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台臣先生对“以作为学”的教育思想也作过较为具体的论述:“我们的以作为学教育,换言之,可以说是泼辣教育。泼辣是士大夫的反对名词,士大夫是贱视劳动,不会劳动,只会消费,爱说空话,不做实事的。我们要尊重劳动,长于劳动,会生产,说实话,做实事。我们要与生产的人打成一片,随处教,随处学,在耕种时讲农学,在作坊中讲工学,在用秤或搬石头时讲力学,在人事纠纷中讲社会科学,一面教人,一面跟人学习。”“我们要把人家的废物造成有用的物品,从众人失望中发现出路,因为我们懂得科学理论;我们要处处公道正直,为大众幸福而牺牲自己,因为我们学过社会科学,这样所学的知识才算有用。”这就清楚地阐明了“以作为学”教育主张的实质是:培养改造旧中国为大众谋幸福的革命者。
为了实现“以作为学”的教育主张,废止旧的教育制度,谢台臣先生规定当时的工作基本纲领有四项:
第一,学校师生打成一片,无感情上的隔阂及生活上的差异,使师生关系变得像家人父子一样的亲切。
第二,学校设施不善,是全校师生共同的损失。要随时见到,随时建议,随时通过,随时改进。
第三,教师要不耻为学生,学生要不怕为教师,师生在互相学习之中,用集体力量废除课本教育,实现“以作为学”。
第四,有疑便问,有得便教,种菜的园丁可以教我们园艺学,做木工的工友可以教我们手工,我们又可以根据所学过的理论来教育他们,提高他们的技术与认识。
基于上述思想,1924年7月以后,学校便致力于“以作为学”的教学改革工作。
1.学校教师就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国文课以当时国内外进步作家的作品为教材,如李大钊、鲁迅、郭沫若、高尔基、莫泊桑等著书和文章。同时,也讲授一部分价值较高的文学作品,如《水浒》、《红楼梦》等。谢台臣先生担任历史课,他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重新编写了教材,写成的《中国历史讲义》很受学生欢迎。地理课选用《中国经济地理》为教材,王振华先生又补充了一些乡土教材,教学生测绘地图等,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其他课程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2.学校进行了教学法的改进。当时,学校的师资力量比较强,大部分教师思想先进,业务水平也较高,因此,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各科课程多采用启发式教学,也采用实验、对照实物等方式,改变了旧中国教师死教书,学生死读书的沉闷状况,教学效果良好。
3.学校实行民主办学。建校初期,学校就成立了学生自治会,下设有体育部、贩卖部、膳食部、平校部、学术部、卫生部、劳动部、宣传部等。各部都由学生自己管理,并有具体分工。例如,平校部是学生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任务是:组织在校工友及附近村庄农民学习文化,由学生轮流上课。既教育了群众,又锻炼了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民主和自由。这些部门的设立,对于改善学生生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都发挥了较大作用。
学校注重学术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建校不久,学生就组织了各科的读书会、研究会,经常开展学术活动。同时,学校还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培养。学校的图书馆购买许多进步书籍,如《新青年》、《语丝》等杂志。这些书籍在学生中广泛传诵,公开借阅。
(二)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是依据当时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上的教学程序所制定和实施的。教学法采用启发式为主,注重问题的讨论及自主的研究。
具体教学法有以下三种:
1.自学辅导式教学法。即教材先由学生预习,上课时指定学生阅读讲解,而后教师加以补充、分析、综合与讲评。
2.问题解答式教学法。即由教师预定问题,提出讨论研究方案,并共同解决。
3.讲演式教学法。即由教师就该科重要问题着重讲述,让学生在课堂注意听讲并做笔记。
(三)成绩的考评方法
学生成绩考试与考查,依据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师范学校规程》第八章的规定,以注重平时成绩为原则。学生成绩分学业成绩、实习成绩、操行成绩及体育成绩四项。
考查学生成绩分以下四种:
1.日常考查
日常考查的方法包括:(1)口头问答;(2)演习练习;(3)实验实习;(4)读书报告;(5)作文;(6)测验;(7)调查采集报告;(8)劳动报告;(9)其他工作报告。日常考查由各任科教师依据学科性质酌用,但每学期至少有两次以上的分数。
2.临时试验
即临时考查,临时试验有各科教员随时在教学时间内举行,不得预先通知学生,每学期每科至少举行两次以上。
3.学期试验
即学期考试,是在学期终各科教学完毕时,就一学期内所学课程的考试。考试前停课两日,备学生复习之用。
4.毕业试验
即毕业考试,是在规定修业期满后,就全部课程的考试,考试前停课三日,备学生复习。
二、大名师范、大名分院教学方法与革新
(一)大名师范时期
大名师范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后来为了适应培养优秀人才的需要,不少教师在应用传统教法的基础上,开始摸索新的教学方法。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改变传统教法,一个是大胆吸取、应用先进教法。
1.改进传统教法
