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大众体育运动与健身:竞技运动卷-游泳
47176600000007

第7章 游泳健身好处多(3)

由于在水中游进时会受到阻力,使人体承受的压力增大,呼吸机能自然得到锻炼。

经过长期训练的优秀游泳运动员的最大胸围与最小胸围的差达到10~16厘米,说明肺活量增大。

肺活量指标可以评定呼吸能力。游泳运动员肺活量可达4000~6000毫升,个别优秀运动员可达7000多毫升,一般人只有3000~4000毫升。

游泳运动员的肺活量大,主要与他们的呼吸肌得到锻炼有关。特别是游蛙泳与蝶泳时,两臂大幅度向左右划水,胸廓自然得到扩展,使呼吸量增大。游泳时胸部不仅受到压力(水压),而且无论是自由泳还是蛙泳都需要在水中吐气,而水中吐气要比陆上吐气更费力,因此呼吸肌得到了锻炼。

呼吸时不但要注意用力,还要注意采用深呼吸方式,这样可以使胸腔内的气体得到充分的交换,以提高呼吸效率。

长呼短吸禅式呼吸法

坐禅在欧洲非常流行,其健身与消除精神紧张的作用备受关注。

坐禅时除了坐的姿势重要以外,呼吸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不同的部位,可将呼吸分为两大类:即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胸式呼吸是依靠胸廓的扩张进行呼吸,女性多数采用此方式进行呼吸;而腹式呼吸是依靠横膈膜运动进行呼吸,是坐禅使用的方法。

坐禅时的呼吸方式,简单地说是“长呼短吸”。呼吸的“呼”是吐气的意思;“吸”是指吸气,也就是长吐气短吸气。

在水中进行运动时的呼吸方法是在水中慢慢地深深地将气吐尽,然后将嘴露出水面,张嘴快速吸气。不掌握这种呼吸方法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游泳技能。

充分利用横膈膜的运动进行呼吸,能使呼吸的幅度加深,因为横膈膜的上下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强化内脏功能。

游泳也是采用腹式呼吸的,这一点对健康是有利的。如果人的各种身体机能在30岁时为100%的话,那么70岁时的肺活量为60%,而深呼吸量降至50%,说明呼吸机能比其他机能衰退得快。

人体的各个器官相互紧密联系。防止呼吸机能的衰退,能够使整个身体机能的衰退得到减缓。虽然无法使机能的衰退停止,但是可以使衰退的速度变慢。

当人的器官不用时其机能就会退化,这种退化称为“无用退化”。人在进行一般的说话时只使用了肺部表面积的五分之一。对于肺部来说,类似这样的情况还很多,所以“无用退化”与机能衰退非常明显。歌手由于职业的特点,呼吸器官不断进行锻炼,使其机能的衰退得到抑制与延缓。

参加游泳运动,能够自然地使呼吸机能增强。由于呼吸量的增加能够促使更多的氧气进入体内,这样对机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经常进行游泳锻炼,不仅可增大呼吸肌的力量,扩大胸部活动幅度,而且能增大肺的容量,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

三、游泳运动增强免疫力,防治疾病

由于游泳是在水中这一特殊环境进行的,水的导热能力比空气大23倍左右,人在水中热量消耗大。实验证明:在14℃水中停留1分钟要消耗100千卡热量;而在同样温度的空气中,则需要1小时才能消耗那么多的热量。因此许多人在游泳后出现饥饿现象,这说明游泳消耗了大量的能量,需要补充。从生理角度来看,游泳时散热加快,机体必须加快产热以补充散失的热量,维持体温平衡,从而促进了体内的新陈代谢,使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得到改善。由于人体在水中会受到冷水的刺激,长期锻炼能增强机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所以,经常游泳的人不易患感冒。

近年来,一些研究人体形体和形态的专家指出:游泳可以帮助人矫正某些不正常的体型。因为游泳时,人总要尽量伸展脊柱,加长划水动作路线,这对矫正驼背、脊椎侧弯和预防驼背、脊柱弯曲都大有好处;还有的专家认为,游泳如与医疗体育配合可以治疗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慢性肠胃炎、关节炎、神经衰弱、哮喘等。

