业课程。这是对各专业学生进行相应学科知识和技能教育的课程。
3.特设选修课程。针对全省范围内基础教育的需要,从拓宽专业对口、加深专业理论修养出发,学校还开设了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硬笔字、毛笔字和教师口语等旨在培养学生现代教育思想和技能的课程。
4.教育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教学实践,培养他们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技能。
5.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他们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技能。由于活动课程没在课程表上编排,所以本教学计划中就没列出。
教学方法与革新
一、大名七师时期的教学方法与革新
大名七师时期,教学方法主要是在“以作为学”的思想指导下的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和实践法等。一改过去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扭转了当时一般学校读死书的传统教法,师生打成一片,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教中学,学生在学中教,充分体现了谢台臣先生“以作为学”的教育主张。
(一)教学主张——倡导“以作为学”
“以作为学”,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谢台臣先生认为:“凡是称得起科学的理论,通统是作的经验的结晶,同时,又是推进作的经验发展的动力。只有作才能产生理论,修正理论,发展理论,并证明理论;也只有从作中锻炼出来的理论,才能指导行动,才算真理论。”
谢台臣先生同时也深刻指出了以往旧教育的通病,“以往司教者,往往不了然于作与学的辩证关系,误以读书为教育的全部,以致学工业的不会制造,学农业的不会种田,理论与事业分家,教育与生活隔离。因此,所谓理论家与学者,都成了无用废人的别名”。这是谢台臣先生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