一是改进传统的讲授法。讲授法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作为传递信息的一种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只注重教师讲,学生听得效果如何则不大关心。对此改进具体表现为追求讲授的生动活泼,注意吸引学生兴趣,搞好信息反馈,注意学生听后的反应。二是改进传统的练习法。练习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多做练习,达到巩固知识和提高技能技巧的效果。具体改进的做法是,改变以往的先讲知识,后练习巩固的思路,在已有的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练习和实践,从而发现新的理论知识,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这一新知识,然后再通过练习和实践,达到对这一新知识的巩固。
2.吸取先进教法
以语文教学为例。一是单元教学法。单元教学法是在教学中以某一方面知识学习为章节,而不是以课文为学习段落讲授知识,是把课文作为知识点进行掌握和巩固,这样,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二是学生评改作文法。此法是让学生在教师传授的评改作文方法的指导下,同学之间互评自己的作文,这样既便于同学之间互相吸取长处,又便于培养学生的评改作文的能力。三是开门办学法。此法是老师带领学生每学年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深入社会进行调查,一边劳动,一边调查,一边练习写作,达到思想和知识技能双提高的目的。
(二)大名分院时期大名分院的教学正赶上全国实行素质教育的大好时机,学校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的改革方针,改革师范教育封闭式的教育模式,树立开放式的师范教育理念,把培养教书匠转变为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的新型教师。构建开放型的教育模式,就是让学生从封闭的单一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让学生面向中小学实际,了解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近些年来,广大教师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积极设计各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其具体教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分组学习法。基本步骤如下:一是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便于同学讨论,每组设一名组长。二是任课老师备课时,将课堂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把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分配到各小组,并提出具体要求。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预习、预演、确定下节课汇报人。三是在课堂上让汇报人汇报。一个小组汇报完毕,教师征求本组或其他与之相同题目的小组成员的意见,尔后教师进行定分。四是各组除领会汇报内容外,还要看汇报是否完整,补充是否正确,语言是否流利,板书设计是否合理,字迹是否规范,进而评出等级。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听说读写以及备课、讲课等教学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品质。
2.目标教学法。目标教学法包括引导预习、诱导说课、指导自学、疏导讨论、引导领悟、训导作业、倡导创设七个步骤,每个步骤都向同学提出目标,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尽可能依靠自己,发挥自身潜能去完成。
3.“三自一化”教学法。“三自”即起始性内容由学生自己看书,教师引导,梳理总结;中继性内容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在此阶段,教师密切注视学生的思维轨迹,及时给予鼓励、引导、提醒、点拨、订正、补漏,使他们思维的河道既不堵塞也不泛滥;复习性内容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教师分析评价,综合提高,此为“三自”。“一化”就是例题习题化,教师不按部就班的套用先讲例题再让学生做习题的教学思路,而是先让学生分析习题的做题思路,若学生能够领会掌握,教师则可放手让学生把例题当习题来做,确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再适度加以点化和提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难题的能力。
4.微格教学法。微格教学法就是把小学课堂教学过程分成若干个小环节,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以提高他们从事小学教育的实际能力。
此外,还有教学生活化教学法、分组讨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六步课堂教学法、发现法、竞赛法、暗示法、潜移默化法等十几种。