四、游泳是肥胖人群的减肥良方

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不爱运动,摄取的营养超过了消耗,多余的“油水”在体内(主要是腰腹部)积存起来,就会渐渐发胖。

肥胖者由于脂肪过多,不仅增加身体的负担,影响动作的敏捷性,而且对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妨碍。脂肪过多可能产生肾炎,还有糖尿病、胆结石、中风、气喘、血管硬化和心脏病等,从而缩短寿命。

当然,适当的皮下脂肪对身体,特别是对内脏器官能起防寒和防震的作用。但是我们知道脂肪没有收缩性,因此不能产生能量。所以脂肪过多,就会对身体的行动产生一定的妨碍。腹部脂肪过多,会压迫心脏,特别是使呼吸系统以及毛细血管受到压迫,以致不能很好地发挥它们的功能。而且身体脂肪过多,消耗更多的氧,也会增加循环系统的负担。

人体肥胖后,血液循环的阻力增大。有一种说法,认为成人病的原因之一与血液变脏有关,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肥胖与成人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运动不足和饮食过量所引起的肥胖会导致身体机能发生变化,此时是成人病的初期症状。

然而肥胖的人想通过运动来减肥时,应该注意到,在所有的陆上运动中,体重都成为身体的负荷,所以不要轻易地进行运动。

肥胖的人体重增加后,其循环机能和肌肉力量并没有增加,这样,多余的脂肪会给身体运动带来额外的负荷。

在此情况下,如果勉强地进行运动,容易出现跟腱断裂、关节受伤等现象。人体肥胖后,心脏和肌肉系统的衰退很普遍。

肥胖指数

(体重÷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00]×0.9

现在的体重比标准体重(公斤)

+10%以内正常

+20%以内略胖

+20%以上肥胖

由于以上原因,想通过运动来减肥是很不容易的,由此而造成了运动减少,又增加了肥胖的可能性。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要么节食减体重,要么拼命运动消耗热量,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但是,各种各样的减肥方法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在于当运动量增加后,食物摄取量也随之增加。

首先,减少食物的摄取需要有决心和坚强意志,否则很难持之以恒,而短时期的节食是不会有明显效果的。

其次在增加运动方面,就拿简单的跑步锻炼来说,身体必须在承受几公斤至十几公斤多余脂肪的负荷下进行运动,使关节、肌肉的损伤率明显提高。对持续性跑步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持续性跑步与体重有密切的关系,肥胖的人跑步的持续率低。从这个结果不难看出,带着多余的脂肪进行跑步是非常痛苦的。

在水中游泳运动,则是另一回事。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记载了世界最高女巨人的事。女巨人自身的体重靠自己的双腿难以支撑,而需要用手杖。女巨人解决运动不足的方法是进行游泳。

游泳对人体所发生的生理变化和陆地上有所不同。水的环境对人体有着特殊的影响。水的密度,导热性和空气均不同。人体在水中散热比在陆地上散热要多,水的温度越低,人体散热也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大,对减脂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60公斤重成年人各种活动约消耗能量用千焦表示

游泳的速度越快,水中浪大或逆流而行,人体所受到的阻力就越大,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多(但游泳的技能越高,消耗则相对减少)。由此可见,在同样的时间、强度下进行运动,游泳要比陆地上消耗的能量多得多。这些能量的供应要靠消耗体内糖和脂肪来补充。在进行短时间强度不大的游泳时,主要靠糖来供应能量,而如果进行较长时间的游泳运动,能量的供应就靠消耗脂肪了。所以,经常进行游泳运动,就可以逐渐去掉体内过多的脂肪,而不会长得肥胖。

另外,对于肥胖的人来说,在水中进行运动的有利条件之一是人体较轻。肌肉型的人没有多余的脂肪,单位体积内体重较重。而肥胖的人正相反,人体体积较大,体重较轻,所以在同样体重的情况下浮力大。

骨骼大的人比重较大,但不要担心会在水中下沉,因为人的身体不只是由骨、肌肉和脂肪所构成。由于人体呼吸时空气进入肺部,肺部的比重接近于0,所以人体能够浮起。

因此,游泳是减轻体重的有效方法,对于稍胖的人尤为合适。研究表明,为了减少0.5公斤体重,除消耗正常饮食供给的热量外,还需多消耗体内贮存的14600千焦能量,如果肥胖人每天坚持游泳30分钟,而不增加饮食,将会很快失去体内大网膜和皮下堆积的脂肪。

