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代军事思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46199400000008

第8章 吴起和《吴子》

吴起(?~公元前381年)是战国初期着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卫国左氏(邑名,今山东定陶西)人,曾以孔子的弟子曾子和子夏为师,好研习兵法。初为鲁将,因遭人诽谤,为鲁君所疑,投奔魏文侯。魏大臣李克向魏文侯推荐吴起用兵之才,遂被任命为将。吴起善于抚恤士卒,很受士卒拥戴,且行事清廉公正,被魏文侯委以重任,统兵驻守西河(今陕西、山西间的黄河),以拒秦、韩。吴起在魏,与诸侯数十战,向四面开拓大片土地。后因魏相离间,为魏武侯所疑,遂奔楚。楚悼王早就听说吴起贤能,用为令尹,主持变法,以求富国强兵。楚国很快强盛起来,向南平定百越,向北并陈、蔡,击退韩、赵、魏之军,向西攻击秦国。楚悼王死后,楚的宗室大臣因吴起的变法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便趁机起兵杀害了吴起。

吴起生活在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各大国都在寻找富国强兵的途径。吴起厉行变法,站在时代的前列,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他之后,各大国相机而行,普遍变法图强。

吴起的军事思想集中体现于《吴子》一书。该书是中国古代着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在战国末年已流传。《汉书·艺文志》称“吴起48篇”,《隋书·经籍志》载为1卷。今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本及明、清刊本,存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和励士6篇。《吴子》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有关思想,在历史上曾与《孙子》齐名,并称“孙吴兵法”。北宋颁行《武经七书》,《吴子》名列《孙子》之后。清代以来,曾有人疑《吴子》

为伪作,今学者一般认为不伪。