(三)大名分院教学管理大名分院在教学管理上实行教导处和各教研组两级管理,是以教研组为基础的教育管理模式。学校的教学工作由主管教学副校长统一领导,教导处负责全校教学计划的制订和落实,负责安排师资培训和日常教学管理等工作。各教研组负责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采取多种管理方式,使之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教学质量评估是大名分院一贯实施的教学管理手段之一,一般在学期末进行。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等方面,基本上涵盖了教学的全过程。由教导处和各教研组组长牵头,由同头课教师和教学对象参与评估,使用统一的表格,采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按照一定公式进行计算,最后核算出每位授课教师的量化成绩,汇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教学质量检验与检查,一般每学期进行二至三次,由教导处统一安排,以听课为主,辅以对教案、作业、实验报告的普查,最后进行各项成绩数据的汇总,并填写教学质量检查报告单,教学质量检查报告为期末教学质量评比的重要依据。
大名分院成立专门的教学督导小组,负责教学工作的督导检查。督导小组由主抓教学业务的副校长牵头,成员有业务水平高、热心支持教学工作的高级讲师和各处室主任组成,负责对全校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督导工作,实现老中青传帮带,使任课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大名分院实行教师工作量化核算制度。工作量化核算制度目的在于改变过去定性评估为定量评估,打破过去“吃大锅饭”的现象,鼓励教师多任课,多讲课,根据教师的工作量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大名分院实行填写教室课堂工作日志制度。此制度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记录,每天由班长或学习委员负责填写。内容包括节次、课目、讲授内容、任课教师、出勤情况、课堂秩序、作业布置、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等。教室日志是沟通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桥梁,由教导处进行汇总审阅,进而协调和指导全校教务。
教育实习
一、大名七师教育实习制度大名七师时期,学校很重视毕业生的教育实习工作,并认真贯彻和落实毕业生教育实习制度。
(一)实习目的
“凡本校学生毕业时,对于教育事项应照章实习,以期学能应用。”(摘自《直隶七师教务处实习制度》)
(二)实习要求
1.学生实习时,学校应设置实习指导主任一人,专司指导学生实习事宜。
2.除设置实习指导主任外,凡学校教职员,均为实习指导员。
3.实习的学生必须服从指导主任和各指导员的实习指导。
4.实习生实习当日,应由带队实习指导员带领,提前十分钟赶到实习基地或实习学校报到。如有个别实习学生因故不能按时到达实习学校,应有实习指导员填写缺席报告单,交给实习附小学校教务主任。
5.如实习生无故缺席或不按照规定实习时间到附小学校实习的,除由实习指导主任报告校长外,并每次扣其实习总平均分数1分。
6.实习生不得擅自变动教授学科时间,不得擅自互换所担任的教授科目。如有紧急情况,须提前向所实习的附小学校教务主任报告。
7.为方便实习起见,全体实习生须分若干组,由实习指导主任统一分配,并加以管理。
8.实习生的实习事项除了参观外,分为教学、教务、见习班主任和班务等工作。实习生在实习附小学校,除了参观实习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外,实习工作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实习教务管理、见习班主任和班级学生管理等。
以上实习事项,均由实习附小学校的教务主任或各任课教师向实习学生加以分配和说明。
9.实习时间,一般都定在第六学年第二学期进行,除参观外,实习时间为两个月。
10.各实习学生的实习成绩由实习学校(七师附小)各任课教师进行评定。实习评定结果由实习学校主任转送实习指导主任,实习指导主任再参酌各实习生实习期间的表现评定出各实习生的实习成绩。
二、大名师范、大名分院教育实习制度
教育实习是师范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对此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切实抓好毕业生的教育实习工作。特别是近些年来,学校以教育实习为突破口,经过努力探索,形成一套较为完善且行之有效的教育实习模式。
首先,学校建立较稳固的实习基地。前一个时期,学校的毕业生多是毕业前夕回生源县实习,这无疑会出现教育实习工作监管不力、流于形式的现象。由于学生实习没有稳固地点,指导力量分散,不能达到应有的教育实习效果与目的。教育实习改革后,学校的实习工作由过去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做法,改为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学校和大名县教育局认真研究,密切配合,在大名县一中、二中、三中、实验中学和县直几所重点小学建立起稳定的常年教育实习基地。
其次,经过多年的教育实习探索,学校的教育实习工作形成了“备课、说课、讲课、评课”一条龙的教育实习指导体系。与之相配套,还形成了教案、实习日记、专业总结、班主任见习报告、听评课记录等一系列相统一的实习资料体系。通过对学生实习工作的积极改革,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实习水平,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还为以后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