同样的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与步行相比,自行车为2倍,游泳中的蛙泳则为5倍,自由泳和仰泳为6倍,蝶泳为7.5倍。

游泳时全身受到水的阻力影响,如果用与陆上同样的力的话,身体只能做很小的移动,也就是说,在水中只做简单的运动就能对肌肉锻炼产生明显的效果。

肥胖的人选择游泳运动最佳

减肥的游泳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游泳方法。应该避免采用动作激烈的游泳方法。为了减少脂肪,游泳的要点是速度慢而距离长。比较理想的方法是进行15~20分钟的慢游,结束时心率在120~140次/分,不要感到筋疲力尽,而是略微感到有些累。这样的运动应该一次进行40~60分钟,每周3次以上,持续进行为宜。

以一个月减轻1公斤体重为目标,制定体重变化曲线图。每天在同样的时间测体重,将所测的值写入图内坐标处,并且进行10%的节食,不断将实际体重曲线与目标曲线相对照。体重下降过快时,适当增加饮食量;体重不下降时,适当减少饮食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目标明确,不勉强,没有明显的饥饿感。最初的两个月体重变化不明显,第三个月突然减少1公斤。然后只要持续地进行,腹部的脂肪会逐渐减少,比较容易地达到预定的减肥目标。

五、游泳与心理健康

一般意义上来讲,心理健康包括3个方面:第一是具有完整的人格,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有较好的自控、自律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信、自爱和有自知之明;第二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且受到众人的信任和欢迎;第三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脚踏实地,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科学研究表明:游泳是一项低投入、低风险和低副作用的有效促进心理健康的手段,其心理健康的促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使人获得良好的情绪

情绪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最重要指标。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游泳除有锻炼身体的作用外,还有娱乐的功能,能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表明,长期有规律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情绪的改善。现代社会的人们常常会因学习的压力、同学间的竞争、人际关系的复杂和对未来前程的担忧而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与朋友嬉水弄波,能使人感到乐趣倍增,产生良好的心理转移,消除紧张工作、学习或其他压力带来的焦虑、忧郁、浮躁等情绪,使全身肌肉得到按摩和放松,使其心理处于健康状态。

2.能提高智力发展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脑细胞的功能及工作效率。有关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大脑耗氧量占人体耗氧量的25%,运动时可达32%。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人大脑清醒,精力充沛。游泳时,划水和打腿等动作是在大脑皮层的指挥下进行的,这对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改善大脑对各系统的调节功能有良好的作用。经常游泳能使人注意力集中稳定,知觉敏锐精确,想象力丰富,记忆力增强,非智力因素(如兴趣、动机、情绪等)得到发展,使人兴趣广泛、动机良好、情绪稳定,对提高智力有促进作用。

3.自尊、自信、自强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总体评价,由许多自我认识组成,如“我的工作能力很强”、“我的动作很灵活”等。自尊是在自我概念的基础上对自己各方面的自我评价和情感反应,如“我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充满信心”、“我对自己的灵活性感到满意”等。自我概念和自尊都是由许多方面的自我认识所组成,它们在适应社会和人格形成方面都起很大作用。身体自尊是个体在自我概念的基础上对自己身体方面的自我评价和情感反应。有关资料显示:54%的大学生对他们的体重不甚满意。说明大学生对自我身体方面十分关注。身体自尊主要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身体吸引力、健康状况及自己身体抵抗力等各方面的评价。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和自尊有关。当个体对其身体自尊所包括的某方面不满意时就会降低整体自尊,并产生不安全感、抑郁症状、自卑感等,如身体过于肥胖、瘦弱,运动能力低下等都会引发自卑感。

由于游泳能对参加者身体自尊所包括的各个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坚持游泳锻炼,能有效提高身体自尊,从而提高整体自尊。

4.游泳运动让你消除压力、信心百倍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承受着很多的精神压力,在承受各种精神压力下,具有慢性疲劳感,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数是相当多的。

事实上,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精神压力,关键问题是当产生精神压力时无法缓解与消除,会造成身心异常。

水具有不可思议的效能,它给予人体最好的放松,使人们的精神状态得调节。游泳对消除精神压力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